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

第91章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第91章

小说: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娇贵的鱼种,年年春夏桃花盛开时的第一网,都是要进贡给帝王的。
  通常会分设水路与旱路,以冰船和快马两种交通方式来运送,还要在沿途设置冰窖、渔场等保证鲥鱼的新鲜。
  从江苏镇江而至京师,凡三千里路,只允许运送者在二十二个时辰,也就是四十四个小时之内送到,实在是很了不起。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这一点口腹之欲,马伤人死何足论,未免太过劳民伤财了。
  “你说的对也不对,实际上从世祖在时,便已经下令罢鲥鱼之贡了。只是镇江一带的官员想要讨好世祖,没过多久便又恢复了。”
  世祖即是顺治帝。
  “凡是尝过鲥鱼之人,无有不赞其只因天上有的,但皇考即位之后仍然坚决地停止了鲥鱼贡。不过到皇考晚年……你也知道,又有官员行此投机取巧之事。”
  “直至朕登极之后方才全面禁止,因此如今京城中、皇城中的这些人,已经许久没有吃过鲥鱼了。”
  王天下者食天下,但若为了这样的事罔顾民生,还算什么皇帝。
  婉襄看着眼前这几乎已经被吃得差不多的鲥鱼,“那这……”
  也不知她又造了多少罪过。
  雍正笑起来:“放心吃吧,这次送来的鲥鱼不多,是朕着官船慢慢地带上京城来的,因此并不费事,也不如从前进贡的肥美。”
  他们在说话,忽略了嘉祥,她有些不乐意,用力地敲着餐盘表示抗议。
  雍正便又夹了一小筷鱼肉喂给她。
  有了吃的,嘉祥就安静了。
  “还剩下几条,朕着他们好好养着,待养得肥些,便小心地挑了刺,做成鱼肉丸子。过了周岁要正式开荤,朕要给朕的小公主最好的东西。”
  他忽而又歪着头看了她一会儿,“做成鱼肉丸子未免浪费,朕瞧着她这样吃,似乎也吃得挺香的?”
  婉襄忍不住笑起来,“给她吃什么她都觉得香,没见过世面的人是这样的。可一时给她吃了鲥鱼这样好的东西,怕是往后再给她吃什么鲤鱼肉鲫鱼汤的,她要觉得不好了。”
  “人生有两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这样好的东西若是做成鱼肉丸子未免太过浪费,也实在太费御厨功夫,还是不要这样劳民伤财了。”
  雍正的目光重新落在她身上,好像只要这样望着她,也就已经有无限满足。
  “那朕都给你留着。”
  雍正又夹了一大筷子的鱼肉给婉襄,嘉祥眼睁睁看着,却吃不着,伸出小短手乱抓一通,急躁之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婉襄耐心地在碗里挑着刺,“告诉额娘,你要什么?”
  她总得慢慢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嘉祥误以为婉襄是想听她叫额娘,“额娘……额娘……”
  “你是要吃鱼。”婉襄低着头偷笑,一旁雍正也不甘示弱,“皇阿玛这里也有,你要阿玛的,还是额娘的?”
