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抛弃首辅的原配-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她记得很清楚,父母看她的眼神,复杂中又掺杂着一丝冷漠,好像她是一个多余的人。
原身在父母和哥哥们的疼爱中长大,等到家破人亡的时候,或许是最痛苦的吧?
只可惜……那个时候她所依附的安王,实际上就是王家的仇人,真难以想象,她是以何种心境留在安王身边的?
王秀正不知如何面对王家二老时,突然陆云鸿挤了过来,握住了她的手。
“怎么了?”她抬头,有一丝丝诧异。
陆云鸿道:“外面好像在闹花灯,要看吗?”
“现在?”王秀看了看四周,大家都还在呢。
她盈盈的泪光再闪,看得王家人心头一颤,却只有她不知道。
陆云鸿心头也是一酸,强忍着道:“走吧,还没出十五呢,正是好玩的时候。”
王秀敏感地察觉,房间里静了一下。
她不敢再去看大家的目光,心想定是陆云鸿感受到她的情绪,所以才想带她出去缓解的。
她抬首看向杨夫人,想征求她的意见。
杨夫人笑着,心头滚烫又酸涩,不知是何种心情,只记得自己说道:“去吧,想去就去。”
王秀粲然一笑,当即握紧陆云鸿的手,夫妻二人双双站起身来。
她背过身时,眼泪猝然而落,她不敢擦,害怕家人发现。
杨夫人在后面叮嘱,声音哽咽道:“别太晚了,要早点回来。”
那声音穿过一阵冷风,很快迎来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知道了!”
杨夫人愣愣地,怅然若失,眼睛里也有了泪意。
王家兄弟几人对视一眼,连忙给各家媳妇使眼色。
不一会,王家几个儿媳妇领着孙子孙女来闹,她才渐渐回过神来,笑着和他们说话。
第224章 甜(加更)
京城的夜景是非常美的,尤其是,现在开了夜市,满城的花灯争奇斗艳。
更有枝头的梅花落在灯影下,影影绰绰,幽香肆意,叫人仿佛置身在幻境当中。
刚刚入京的叶知秋脚步踉跄地跟着一个身影变幻莫测的僧人,好几次差点跟丢了。
这不,刚在灯影下寻到,却看他仿佛呆住。
叶知秋上前,发现明心正盯着一处看。
他抬眸瞧去,巧了不是,那一边相携走来的两人,正是他此次入京要寻的陆云鸿夫妇。
只见王秀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对襟大衫,外面罩了一件狐裘披风,衬得那张小脸只有巴掌大,眼睛却格外明媚动人。
陆云鸿则着一身深色的圆领锦袍,外面罩着一件灰鼠毛披风,看起来也是十分地俊美。
一对璧人,郎才女貌的,不过是街上偶然一瞥,却已经叫不少人看直了眼睛。
叶知秋正要介绍,便听明心道:“那位女子,就是我要找的人。”
叶知秋愕然,大吃一惊。
他在半道上结识这和尚,看年纪不大,身手却了得。
但看功夫,已臻化境。他说要来京城寻一女子,替人带句话给她。
他看既是同道,便欣然做了领路人。岂料入京后,他险些把人跟丢了。
这一路,无论他谈什么,都被明心一语揭过,他深知明心的修行不一般,所以想一直跟着明心。
只是刚刚险些把人跟丢了,心里正没底呢。
谁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叶知秋当即叹道:“哎呀,原来你要寻陆状元夫妇啊,你怎么不早说呢。”
话落,他朝陆云鸿、王秀喊道:“陆状元,王娘子。”
陆云鸿和王秀抬首,看见是叶知秋,当即朝他走了过去。
王秀欣喜道:“叶道长,你也入京了。”
叶知秋笑着道:“从前在山里,没觉得难捱。可自从青竹走了,你们也走了,便觉得无趣得很,索性入京来了。”
王秀笑道:“上次我见太子,他还提起你来着。你若是有意的话,我让我父亲将你引荐给太子如何?”
叶知秋摆了摆手道:“我哪里有那样的心性侍主啊,算了。我找青竹,栽培栽培,看看他有没有那么个运道吧。”
王秀听了,也不勉强。
陆云鸿当即说了柳青竹住的地址,可叶知秋还是左顾右盼的。
陆云鸿当即问道:“叶道长在等人?”
叶知秋这会找不见明心了,暗暗着急。
陆云鸿问时,他道:“刚刚有一位友人,半道结识的,说是来带话的,现在不知道去哪儿了?”
陆云鸿道:“既然到了京城,这会找不到,只要知道名字,想要找也不难。”
叶知秋看了一眼王秀,欲言又止。
明心只说要给王秀带话,没说要给陆云鸿带,他还是不要多事了。
半晌,他幽幽一叹,只得作罢。
和陆云鸿夫妇分别后,没过一会他就看见明心了,连忙追上去道:“刚刚你去哪儿了,你不是来带话的吗?”
明心道:“我带了。”
叶知秋:“……”
“走吧!”
“去哪儿?”
“你徒弟那儿!”
