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

第63章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第63章

小说: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想要见桃叶一面。
  雍正点了点头,“既如此,裕妃便再陪着刘贵人在御花园中休憩片刻,而后再回宫去吧。”
  他说完这句话,实在牵挂政事,大步流星地离开了绛雪轩。
  裕妃和婉襄恭敬地行了礼送他出去,不免又要闲谈几句。
  “本宫在万岁爷眼中也就是需要用的时候用一用罢了。一会儿让本宫回宫,一会儿又让本宫陪着你,真是……”
  雍正自己不觉得,婉襄却也听出来了。
  她又同裕妃行一礼,“嫔妾这便打算回镜春斋去了,娘娘平日忙碌,不必顾及嫔妾。”
  裕妃收回了她的目光,望着婉襄温和地笑了笑。
  “你比敦肃皇贵妃,比宁嫔都更讨喜些。”
  说完这句话,没有再理会婉襄,反而是她先一步朝着绛雪轩的大门走去。
  婉襄在这里送走了一个人又一个人,内务府的人开始将那条金鲤抬走。
  开始下雪了,桃实为她撑开了一把伞。
  “走吧。”


第103章 决心
  “许久没有见桃叶了; 桃实,你和桃叶之间可有什么联系么?”
  婉襄一直都在养心殿里,由养心殿中雍正信赖的宫女服侍;丽嘉 桃叶一直和小柱子一起守在镜春斋中; 就像是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彼此之间联系很少。
  桃实搀扶着婉襄上了马车; 雍正把它留给了她。
  “桃叶姐姐和刚回宫时一样,日日都要遣小柱子过来问候一下主子的身体,主子和桃叶姐姐是相互挂念,幸而两边都很好。”
  婉襄点了点头; 靠在马车壁上闭上了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马佳·巴衮的模样。
  她已经又好好地着人调查过马佳·巴衮的情况了。
  翻过了年是十九岁; 家中长子。尚未娶妻,十五岁时便在御前当差; 又得了一等阿达哈哈番的世袭爵位; 便是娶个郡主、县君也不是什么困难事。
  而桃叶有什么呢?
  她只有她和那常在了。
  婉襄闭目养神; 桃实不会打扰,只是安静地把一件披风盖在了她身上。
  即便到了孕中期,婉襄也还是嗜睡; 从御花园西南角到承干宫的这点路程,她居然也睡着了。
  直到马车停下来,桃实轻轻地唤着她; 她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回想起来自己要做些什么。
  桃实搀扶着婉襄下了马车,才跨过承干宫的宫门; 就听见了那常在的声音。
  “……我想尽了办法要让你出宫; 你现在却同我说你不想出去; 伊尔哈,你到底想做什么?”
  若不到情绪激烈之处,那常在是决计不会这般大声,忘记隔墙有耳这回事的。
  不想出宫?难道是因为……婉襄停下了脚步。
  更冷静的反而是桃叶,“我现在不想出宫了,是因为我见到了那些刚刚入宫的小宫女和小太监,他们让我想起了我自己。”
  “我不忍心见他们为管事嬷嬷们刁难,做着那些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应当做的活计,也不想看着他们为旁人的过错葬送性命。”
  “我要保护他们。”
  桃叶的声音很坚定,一点都没有被那常在的歇斯底里影响。
  镜春斋中安静了片刻,大约是那答应在消化着她的怒气。
  “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伊尔哈,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如今却想保护别人?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和马佳·巴衮之间的事,我……”
  忽而一阵瓷器被砸碎的声响,两个人的声音都被这刺耳的声响覆盖去,婉襄着急起来,扶着桃实的手迅速地走向镜春斋的方向。
  “都给我住手!”
  那常在和桃叶毫不顾忌地扭打在了一起,马佳·巴衮已经成了桃叶不能被旁人提起的逆鳞。
  她们的表情都有些失神,小柱子听见动静也迅速地跑进了镜春斋里,将那常在和桃叶都搀扶了起来。
  他似乎并不意外,或许在婉襄不在的时候,那常在常来常往。
  那常在从地上站起来,掸去了衣服上的灰尘,冷笑道:“刘贵人安好。”
  她从来无礼,婉襄并不想跟她计较。
  只是望着桃叶,“桃叶,你有没有受伤?”
