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最强皇帝-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吧。”
见朱由检稍有犹豫,卢象升心中仔细了不少,语气也缓和了几分。
“万岁爷您此次前来,目的到底是什么,臣并不关心,只是臣有一点希望能被解惑,就是您这一行,见过了皇太极之后,我大明和他们辽东,是否会发生战端呢?”
果然是老油条了,说话就是不一样,分明是来探底的,嘴上却说什么不关心,倒也是难为你了。
朱由检不动声色道:“卢将军,听你的意思,莫非是担心双方开战?不是吧,这可不像你的性格啊。”
“万岁爷不要误会了。”
卢象升听出他言辞之间的不满和戏谑,慌忙摆手,生怕他误会自己:“万岁爷,臣当然不惧怕战争,只是臣想,如果您这一次同皇太极会面结束,双方要展开大规模战役的话,臣想先把一部分军队,调入孙承宗大人的驻区,这样一来,也好缩减整兵的时间。”
“这个可以有。”
朱由检的风轻云淡,让卢象升心中一震,看来自己所料不错,这一次皇帝要面见皇太极是假,恐怕他是要对辽东用兵了。
对于这种可能,卢象升采取保留意见,但他还是决定贯彻执行皇帝的安排,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这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最高荣耀吗?
点了点头,卢象升深吸一口气,悍然起身。
“万岁爷,如此的话,臣要马上赶回山海关,去和孙承宗大人沟通军务,就此率先告退了。”
“好。”
待到卢象升走后,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承恩,借着递茶的功夫,凑了上来,“主子爷,您的要和辽东开战吗?”
“王大伴你说呢?”
看着他那似笑非笑,满眼戏谑的样子,王承恩瞬间了然,皇帝并不想和皇太极动兵,可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安排卢象升把兵力部署在孙承宗驻地呢?
满心疑问的他,自知道不好开口,正待犹豫时,朱由检轻轻一笑,给出了解释:
“王大伴,不管是什么话,朕都不会瞒着你,今天之所以要让卢象升合兵孙承宗部,目的只有一个,让皇太极误以为朕已经不相信杨肇基了,要给他造成这么一种错觉。”
因为这时候,杨肇基正打算出兵山海关,解救马世龙,在这个关口孙承宗增兵,外可抵御辽东,对内,也能进行拦截。
“哦?”
王承恩眉头一紧,心中飞快盘算起来。
片刻之后,总算了然,果然还是主子爷老谋深算了。
怪不得自己之前把内行厂有关于杨肇基和皇太极会面久谈的消息奏报之后,主子爷会表现的那般暴躁,甚至是连骆养性都被呼的够呛,赶情主子爷这都是在逢场作戏啊。
那一日,杨肇基和皇太极碰面交谈一事,两天前就传到了王承恩和朱大皇帝耳中,其详细程度,甚至包括了杨肇基在对话时,咳嗽了几声,这等细枝末节。
也就是在那一刻,朱由检雷霆震怒,所有同行的人,都被他的气势所震,尤其是在那种没有人相信杨肇基会背叛的前提下,甚至当时自己就因为替杨肇基辩解了一句,还被申斥了一番。
今日来看,万岁爷竟是在布署一场好戏……
………………………………
第173章 将计就计,借鸡生蛋
皇太极入关就找上了杨肇基,可见他对这个人有多么重视。
而身为天子的朱由检,就是要将计就计。
皇太极不可能想不到,他和杨肇基会面之后,大明朝廷会对这位老将军进行怎样的排查,再加之眼下大明朝廷飘摇风雨之中,甚至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没准会把杨肇基贬谪甚至拘捕、斩杀。
而他要的,就是这个。
无罪而诛,只要脑子没有毛病得人,都不会乐意束手就擒的,哪怕是他那颗心上写满了忠诚,可一旦真的碰到这种倒霉事,多少都会出现动摇,届时他就可以顺势而为,拉拢收买,实在不行,来一招逼上梁山,骗取亲眷的戏码。
杨肇基还能呆在大明受委屈,引颈待戮吗?
