大明:史上最强皇帝-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声开玩笑吧?”
“到底是什么意思,温相不妨直说。”朱由检说着,端起茶杯了品了一口,那淡淡的温度,正好刺激着他的神经。
温体仁道:“如果李倧真的胆敢跳出来和我朝廷对抗,那他为何不在之前皇太极兵临北京的时候动手?反而选择现在这个时机?这是不符合规律的,所以臣以为这未必是李倧的意思。”
“那照相爷的说法。莫非是他们朝鲜内乱了?”
“正是如此!”
好你个温体仁,没想到你竟然会这么讲话,平日里你帮着自己人找找借口也就是了。现在却又帮着那些棒子说话,深一脚浅一脚的,老子还真是有点看不透你了, 但是总不能顺了你的意思才对。
今天这些事,你说出个所以然来缓则罢了,说不出来,你这个内阁也就做到头。
深吸口气,朱大皇帝目光邪魅的瞄着他,“相爷所说的确有那种可能。毕竟李倧皇位来的不正,保不齐会有人效仿他的行为。可是如此一来,作为天朝上国,咱们更是应伸出援手才是。”
“啊?”
闻此言,温体仁愣了一下,而朱大皇帝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自顾自往下说,“如你所言,他李倧毕竟也算是我大明推举上去的,有他在边疆安稳,他被人弄下去了,你看着不来了麻烦?所以咱们应该帮帮他一把,就算不能帮他拿回江山好歹也要在朝鲜扶持一个新王不是?”
“……万岁爷。”
“怎么,难道是温相觉得朕说的不不对?”言及此处,朱由检脸上闪过一抹冰寒。
不好!
眼见如此,温体仁当然知道是天子动了真怒,可稍作犹豫之后,他却还是开口了。
今天老子就是要做个铮臣!
“万岁爷,您说的一点都不错。但是眼下朝鲜内部到底怎么了,没有人知道。您要是现在出兵的话,万一有什么特殊情况岂不是拜拜靡劳?所以臣想着是不是可以先派出一队人马,进入朝鲜了解一下情况,看看他们到底怎么了,之后再按照结论作出处理方式,这样不是可以替朝廷省些钱财,也免得咱们劳师动众啊。”
听他说到这里,朱由检只是自己误会他了,原来温体仁看重是国家财政。
而且她提出来的建议,也的确是比较妥当的,可是如果真的那么做了,时间线就会被拉长。
大明反应的越慢,对他们就越没有好处。朱由检可是知道的,在历史上的这段时间了,朝鲜和大明已经是离心离德了,之后他们更是会在后金的胁迫下,彻底脱离大明的控制。
这个历史进程,从某个方面而言,也是让大明崩溃的一个因素,所以朱由检绝对不可能看着那一天的到来。
不过还有一折,之所以这一次他会盛怒无比,也是因为历史记载的误区。
按他看过的史书记载,朝鲜王李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明派,甚至在他们被后金隔绝了与明朝的联系后,李倧还悄悄派过很多人希望能够与崇祯继续联系。
甚至到了南明时候,对于这件事他还是乐此不疲,直到最后多尔衮严肃警告,并且将他一个使臣的人头带回来之后才算作罢。
按照这个说法,李倧是一个大明朝廷可以完全相信的人,可是现在看来全是狗屁!
这种落差与区别,让朱由检的心中恨意萌生,同时也促成了他现在的想法——立即征讨!
但凡是这汇总与历史记载不符的情况,都必须立刻加以制止、铲除,因为那是他不可控制的。
“温相,你说的话一点都对,但是这一次朕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说白了今天叫你过来。一个是看看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其次就是朕要把朝政暂时交代给你。”
朱由检说着,从旁拿出一枚印信来给他,“这个你认识,是代管朝政的蓝批印信,关于朝鲜犯境一事,朕打算御驾亲征。”
“万岁。您要秦政?”
温体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朱由检则非常严肃的点了点头,“当然,既然是属国出了乱子。那就是我皇帝的责任,所以这一次朕要亲自把朝鲜踏平!”
“万岁。您不可如此啊!”这下温体仁是真的慌了,因为他是最知道的,朱由检从未上过战场。
之前的北京包围张,他虽然也是披坚持锐,然而却只是在城楼上摇旗呐喊而已。
守城,毕竟和出征不一样,更何况在山海关外,还有一个皇太极,他要是知道朱由检到了关外,只怕是拼了老命也要和他一决雌雄。
这一切对于大明朝廷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条件,况且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一旦朱由检有个人高马低,到时候朝廷连一个后世之君都找不到。
朱慈烺虽被封为太子,可他实在太小了,根本无法承担起国事,而且到了那个时候相信朝廷上的各大员之间也会爆发出强烈的冲突。
主少国疑,没有人会愿意屈居于一个小屁孩之下!
万岁爷心思缜密,难道她就没有想到这些?不应该啊, 可是他要想到了这些,又怎么会冒然亲征?
