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

第78章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第78章

小说: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非常清楚,一旦今夜这个事情传扬出去,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加以延伸放大,只怕自己这一次,就不是被赋闲那么简单。

    快点,发火吧。

    皇太极好像看穿了他心思,闻他言非但一点火气没有,甚至还表露出几分期待,“如此说来,那在不久的将来,本汗就有机会和杨大人,对阵沙场了?”

    “可以这么说。”

    对方不上当,杨肇基只得再找机会,微微颔首,目光瞟向了多尔衮,“睿亲王,怎么还站在一边,坐下多好。”

    “这里,哪有我坐的份?”

    多尔衮微微一笑,从容淡然,好像根本没听出来他的挑拨之意,“大汗是我的王,杨大人,是我所钦佩的人,您二位对话, 我多尔衮只要在一旁有机会端茶倒水,已经很知足了。”

    “……”

    这是什么鬼?

    我眼前这位,真的是那个天骄之子,驰骋辽东的苍狼吗?

    作为久战辽东之人,杨肇基非常清楚多尔衮的性格,如果说皇太极是辽东之王,一切的操纵者,那么多尔衮就是大明辽东方面的头号死敌!

    他年轻、英勇,富有谋略,在辽东 八旗军中有极高的威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超过了他的几个哥哥。

    那是当之无愧的八旗军第一战将!

    年纪轻轻的他,骁勇的同时,自然的少不了凌空的傲气,曾有先贤说,一个男人一旦失去了傲气,就等于夭折。

    所以多尔衮非常骄傲,不仅骄傲,还特别的狂放!

    然而今天,他的表现,就像是一条没有长大的绵羊,顺从又谦恭。

    他低眉顺目,每一句话中都表达着自己对皇太极无限的崇敬,而皇太极对此也十分受用,脸上一直挂着自信的微笑。

    可是正因如此,杨肇基却在其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味道!

    事出反常必为妖!

    多尔衮这种人,就算皇太极是他的汗王,可是他顺从的表现,不是太过了一点吗?

    对!

    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东西。

    咬定了这一点,杨肇基瞬间松了口气,并且对于此次谈话,有了几分期待,他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从多尔衮的表现中,看出更多深层次的东西。

    见他无语,皇太极不觉一笑,用手捋着下颌处锐利的胡须,目光飘洒,“杨大人,不必管我十四弟,他是我的家人,随时想要怎样都好,倒是杨大人您,今日本汗王特意到此,可是有要事,和你商榷。”

    “皇太极,开门见山吧。”

    “好!”

    他的干脆,换来了皇太极的赞许,“那本汗就直说了,此次前来,为了两件事,第一,马世龙,第二……北直隶。”

    果然!

    杨肇基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猜测,能让他一个辽东之王涉险到此的,唯一可能就是土地,除此之外,绝没有第二种选择。

    至于马世龙,却有些出乎意料,杨肇基此刻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淡漠的凝视着他。

    皇太极嘴角一条,哼了哼说,“杨大人此次整兵,说是要去攻打盛京,可大明现在根本没有这个国力,本汗断定大人的目标,一定是被困在关外的马世龙,你我双方虽然还在打仗,可是本汗佩服杨大人的为人,实在是不忍心见你送死。”

    “可笑。”

    闻此言,杨肇基故作轻佻,“马世龙大人手下拥兵数万,且都是我大明精锐,纵然眼下稍落下风,可也不见阿敏一部有任何进展,双方是对峙,而不是单方面合围,本官率军前往,怎么可能是送死?莫非是你担心本官与马大人合兵一处,吞了阿敏部吗?”

    “哈哈哈!”

    皇太极突然狂放的笑声,的确让杨肇基心中一沉,紧接就听皇太极道:“大人说的不错,阿敏部的确在和马世龙对峙,可是……豪格呢?”

    靠!

    听到这个名字的同时,如果不是杨肇基善于隐藏内心,只怕已被皇太极看穿自己的焦急与晃错。

    马世龙纵然善战多谋,他能抵住阿敏的围追堵截,除了将士用命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阿敏这个人,用兵谨慎,不会弄险,这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然而豪格却是个胆大妄为的家伙,一向以用兵骁勇蛮横著称,他本人就极其英勇,再加之他是皇太极的儿子,所属部将更是极力保护,战场上就算是为了避免他出现危险,将士们也会不要命的攻击。

    所以要真是豪格也参战,那马世龙真的就危险了。

    杨肇基心中晃错,深吸几口气略作平复之后,他面上依旧谈笑自如,“豪格?皇太极,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能有多少力量能耐?马大人老谋深算,善于用计,只怕豪格的参加也不会改变什么。”

    “哦?”

