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就轻手轻脚的摸到了后院正房后窗底下。
这时屋里就只有陈氏和吴婆子,所以两个人说话声音也不是很大,光光和孝正得仔细点听才能听到她们在说什么!
“一窝子狼崽子,心都黑了。”这是陈氏愤懑的声音。
吴氏长得有些瘦矮,说话声音也尖细“哎呀,韩二嫂子啊,要我说那起子不孝顺的孩子要来做啥?离了眼前不是正合你心意?”
光光和孝正听的是一脸怒容,这个吴婆子看起来也不是啥好鸟,不说跟着劝服陈氏,咋还在中间撺掇挑火。
“哼,说分家容易,到时我要叫他们哭着求我不分家。”陈氏在一边发狠。
吴婆子就哈哈笑了,两个人又叽叽咕咕的说了好一通话,基本上都是陈氏在诉苦,说啥儿子不孝顺,儿媳妇都蔫坏,孙子孙女都是白眼狼。
到今天光光才知道,在陈氏的眼中不仅仅是他们家的人都不好,就连大房和三房在陈氏的嘴里也得着什么好,除了四房的人家里就没如陈氏意的人了。
“你看那事咋样?”说了一会吴婆子又问陈氏。
陈氏的声音里这才透出一丝欢喜来“那人靠谱吗?听妹子说的好像还不错,只要人长得俊俏,家境殷实,人口简单,就行了,我也没啥挑的。”
吴婆子的口气就有些尴尬了“呵呵,我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两个人就又小声的嘀咕了半天,然后这后半段光光和孝正就听不大清楚了。
光光见听不出所以然来就跟着孝正出了后园子了,刚出小门就遇到了回来的韩喜儿韩乐儿一行五人。
小菊和小棠倒是跟光光和孝正打了招呼,其他人都是高傲的挺着胸从二人面前走了过去,完全忽视他们的样子。
光光看的一阵搞笑,好像她们不理自己,自己就会少块肉似的。
回到了自家屋里,光光就把陈氏和吴婆子的话说了,对于陈氏把家里人都骂了个遍林氏的反应是很平淡的,可能她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吧。
不过说到最后,林氏的神色就有些异常起来。
小棉就有些呆了,她追问着林氏“娘,甄奶奶说的啥事啊,还跟咱奶有关系?”
林氏看了看自己已经十三岁的大闺女也没说陈氏她们说的是啥事,答得有些含糊“啊,没啥!”
光光就噗嗤笑出声来“姐,我知道,我告诉你。”
孝正也懵了“光儿,是啥呀?我咋没听出来奶和甄奶奶在说啥事?”
光光不由得觉得古代的孩子对于这些婚假果然是慢半拍“肯定是给大姑小姑说亲事呗,甄奶奶给说的媒。咱奶还说要人长得俊俏,家境殷实,人口简单,她说她就不挑啥了,我都差点没忍住笑了呢,就咱大姑小姑那样的,人家不挑她们就好了。”
林氏佯装生气要来打光光“你这丫头,这么不害臊,怎么在你姐面前说这些。”
光光故意躲到了小棉身后,吐了吐舌头“哎呀,娘,我姐都老大不小了,早晚不得知道啊。”
小棉一听这些也红了脸,嗔怪妹妹拿自己打趣“你个死丫头,还说到我头上来了。”
光光嘿嘿一笑,不由感慨古代的小姑娘就是腼腆害羞,这谈婚论嫁有啥好害羞的,父母都不敢在闺女面前提起,做啥都遮遮掩掩的,说定了亲事也不会去问闺女的意见,就父母媒人给包办了。
光光才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他们家呢,自己的幸福要自己学会争取和掌握才行。
第二十八章农忙时节
翻过了天老韩家跟大柳村所有人家一样进去了热火朝天的农忙,大人们是早出晚归,家里的伙食也有所改善。
在韩老头的要求下不仅仅菜里有了点荤腥,饼子也是随便男人们吃,吃饱了汉子们才有力气干活。
当然有忙的就有闲的,除了回镇上的韩得昌和韩孝宗一家三口外,老韩家家里还剩下一堆女人。
因为林氏称病不出门,小棉也趁机躲在屋里每天绣帕子,就没有了人喂猪喂鸡,两头小猪一大早就饿的嗷嗷叫唤着,陈氏被吵的不行就走到正房门口想喊林氏出来喂猪,喊了一声就发现不对,又改口喊周氏:“老三媳妇,小菊,人都死哪去了?”
