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最强皇帝-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
方正化叹了口气,“那可不好,大总管我们两个今天可都是从直隶赶回来的,等一下您可要为咱们说两句好话啊。”
“放心吧,主子爷不会怪罪二位的。”
三人说着,已经来到御书房外,王承恩一挥手,三人停住,他方才近前禀报,“主子爷,曹化淳、方正化到了。”
片刻沉默之后,御书房中,朱由检那稍有慵懒的声音方才传出,“那就都进来吧。”
三人依次,恭恭敬敬的进入御书房。
朱大皇帝脸色非常难看,眼睛里一点情感都没有,就像是两个灭了的灯泡一样!
这一回,苏州的事,算是戳了他的肺管子,朱由检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这件事处理好。
非但不能让苏州那边闹起来,自己还要把商牌推行下去。
“老奴等,参见主子爷!”
因为这里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在没有第五个,所以两位督公要自称老奴,表示亲切。
朱由检虎着脸,让他们起身,“朕知道你们都很忙,今天这么着急把你们招呼来,是因为苏州那边出事了。”
“主子爷,老奴知道这个事儿。”
东厂督公曹化淳紧忙上前,讨好的说,“一直都在等候陛下旨意。”
“不急。”
朱大皇帝把身子往椅子背靠了靠,轻抿着嘴唇,“是这样,朕找你们来呢,一个是问问对这件事有什么态度想法,第二也是安排一样,不能让这个事,闹起来。”
“臣明白。”
曹化淳说着,瞧瞧和方正化对视一眼,彼此互换了心思,才往下说,“主子爷,老奴以为此事必须马上肃杀,绝对不能让那群为富不仁之辈,闹出事来。”
“老奴赞成曹公公的话。”
方正化也含笑上前,在旁帮衬起来,“主子爷,眼下国家时局纷乱民心不稳,要是南方粮米之地再闹出这种麻烦来,那就不好收拾了。”
“照你们这么说,是把想要闹事的人抓起来?”朱由检问话时,漠然的目光矣停留在二人身上。
曹化淳闻言摇摇头,他早已发了狠心,“主子爷,恕老奴斗胆,不是抓起来,他们抓不抓已经不重要了,敢抗拒朝廷,应该当街碎尸万段。”
“没错!”方正化眼里,也是杀机闪烁,嘴角还挂着一抹不容易被发现的残忍。
卧槽!
闻此言,朱大皇帝不经意瞟了他们一眼,自己都有点心里发凉,看来这厂卫之威,真不是胡扯淡,看他们两个平时跟在自己身边是什么样子?
可是这才管理厂卫几天啊,虽说忠心没变,可是言语之间杀气纵横,毫无隐忍,有这样的人掌握厂卫,也不怪当时大明朝文武百官,谈虎色变。
真他么吓人啊!
有顺口溜说的好,三厂一卫办大案,不杀你到绝户不回还。
在大明朝时期,死于厂卫的大臣、百姓等等,数量几乎可以同一些小型战场相比。
而这个数字,还仅仅是直接死于厂卫之手,不算那些间接丢掉性命的。
因为东西两厂,再加上内行厂,他们一般情况下问案,对于罪犯人数,永远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和金箍棒差不多,挨着就死,擦着就伤。
别管和你有没有关系,反正有条件,要牵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必须给你按个连坐。
所以无论什么人,都有可能被抓入狱、流放充军,就是有些个失去了家里顶梁柱,饿死冻死,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数。
见王承恩一直没有说话,朱大皇帝向他投去询问的目光,“王大伴,朕一直没有问你,你看这件是应该怎么办?”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老奴不知道。”
王承恩这话也就是他说,换成别人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老奴只是明白一个道理,主子爷是天,而人不可抗拒天威。”
“说得好。”
朱由检嘴角一挑,眼下仨人态度已经十分明确,其实他心里也是有这个打算,不过现在还不是妄动刀兵的时候。
就算是杀人,也要给他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吗。
朝廷上,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个老鬼还没开腔,什么时候自己把他们两个制住了,苏州地界上也出现了实质乱子之后,再行动手,可保无漏。
捉奸捉双,抓贼拿赃。
这一天的功夫,朱大皇帝想的很明白,眼下凭借朝廷力量,想要压下这个**烦,没有那么简单,如李岩所说,最低要求也是要把粮食价格、盐巴价格和流通量保持下来,国库根本不允许。
所以如此一来,既然明知道无法控制,又何必费力不讨好呢?
那群心怀不轨之徒,既然想要闹出点动静来,那就给他们打造一点环境,放开手脚,来一曲欲擒故纵的好戏。
温体仁和周延儒,他们是鱼在锅里,啥时候想焖都成,苏州方面,东厂的番子已经有五百多人进入,虽说数量不大,可是以策万全还是能做到的。
更何况在这之后,朱大皇帝还有妙招,借用调防的理由,把南通、泰州、淮安和盐城的驻军,向苏州方向移动,造成一种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压力态势。
之后要做的就简单了,那边事情闹得越大,到了一定时候,他就可以一声令下,借用四地驻军将苏州包围起来,之后再由东厂番子们把其中闹事的主要人员抓捕,递送京师发落。
管保让他们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只不过这样做,动静太大,属于下策。
主要是花销太大,眼看着钱包一圈圈赘肉往下掉,朱大皇帝可是会心疼的!