  雍正的筷子离她更近些,嘉祥一下子就转投了雍正的阵营,讨好地唤着他:“阿……玛……玛……”
  不知道为什么,对嘉祥而言,“额娘”两个字要比“阿玛”更容易。
  雍正将那筷子鱼肉喂给了嘉祥,而后耐心地引导她:“皇阿玛,阿……玛……”
  嘉祥吃到了一口,见他已经没有了,很会看人下菜碟,立刻就不理他,继续用她的小勺子敲着餐盘玩。
  雍正十分无奈,一抬头恰好撞见婉襄的笑眼里,“四哥这样教她,她要以为她是您的‘皇阿玛’了。”
  “若不是没人为朕换筷子,你又要挨上一记。”
  婉襄伸手摸了摸嘉祥的头,撒娇道:“这小丫头有个性地很,在这时也只知道凭本能行事。她见我见得多,见四哥见得少,喊‘阿玛’的时间也少,四哥可别跟我计较。”
  其实雍正还是天天见她们母女的,只是嘉祥睡的时间仍然长,有时候雍正忙碌,嘉祥便也会连续几日见不到他。
  “朕拿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雍正佯装长叹一口气,“只盼着嘉祥将来别同你一样惹朕讨厌,一时不许朕做这个,一时又不许朕做那个的。”
  他原本只想同婉襄开玩笑,一时之间却让婉襄想起他们根本还没有解决的丹药问题。
  婉襄没有笑,他便也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一日的分歧。
  彼此沉默了片刻,恰好获萤端着一碗嘉祥几乎每日都要吃的鸡蛋羹进来,便暂时替他们解决了这麻烦。
  嘉祥一看见获萤端着东西进来就躁动起来,也忘记了婉襄那还没有挑干净刺的鲥鱼,伸出手迫不及待地要获萤抱她,而后去后殿吃蛋羹了。
  婉襄已经用好晚膳了,便陪着进去,留下雍正一个人命令宫女撤去膳桌,而后自去批阅奏章了。
  “嘉祥总是吃得那样香甜,没有一点烦恼,真让人羡慕。”
  获萤便笑着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那时偏偏感觉不到,只能说很多事都是阴差阳错,事与愿违。”
  “贵人还在为李贵人和安贵人中毒之事,以及有人谋害公主之事烦恼吗?”
  “奴才其实也觉得很烦恼,但线索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就像今天这样。其实很多时候不过是庸人自扰。”
  “总之贵人懂得道理,珍惜当下便最好了。”
  道理她当然是懂的,此刻也不是为那个她已经猜到的凶手烦恼。
  珍惜当下……如何才算是珍惜当下呢……
  作者有话说:


第151章 承诺
  嘉祥每日睡的早; 但用完晚膳,也总要先和婉襄,和雍正玩一会儿; 消消食再睡觉。
  她此时还玩不了什么复杂的玩具; 婉襄着匠人照着他小时候最心爱的一套玩具给她做了一套积木,各种形状都有; 也用的是对人体完全无害的颜料,教她认形状和颜色。
  康熙喜欢数学,诸皇子自然也学过,怡贤亲王的数学还是雍正亲自教的; 他现在也很习惯婉襄会一些寻常女子不会、不懂的东西,因此婉襄在他面前教嘉祥; 也是大大方方的。
  “把三角形的积木递给额娘。”
  嘉祥在玩玩具的时候喜欢和婉襄互动,听话地把一块红色的三角形积木递给婉襄。
  婉襄接过来; 笑着夸奖她:“我们嘉祥真聪明; 嘉祥在搭什么呢?”
  聪明归聪明; 就是不爱说话,她只是望着婉襄笑了笑,而后又倾着身体把婉襄手里的那块积木拿回来; 放在她刚刚叠好的方块上。
  婉襄低下头去,用她的视角去看,“嘉祥搭了一座小房子; 大家都可以住在里面; 对吗?”
  也不知嘉祥到底听懂没有,总之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忽而又伸出手去; 把整座“房子”都推倒了。
  她常常这样做; 有时候也会搭出一些婉襄没见过,也没教过的东西,很快又推倒重建,乐此不疲。
  这是一个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今日雍正似乎很忙碌,也的确是应该的,毕竟白日都被牵连在后宫的漩涡之中。
  嘉祥戌时就要睡觉,玩累了躲到婉襄怀里。
  她要先在勤政亲贤殿的后殿中睡,而后跟着婉襄他们回到万字房里。
  一片黑暗之中婉襄抬头看着那块“为君难”的匾额,莫名地叹了口气。
  “圆明园中官兵,应广其升迁之路。朕打算令果亲王等商议圆明园官兵增补之处,如何增补。”
  果亲王是雍正的第十七个兄弟,名为允礼。
  年纪和雍正差的多,不过雍正登基不久,就给了他郡王爵位。
  而后又因为人直朴谨慎,品行甚佳,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有功,而晋封为亲王。
  更重要的是,果亲王没有子嗣,雍正的第六子,也是他和婉襄之间的那个孩子,将会被乾隆过继给他为嗣。
  “这样很好。若是无有升迁之路,天长日久,官兵们不能锐意进取,难免生惫懒之心。”
  雍正忙于政务,婉襄哄完了嘉祥,也不是没有事做。
  他望了她一眼,“怎么想起来补这只五彩耕织图瓶的?”
