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

第50章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第50章

小说: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段时间没来,花间集居然还是如此火热。
  明明现在早就过了夏季荷花满池的时期……12月份,王莲的观赏期也结束了吧。
  孙宏辉一边想着,一边从专用的闸机通道刷卡进入。
  他办的是VIP卡,从这边走的人不多,没两分钟就入了园。
  一进门,孙宏辉便看到了不远处恢弘壮观的半球体建筑。
  占地面积广阔,穹顶高耸,外围的主体钢结构为银色,如篱笆般交错纵横,颇具设计感。
  材质看起来跟B市的‘鸟巢’差不多,透过玻璃幕墙能隐隐看到里面高大的热带植物以及各种假山造景,绿意横生。
  新景点?
  孙宏辉有些诧异,居然这么快就建成了一座如此巨大的建筑。
  明明他也就两三个月没来,两个半月…最多三个月吧。
  变化可真大。
  他抬头看了一眼路标:【展览温室】→前方120米处。
  于是跟着人流往前走去。
  一进入温室内部,他便感受到了如春天般的温暖,在外面十几度的温度衬托下,更显得这里春意盎然。
  阵阵微风似春风拂面,湿度也比外面高出不少,有细小的水雾飘散在空气中,缥缈如烟,朦朦胧胧。
  身在其中,有一种漫步于热带丛林的错觉。
  入目是假山瀑布、山石流水,连脚下的步行石都是天然石块打造,一路蜿蜒前行;湿润的青苔爬满山涧,无数棵蕨类植物生长在山石之间,浓密茂盛。
  常春藤翠绿的枝条攀附于假山之上,沿着山体缠绕了一圈又一圈,直到爬到十几米高的顶部,枝条从上方垂落,给褐色的山石覆盖了一抹绿色。
  除此之外,他隐约看到了假山后的热带植物,枝叶巨大,长势茂密,给这份原生态又加了几分自然的气息。
  在温暖的环境中,孙宏辉脱掉外套,深深呼吸着草木混杂着雨雾的清新空气,内心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同。
  这里更贴近于大自然的状态,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之中——
  一个独属于植物的世界。
  他走到门口的睡莲池附近。
  圆形的睡莲池水体清澈,有活水从旁边的假山孔洞引出,细细的水流落入水中,荡起层层波纹,设计独到,让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而更让人移不开眼的是池中盛开的睡莲。
  巴掌大的圆圆的叶片铺满水池中央,在它们中间,几十株睡莲皆已开放,一朵挨着一朵盛开,色彩缤纷,构成极富冲击力的画面。
  孙宏辉余光扫过睡莲的模样,立即走近了几步,站在围成一圈拍照的人身后,找了个空隙朝里面看去。
  与平时见到的睡莲完全不同,这些睡莲的花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外围的花瓣为橘色、中间为黄色,色彩仿佛在盛开中慢慢蜕变,越往里越浅。
  花瓣并非一般睡莲那般细长,而是宽大肥厚,层层花瓣聚拢在一起,张开约70度,瓣尖密密的围了四层,从上方看如同盛满花瓣的高脚杯,极具特色。
  孙宏辉从未见过这样的睡莲,不由得驻足观看了半分钟,感到十分新奇。
  “我就说你们没见过吧,这可是睡莲新品种!”
  旁边有个十几岁男生得意洋洋地跟朋友科普,显然在朋友面前找到了炫耀的资本,迫不及待地显摆着。
  “研究院今年才培育出的耐寒睡莲‘灿锦’,获得过睡莲评比的一等奖,只有花间集才有,其他地方可看不到。”
  “怎么样,是不是很特色?”