温体仁此刻,心中疑问连连,但是他却不知道,朱由检不是没想到这些,实际上他所想到的,要比温体仁更加周祥、细密。
但,他还是决意出征,除了那些客观原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他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不败的立场上!
毕竟他是拥有新式火器、新军的新皇帝,带着不拘一格战法,还有这天下人从未见过的强大武力,有了这些作为基点,那他的底气还能不足?
况且因为历史的关系,所以朱由检最是清楚朝鲜人的战斗力,从古高句丽开始,他们和天朝打仗就从来都没有赢的时候!
常败将军一个,难道自己还怕了他们不成?
………………………………
第394章 五万火龙卷风云
面对着温体仁的极力反对,朱大皇帝却表现得非常淡然,“这件事朕心意已决,温相,你要么接下这枚印信,要么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回家去抱孙子了。”
“这……”
闻听此言,温体仁心中激荡非常,稍加犹豫之后,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爵位,两只手恭恭敬敬的把印信接下。
“万岁爷,发兵打仗是朝廷大事,很多细节尚且需要仔细商议,不知道您打算什么时候召开军事会议,臣好去安排。”
看着他立场转换之快,朱由检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来。淡淡的道:“因为菏泽一次事出突然,而且情况又和平时不一样,所以朕根本没有找人商议的打算。”
“臣明白了。“
朱由检的行为在温体仁看来那就是一言堂,而且他这一次肯定是动了嗔心,可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也不好再多讲什么,能做的只是听她吩咐而已。
果然,朱大皇帝见他如此,又继续往下说,“兵贵神速,这一次朕 应该会在几天之内出兵,你这边呢,要做的就是在朕用兵的时候,处理好国事,同时后勤粮草方面也交给你,没有问题吧?”
“臣必然确保后勤方面事物。”
“这就好。”朱由检点点头,靠在椅子背直挠鼻子,“只要你能确保后勤,朕就有信心一举荡平朝鲜,如果朕得胜归来。首功肯定是你的。”
“臣,多谢万岁爷。”温体仁说着,悍然起身行礼,朱由检此刻更是又给了他一个惊天大糖衣。
“温相,你虽然是内阁,但是排位却在周延儒之后,眼下他在天津巡狩,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于朝廷事必定有所偏失,所以朕会个你留下一封诏书,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朝廷大小事务,都有你一个人负责,就是周相也要听从你的安排……”
说到这里,朱由检不由顿了一下,瞄着一脸惊喜的温体仁,又给他敲响了警钟,“不过你也要记住了,朕放权给你。是为了让后方安定,粮草充足,可不是让你借机会做党争的,明白吗?”
温体仁被他说得又冒了冷汗,赶忙躬着身子小心答话,“万岁爷,圣人云君子不党,臣之前的确是和周相在政务上有些意见相左的地方,但是臣绝不会假权而谋私的。”
“很好。”
朱由检缓缓点了点头,“记住你说的话,只要你能说到做到朕必然不亏待你,相反你如果表里不一的话。届时内行厂的人,会把你送到该去的地方。”
这些话说的温体仁心里咯噔一下,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当着自己面前直接把内行厂搬出来吓唬人。
可见他对这一次的事情到底有多么的看重。
温体仁赶忙跪倒在地,向他做出承诺,“万岁爷放心如果臣真有不轨之举,不必内行厂如何,天地当代万岁行诛!”
“这话说的不错。”
点了点头,朱由检让他平身,“好了,该说的话今天都说过了,温相你这就回去准备一下吧,事情太多,你一定要细心办理,朕何时出征,会提前告诉的。”
“臣遵旨,臣告退!”
当温体仁退出御书房后,他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心中带着澎湃之感的同时,还有几分说不出来的担忧。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反正这一次对于自己而言是一个机会,并且看得出来,皇帝现在显然是更加偏但我的。
无论如何,我这一次都不能让皇帝失望!
下定了决心,温体仁离开皇宫之后,并没有返回内阁,而是直接去找了毕自严,朝廷要打仗,当然少不得他户部尚书的差使。
与此同时,御书房中,朱大皇帝已经看过了王承恩带来的兵员表格。
虽然心在山西、辽东都在打仗,但是京师三大营中,尚且可以调动六万余人,山东、直隶等地还可以调拨出三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皇帝的随扈,还有锦衣卫、三厂番子等等,凑上十万人并不是问题。
看到这个结果,朱由检,满意非常,连连点头称赞,“王大伴,做的不错。三大营能够有这么多的兵员,都是你的功劳啊。”
“主子爷说的老奴可是经受不起,这本来就是老奴的职责所在吗。”王承恩说着,给他把茶杯填满了。
“主子爷,您看看,这十万人可还够用?如果不够的话,朝廷上应该还是可以再凑出一些人手。”
“十万人还不够?”
朱由检笑了,“你也太高看朝鲜王了,哪用这么多,现在看来只要从三大营中调拨五万新军就足够了。”
“五万?”
