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囍-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幼儿园就回头是不是开悟得太早了点?
当晚柴束薪给众人分了汤圆,朱饮宵几乎把半罐蜂蜜都舀进了碗里,安平看的咂舌,不知道朱雀会不会蛀牙。
“那我们走了。”乌毕有唏哩呼噜将汤圆喝完,拉着安平就往外走,他们今夜要去逛鬼集。
柴束薪叮嘱朱饮宵:“注意安全,不要轻易动手。”
“打架可以。”木葛生懒洋洋道:“输了就别回来了。”
朱饮宵笑着应了:“得嘞,放心吧您二位。”
三人去了邺水朱华,乌毕有刷开电梯,直达地下十八层。电梯上点着一只走马灯,光影斑斓,仿佛有浮动的影子在四周起舞。
安平想象过电梯外的景色,他本以为会想木葛生三人当年来时那样,靠近忘川河畔或是鬼门关,然而电梯门打开的刹那他完全愣住,耳畔传来的并非水声,而是巴士刹车后的报站广播。
“三生坊站到了,有需要下车的乘客,请提前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朱饮宵撕开一支棒棒糖叼在嘴里,朝他回头一笑,“欢迎来到二十一世纪的酆都。”
这里是一座巨大的车站,玻璃天顶上飞檐斗拱,下面支撑着朱红的大柱,行人往来,络绎不绝。整个车站分为三层,上空悬挂着青铜轨道的空轨列车,中间是巴士往来的高架车站,底层则停满了黄包车,带着瓜皮小帽的车夫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肩上搭一条白色毛巾,抽着细长的水烟。
安平注意到他们是从一面巨大的壁画里走出来的,壁画刻在一面圆形墙柱上,位于整个车站中央,像个直达高空的升降电梯。墙上画着妖娆起舞的女人,身披璎珞,手执铃杵,其中一个注意到安平的目光,眼波流转,朝他暧昧一笑。
“这是十六天魔舞。”朱饮宵和他介绍,“这座电梯是新的阴阳梯,旧的那个用了几千年,上世纪出了点问题被封锁,十殿阎罗就在这里建了个新的,派遣天魔女镇守此处,以防叵测。”
“罗里吧嗦的烦死了,赶紧走。”乌毕有不耐烦道:“鬼集马上开了。”
酆都车站离三生坊很近,几乎位于鬼集旁边,三人一出车站,安平顿时被浩瀚灯海所震撼——彩灯高挂,到处都是灿烂霓虹,忘川水畔停着华丽的大船,灯光滤过黄棉窗纸,映出女子微微低头的侧影,水面传来戏曲开场前的铙钹锣音。
这里和安平记忆中的酆都大相径庭,像黄铜和钢铁搭建起的恢宏皮影,用电子和机械讲述一个老故事,充斥着诡艳的生机。
安平跟着上了大船,这才发现原先舟楫如云的集市全部挪到了一艘船上,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点着灯笼的店面是老店,进去之前看好颜色。”乌毕有匆匆扔下一句话就跑了,“出事了我可不管你。”
安平看着乌毕有火急火燎的背影,“他这是急着去干什么?”
“今晚顶楼有鬼三姬的演唱会。”朱饮宵耸耸肩,“他是应援团团长。”
不是说好了蹦迪么,安平无语。朱饮宵仿佛猜到他的心思,大咧咧揽过人往楼上走去,“蹦迪要等到后半夜,鬼三姬的演唱会子时结束,到时候会放花灯,漂亮得很。”
“那咱们现在干什么?”