  孙宏辉看到了旁边竖立的牌子。
  那个小男生说得没错,这种睡莲的确为花间集独有,并且是刚上市没多久的新品种,怪不得他在别的地方见不到。
  才刚进来五分钟,孙宏辉就感受到了一种新鲜感。
  这种新鲜感是其他景点很难带给他的。
  接着往右手边走,孙宏辉抬眼,看到了一整面墙的昙花,它们茂密的叶子从半空垂落,挡住了花盆、覆盖了整个墙面,构成了一副巨大到几乎看不到边界的植物墙。
  这样惊人的画面,饶是看遍了各种景色的他也被惊到。
  当时在门口的时候,因为游客太多导致视线受阻,他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还以为是什么爬满墙壁的藤本植物,没想到居然是满墙的昙花!
  而且有两株正处于开放状态——
  孙宏辉看着眼前的昙花,微微有些愣神。
  昙花不是只在半夜开放吗,怎么白天也开起来了?
  还是说,这根本不是昙花。
  然而他在网上刷到过昙花一现的视频,周围人的讨论声也明确的告诉他这就是昙花。
  到底怎么回事?
  来不及细想,孙宏辉已经被眼前的场面完全吸引住,向后踩着台阶往高处看去。
  实在太美了。
  从上方垂落的叶状茎末端盛开着一朵朵昙花,每个花朵都有巴掌大小,外围细长花瓣张牙舞爪的伸展开,内部的层层花瓣完全绽放,颜色比雪还要洁白,质感如羽毛般轻盈,宛如月下美人揭开白色的面纱,清纯而妩媚。
  身在现场,带来的感受与在视频中看到时完全不同。
  那种直观且立体的视觉效果是镜头所无法呈现的。
  而更令他震惊的,是左边靠近中央的另一株昙花。
  这株昙花非常大,比他见过的所有昙花都要大,从墙面的顶部一直垂落到下方,接近3米。
  它的枝条如瀑布般浓密,而枝条上散开着根本数不清数量的昙花,宛若孔雀开屏,纯白圣洁的昙花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层又一层,铺满了半面墙壁。
  此时的孙宏辉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
  长约三四十米的昙花墙是带给他的第一层震撼;从未见过昙花开放,此时亲眼见到为第二层震撼;如此巨大的昙花灌木且铺满大半个墙壁,为第三层震撼;数不清到底开放了多少数量的昙花,为第四层震撼。
  四层叠加在一起,宛若排山倒海,难以用语言表达他此刻的心境。
  总之,他今天算是大开眼界。
  与他的失神相比,经常来看昙花的‘老游客们’就镇定不少,却也不免会为眼前的场景所感叹。
  不管欣赏多少次,昙花一现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观感。
  “花王昨晚又开了,351朵。”
  “卧槽,又创新高!!”
  “这次总数估计也会破纪录。”
  “老天,花间集到底怎么培养的,怎么这么能开?”
  “我没记错的话,花王两个月已经开3次了吧?”
  “对,没错。每一次的过程我都录下来了,一次比一次漂亮,可惜相机拍不出来那种感觉。”
  “两个月开三次?!”
  旁边的年轻人一惊,“昙花不是一年就开一次吗?”
  “跟你说,花王这算开得少的,它开一次消耗太大了。开得最多是那边的孔雀昙花,看见了吗?”