  是嘉祥房中为贼人碎掉的那一只。
  “这只五彩耕织图瓶是嘉祥心爱之物,如若不然,也不会放在她的寝室里了。我还是想将它修补好。”
  虽然不会再给嘉祥了。她自有别的用处。
  “四哥先专心批阅奏章吧,今日大约要很晚了。我还有很多话想和四哥说。”
  他却反而停下笔,“你这样一说,朕如何还能有心思批阅奏章?不若说完了话,你同嘉祥早些休息,而后朕自己一个人将这些事做完。”
  婉襄不置可否,雍正便想法子套她的话。
  “今日旁的事先不提,郭贵人和海常在倒好似变化不小。郭贵人从前的品味……身上颜色总多到朕眼睛疼。”
  “而海常在说话举止总是矫揉造作,那眼睛眨的,朕都替她累得慌。如今倒是都改了。”
  他评价的是其他妃子,婉襄哪里能插话,便低着头清理瓷瓶上的裂缝,没有回应他。
  雍正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她身旁坐下,而后歪着头,像看嘉祥一样看着婉襄,“吃醋了?”
  婉襄当然没有,但她心里也莫名地生起火来,她烦躁的仍是晚膳时他最后的那句话。
  “她们都是四哥的妃子,我怎能不让四哥看呢?”
  更何况还是她自己教她们改去这些习惯的。
  雍正便坐直了,神色也淡下去,“朕倒是也没有要注意她们的意思,只是你也跟朕在一起这样久了,朕却从未见你吃过朕的醋。”
  男人和女人的想法,有时候还当真不一样。
  婉襄见他一脸抑郁不乐,心里反而莫名松快了些,“四哥待别人从没有待我这样好,我又为什么要吃其他人的醋?”
  “她们都是四哥的妃子,原本……”
  都应该轮流侍寝的。
  “我的存在已经剥夺了她们的权利与义务,这时候还要吃醋,还要逼着四哥对她们更差,岂不是太没有心了么?”
  雍正长叹了一口气,“朕若能与你早些相逢,也许……”
  有太多的“也许”。
  “四哥有没有想过将她们遣散呢?许多妃嫔还是有娘家的。”
  尽管她知道他不会的,这想法太惊世骇俗了。
  就算是清末,文绣想要和溥仪离婚都是如此艰难,更何况是如今。
  “登极之后,丧期过去,她们日日都找各种由头到朕面前晃悠的时候,朕还真想过。”
  婉襄此时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可在你眼中,这是给她们自由,是为她们好,她们自己可能不是这样想的。”
  “若是朕当真将她们送回母族,即便朕再三强调她们无错,她们的家人,外人,都未必会这样想。”
  “皇家所出之妇,更无再蘸之理,否则朝堂之上那些汉人儒生的口水都能将朕淹没。”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静静地望着婉襄。
  “所以,在礼法允许的范围之内,四哥应当对她们更好。”
  “那你呢,婉襄?你的底线是什么?”
  “四哥问我的底线,是以此为基准,从此不越限度,还是……”
  否则的话,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朕想要遵循自己的本心行事,应当已经不会冒犯你,冒犯你我之间的情意。”
  他是个自信的,能力足以睥睨天下的君王。
  “关怀是作为夫君应当给予的,赏赐、俸禄是作为帝王应当给予的。除此之外……”
  即便她再爱他,一想到他也会像对待她一样对待旁人,也会不爱他。
  “怎么就忽而说到了这里。”
  尽管雍正当然明白她的意思,“作为君王,应当赏罚分明。今日朕惩罚她们,若来日她们有做得好之处,朕当然也会奖赏。还有……”
  “婉襄,你又是如何想继后之事的呢?”