皇太极的计划,不能说不够完美,可这也给了朱大皇帝机会,他会将计就计,自己就不能鹊占鸠巢、借鸡生蛋?
朝廷摆出警惕杨肇基的态度,那作为投机者的他,绝不可能稳坐钓台,没有一丝行动,只要他这边动,朱由检就一定会等到相应对付他的机会。
这是定理!
想清楚了这些,王承恩松了口气,心中对于主子爷更是钦佩有加,看来这是天不亡大明!
见他不说话了,朱由检轻哼了一声,又躺了回去。
一面揉着大腿,一面问:“王大伴,你再去派人侦察一下,看看皇太极什么时候能赶到北直围场,朕可是有点迫不及待了。”
“主子爷放心好了,老奴已派人刺探过了,皇太极最迟到明晚,就会抵达北直围场,同时骆指挥使还有内行厂,都已经做好部署,只要皇太极进入北直围场,他定插翅难逃。”
“这么说,朕就放心了,今天晚上你也不要忙了,早点休息,明天一早,进驻北直围场。”说到这里,朱由检又叮嘱道:“对了,让所有仪仗,全部熄掩,没有朕的旨意,不许张行。”
“老奴明白。”
……
北直围场外围,无名客栈中。
这是一家方圆十里之内最破旧肮脏的客栈,而且规模小的可怜,除了三间通铺之外,再没有其他客房。
这家店,厨子、堂子、小二还有掌柜,统统都由一个五十多岁的瘸腿老人担任,房间不好、酒菜难吃,平日里根本没有生意。
可今天却不知道怎么,忽然来了一大群的关外豪客,他们不注重条件,只要有酒有肉,房间能避风挡雨就成。
这可是把店老板乐坏了,他们是下午时分入住的,老板自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忙活,烧水做饭,到现在月上中天,还没忙完。
累吗?
累!
可是老人不在乎,甚至心甘情愿,哪怕这些人根本不会给他一分钱。
但对于老人来说,那些都不重要,毕竟能见到自己的老主子,亲手伺候人家吃吃喝喝,那可不是他这种奴才最高的荣耀,毕生梦想吗?
“来嘞!白肉锅!别烫着哈,热乎乎啊!”
老板端着一个大铜火锅颤颤巍巍端上桌子,在他打开盖子的一瞬间,皇太极乐了,他这一路走来,多少天了就想吃上这么一口老家的滋味,今天终于满足了。
“贝哈德,你做得不错嘛。”
瞧见皇太极面露微笑,多尔衮不由冲那老人点了点头:“到底还得是老家人,才能做出这种滋味来,去弄一些蒜泥青酱,当然还有大汗最喜欢的贴饽饽。”
“好,贝勒爷放心,奴才这就去准备。”
老人躬着身子,笑呵呵的退了出去,而皇太极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早已大快朵颐起来,白肉锅滚烫非常,可他一点都不在乎,几大口下去之后,方才满足。
“舒服啊。”
用手掸去额头上的汗水,皇太极把目光转向了鳌拜,“怎么样,猎鹰、细狗你都准备好了吗?”
鳌拜点点头,赶紧搁下筷子,把嘴里一大块酸菜吞了下去:“大汗放心,奴才都准备好了,还有陪同您狩猎的七十五名巴图鲁,十三个马童,就在附近驻扎,随时可以听用。”
“这就好。”
皇太极说着,满意的点了点头:“关内人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简直就是胡说,打猎就打猎,分什么季节?矫情!这一次本汗就是要在这秋冬交临之际,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
“大汗是天,百无禁忌,管他们什么蒐、苗,您想什么时候打猎,就什么时候打猎,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我鳌拜,都护卫在您身旁!”
“好!”