  中年人笑着看他一眼,朝左边一指,“就那棵,两个月开了6次。”
  “6次!!我的妈呀。”
  年轻人嘴巴都张大了,他从来没听说过昙花一年能开6次的。
  太吓人了。
  很少见到的‘昙花一现’,在花间集这里似乎成了常态。
  ……
  孙宏辉给这个令人震惊的昙花拍了好多张照片。
  他平时去旅游景点很少拍照,可能是直男的通病,不会拍也不热衷于这些。
  但这次他是真的没忍住。
  呼。
  哪怕翻看着照片,他都能感受到那种非同一般的震撼。
  下次要晚上来。
  想想就觉得有几分激动。
  孙宏辉失笑,这种感觉他已经很少有过了。
  千篇一律的景色早已激不起他的热情,唯有在花间集才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
  小叶昙花上午不会闭合,下午才会,所以目前一直是绽放状态。
  孙宏辉又欣赏了几分钟,眼看着后面的游客越来越多,才跟着往前走。
  兰花区。
  这里的装扮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面前依旧是60公分的围栏,围栏内部垫上了褐色的土壤,种着蕨类植物,叶子浓密。
  一根足有十多米长、单人刚好能够抱住的木桩横亘在土壤中央,下方的枝干被修剪过,上方的树枝依然存在,却没有一片叶子,树皮呈现灰褐色、有些干瘪。
  几根常春藤缠绕于木桩之上,木桩下方与蕨类植物相交的地方长着苔藓,一直蔓延到树干下层;土壤的颜色呈现出湿润的色泽,好似刚下过雨一般,连空气都带着湿润和泥土的清新。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山林之中,一场雨伴随着雷电而来,这棵几十年的树木被雷电所击、从中间狠狠断裂,然后倒在地上,久而久之上面缠绕了其它植物。
  而兰花也从它的枝干的不同部位长了出来,在对比之下它的叶子翠绿喜人,如兰草般在树皮周围伸展出来,几根细长的花梗末端开了漂亮的兰花,越发显得娇嫩优雅,亭亭玉立。
  兰花仙子正如是。
  “这应该是蝴蝶兰。”
  孙宏辉好不容易沿着空隙挤了进去,凑近后仔细辨认着这二十多株兰花,发现除了蝴蝶兰之外,他一个也不认识。


第48章 花间集的改变(下)
  不仅不认识; 孙宏辉觉得这些兰花长得又漂亮又独特。
  比如蝴蝶兰旁边的这株兰花,植株不大,不过三四十公分左右,却让人根本移不开目光。
  它长型的叶片朝两边伸展; 左右各六七片; 中间伸出的花梗细长翠绿; 末端盛开的兰花颜色为纯白、边缘带一点浅绿色; 十足的清雅。
  它的花瓣略显细长,质地厚重; 好似白色的玉片镶嵌在花萼之上,花瓣如其它兰花一般呈星状,富有质感,非常漂亮。
  最令人惊讶的是,花瓣下方直立的唇瓣基部七八公分的‘长须’垂落; 造型十分奇特。
  “妈妈,这几株兰花为什么有须须?好奇怪哦。”有个小女孩指着兰花下面的花距问道。
  “……”孩子的妈妈显然被问住了。
  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样子的兰花,视线朝四处查看一番,终于找到了竖立在蕨类植物之上的介绍牌。
  “中非彗星兰,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 以托着长长的花距、形似彗星的尾巴而得名。
  该杂交品种延续了一部分母本的特点,唇瓣有细长的花距,底部藏有花蜜,方便与之匹配的昆虫进行授粉……”
  孩子妈妈看了之后低头解释道:“你看; 这条须须叫做花距; 里面有花蜜; 用来给昆虫授粉; 只有经过授粉兰花才能繁殖。”
  “就像妈妈生了你一样。”
  “哦哦。”小女孩重重地点头; “兰花麻麻好辛苦啊,希望昆虫多帮帮它。”
  周围的人都被她的童言童语给逗笑了。
  其中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慈祥地看向小女孩:“现在中非彗星兰的授粉不再那么困难,已经能够人工授粉,只是要实验很多次才会成功,即使如此,也是难得的突破。”
  与其说向她解释,不如在自我感慨。
  小女孩歪了歪脑袋,没有听懂。
  她很快从这位爷爷身上收回视线,努力踮起脚,睁大眼睛看向这几株美丽又奇特的兰花。
  她还想伸出手摸一摸兰花须须,可惜够不到。
  兰花区与围栏之间生长着浓密茂盛的蕨类植物,它们不仅是造景和生态的一部分,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木桩放在兰花区的最里面,成年人伸出手臂也只能够到中间的位置,离粗大的木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更不要说在木桩上方伸出的兰花。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叶晗保护兰花的一种手段,既能保证游客的观赏性、感受到原生态的体验感,同时不会让珍贵的兰花遭受一丝损伤。
  50多岁的中年人一直站在这里,眼神专注地看着这几株盛开的彗星兰。
  旁边的游客来来往往、路过一批又一批,他却一动不动地这些兰花前方,神色既感慨又激动。
  这位中年人就是9月底将彗星兰送至花间集、并嘱咐叶晗各种注意事项的专家——郭元久。
  想当初花间集作为一个私人植物园要引进研究院的成果,他们这些专家还亲自调研过这里的环境,各种条件都满足才将兰花送来。
  郭元久还记得自己细细嘱咐叶晗,然而一晃数月过去,当他不放心的再次过来查看时,居然看到了彗星兰开花的样子!