  桃叶很快低下了头,并不感直视婉襄的眼睛。
  “我没有受伤,多谢贵人关心。”
  婉襄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桃叶,你可是想好了,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打算出宫,要留在宫里帮助这些新进宫的小宫人?”
  她今年十五岁,明年十六,便是从明年算起,离出宫的年岁也还有九年。
  可若是她想要做教引嬷嬷的话……那就几乎是一生了。
  那常在知道婉襄听见了她们的谈话,脸色迅速变得更难看。
  “刘婉襄,若不是你让她去接触那些小宫人的话,她今日怎会说这样的蠢话。我不会让她留在宫里的,我要让她去宫外过太平安生日子,你最好也是。”
  婉襄斜睨了那常在一眼,“人不能永远做出正确的决定,也不能替旁人做决定。”
  “桃叶想要出宫的话我会帮她的,若是她想要留下来,我也会帮她。”
  人生在世,其实是不太需要别人的建议的。
  “刘婉襄,你……”
  婉襄抬起了她的手,示意那常在噤声。
  “马佳·巴衮的事我当然也会处理,既然桃叶对他无意,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日就将他请过来。”
  那常在并没有摆出解决问题的态度来,仍然是嘲讽:“‘既然桃叶对他无意’,什么意思?难道伊尔哈对他有意,你就能让伊尔哈做满人贵族的正妻不成?”
  婉襄的态度坚定,“没错。”
  若他们彼此都有意,她是会用尽全力成全他们的。
  那常在为婉襄的坚定所震慑,一时之间没有说话。
  婉襄便回头吩咐小柱子,“去养心殿将马佳·巴衮大人请来,就说我有事要请他帮忙。最好避着人些。”
  她担心雍正会问起。
  小柱子很快便离开了,到孕中期,婉襄的小腹隆起已经十分明显,略站一会儿就觉得累。
  她不想和那常在僵持,径在明间的太师椅上坐下了。
  “待会儿你和桃叶站在里间的屏风后便好,我只是要问马佳·巴衮几句话。”
  桃叶率先朝着屏风走去,她一言不发,那常在也如是。
  明间的殿门洞开,冷风灌进来,桃实在她身边点了炭盆,只能带来一点微不足道的温暖,她想要早些回养心殿去。
  马佳·巴衮来得很快,并没有让婉襄失望。
  “刘贵人安。”
  他向婉襄行礼的时候发觉站在她身边的人仍然是桃实,眼中明显有失望。
  “马佳大人。”婉襄放下了茶盏。
  “你的父亲是马尔赛大人,袭一等公,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而你自己是正三品的一等侍卫,有阿达哈哈番世袭爵位。”
  婉襄并不打算和马佳·巴衮打哑谜,直入主题。
  “而桃叶是包衣出身,自小父母双亡,七岁时便开始在宫中为奴为婢,如今在承干宫中当差,跟的主子位分不高,她自己也只是低等的宫女。”
  巴衮的容貌是俊朗的,此刻也带着平日里在养心殿巡视时的那种冷峻,他分明明白婉襄在说什么。
  “刘贵人的意思,微臣并不明白。”
  这也是必经之路。他只能装傻,以免被拆散。
  婉襄的双手都紧紧地捧着手炉,低着头不忍看他。
  他待桃叶或许是真心的,可若这真心并不被接纳,便全无一点用处。
  “马佳大人,你常常给桃叶送各种东西,人都是有眼睛的。”
  听完婉襄的话,马佳·巴衮反而站得更直了一些,他知道他躲不过去了。
  “贵人,人若是都有眼睛,便应当知道这件事只是微臣一厢情愿,与桃叶姑娘无关。而微臣待桃叶姑娘之心,也同样可为日月鉴。”
  他敏感地察觉到婉襄是来拆散他和桃叶,或者仅仅是制止他一个人的,满洲贵族出身的傲气在他身上展露无遗。
  不过他将桃叶完全地摘了出去,也算是有担当。
  婉襄想要听他继续说下去。
  “微臣爱慕桃叶姑娘,是想要将聘她为正妻。”
  “贵人方才所言门第之见微臣并非不懂,但若有一日微臣能得桃叶姑娘真心,微臣会倾其所有为促成这件事而努力。”
  但如今的桃叶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并非是婉襄看不起桃叶,这是他们必须克服的。
  “若是马佳大人想要一个温柔貌美的妻子,我可以为你向万岁爷进言。”
  “便是郡主、县主亦不在话下,马佳大人的目光又何必流连在一个宫女身上呢?”
