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二人心里这才有了些安慰。
孝正回头这才看到跪坐在一旁的唐城,他顿时怒火中烧,他站起了身来,几步到了近前,一把就拽住了唐城的衣领,他恶狠狠的质问道:“你不是号称什么川东第一剑的高徒吗?你不是能耐大吗?为何会出了这种事情?
你可不仅仅是我们韩家的女婿,你也是我们韩家重金请来的护卫,你就是这么护的?你对得起我们韩家吗?你为何不救我姐,不救我爹娘?为什么?”
他这话一出口,让游大爷游丛之和唐老大都是老脸一红,就连毛子都难堪的低下了头。
因为孝正说的也算是事实,他们游家唐家,和韩家的关系,并不是有交有亲那么简单,还有一层雇佣关系在里面的,他们那边每过来一个人都是有昂贵的聘金的,可是,拿了钱,却并没有办好差事,他们深感愧疚。
唐城抬起一张憔悴的脸,他抿了抿干涩的唇,嗓子都有些嘶哑:“孝正,不是我不想救他们,是我无能为力,对不起,我对不起韩家,我更是欠你姐的,你放心,等我给他们报了仇,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
孝正只觉得整个胸腔都在燃烧,他转头看到了唐璟修,他吼道:“你一句对不起就完了?那为何你们能救璟修,却不救璟谦呢?你们的良心难道不会痛吗?你唐家的孩子是骨肉难舍,那我们韩家的孩子呢?你想过我二哥没有呢?”
他这么一吼,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毛子愧疚的看了看孝延,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自然是会救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的孩子,所以璟谦所以然的会成为被牺牲的那一个。
唐老大这时说道:“孝正啊,这事也不能怨你姐夫和毛子,当时那种情况之下……”
“好了,不必说了。”
孝正放开了唐城的衣领,他站起了身子,有些失望的叹气:“你们走吧,不要再来我们韩家了,我们家的庄园已毁,财物也被人洗劫一空了,没有能力再继续养着那么多打手护卫。
而且,我姐姐不在了,这什么姐夫,我想,不久的他日,就会成为了他人的新婿,咱们也没必要再来往,从此,就一刀两断了吧!。”
唐老大吃了一惊,他着急道:“孝正啊,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两家的关系,一直都是亲厚如一家的,你可不能因为毛子救了璟哥没有救谦哥的事情,而就寒了心,不至于的是不是?”
孝正回头,冷冷的看着唐老大:“你说的轻巧,不至于?我们韩家的孩子的命,在你们眼睛是什么呢?怎么就不至于呢?”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刀两断
唐老大一噎,他有些无言以对,毕竟,死的那个孩子确实是韩家的子孙,而选择救璟修而不救璟谦的时候,他们也就有心里准备会遇到韩家人的质问责难。
唐城抬起头来,他看着孝延孝正:“二弟,三弟,不管你们怎么想,我和小棉是夫妻的事实是抹不掉的,就像璟哥,你们是他嫡亲的舅舅,这是割舍不断的亲情,说什么一刀两断,你们狠得下心肠吗?”
璟修被唐老大给按跪到了孝正的面前,小小的人儿,还不能明白大人们在因为什么争吵,可是他知道,自己的娘亲已经离开他和爹爹,所以他抬起懵懂无辜的小脸看着孝正哭着道:“小舅舅,别赶璟哥走,璟哥听话,璟哥不舍得离开你们。”
孝正红了眼眶,他只觉得整颗心都被人在拉扯,这孩子,是姐姐留下了的唯一骨肉,他心内纠结挣扎,仿佛有两个声音在不停的说:“别那么狠心,留下他们吧,你们是一家人!”
而另一个声音立马就反驳不赞同的道:“就是因为救他,这些人才放弃了谦哥,他们是不可被原谅的。”
孝正咬了咬牙,他狠下了心肠:“你们走,走吧!来人,请他们出去。”
韩老爷子和王氏也急了,跟着相劝,可是孝正是下定了决心,要跟这些人一刀两断,所以任凭他们如何做和事佬,也不为所动。
游丛之这时才幽幽一叹,他悲悯的看着唐城说道:“城儿,把你媳妇的棺椁抬到唐宅那边去吧,其实孝正也是没错的,咱们留在韩家这边其实是于理不合的,璟哥他娘怎么能够从韩家出殡呢,她是咱们唐家妇,应当回自己家才对。”
唐老大有些反应不过来:“大哥?”