在灶房正帮着刷锅洗碗的周氏听到喊声忙应着出来了“娘,你叫我?”
陈氏这两天憋了一肚子火正没处发,周氏正好担当了出气筒“蔫坏的玩意儿,我喊你几声都不应,你是不是成心的气我?”
光光在屋里听的清清楚楚,陈氏就叫了一声周氏就出来了,对于1陈氏的做事风格,她都不知道怎么评价陈氏了。
一旁缝鞋袜的林氏说“你奶就是这个性子,她要是看谁不顺眼,总能找到理由训你一顿。”
光光也挺佩服林氏能够忍受陈氏那么多年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呢。
周氏被陈氏无缘无故就给训斥了一顿,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僵硬“啊,我刚刚在洗碗,许是没听到。”
反正家里所有人都知道,是绝对不可以说陈氏撒谎,或者跟陈氏顶嘴的,不然只会更惨。
陈氏这才冷哼一声“洗个碗都能磨磨蹭蹭的,就会磨洋工,没听见猪都饿的嗷嗷叫唤,快点去拌猪食喂猪。
还有鸡也该喂了,那鸡圈猪圈里的屎也该铲了,你动作麻利点。
我站这老远都能闻到味道,要是家里来个人啥的,我们老韩家还有啥脸面,这么多人在家还那么邋遢!小菊这丫头跑哪去了?叫她去后山打点猪草回来。”
周氏听到陈氏的安排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嘴上无比服从的应道:“好的,娘。”
陈氏见周氏没有反抗,这才不怎么满意的回身了,临走了也不忘说一声:“算你识相!”
林氏就在屋里感叹“你三婶从来没干过这些,不知道吃不吃得消?我这一直装病也不是办法,要不我去替你三婶干点?”
光光都不想再去说林氏了,林氏就是这么一个圣母的人“娘,让你清闲一点,好好养养身体还不好啊?
难道你就喜欢那种吃不饱饭还要起早贪黑干活的日子?
你再苦再累的时候我大伯娘三婶她们有没有说过来帮你分担一点呢?”
林氏就叹气“人哪有一样的呢?”
“所以说啊,互帮互助是好事,但也看帮的那个人值不值得,你看着吧,三婶也不是那笨人,她肯定不能够看着大伯娘和四婶享福她们自己受累的。”
林氏虽然有些不信周氏敢在陈氏的眼皮底下耍什么聪明,却也没说什么了。
果然刚到下午周氏就说她给猪圈添水的时候闪着了腰,又是在屋里的床上哼唧,又是叫儿子韩孝元去把在地里干活的韩得富叫回来,把陈氏给气了个半死,站在西厢房门口直骂了半天。
光光和小棉趴在窗口看陈氏在厢房门口中气十足的骂着周氏,感觉看了一场精彩的大戏。
光光还不忘问林氏“娘,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这个周氏果然是个聪明人,应该说这个家里除了韩得平和林氏都是聪明人。
因为林氏本身是很老实本分的人,她一时还接受不了妯娌敢跟蛮狠跋扈的陈氏耍心机,让她一番感叹周氏的勇气和聪明。
到了快摸黑的时候韩老头带着韩得平韩得贵和孝周孝延回来了见陈氏还在院子里骂骂咧咧,一问才知晚饭还没有人做,气的韩老头火冒三丈,当即摔了手中的镰刀指着陈氏一通训斥。
陈氏今天是被周氏给气的狠了,骂起来了忘了时辰,这会见韩老头动了肝火就有些底气不足,只好安排吴氏去做饭。
吴氏一阵哭天喊地“娘,我今天跟四弟妹卸了一天车,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因为吴氏知道,现在周氏是找借口躲了,她要是应了做饭的事,明天所有的活都会变成她的。
陈氏无法,只得去叫韩喜儿韩乐儿来帮忙升火,自己亲自下厨这才对付了一顿晚饭。
又兵荒马乱的忙了两天,才算是把麦子全割收完,剩下的就是脱粒扬场了,那需要有牛或者驴拉石磨子碾压麦秆,韩家没有牲口,就只好叫韩得贵去岳家借牛来用。(扬场是指脱粒后的麦粒还掺杂着麦糠,需要在有风的时候迎风高高扬起,才能脱出干净的麦粒。)
第二十九章再提分家
刚刚收完了麦子果然迎来了一场暴雨,等天放晴了以后陈氏说要带韩喜儿去土地庙烧香,除了韩乐儿满意老娘出门不带自己外,其他人都没啥反应。
平时陈氏是很少出门的,就更别说去土地庙烧香了,这端阳节已过,此行怎么看怎么古怪,韩得平还问林氏知不知道是咋回事?