正所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朱大皇帝还有第二条锦囊妙计。
可是这手准备的关键,要落在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个家伙身上,如果他们能够在适当时候,表示退让,那么朱大皇帝就可以顺水推舟,也退让一步,从直隶、京畿地带,选取一处作为试点。
加大推行力度,之后把优势做出来,让其他百姓们主动申请皇家商牌和商税。
看似,这和李岩所说没什么区别,但是实际上,朱由检在选出的试点地区,如果当地不配合的话,那就可以请挂牌流氓锦衣卫出场了。
生拉硬套,把这件事打开。
………………………………
第72章 爱是一道光,绿到你发慌!
稍作沉吟,朱由检开始部署起来,“曹化淳。”
“老奴在。”
“朕要你回去之后,下令再从苏州附近地区,调集三百番子送入其境内,秘密监视,等候谕令。”
“老奴遵旨!”
“方正化。”朱由检目光一寒,转过头来。
“老奴在。”
朱大皇帝眉角一挑,唇上挂笑,“让你们西厂番子,选三百人,散布在京畿地区,秘密监察、落定。这件事朕不想使用锦衣卫,所以你们不能被他发现。”
“老奴,遵旨!”
“非常好。”
朱大皇帝悍然起身,脸色凝重,一双眼里闪烁着异样光芒,“还有你们两位,最近这几天不要离开京师,随时等候朕召见。到御前听用。”
“老奴,遵旨!”
接着,朱由检非常肃穆的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命令,交给王承恩,“王大伴,明天你带着朕的旨意,去五军都督府,让姚成给你开四封调兵凭票来。南通、泰州、淮安和盐城四地,之后在宫内太监里面找几个会武功、能吃苦的,要他们分别带着凭票,前往四地驻军大营,随时准备听用,这件事不用太着急,给你十天时间。”
王承恩此刻也像其他两位督公一样,跪在地上,恭敬接旨,“陛下放心,老奴谨遵上谕。”
“都起来吧。”
做好安排,朱由检想了想好似欲言又止一样,最后什么都没说,让两位督公回去了,因为他们两个原本来的就晚,刚刚又谈了那么久,不知不觉,已将近天明。
不知道怎么回事,王承恩这边刚刚给他铺好龙榻,可是大皇帝往上一坐,就像是全身不舒服一样,没着没落的。
王承恩在旁看着挺担心,可转念一想,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寻思了好一会,这才壮着胆子凑上前给他出主意,“主子爷,老奴看您最近是有点太累了,该放松一下才是,正好昨夜王德化奉旨弄回来不少好东西,您看是不是给皇后娘娘送去?”
“恩?!”
朱由检意外的同时,眼前已经浮现了那位国色天香,可是他心里有一道坎儿,总像是一根刺一样。
虽说自己就是朱由检没错,可是毕竟那是假托了这具身子,所以到底要不要去和那位美艳皇后,龙凤呈祥,他总是有点犹豫。
要是凭心论,面对那么个美人自己不动心,绝对是假话,可要是……
朱大皇帝还在犹豫,王承恩在一旁早就从他脸色上看穿了一切,忍下笑意,继续劝进,“主子爷,您就别在为了国事劳神了,今天休息一天,老奴斗胆替您做回主,咱们这就移驾。”
朱大皇帝在王承恩的鼓动下,半推半就的带着王德化买来的那些珍宝礼物,向后宫而去。
在路上,朱由检心里还是有些矛盾的,可是当他进入后宫大门的一刻,所有纠结,顿时烟消云散。
去你大哥全家人的!
不管那么多了,老子现在就是崇祯!
周如玉既然是皇后,那就是老子的婆娘,怎么和自家婆娘睡觉还要想那么多?
岂不是很没天理吗?
坐在玉辂中,朱由检脑子里唯一仅有的,就是周如玉那双雨打半的媚眼,他永远也忘不掉,他那梨花带雨时,若来隐去的眼波。
不知不觉,玉辂已停在坤宁宫外。
王承恩小心询问,“主子爷,您瞧老奴是交人进去通禀呢?还是您想给皇后娘娘一个惊喜?”
真没想到这老太监还懂得玩浪漫,朱由检略作沉吟,奈下激动的心情,来了招欲擒故纵,“还是咱们自己进去吧,朕有多久,没来过这里呢?”
“主子爷一心操劳国事,已经快四个月了。”
天啊!
这么一说,朱大皇帝就知道那天自己要送周如玉走的时候,她为何会闪过那一抹委屈,感情这一对龙凤都四个月没有在一起了。
这怎么能行呢!