皇太极眯着眼,冲鳌拜点了点头,一时兴起,竟举起杯子向他敬酒,鳌拜受宠若惊,为了表达感激,他更是把酒坛子抓起来,就往嘴里灌。
“哈哈哈!”
皇太极见此,兴致更浓,也把酒喝了个干净。只是看着他们两个这副样子,所有人都发出放肆的笑声,多尔衮也是如此。
然而在他心里,却是另外一番深思。
皇太极也好,鳌拜也罢,他们两个话说的都很豪放,这的确是英雄该有的模样,可英雄未必就是皇帝!
鳌拜这样子狂纵也就是了,可你皇太极身为关外之王,就应该明白马上天下,下马坐的道理。
想想堂堂中原,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想要入主关内,仅打就行了嘛?你不尊重他们的文化,不了解人家的学说,就算是打下来还能怎么样?
今日的大金强盛吗?
徒有其表罢了!
刀枪能成事业,刀枪却不能束人,当年的元朝时何等威风?大元帝国、蒙古帝国,以及金帐汗国,最后又都怎么样了呢?
亏了你坐在大汗的位置上,却不知道同化、育化的道理,当初父汗不愿意把汗位交给你,一点都没错!
你这种人,绝不可能入主关中!
想到这里,多尔衮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虽然脸上神荣未改,可是自己杯中的酒,却苦涩了很多,或许是因为对父母的思念,也许是对那失去汗位的缅怀。
然而,就在多尔衮一杯苦酒还没喝完的时候,忽然之间,门外传来了一阵狂响,屋内顿时陷入寂静。
这敲门声又快又急,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 众人对视一眼,到底还是鳌拜勇武非常,蹑手蹑脚下地,同时还把一旁的钢刀攥在手中。
来到门口处,鳌拜眯着一双凶光闪烁的眼睛,故意压着嗓子问:“是谁啊?都这么晚了。”
“鳌拜,快点开门,是我苏纳!”
………………………………
第174章 那是个圈套
苏纳!
一听这个名字,鳌拜顿时松了口气,笑呵呵的把门打开,只见一带着头巾,身穿儒衫,却在袖口处扎上臂甲的矍铄老人,笔直肃立。
鳌拜热情的向他招呼:“老大人!您可算是回来了,快快进来,喝上一杯,热乎乎的白肉锅啊,咱们这……”
他话还没说完,那名叫苏纳的老人,竟直接一抬手把他推到旁边,大步来到皇太极和多尔衮面前,肃穆着面容,略微欠身后,也不管什么回应,直接开口了。
“大汗、十四爷,此地不宜久留,咱们速速离开。”
说着,苏纳竟一把扯住了皇太极的手腕,这等失礼举动,就算是在后金也是不能被允许的,按照规矩,他此刻的行为,足以被判死格杀。
但今天没有人动手,甚至连一声喝斥都没有,便是被他抓着的皇太极,也只是笑呵呵的看着他摇头。
“老爷子,急什么,有多大事您也要坐下喝杯酒,咱们把话说清楚了,再作计较不迟,十四弟,还不快给老爷子倒酒?”
“唉!”
多尔衮这边果然亲手倒起酒来,多尔衮平日里就是给皇太极倒酒,都有点不情不愿,可对这位老爷子,却正好相反,真正的心悦诚服。
当然,这一切都源于这位老人的身份——叶赫那拉苏纳!
虽然说起苏纳来,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他的儿子,正是后来顺治所留顾命四大臣中,最后被鳌拜所杀的苏克萨哈。
而他本人,则是当年较早投入努尔哈赤帐下的,少有的叶赫部领袖,如今任职正白旗,是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心腹,同样也是依仗之一。
当然,这一切源于皇太极对八旗制度的一次轮替,当年皇太极坐上汗位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特意把自己原本所掌握的两白旗,与当时多尔衮三兄弟控制的两黄旗进行了对调。
当然只是更变旗色,旗内人员没有任何调动。
也就是说如今的两白旗,才是真正当年努尔哈赤的亲卫编号。
虽然苏纳心中焦急,可是皇太极挽留、多尔衮倒酒,他作为一名臣子自然是不能拒绝的,叹了口气,老头子这才搭坐在炕沿边上,端着酒杯咽不下去。
这老头子要扫兴不成?