林氏就把光光和孝正偷听来的事说了,韩得平也没啥说头,毕竟两个妹子也到说亲的年龄了,再无人问津都要变成老姑娘了。
孝周孝延就催着韩得平去跟韩老头说分家的事,他们打算家里安排好了去镇上做做短工啥的,看看能不能挣点钱。
韩得平趁着韩老头坐在上房门口晒太阳的功夫就去找他把事说了,韩老头一阵的唉声叹气就是不搭话。
韩得平见老爹这样就急了:“爹,农忙前你都说好了的,你咋又不答应了?”
韩老头沉默老半天才语重心长的对着韩得平说:“老二啊,不是爹不答应你,你也知道咱家的条件,这你两个妹子还没成亲,你就是分家也分不到啥,你孩子多,负担重,还热大家一起生活的好。
“我这是为你考虑啊,你咋不明白爹的苦心呢?虽然说我和你娘有时候有点偏心,但毕竟你也是我的孩子啊,我哪有不操心的道理呢?”
光光在窗下看着韩老头把韩得平说的态度软化了下来,眼皮一跳,韩得平本来就是老实孝顺的孩子,韩老头这一打亲情牌保准能让韩得平心软。
果然,韩得平听了韩老头一番推心置腹的话,立场都变得不坚定了“爹,我知道我孩子多,我也不打算拖累兄弟几个,我们分出来单过,正好给大家减轻负担不是?”
韩老头听了开怀大笑“说啥傻话呢,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在啊主要是能让你两个妹子顺利出门子,我的心就放下了。”
韩得平和韩老头又唠了半天嗑,都没再提分家的事。
光光气的扭回了身哼了一声,林氏放下了手中的绣活“咋啦?还生气了?谁惹你了?”
光光无语道“还不是爹,被我爷三言两语就给说动摇了,说不分家就不分家了。”
其他几人都无比失望,林氏只是低下了头“你爷也许是真的想一家人和睦。你爹也是不忍心让你爷失望,他是个有孝心的人呢!”