  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才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放在其他植物园兰花们可能才刚刚适应变化的环境,努力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来维持生长,以便安稳度过移栽的第一年。
  然而这里的彗星兰竟然已经开花了!
  郭元久从未想过这5株‘中非彗星兰’会在今年开花。
  按照他的估算,在养分充裕的情况下,明年有一定的开花可能性,大约只有30%左右;最有可能是在后年开花,还是在一直精心培育的情况下。
  花间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5株彗星兰,有两株刚到12月份的花期便迫不及待地开放,剩下的三株也蠢蠢欲动,花梗末端长出了被萼片包裹的花苞,预计再过一两周就会陆续开放。
  而且它们都被养得极好,郭元久仔细地观察着这些兰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当初20多公分的小兰花长高了,叶子的数量也变多了,个个都有近二十公分长,肥厚润泽,翠绿欲滴,比在研究院的时候状态都要好。
  他一直站在这里像看不够似的,内心涌上无尽的欣慰。
  将几株珍贵的中非彗星兰引入花间集植物园,是研究院做得最为正确的决定。
  花间集没有辜负他们苦心培育的心血,小兰花们也长得极为出色,如此他就放心了。
  ……
  孙宏辉看过中非彗星兰的介绍之后,可谓大开眼界。
  花距…居然还有这样的兰花。
  而彗星兰不仅外形奇特,香味同样十分浓郁,游客一靠近它就能闻到一股优雅的兰花香,配上草木所带来的清新气息,分外好闻。
  孙宏辉感受了一番馥郁的香气之后,随着人流往前走了几步。
  前面还有一株兰花正在开放,同样是他没有见过的品种。
  这株兰花的花瓣好似白色的蝴蝶兰,圆润饱满,飘逸自然,花瓣正中央点缀着细微的淡紫色斑点,像是蝶翼上的花纹,随着温室中吹拂的微风轻轻晃动,好似蝴蝶振翅,非常好看。
  不过花朵底部的唇瓣形状很是奇怪,像是一个口袋,有两三公分的深度,肯定又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兰花品种。
  孙宏辉再次拿起手机将它拍了下来。
  花间集的兰花实在奇特,一个有长长的花距、一个有兜,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他巡视四周,找到了木桩附近的介绍牌。
  “梦幻兜兰,兰科兜兰属,杂交种。
  兜兰因花朵底部的唇瓣像一个兜而得名,又名拖鞋兰。‘兜’的作用是吸引昆虫进去授粉,让昆虫在里面多转几圈,从而增加授粉的成功率。
  原来如此,又长知识了。
  孙宏辉将介绍牌也跟着拍下,看着‘长’在木桩上的优雅美丽的兰花,越发觉得不虚此行。
  若是没有来花间集,这些奇特的兰花或许一辈子都见不到。
  尤其是兜兰,他查了查资料,居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花间集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连如此珍贵的品种都有。
  继续往前走,孙宏辉在兰花区的拱桥旁看到了标有‘热带雨林区’、‘食虫植物区’、‘睡莲池’的标识,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
  在欣赏了奇特的兰花,其它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去的观赏点,很好的做到了人群的分流,同时又有漫步丛林的趣味性。
  孙宏辉看向四周,围栏和篱笆掩映下是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