王承恩虽然清楚新军的战斗力,可是这个数字还是让他十分担心,“主子爷,要不然还是把所有人都带去吧,毕竟这一次您是御驾亲征,只带五万军队,怕是不足以彰显天子威仪。”
他这话直接把朱由检给说乐了,“到底是你会说话,分明是担心朕有危险或是打不赢仗,偏偏偷换概念说什么天子威仪,一面向朕进言,一面又保全了朕的面子,倒是苦了你这份心。”
“老奴说的是实话而已。”
“得了吧。”
朱由检说着一下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反正你的心思朕知道,不过要是把十万人都带去,不但调动的时间会拉长,军费消耗也会成倍增长,这一战虽然无可避免,但到底还是要节省一些。”
言及此处,朱由检已经把自己的兵符取了出来,“听朕的,这一次就带五万新军就好。”
“老奴知道了。”
深吸口气,王承恩把兵符接下的同时,也把一些话吞回到了腹中,“兵员眼下确定了,那主子爷,随军的将领,还有仆从等等,应该如何安排?”
说到这个,朱由检也肃穆了起来,“随军将领吗,朕看这一次只带新军本部的将校就好,另外再把李岩带上就够了,这些人需要实战历练,丑媳妇也要见公婆不是?一直把他们放在营中操练,不去实战也是白搭。至于随从方面,你要留下,朕可是不放心把朝廷所有事情都交给温体仁,除此之外,你再从内行厂选拔出两个百户队就好,东西两厂,各出一个百户队,锦衣卫让吴孟明带一千人跟着,这就足够了。”
“好。”
王承恩这一次没有多话,他知道也算准了朱由检会把自己留下监国,“那主子爷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呢?”
“三天以后。”
朱由检非常干脆,同时看着王承恩的目光也深邃了很多,“但是这个消息你要告诉所有人严格保密,对温体仁也不要说,等到出发前夜你再告诉他就行,而第一批行军粮草,你要想办法准备出来,剩下的事情就是温体仁的责任了。”
“老奴明白!”
………………………………
第395章 天军到临
王承恩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忙,所以一整天都不见人影,到了当夜月上中天的时候,他带着王德华一通来到了御书房。
“主子爷,您还没休息啊?”王承恩走进来,还不忘把方才路上带回来的鲶鱼饼子给他。
鲶鱼饼子,是一种小吃,算是一种彩面做的好吃的,香香甜甜的味道十分不错。
“你们不回来。我能休息吗?”朱由检说着,从月门后面走了出来,手里还掐着天子剑。
“主子爷您这是醉里挑灯看剑?”
王承恩笑眯眯的,接过他手中的宝剑,放回到剑阁上去,“爷,您净手,尝尝这鲶鱼饼子?”
“好。”
朱大皇帝说着在王德化的伺候下,洗了把手,这边王承恩替他呈上饼子和热茶,他坐在塌上两个大总管分站两厢伺候。
“好吃,挺好吃,朕吃着这个东西比御膳房做的好吃多了。”朱由检说着,又掰了一块饼子放在嘴里,之后抬着眼直瞄王德华,“你到这来干什么?怎么着,外面的事情办完了?”
“主子爷,老奴能办的那么快吗?还不是王大人把老奴给叫来的。”
“王大伴,你把他弄来是什么意思啊?”朱由检明知故问,王承恩也只得在一旁苦笑,“主子爷您这边要出去远征了,京城的事物不是还要交代给他一下?老奴这才想着把他也给带来了。”
“做的不错。”
朱由检深吸口气,茶杯都搁到了一旁,“王德华,现在你的差事办得还顺利吗?”
“会您的话。还算可以。”王德化说着,把情况简单的汇报了一遍,朱由检听过连连点头,“就这么没做吧,反正你要记住了,打击黑恶势力,永远都不要手下留情,朕要的是天下寰宇青平。”
“老奴知道。主子爷放心就好。”
朱由检点点头,目光中的担忧之色并未减少,“宪银被劫一案,朕看来不能算是偶然,你们这个衙门是新组建的,所以凡事多留心一点,察觉有什么不对。赶紧去办,不要耽搁,不要延误,各地的宪银还没有运送完毕,你们必须严防死守决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再出现。”
“老奴明白。”
王德化说着,言辞当中多了几分凶戾之意,朱由检听在耳朵里,却没有多说什么。
扫黑除恶这种事情,没点子凶气怎么镇的住?
冲他交代了一番,其实这也不过是的王承恩有所担心而已,简简单单的说了几句之后,王德化就离开了御书房。
这一夜,朱由检注定是无法休息的,因为这边事情了结之后,他还要去和皇后周如玉谈一谈,安抚一下自己的老婆。
皇后寝宫!
朱由检此刻挽着袖管,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怀来还抱着一个大大的木头箱子,看样分量不轻。
“陛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还不等朱由检走进去,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