“那咱们分家了也不耽误我爹孝敬我爷啊,我看我爷就是不想失去我们家那么多劳动力,咱们要是分家了,那地里的活可就没人干了,指望咱野和三叔四叔肯定干不走那老些活。”光光气愤无比。
“那现在可咋整?”大家就都看向光光,通过这么多天发生的事,大家都习惯了听光光拿主意,也没把她当成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小孩子。
光光嘿嘿一笑“那我们就跟爷别着呗,咱娘反正现在病了不能干啥活,时间长了家里其他人肯定会跳出来挑事,到时不用我们说分家,其他人也会忍不住的。”
孝周孝延觉得小妹说的有道理,都赞成这个方法。
等到了下午陈氏带着韩喜儿回来了,陈氏的脸上看不到啥表情,韩喜儿倒是有些羞答答的,然后陈氏就把韩老头拉进内屋叽叽咕咕也不知道说了啥。
韩得平回到自家屋内,光光也没指责他,反正时间会让韩得平认清家人认清亲情是什么,她现在给韩得平说再多,韩老头和陈氏一诉苦,一打感情牌他也还是会心软,就先放着吧!以后有他痛的时候。
倒是韩得平自己先过意不去,本来一家人这些天准备着分家的事,都已经幻想过好多次以后的生活了,这下全泡汤了。
他就在几个孩子面前格外的放低姿态,对林氏也是陪着各种小心。
林氏贤惠,也没怨韩得平啥,只是一家人明显对他冷淡了一些,比如孝正和光光不再爱去跟韩得平说话唠嗑,小棉沉默的时间变多了。
韩得平跟林氏都是话不多的人,以前韩得平说话林氏总会接着,现在林氏总是假装很忙的样子,不搭理韩得平的时间居多。
让韩得平很是难受了两天,孝周和孝延就跟韩得平说计划着要去镇上打打短工什么的,韩得平觉得反正粮食已经收完了,在家也无事,就打算跟两个儿子一起去碰碰运气。
只是他们还没出发呢,猝不及防之下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从这以后韩得平一家的命运就有了转折点。
第三十章淮阳府征兵
光光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外面铜锣咣咣直响,吵的人无法安眠。
光光起来的时候,韩家人也大都起来了,外面天光微亮,太阳都还没出来。
“咋啦?”光光穿好了衣服走到了外间来。
孝周孝延和孝正三兄弟也都穿好了衣服,今天孝周孝延打算离家去镇上找工作,包裹都打包好了。
“不知道谁在敲锣,听外面有人喊里正家集合说事。”
光光来到这个时代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难免有些好奇:“这天都没亮呢,发生啥大事了啊?里正叫全村都去他家说事。”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懵逼。
没多大会韩老头就带着韩得平、韩得富、韩得贵三个儿子出门了,这是要去里正家。
等做好了早饭,韩老头他们也就回来了,只是脸色都不大好看,吃了饭,韩老头就召集了全家人到上房来,说有事要说。
除了林氏和小棉没去,光光和孝正也跟着韩得平父子来到了上房,上房里坐了满满当当,除了不在家的大房父子都到齐了。
等人都坐好以后,韩老头咳嗽一声才有些失落的开口:“今个儿里正说朝廷要征兵。”
除了韩得平父子和陈氏没有吃惊外,其他人都唬了一跳,尤其是光光,心里有很不好的预感。
韩得平语气沉沉的问“爹,你咋打算?”
现在韩得昌不在家,他就是为长,也只有他说了算。
韩老头打了个唉声“这限定的是每户一丁,十二岁到五十岁之间,老头子我要是再年轻几岁我就能够顶上了。
这北方在跟蛮族打仗,朝廷是连战连败,损兵折将的人手可不就是不够了,但凡有办法,我们淮阳王也不会下令征兵的。”
大盛朝在跟北方的蛮族打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听说北方失利,朝廷派过几次援军了,而淮阳府是当今陛下的九弟,淮阳王的直属封地,淮阳一府两州四十一个县都是归淮阳王管辖的。
这征兵的事情也是淮阳王在督办。
寻常百姓不关心这些国家大事,他们只关心当了兵要不要去前线,会不会真刀真枪的去打仗,打仗就意味着要流血要死人,谁又不怕死呢?
果然大家都是一阵沉默,韩得平这次并没有头脑发热的抢着说要去充军。
韩老头瞟了一眼韩得平,又唉了一声:“这咱们家有男丁十二人,我跟崇义孝正年龄不够,剩下的九人都是在规定范围内的。
老大就不必说了,他没有力气是个靠笔杆子吃饭的人,他要是去充了军,大军要是跋涉几千里去北地他没走到地方,那小命都得交待喽。”
陈氏在一旁附和“可不就是这个理,老大从小到大没受过那些罪。”
光光冷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