这两人渐行渐远,原本已经走进人群的陆云鸿回头,刚巧看见他们的背影。
一时间陆云鸿微微蹙眉,总感觉那个穿着黄色袈裟的和尚,背影好像很熟悉。
王秀不知道他看见了什么,以为他走神,还拉了拉他的袖子,悄悄把一颗桂花糖放进他的手心。
陆云鸿把糖吃了,揽住王秀的腰身走入万千灯火中,笑着说了一句:“甜。”
……
正月十二,定国公府给陆云鸿夫妇下了帖子,宴请他们正月十三去姜家赴宴。
这次宴会是以罗老夫人的名义下的,自然不能拒绝。
更何况陆云鸿和王秀都很清楚,这是姜家要感谢他们的意思。
王秀梳妆打扮的时候,杨夫人亲自给她把赤金丹凤冠戴上,又各插了红宝石头簪,金丝绒牡丹簪花,戴了璎珞八宝项圈,配上通袖八宝桂花团纹袍,看起来端庄又得体,方才放心。
不过她现在有点了解女婿的心思了,女儿才回京几天啊,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的。
早知道还不如在无锡安安心心养胎呢,要不是看着十五马上就过了,她真想现在就走,离京远远地过清静日子。
临出门前,杨夫人还叮嘱道:“早去早回,你是有身子的人,旁人不会强留你的,略坐一会就回来。”
王秀当然是想早早回来,奈何去了,见过罗老夫人,蒋夫人后。
金氏便将她带去客房歇息,小声询问,可有转胎药。
王秀一听就懵了:“转胎药?”
金氏窘然,脸色涨红,压低声音道:“我曾听闻,大夫都有那种药的,就是轻易不肯给人。不瞒妹妹,我原先怀大女儿时,婆婆就给了我一种秘药,说是转胎的。谁料我吃了以后,还是生了女儿。”
“这怀第二胎时,也吃了些许,可还是生了女儿。”
“如今我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了,昨日刚又诊出喜脉,我心里既欢喜又忧心。我怕再吃府里的转胎药没有效,还是要生女儿。”
王秀之前就诊出,金氏身体有损,定是服用了什么虎狼之药。
现在听她说,府中的女人竟然一直在吃什么转胎药,震惊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定国公府的男孩和女孩都很难养?
她当即道:“你这一胎还没有吃府里的转胎药是吧?”
金氏点了点头,小声道:“婆婆昨天就给我抓来了,不过我想等妹妹今日入府,替我斟酌一二。”
说着,命贴身丫鬟将药包拿来,放在了王秀的面前。
这可是他们姜家最大的秘密了。
王秀见她如此,便知道她已经心生疑虑。之所以要问什么转胎药,估计还是想知道,姜家这副祖传的转胎药,究竟是不是真的?
王秀看过药包以后,当场皱眉,摇了摇头。
金氏见状,心里的猜测得到证实,连忙让人把药拿下去。
王秀道:“你信不信我?”
金氏连连点头:“我如今求助无门,厚着脸叫一声妹妹,就是想求妹妹帮帮我。”
王秀轻叹,知道古代大家族的当家夫人不容易,连忙道:“这药不是什么转胎药,若是吃多了,还会流产。”
金氏捂住嘴,脸色煞白。
【作者有话说】
加更!!!好评啊好评,票票啊票票,金币啊金币(疯狂暗示!!!)
第225章 好好守护
看到金氏那张惊恐的面容,王秀幽幽一叹。
“以后不要再吃什么转胎药,别人说的也不要信。我只跟你说句掏心窝的实在话,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转胎药,倘若别人跟你说有,或者信誓旦旦地说是真的,你一个字都不要信。你记住了,你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是男是女都好。你若是不信……”
金氏连忙握住王秀的手,连连点头道:“我信,我信!”
“我怀大女儿时,婆婆就给我吃了这个转胎药,当夜……就落了红,我不敢说,只悄悄喝了几天的保胎药。后来怀老二时,我便只敢吃一半,虽然没有什么不适,却不想还是生了女儿。”
王秀狐疑道:“你就没有找太医问过?”
金氏沉默了一会,随即点了点头:“悄悄叫丫鬟问过了,什么都说不出来,说温补的药性大了点,说没害的又不敢肯定,糊里糊涂的,讲不清楚。”
王秀猜测她不敢惊动姜家的人,所以问的太医定是那种在太医院凑数的。
可王秀还是疑惑道:“确定是姜家祖传的吗?谁带来的?”
“我怎么感觉……怪怪的?”