因为此刻苏纳所坐的正是鳌拜的位置,所以他只能站在一盘,瞧着苏纳这副愁容,心中难免不悦。
自己最恨的就是坏人酒兴的家伙!
多尔衮和皇太极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两人目光交错,稍作沟通之后,就听多尔衮问道:“怎么,老爷子是这酒不合胃口嘛?还是菜不和您胃口啊?先吃一点,什么事都不要急。”
“不急?”
苏纳冷哼一声,丢下酒杯的同时,目光转向了皇太极,“大汗,别的话奴才都不想说,只有一句,咱们快走,晚了就来不及了。”
“哦?”
皇太极眼睛一眯,有点不高兴了,这老头子难道不明白自己的话?要他把事讲清,他却在这一度催促,这算什么!
不过,介于苏纳的身份功勋,皇太极面上还是保持着微笑,亲手为了夹了一口白肉,这才问,“老爷子,走可以,但是本汗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么走了,会心有不甘啊。”
“……好吧!”
见他不肯行动,苏纳深吸一口气,揉着胡子道:“奴才刚刚得到的确切消息,您的行踪已经被大明皇帝知晓,此刻他调集了内行厂、锦衣卫、卢象升部以及北直隶官兵,已经把这片土地团团包围,至于围场,更是他设下的圈套!奴才这么说,大汗可明了了?”
“你说什么?”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对于他们而言不亚于一颗***,所有人悉数震惊,最后还是多尔衮问道:“老爷子,我们当然相信您的话,可是如您所说,那崇祯既然早就知道大汗的行踪,为何不加以截杀?偏偏纵容我们到达此地。这有点说不过去。”
“十四爷,您领兵打仗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一句话叫诱敌深入?”
苏纳翻了个白眼:“大汗和您这一趟进入关内,顺利吧?一路上可以说是畅行无阻,就算那些守卫全是瞎眼,可大明的三厂一卫,也都耳聋眼瞎?哼,这就是崇祯的诡计,奴才得到消息称,崇祯已经在北直围场布下了天罗地网,同时他本人也会亲自到场,到时候咱们怎么办?原本那些厂卫就是狼虎鬼卒,再加上皇帝亲临督战,就凭现在这些人,真是对峙起来,如何护卫大汗安全?”
说着,苏纳一下站了起来,又要去抓皇太极的手,“别的话不要说了,快走就是,稍稍迟疑,没准这一餐就是最后一顿了!”
倚老卖老!
混账东西!
见他说话难听要命,鳌拜这边不愿意了,一步上前,挡在了他和皇太极的中间,皱着眉道:“老爷子,不管您这个消息是否确切,可是崇祯的兵马部署在北直围场,咱们可还没进去呢,何必慌张?再者说了,您也说过了,崇祯是要亲临现场的,如此我看更好,到时候直接宰了他,这明朝群龙无首,各藩将帅必定震动,届时只要大汗振臂一挥,我八旗铁骑就能踏碎山海关,入主中原,依我看,这反而是最好的机会!”
“你放屁!”
苏纳一点都没给鳌拜留面子,直接破口大骂,瞧那个意思,要不是这时候他腾不出手来,怕是还要甩给他一个大嘴巴。
然而,让他非常无奈的事,鳌拜的一番扯淡话,竟然说动了皇太极。
皇太极笑了笑道:“老爷子,不必动气,鳌拜他也是替大金着想,不过他说的其实也有道理,试想一下,如今明朝的军队,不是在辽东,就是备战山陕,剩下的也都在胶东沿海一带,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