  马佳·巴衮的态度仍然坚定。
  “地位之别,难道还能及得上贵人与万岁爷之间么?”
  婉襄并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她想要听他继续说下去。
  “满人从前在关外逐水草而居,游牧为生,在汉人眼中不过是茹毛饮血的怪物。举兵入关之后才改变了地位。微臣也想改变她的地位。”
  她进一步给他创造了难题。
  “马佳大人,你曾经差点杀了桃叶。”
  “微臣愿用一生来赎罪,此志不改!”
  这句话振聋发聩,一下子便将婉襄震慑住了。
  她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原先想让马佳·巴衮放弃,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婉襄有些烦躁起来,“马佳大人,桃叶于你并不钟情,你的爱慕有可能会害了她。”
  “所以,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收敛起你的心思,这样才是对桃叶的尊重。我这里没有事了,你可以回去了。”
  婉襄最后这句话还是灼伤了他,他恭敬地行了礼,转身朝着镜春斋外的大雪走去。
  她仍在为马佳·巴衮无望的爱神伤,一直躲在屏风后面的桃叶忽而如一阵风一般追了出去,她要追上她。
  婉襄下意识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那常在同样从屏风后面快步走了出来。
  “刘婉襄!”
  她在明间中停了片刻,“你是故意让她听这些话的,你想用桃叶去拉拢他,拉拢他的阿玛!”
  那常在根本不会听婉襄解释,恶狠狠地说完这句话之后便追着桃叶消失的背影,同样消失在了茫茫风雪之中。


第104章 暖锅
  “不过是一个暖锅; 也值得你这样好奇,翻来覆去地看?”
  雍正一面说,一面将铜锅边缘; 桌上的一些菜蔬、鱼肉放进了滚沸的汤水里。
  若说现代的火锅; 婉襄不知见了多少,可这五百年前的铜锅; 于婉襄而言当然稀罕不已,把它扫描到了文物库里。
  雍正大约是觉得她可怜,小时候连火锅都没有吃过,一看着什么东西煮好了便放进她的碗里。
  周围没有人服侍; 只他们两个。
  “四哥不是说这金鲤要先送去太庙荐新的么?现在真的可以吃吗?”
  婉襄好奇地拨弄着碗中的鱼肉,又望一眼还没放进锅中的。
  雍正轻轻地用筷子敲了一下她的手背; “谁同你说这是镜泊鲤鱼了?这分明是普通鲤鱼,少说些话; 难得这几天胃口好; 快吃吧。”
  婉襄仍然不动; 她发觉这鱼肉分明和那一日她看见的,被冰在冰块之中的镜泊鲤鱼是一样的。
  “可是这分明……”
  雍正伸手捂了她的嘴,没有让她继续说下去。
  “怀了孩子之后; 人是变笨了许多。”
  婉襄这才反应过来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只是以为她好奇镜泊鲤鱼的味道,想要让她早些尝一尝; 在还不到春日的时候。
  雍正的手放开了; 婉襄低下头去,掩盖着心中的喜悦。
  “是普通鲤鱼。”
  她搛了一筷子鱼肉; 仔细地品味了一下。
  清汤很好地保留了鱼肉本身的鲜美; 就算是冰冻过的; 仍然肉质细嫩,令人尝了一块,就想尝第二块。
  “不愧是御厨调的汤,能让普通鲤鱼都这样好吃。”
  她抬起头来,同雍正相视一笑,又指挥他给她挑别的菜。
  “冬日宫廷里原来这样流行吃暖锅的么?”