    他的说法,让皇太极脸上笑容更浓,几个呼吸的沉默之后,皇太极直接把目光丢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微微点头,面无表情的冲杨肇基道:“如果豪格不够的话,再加上多铎,难道也不够吗?杨大人,不瞒您说,此时此刻,多铎正率领镶白旗部分将士,与豪格合兵一处,决战之地,就放在松宁山。”
………………………………

第171章 你就好好等着吧

    多尔衮如此毫不遮掩的告知决战之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拥有着绝对的自信,这一战,必胜无疑。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如果杨肇基今天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只怕他也没有机会把这个 消息传递出去。

    深吸一口气,杨肇基就算再好的心理素质,也不由面色冷峻了几分。

    “看来杨大人对于这条信息是相信的,这就好。”皇太极一眼就看穿了他此时的心理波动,眯眯着眼睛,笑意必刚刚更浓了几分,“至于第二点,说来或许有些难以启齿,本汗很希望大明朝廷能够在北直隶中划出一块地方,送给我们这些关外人,您看,现在都是什么月份了?关外秋草飘黄干枯,连一个饲马之地都找不到,再看看这个地方,仅仅一墙之隔,差距就如此之大,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呢?”

    皇太极说到这里,不由感叹起来,半仰着头,目光瞟向运方,“其实我们这些年来,征战不断,为的不就是一方立足之地吗?父汗曾宣七大恨起兵,但是到今天为止,七大恨又如何了?还不是……哼哼。”

    皇太极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根本没注意到,当他提起努尔哈赤时,多尔衮眼中闪过的一丝凶戾。

    当年谁人不知道,努尔哈赤被袁崇焕一炮拍中之后,如果不是他皇太极大胆妄为,改变了老头子退养的路线,之后又绞死了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没准今天这个汗位,就该是多尔衮来坐。

    而皇太极估计也就配在一旁端茶倒水。

    皇太极言辞之间的轻蔑,似乎对努尔哈赤起兵非常不屑,果不其然,他后面的话,也更加过分起来。

    “想我大金,起兵到今日,除了脱离了大明之外,还得到了什么?统一女真,占据辽东,长驱朝鲜,只有征战,不断地征战,难道关外之民就不需要休养?本汗不这么看,前番本汗率军直捣顺天,但结果呢?女真的铁骑不还是被一座城池所挡,望而兴叹吗?本汗……累了,只希望能够休养一番,也就心满意足了。”

    他难道是来求和的?

    不可能!

    杨肇基目光闪烁,凝视着皇太极,可以确定,这绝对是一个阴谋!但他选择了继续聆听。

    “所以如果大明朝廷能够从北直隶割舍一块土地出来,用于大金休兵养民,那咱们双方之间或许就可以避免日后连续不断的征战。”说着,皇太极顿了一下,目光精锐闪烁,直盯着杨肇基。

    “不知杨大人以为如何?”

    “本官看来……这就是一个笑话。”

    杨肇基这句话脱口而出,根本没有丝毫犹豫,“我大明自成祖以来,一直都是天子守国门,岂会有割地一说?”

    “……杨大人这么说就未免不近人情了。”皇太极说着,把手伸进茶杯里沾了一下,之后在桌面上描绘起辽东和大明交界处的地图来。

    “杨大人请看,只要从这个地方让出一点地方,就足够我们大金休养的了, 到时候咱们双方之间和平通商,互不侵犯,再由我们抵抗蒙古,如何不好?杨大人是不知道,今年以来,多番征战之下的辽东,已是人马具疲……我们真的累了。”

    不知道为什么,可皇太极这番卖惨行为,还是让杨肇基心中十分的提防,而且看样子,到此刻为止,皇太极已经不再打算继续说下去。

    可杨肇基却非常希望搞清楚,到底是出于什么,能让这位辽东之王,如此舍得下脸皮来卖惨。

    百因必有果!

    “皇太极,本官……”

    杨肇基这边方才开口,可皇太极却一抬手,制止了他,“杨大人,你什么都不要说,本汗先讲,刚刚说的那两件事,其实是一个因果关系,而且我大金愿意率先表现诚意,这也是本汗前来的目的,我知道说得再多,也不足以取信你们的皇帝,所以本汗希望这一次杨大人能够亲自随本汗往辽东一行,当你亲眼看到这一切之后,孰真孰假自有公断,有些话请大人来讲,总比本汗自说自话好。”

    “还有吗?”

    皇太极颔首,锐利的目光,终于和缓了几分,“如果杨大人同意本汗所说,愿意与本汗前往辽东考证,那么本汗即刻就下令,让阿敏、豪格还有多铎停兵,不再进攻马世龙,并且在山海关外,后撤十里驻兵,直到你我双方最后签订了国书为止。”

    不得不说,皇太极此刻给出的条件,的确诱人,就连杨肇基多少都有了一些心动,可是他并没有给出回应。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清楚自己这个人,绝不值这个价码,而皇太极更不是个自愿亏本的人。

    月光下,小棚中,三人之间,顿时陷入了微妙的沉默。

    京师郊外,密云方面。

    朱大皇帝也是在今夜悄悄离开皇宫的,除了他身边的随从,以及那些知情人外,满朝文武,包括除了周如玉的后宫其他嫔妃,根本没有一个人意识到皇帝离京。

    骑在马上,朱由检心情大好,连他自己也不知清楚,到底有多久没有走出京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了。