“我在茶楼订了观灯的好位子,咱们先去听会儿书,今夜讲的是《点睛风华录》,里面有一章少年行,你肯定喜欢。”
安平跟着朱饮宵走进一间茶馆,说是茶馆,其实足足占了三层楼,藻井上描金绘彩,四周挂着雅致的竹帘。底楼是散客,席间坐满了人,然而室内极静,只有一阵沙沙的扫弦声。
朱饮宵订了雅间,包厢里茶香萦绕,安平掀开竹帘,说书先生的嗓音远远地传来,低哑悠长。
“百代成王败寇,顷刻兴亡过手,
龙争虎斗,不解风流。
今朝翻说风月案,聊解闲愁,
且看少年裘马,听雨歌楼——”
醒木一叩,仿佛从桌上惊起一只飞鸟,呼啦啦掠过半空,在茶盏里荡开一圈余波。
“话说近百年前,鬼门关外有少年执剑而入,横行鬼集,坐庄开赌,百鬼倾囊,大闹酆都……”
安平听得耳熟,片刻后猛地意识到,这是当年木葛生和松问童的那段往事。虽用了化名,但他听得出来。
那年木葛生一行人到酆都寻找走丢的朱饮宵,木葛生在水畔买了一张面具,为的是避嫌——当年他第一次入酆都,在鬼集开局赌钱,几乎赢下了半座鬼市,也差不多得罪了半个酆都的人,最后被满城通缉,甚至入阴律司领了罚。
说书先生语声絮絮,他仿佛看见一道身影在众目睽睽下坦然入座,将朱红长刀抵上赌桌,他大笑着饮酒高歌,千金浪掷,眉眼间是少年才有的清狂艳色。
卿本蹉跎客,时光奈何。
“《点睛风华录》是酆都流转千年的老本子,历代说书人口耳相传,每一代都会加笔。《少年行》是前代说书人写的故事,年月尚近,还没说老,很多人都爱听这个。”
朱饮宵饮了一口茶,“这个故事不短,今天大概只讲第一折 ,其中戏说颇多,知情人看了大概是要发笑的。”
说着他自己也笑了起来,“倒是可堪一乐。”
说书先生语调转为诙谐,讲起木葛生和松问童为了抵押舐红刀而争执不休——这是纯粹的杜撰了,据安平所知,木葛生当初要刀,松问童连眼都没眨,这两人本就是合伙作案的惯犯。
不过说书添的有趣,木葛生还卖起了惨,说自己有一门亲事,两相情悦,只是对方如今身陷困局,不得已才来鬼集试试运气。说的凄凄惨惨可怜哀怨,倒真有点真人混不要脸的神韵。
朱饮宵和安平都看得直乐,笑着笑着,朱饮宵突然道:“你知不知道这话本里老四订亲的小情人儿,原型是谁?”
安平一口茶呛在嗓子里,“这还有原型?”
朱饮宵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嗓子:“是老三。”
?!?!安平手里的茶杯掉在了地上,什么玩意儿?
操。他第一反应不是别的——乌毕有不会真是木葛生和乌子虚的儿子吧?
第37章
“爷们儿你想到哪儿去了。”朱饮宵笑得半死,“老三和老四绝对清白,这一点我可以作证。”
“那这话本杜撰是从何而来?”安平难以置信,这也太扯了。
话说木葛生一大财迷,有人这么编排他,这人都不收版权费的吗?
“这件事其实另有隐情。”朱饮宵摩挲着下巴,“看来你是知道了其中一半——关于老二老四大闹酆都。至于他们当初为什么来酆都聚赌,你是不清楚的。”
“为什么?”
“老三当时执掌阴阳家没多久,出了差错,欠下很大一笔债,其中有人情债也有香火钱。这件事非常棘手,以他当时的力量很难处理,而阴阳家的人又都借机想看新任无常子的能力,没什么人肯帮他,最后老四一合计,撺掇着老二来了这么一出。”
“以赌局赢下大半个鬼集,又以区区两人之力大闹酆都——这件事当时几乎将酆都掀了个底朝天,十殿阎罗的面子都没处搁。虽然最后明面上是先生出面解决了这件事,但实际上却是帮老三解了困局。”
“首先,赢下的大半个鬼集不予追债,这是还了香火钱;其次,闹事的老二老四最后都被罚的很惨,保住了酆都的脸面,这是还了人情债;最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诸子折了面子,但实际上无论是处罚还是善后都是先生出面定夺的——这是一种震慑,诸子七家的人犯了错,也只有七家才有处置的资格。”
安平端着茶杯,听得好半天没回神。
朱饮宵笑了笑,淡淡道:“诸子之位,谁坐上去都不容易,先生为我们煞费苦心,这才有了银杏书斋这一方安身天地。”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是墨子带大的。”朱饮宵看着他,忽而一笑:“倒是你,作为一个局外人,你知道的有些太多了。”
安平一个激灵,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被对方套话。
“放轻松,老四和我说了关于你的事,他关心你,我们就算是兄弟。”朱饮宵拍了拍他的肩,“不过爷们儿你要当心,你太容易放松警惕了,如今的诸子七家,并非谁都能信。”
“你什么意思?”