  去岁她刚刚入宫,雍正没有心情,和其他嫔妃的交往也很少。
  婉襄也是跟裕妃渐渐熟稔,才知冬日里她常常邀请各宫嫔妃去她的延禧宫里吃暖锅。
  “朕之先祖族人生活在东北之地,一年之中只有四个月河流是不结冰的,婉襄,可想而知有多么冷。”
  雍正给自己夹的不过是一片白菜叶子。
  “满族先祖吃熟食,还会将餐具加温,尽管如今入关,这些习惯还是没有改去,这便是如今的热锅、暖锅。”
  “宫中冬季筵宴,便是以暖锅为主。婉襄,你听过千叟宴吗?”
  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总是婉襄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于是她诚实地摇了摇头。
  “千叟宴是皇考在时首创的,冬季时与臣民同乐,尤其宴请那些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臣。”
  他见婉襄听得认真,便继续听下去。
  “每次受邀之人总有上千人,开八百张宴桌……你想一想,便是御膳房中庖厨来得及做这样多的菜,冬日里岂不也都凉透了?”
  上千人……那该是怎样的盛景。
  婉襄想起来了,她是听过类似的描述的。
  千叟宴为康熙首创,一共办过两次。乾隆晚年时也办千叟宴,同样也是两次。
  雍正没有办过。
  “四哥为什么不办千叟宴呢?”
  他的表情看起来很怪异,故意想要逗婉襄笑,“没有脸面呀,婉襄。”
  “今年三月京师微旱,而后江浙、山东、河南都有被水之处,十三弟……薨逝,国家失肱骨之臣,八月又有地动。”
  “小民粒食维艰,朕昨日还下旨令山东等处官员开仓放粮以稳定米价,哪里还能有心思想这些?”
  婉襄望着他的脸庞,心中止不住难过。
  “四哥一定要长命百岁,总有风调雨顺之年,可以办千叟宴的。”
  他微笑着伸出手捏了捏婉襄的脸,“人人高呼万岁,但朕想,朕活百年,应当也就能遇见这一年了。”
  婉襄拼命地想要收敛起自己的伤心,眼泪却还是难以止住。
  雍正匆匆忙忙地拿出手帕替她擦眼泪,只以为她是因为怀孕而产生的,寻常的情绪波动。
  她当然是不会解释的。她握住了他的手。
  苏培盛忽而走进东暖阁,装作没有看见婉襄和雍正的亲密。
  “回禀万岁爷,富察福晋在养心殿外求见,想要进来给您和刘贵人问安。”
  婉襄收回手。
  “外面在下大雪,天寒地冻,她……罢了,令她进来吧。”
  富察氏很快踏进了养心殿明间,脱下了披风,而后朝着东暖阁的方向走过来,恭敬地给雍正和婉襄行了礼。
  她今夜是一个人过来的,但并非两手空空。
  “今夜冬至宫宴,儿臣见皇阿玛在宴上并没有用什么东西,担忧您的龙体,因此特意令御膳房做了些菜肴送来。”
  她身后的宫女打开了食盒,她就像是没有看见桌上的暖锅一般,亲自将那几盘菜放在了桌上。
  是一盘煺羊肉片,一道菠菜豆腐,并螺蛳盒中装着的雍正平素爱吃的小菜两种。
  都是冬日里令人有胃口,且容易消化的菜品。
  而后富察氏才笑道:“原来皇阿玛和刘贵人也觉得有些饥饿,因此在养心殿中吃暖锅。”
  富察氏是个极温婉细心的人,并没有戳穿他们相约的意图。
  雍正也只是四、五月中实在生气,他实则也很喜欢她。
  “既来了,便一同坐下用些吧。宫宴上的菜肴总不过而而,又是冬日里。”
  富察氏并没有推辞,很快在圆桌旁坐下。
  为了不让婉襄尴尬,也是尝了一些菜肴,才开始慢慢地同他们闲谈的。
  她方才关怀雍正,此刻雍正也关怀她,“永琏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