简直就是不负责任吗!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正常男女之间做那个事,根据年龄大小有着一定区分,崇祯三年,这位皇帝才不过十九岁而已。
正是龙虎精猛的时候,而那位佳人儿,正好与自己年纪相同,这好是龙需凤,凤求龙的年纪,破了戒之后四个月不曾在一起,那滋味,不好受的很!
朝朝暮暮共期盼,一汪春水无处流……
可怜人。
看来,是时候结束这种悲凉了!
给予关怀的重任,沉甸甸的。
朱由检今儿在出来前,王承恩特意给他换上了一套新衣服,最重要是那条腰带,那可是皇后当年在信王府的时候,亲手为他缝制的。
从这些小细节上来掌握,组建王承恩此人心思细腻非常。
坤宁宫,内宫。
周皇后寝室。
按照现在来说,朱由检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正是凌晨时分,就算古人睡得早,起得早,可是这个点,一般还都在睡觉。
朱大皇帝今天悄悄然而来,谁也没惊动,真好看见守门的宫女再打瞌睡。
“这个混账。”
王承恩主管内宫十二监,同时女官六局也给他掌握,可以说皇宫里面所有人都是他的下属,此刻在主子爷面出了这档子事,他能忍吗?
眼瞅着这位就要上去动手,突然之间朱由检拦住了他,悄声制止,“王大伴,这个事等到之后你自己处理,朕不想惊动任何人哦。”
“是。”
王承恩这才把手收回来,三两步,大皇帝一行人就到了门外,还不等推门进去,就看周围窜上两个青衣太监来,瞧那架势好像要动手。
不过他们两个身子一顿,瞬间跪倒了地上,磕头不断,“叩见陛下!叩见陛下!”
“闭嘴。”
朱由检嘘了一声,笑眯眯的俯身询问起来,“皇后娘娘在里面睡了吧?”
“回陛下的话,奴婢不敢欺瞒,其实皇后娘娘……娘娘她……”
“她怎么了?”
瞧着两个太监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顿时往下一沉,耳边还好像想起一首歌来。
爱是一道光,绿到你发慌!
………………………………
第72章 小别胜新婚
虽说在记载中,这位周皇后是没有任何弊病,可古籍史料是能当作参考,而且类似于这种皇宫秘闻,只怕在甲申之难时,就都被人销毁了。
况且万一真有这种事,崇祯也不会让人记下。
一瞬之间,刚刚那副好心情全然不再,朱由检眉头紧皱,王承恩更是焦怒,其实他心里非常肯定皇后娘娘那是什么事儿都没有。
说句狂话,就在这皇宫里面,就算是地上掉根针,他王承恩都能知道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掉的。
而且还能说出是针尖还是针鼻儿,先落地的。
这就是本事!
能耐!
要是连这点都不做不到,他也就没资格管理皇宫。
实际上,此刻让他真正心焦的,是怕主子爷因为这个事,坏了心情,再把身体引出点毛病来,那自己可就惹破天了。
王承恩忙一把抓过那小太监,寒声讯问,“话可是不能乱说的,皇后娘娘在什么地方?”
“爷爷!祖宗,皇后娘娘,娘娘她,她……”
这小太监别看武功不错,可胆子却小的狠,被王承恩这么一问,再加上皇帝老子那边面如寒霜,顿时一口气往下涌,肝胆俱裂而亡。
“哼!”
王承恩见他死了,丢下尸体,又拽过另外一个问,“你说!”
“奴婢,奴婢,爷爷,皇后娘娘,在祈天台正在祷告呢,这,这已经是娘娘的习惯了。”
“哦?”
一听这话,朱由检眉角一挑,漠然的目光紧盯在他身上,“你说这是娘娘的习惯?”
“是,是。”小太监紧忙磕头,“万岁爷,娘娘知道您每日为国操劳,怕您坏了身子,几个月之前,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天都在子夜十分登上祈天台,之后在晨光落下时,方才回还。”
“走,起驾祈天台!”
朱由检听完这些话,心里就有一种莫名冲动,近乎不管不顾一样,甩开袖子转身就走,王承恩这边进忙着带人跟了上去,只给刚刚那个小太监留下一句话。
“把那个倒霉蛋的尸首收拾了,从明天开始,你就到咱家身边办差吧!”
这代表着什么?
小太监最清楚不过,跪在地上咣咣磕头,把脑袋都给磕破了。
祈天台,位于后宫北侧,正应紫微星,是皇家风水的一个点穴建筑。
朱大皇帝乘玉辂来到祈天台外,正看到周围有几个侍女、丫鬟和侍奉太监,正守在一旁,隐隐间,有瑶琴声悠扬飘然。
在那丈三台子上,一道倩影,正跪立抚琴祈祷,借着幽光,能看到她那一脸的虔诚,飘曳的水裙下,一双勾人心魄的美腿,映着月光闪烁,更是为她平添几分仙气。
砰!
我这是怎么了?
朱由检不知为何,突然心脏狠狠跳动了一下,莫非这就是心动的滋味吗?如此实际,又那么真切。
恍惚之间,他的目光转化为凝视,一直注意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