“老四的记忆是不完整的,你从他那里获取信息,想必还不知道当年的七家事变……”
朱饮宵话说了一半,抬手一挥,一道指风划破竹帘,“谁?”
“下官冒昧——”门外有人躬身行礼,“见过星宿子——”
长腔一起安平就听出来了,来人居然是崔子玉。
“我说呢,这儿认识我真身的人可不多。”朱饮宵倒了杯茶,“崔判官忙人大驾,有什么事?”
“下官不敢当,只是听闻星宿子驾临鬼集,想请您帮忙传一封书信。”
“什么书信需要我帮忙传?给老四的还是给我哥的?”
崔子玉答道:“天算子敬启。”
“什么事?”
“……请七家聚首。”
朱饮宵脸色骤变,缓缓道:“崔判官,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他将茶水泼在地面上,“你真该庆幸你这话没被我兄长听见。”
“下官自知犯忌,万死难辞。”崔子玉看起来也是硬着头皮上,万年难改的拖腔长调都利索了不少,“只是阴阳梯异动实乃大事,虽然前些日子已被镇压,但十殿阎罗惊动,又有前车之鉴在先,无法轻拿轻放……”
“阴阳梯。”朱饮宵一声冷笑,“又是阴阳梯。”
“当年天算子一卦在前,阴兵数百年内不该有异,如今不满百年便生变,或许是当年的那一卦出了问题……”
“崔判官。”朱饮宵打断他,似笑非笑,“酆都这是知道我哥回了城隍庙,怂的不敢上门,这才让你来找我吧?”
崔子玉低着头,一言不发。
“得。”朱饮宵朝桌子抬了抬下巴,“信放桌子上,快走吧您。”
“否则我就不敢保证您还能看见这子时花灯了。”
待崔子玉匆匆退出,安平立刻问道:“你们说的卦,到底是什么?”
木葛生说过,他之所以半死不活又丧失记忆,是因为当年算了不该算的卦。
还有朱饮宵刚刚说了一半被打断的“七家事变”,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朱饮宵放下竹帘,将说书先生的嗓音隔开,“前些日子老四来信,说你阴差阳错尝了他的血,因此得以窥见他的记忆。”
“血液确实是媒介,但能够通过几滴血就建立联结的情况相当罕见,更何况老四是天算子……但他无意多说,我也不好深究。”
朱饮宵看着安平,“你可知当年的阴兵暴动,最后是如何被镇压下去的?”
“……我在梦中见到了将军傩舞。”安平沉默片刻,道:“城破之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果然。”朱饮宵轻声叹了口气,“后来发生的,就是七家事变了。”
“那夜兄长他们并未成功铲除所有的阴兵,最终老四以一枚山鬼花钱为代价,镇压了阴阳梯中剩下的残魂。”
安平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
“数日前阴兵残怨异动,我哥为此进入封锁已久的阴阳梯,取出了那枚山鬼花钱。”
朱饮宵淡淡道:“老四现在应该已经拿到那枚山鬼花钱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会恢复一部分记忆。”
“当年之事,故人所剩无几,知道真相者亦无多——我哥很久之前交代过我,除非老四自己想起来,谁也不能说。”
“兄长之言,自然要听。只是如今老四拿到山鬼花钱,此事也没有继续避而不谈的必要了。”
朱饮宵拿起桌上的信封,摩挲片刻,看向安平。
“你知道当年他算的是什么卦吗?”