金氏摇头,她凝重道:“婆婆给我的时候,说是老夫人带来的,但具体是不是,我也不知道。”
王秀道:“找个和老夫人能说上话的,委婉地提一提吧,旁的不说,再这样吃下去,你们姜家的子嗣的确很难养。”
金氏想起先天不足的小叔,那么精细地养着,可还是风一吹就倒呢。
她叹道:“现在唯一能跟老夫人说得上话的,也就是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了。可若是说了,她老人家那么大的年纪,府中的孩子一个个弱的弱,病的病,我怕她老人家受不住打击。”
王秀想,这的确麻烦。
可知道了不说……
她看了一眼金氏,见金氏也是愁眉苦脸的,想必也是很纠结。
王秀道:“你们家现在还没有新媳妇进门,以后你提点着就行。等老夫人百年归天,你再找机会说吧。”
金氏点头,却是知道,婆婆那么疼小叔子,若是知道真相,怕是也是接受不了的。
但她很庆幸,自己发现端倪后没有再吃这个药了,否则的话……
现在还能不能怀都是问题,更别说生男生女了。
……
王秀从姜家回去,刚躺下就一下子翻身坐起来。
蓉蓉见状,连忙问道:“小姐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王秀道:“我突然想起些事情,想问问夫人。你去看看夫人睡了没有,若是没有睡就请她过来。”
杨夫人本来已经睡下了,听闻女儿找,又忙起身,披了衣服出来。
没过一会就来到王秀的房间,看到女儿还未睡下,连忙问道:“怎么了,是不是今天去姜家受了委屈?”
王秀摇头,她先是遣走下人,随即握住母亲的手道:“我去姜家听闻一件密事,她们家的媳妇都吃一种祖传的转胎药,但我看过药,不是什么好药?”
王秀说着,突然郑重道:“母亲,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当年先皇后服用过这种药,以至于生产时才没有能救回来?”
杨氏自知事情重大,当年先皇后的死因是血崩而亡。女子生产,本就艰难,别说是皇宫,就是市井里也常见得很。
不过因为夫君是太子少傅,她多说知道一些内幕,便压低声音道:“据说是还未到生产的时候,误服了催产药,那药是太后准备的,所以皇上事后清算了太后一党。”
“这件事你放在心里就行了,姜家的事情你也不要管,罗老夫人是先皇后的亲生母亲,皇上很是敬重。”
王秀知道母亲是在提醒她,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没有必要旧事重提。
更何况,具体先皇后有没有服用过那副药也不得而知。
王秀点了点头,不过她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长公主。
如果长公主之前服用过那个药,那么她就大概知道了,在罗老夫人的眼中,估计是真的以为那是一副好药。
至于金氏连生女儿,怕是还护归咎于金氏的命数,或者金家的风水等等。
总之,不会承认她的药有问题。
王秀道:“本是想起了,跟母亲提一提。既然真相是这样,那我不管就是了。”
杨夫人道:“这样才好,过两天我们就要到庄上去了,那一片你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去散散心也好,别想这些事情了。”
说完,哄着王秀睡下才回去。
……
过完十五,十六的早上杨夫人就带着他们一行人往郊外的庄上去小住了。
山庄叫“荣兴庄”,守庄子的是一对姓褚的一家子,当家的叫褚顺康,妻子的姓方,叫方红。夫妻二人共有三个孩子,一儿两女,一年四季照管山庄周围的房屋田舍,等着佃户交租,又送往京城去。
自从王秀嫁给陆云鸿以后,往年这些事情都是钱总管跟他们接头,今年夫人小姐们要来庄上小住,下人们都跟着过来伺候,他还就是照管外面的事,多了些跑腿的活,不过也得了好些打赏。
有人住着的庄子不潮湿,到处干干净净的。
杨夫人把正房让给了女儿女婿住,她住进了后院。
一同跟来的陆家两位姑娘,则一起住在了东厢房,其余伺候王秀的丫鬟就住在了耳房。
等大家都安顿好,已经是黄昏了。现在的天黑得早,暮晚时也没有霞光,看起来黑沉沉的。
用了晚饭,杨夫人早早去歇息。
王秀和陆云鸿带着两个小姑子去厨房的火堆里炮花生,噼啪炸响的声音逗得两个小姑娘笑呵呵的,心情特别好。
但是陆云鸿好像有些心不在焉的,频繁走神。
最后王秀把两个小姑子打发去睡觉以后,问道:“是不是不习惯,我看你都没怎么说话?”
陆云鸿道:“宋家之前遇到点事,我把宋沐廷也叫到京城来了,我看就这一两日就到了。”
王秀问道:“所以你要回京去见见他?”
陆云鸿摇头,随即看向王秀,目光有些凝重。
“他这次的事情可能会有点麻烦,我是在担心,如果宋家连累到我们,你会怪我吗?”
王秀愕然,她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就这?
陆云鸿听见她的心声,忍不住握住她的手摩挲着,笑意从眼底一点一点地溢出来。
他的本意是想让她有个心理准备,以后他们估计就是安郡王府明面上的敌人了,谁知道……她好像早就做好了准备,但凡是平时有往来的,也不担心别人会连累到他们。
陆云鸿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那就是如果有一天他在外面闯了祸,王秀也会不管不顾护着他的。
果不其然,只听王秀望着他道:“大家族都讲究一个同气连枝,就是一家人,出了事没有不管的道理。但很多族人,关键时未必顶得上两肋插刀的朋友,所以哪怕是外面结交的,倘若你觉得值得,该帮也还是要帮的。”
“至于连累,我觉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