    这一次选择从密云方面离京,是精心设计过的路线,虽然在这条路上有可能会被李岩发现,但通过密云道离京,总好过借路丰台。

    袁崇焕可是比李岩诡的很。

    “主子爷,您瞧啊,今晚的月亮,可还好吗?”王承恩一身黑衣,少有的摆出内行厂督公的姿态来,逍遥挥洒。

    朱由检抬头看看,不觉颔首,“的确不错,月光明亮,如银芒泄地,令人沉醉啊。”

    “主子爷说的是,这等月色,也只有我大明才有。”

    王承恩说着,眼睛瞟了瞟远处山头上的军营,扬起了嘴角,“如今密云方面有李岩大人训兵,丰台方面袁崇焕将军也在抓紧整兵,平定了内外,我大明的月光就能一直这么下去,老奴很期待那一天。”

    “王大伴,李岩也好,袁崇焕也罢,除了他们之外,我大明还有那么许多的英勇干臣,百万雄兵,还有你,还有朕!这月光,日光,永远都不会改变,知道吗?永远。”

    朱由检最后的一字一顿,给了王承恩很大冲击,他甚至有种感觉,最后那几个字,仿佛是踩着自己的心跳说出来的,让人根本没有丝毫质疑,更加不会妄自揣测。

    这难道就是帝王龙威?

    实际上,当今天下,也只有他朱大皇帝说出这番话来,才不算是吹牛批,毕竟作为一个提前掌控历史脉络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

    比如眼下,自己这一趟北直隶之行,朱大皇帝最想达成的目的,就是把皇太极一举拿下,让辽东陷入混乱的同时,再发重兵,一举攻破盛京,重建努尔干都司!

    皇太极!

    你就在北直隶,好好等着吧……
………………………………

第172章 逢场作戏

    北直隶,小小茶棚中。

    看着杨肇基四人离去的背影,鳌拜脸上写满了不甘,瞟了一眼皇太极,又不敢发问,恨的他牙根直痒痒。

    大汗怎么就能把他们给放走呢?

    现在动手,宰了这老家伙,不是直接解决辽东一大祸害吗?

    可惜!

    瞧着他的样子,多尔衮不露声色地摇了摇头,心中叹息,皇太极到底是皇太极,果然有常人所不能揣度之心。

    他的行为看起来不能理解,但并瞒不过自己。

    皇太极这样做,无非是想要借刀杀人,大明皇帝重开厂卫,眼线遍布天下,今日一会,最少也能让这个老家伙再度陷入沉沦了。

    眼珠一转,多尔衮渺目看向皇太极:“大汗,时间不早了,您看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必。”

    皇太极一抬手,打住了他:“十四弟,休息不急,时间紧迫,你马上安排一下,把这一次所有同咱们混入关中的将士都召集起来,既然到了北直隶,如何能不去崇祯的围场耍一圈?好像他当上皇帝之后,还从没有狩猎过,实在可惜,咱们不能看着那么好的一块地方就这么荒废了。”

    “明白了。”

    多尔衮点点头,转而向鳌拜交代起来,他身为十四贝勒,睿亲王爷,这等小事自然不会亲自去做。

    在鳌拜这边把大小事务安顿好后,他们一行人,先一步星夜向北直围场飞去。

    一晃五天时间过去,朱由检也终于在预计期限内,来到了北直围场!

    虽然他不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可是连日以来的鞍马之辛,还是让他叫苦不迭。

    马匹飞驰,一顿一顿的对差点把他颠散了架,主要还是骑马要双腿用力,就这么几天的功夫,可是把他大腿里都给磨秃噜皮了。

    他是咬着牙强挺过来,今天终于能歇歇了!

    躺在客栈的大床上,朱由检只觉人生可期。

    咚咚咚。

    就在这时候,房门忽然被人敲响,在他一旁伺候着的王承恩在得到准许后,方才问道:“是谁啊?”

    “王先生,是我。”

    卢象升的声音从门外传入,朱由检点了点头,趁着王承恩开门的功夫,从床上坐了起来,可是因为股间太痛,他只得架开了两条腿,把身子半倚在床廊上。

    “臣,卢象升,参见陛下!”

    才一进门,甲束整齐的卢象升就快步跪在他面前,朱由检微微点头,要他平身,“卢将军,看来你的人马已经进入指定了位置了?”

    “是的陛下,臣的本部已经进入山海关后方老石台,随时可以机动。”

    卢象升这边说着,王承恩已经主动为他搬来一座绣墩:“卢将军,陛下说过的,这一趟出来,俗礼不必过重,您坐下吧。”

    “臣,谢陛下。”

    卢象升又跪地拜服,这才把半个屁股搭在了绣墩边缘上虚坐,之后把自己所作的安排,统统汇报了一遍。

    朱由检听过以后,不由大加赞扬起来。

    “卢将军做的不错,这样一来,山海关、老石台就算是被咱们卡住了,朕这里有线报,皇太极已经进入了北直围场附近,和他见面的日子,不远了。”

    闻言,卢象升嘴角一挑,牵的他唇上长须跳动不已:“万岁爷,事到如今,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否。”

    “……你说吧。”

    见朱由检稍有犹豫,卢象升心中仔细了不少,语气也缓和了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