  他今日在众人面前说自己不会再立皇后,虽然知道史实如此,可是他从没有同她透露过分毫这想法。
  婉襄望着雍正的眼睛,诚恳地道:“我从没有想过。”
  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做皇后。
  大清的继后都没有什么好结果,顺治的孝惠章险些被废,康熙的孝昭仁被封为继后之后不过只活了一年,孝懿仁更是只活了一天,多少有些克妻的能力在身上。
  雍正没有继后,乾隆的那位继后,著名的那拉氏,与乾隆断发决裂。
  雍正选择不立继后才是对的,他的妃子之中无有人能担当地起这个位置,无论是熹贵妃、宁嫔,还是她自己,都有缺憾,都不完美。
  “只要能和您如现在这样,岁岁常相见,我就已经满足了。”
  不能奢求太多了。
  而有一个问题,更值得讨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威王和齐宣王曾经多次派人寻找传闻之中的洞天福地,燕国的燕昭王也曾派人东渡大海前往海上仙山寻求仙药。”
  不仅没有成功,到后来,连自己的国家都被灭了。
  “到了一统六国的始皇帝嬴政,为求长生不老,派遣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前往蓬莱仙道寻仙问药,他死时不过五十岁,还是春秋盛年。”
  “汉朝时最伟大的帝王,汉武帝亦热衷于求仙问鬼,多次为方士所骗,最终承认没有所谓仙人,遣散方士,停止求仙。”
  她觉得她说的已经够多的了,雍正却忽而道:“汉代雍州有一仙人名为伯山甫,给自己外甥女吃了一粒仙药,二人一同得道飞升;唐贞元十年,有一女冠子名为谢自然,白昼升天成仙。”
  婉襄未免不悦,“凡人飞升成仙的案例倒真是不少,但皇帝呢?”
  雍正却丝毫不因婉襄反驳他的话而生气:“为帝王者,已经享尽人间富贵,还想要成仙,未免太过贪心。”
  “道乃宇宙之根本、万物之起源,修行的意义在于悟出世间真理,与成仙毫无关联。”
  “那四哥还……”
  “朕求仙访道,服食丹药本也不为成仙,无非想延年益寿而已。朕好像在很久之前就知道朕一定会遇见你,可朕还是走到距离你太远的地方了。”
  他已经是秋天了,而她还在春日里。
  她面上飞起的红霞,常常让他想到春日里氤氲成一片的桃花。
  回望自己的人生,却发觉只剩下一片又一片落下的枯叶。
  “所谓红铅,含真饼子一类的东西,朕从未服用过。长期服用的既济丹,其中也不过都是草药,若是你不相信,朕可以将方子拿给你。”
  “这丹药于朕而言有益无害,入口之物,刘裕铎当然是仔细审过的。”
  “若是你仍然不放心,朕可以承诺你,若是将来朕再服食新丹药,定然会事先告知于你,如何?”
  帝王之诺。


第152章 覆巢
  “不过一个宫女; 竟然也敢跟额娘这样说话,当真是不知死活!”
  接秀山房大殿之中,嘉祥和永锳追逐嬉戏。
  婉襄与裕妃; 以及吴扎库氏围坐在一起品茗谈天; 说起近来发生之事。
  时近盛夏,圆明园中各处主子们都开始用冰; 而宁嫔又以为大行皇后祈福为由,缩减了各处用冰的份例。
  裕妃去岁便因为这件事十分不高兴,今年越加过分,着人去内务府索要; 结果过来的却是宁嫔身边的晴蒲。
  不仅不给裕妃本应有的冰块,甚至还抢白了她一通。
  裕妃是不屑于同宫人争吵; 她自有其他的法子整治宁嫔。吴扎库氏却为裕妃报不平,此时还在喋喋不休。
  婉襄只当作没有听到; 说起了另一件事。
  “嘉祥身边的乳娘和嬷嬷都发回到了兆佳福晋的庄子上; 福晋听闻此事; 自然也将她们都好好审问了一番,如今已有结果。”
  裕妃的眼睛注视着两个孩子,一面漫不经心道:“如何; 可查出来有问题?”
  熹贵妃因谋害孝敬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