城隍庙。
“君问归期未有期,红烧茄子闷油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当年抢饭时。”
木葛生躺在厨房房顶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自言自语,他看着远处街上的花灯,突然道:“三九天,咱们出去转转?”
柴束薪走出厨房,手里端着药碗,“你该吃药了。”
木葛生一听吃药就要疯,简直要在房顶上撒泼打滚,“打个商量,今天过节,咱省一顿行不行?”
结果柴束薪沉默片刻,居然同意了,“好。”
“啥?你同意了?”木葛生猛地坐起身,“三九天你是不是吃坏肚子了?”
随即他意识到这话不对,立刻收回前言,“不不不,您老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当我什么都没说。”
柴束薪没说什么,回厨房放了药碗,半天没听见响动,木葛生从房顶上跳了下来,发现厨房里没人,正在奇怪,身后突然传来“吱呀”一声,城隍庙大门被推开。
他转过头去,只见柴束薪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盏点燃的花灯。
对方脸上依然没什么表情,只是认真地看着他,轻声道:“上元安康。”
木葛生一顿,笑了起来,“上元吉祥。”
柴束薪手里的花灯是用竹条和宣纸糊的,如今这种老样子的灯笼已不常见,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简意雅致。
“怎么想起来买这个。”木葛生走到柴束薪面前,“不对,这是你糊的?”
柴束薪微微一怔,“你居然看出来了。”
“满院子贴的都是你剪的窗花,我认不出你的手艺才是眼瞎。”木葛生戏谑道:“话说你不会是用舐红刀裁的纸吧?老二要是知道你这么用他的刀,定会半夜托梦来杀你。”
“让他来。”柴束薪淡淡道:“刚好打一架。”
“得,您威风。”木葛生接过花灯,笑道:“俗话说月下看郎君,灯下观美人。”
“走吧美人,咱们出门遛弯去。”
元宵一到,灯笼走俏。
城西街是老街,街上的建筑做了古式翻新,大多都是飞檐翘角的两层小楼,楼宇之间挂着铁丝与红绸,半空悬满花灯。
街上人潮涌动,有小贩挑着竹屏,挂满五色斑斓的彩灯,木葛生边走边笑:“现在都流行电动灯笼了,我记得那年带我闺女逛灯市,死缠烂打非要我给他买一个,哭得比当初的老五还凶。”
说着他露出点回忆的神色,“那灯笼可太逗了,还会放奥特曼主题曲。”
柴束薪指着一旁的灯笼摊子,“你说的是那个吗?”
那是个专门卖电动灯笼的摊位,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从十二生肖到海绵宝宝小猪佩奇,木葛生眼前一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他走到摊位前,“给我闺女挑一个,回去挂他床头上。”
柴束薪倒是显得很淡定,“你要哪一个?”
“欢迎欢迎,您随便看!”店家显得相当热情,“两位自己买着玩?还是带给家里小孩?”
“您客气。”木葛生笑呵呵道:“给我闺女买。”
虽然他这张脸长得实在不像有闺女的人,英年早婚也说不过去,店家只是一愣,随即笑道:“好说,您闺女今年多大?年纪不一样,喜欢的也不尽相同,您给个数,我给您推荐一个,保证好看!”
“没多大。”木葛生摆摆手,“幼儿园毕业。”
“那好说!”店家热情地取下一个灯笼,递给木葛生,“就这个,我这儿卖得最好,幼儿园的小姑娘都抢着买!”
那是个配色清奇的卡通娃娃,背后一双彩虹翅膀,木葛生看得直笑,“呦,您这小花仙长得还挺好看。”
“不是小花仙,这是迪士尼公主周边。”老板说的头头是道:“里面还带音乐的,您放放看!”
木葛生一打开,震耳欲聋的音乐响了起来,“传说有个魔仙堡——”
“好好好,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