游丛之一摆手:“二弟,快让人抬棺,咱们走,莫要多说。”
唐老大看了看孝正,又看了看发号施令的游大爷,“哎”了一声就吩咐人抬起小棉的棺木往对面的唐家而去。
游丛之拉了一把还在跪着的唐城:“城儿,咱们走吧。”
唐城艰难的起身,他看着孝延孝正这兄弟俩流下了眼泪:“不管你们如何看待我,这一生,我的妻子只有小棉一个人,我用我的项上人头发誓,此生不会再娶,我永远是韩家婿,我欠二弟妹的,欠璟谦的,将来,我和璟哥会还的。”
其实说他欠什么韩家的,在旁人看来,这是人之常情,也不过是人性的自私罢了,有几个人能够舍弃自己的孩子,而先去救别人呢?
出了韩家被烧毁了一半的大门,唐老大有些着急的追问游丛之:“大哥,咱们难道以后真的要跟韩家生分啊?就剩这俩孩子了,咱们不照应保护他们,谁还能帮他们啊?这么做,我们怎么对得起得平兄弟夫妻俩呢?”
游丛之看了看唐老大这个大老粗,他无奈的一叹:“二弟,孝正这个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依我看,他的心智远超一般人。”
“什么意思?”
唐老大听的云里雾里的。
游丛之抬头看了一眼那半落的韩家牌匾:“他想要营造出一无所有,众叛亲离,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景象给人看,咱们就成全他吧!”
唐老大更是懵:“这是为什么啊?”
游丛之眯了眯眸子:“为了以后能够走的更长更远。”
一个已经再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官员,在最落魄最难过失望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将会因为感恩而为人所用。
走了很远,游丛之他喃喃自语道:“那姑娘要是当真死了,这个仇也许要多年后,等这少年成长之时方能得报。要是没死……”
唐老大没有听清楚他再说什么,问了一句:“大哥你在絮叨什么呢?”
“我在感叹,这天,恐怕是要变了。”
等宅子里只剩下了韩家和大柳村的人以后,孝正哭着跪到了棺木前,唐城唐霖毛子等人都陆续的离开了韩家。
贺瑶就急了,她跑到了孝正身边蹲下:“韩三哥,你怎么能把姐夫和唐大哥他们都赶走呢?咱们韩家现在最是需要人手帮助团结的时候,人多才能够重新组建庄园啊!”
孝正抬起头来,去看贺瑶一张圆圆可爱的包子脸,他皱眉,冷了脸:“我们韩家?你是不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贺瑶愣了下:“三哥,你什么意思?”
孝正的眼中有着将要喷涌而出的疾风骤雨:“那清洗韩家的贼人,有马匹兵器甲胄弓弩,人数高达千人之上,分明就是军营里出来的。如果不是我们淮阳府的守备营的,就是其他地方过来的,绝对不会是什么山贼土匪。
你爹身为淮锦县知县,一方父母官,有这么多人深夜穿城而过,你说他会不知吗?”
贺瑶有些茫然:“就算他知道……”
说到一半,她突然瞪大了眼睛:“三哥,你总不能把韩家出事怪到我爹的头上吧?他也不想的,又不是他派人来害的韩叔韩婶。”
孝正冷笑,他一脸的怨毒的看着贺瑶:“他损失不想,为何那些人来的时候,他不派人送个信,这对他来说,其实是很简单的吧?事实就是,他见死不救,或者也有可能他乐意见到我们韩家倒霉。”
贺瑶着急的解释:“三哥,你别这样,就算真相真的是这样,你也不能迁怒我啊,这一切又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
孝正挥手,推了她一把,沉沉的道:“也许,从开始的时候,我和光儿就做错了,不应该插手你的事情,也许,从那时就埋下了我们韩家会败落的伏笔,你走吧,贺瑶,以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就当做不相识。”
贺瑶不敢相信的摇头:“三哥,你怎么能够这么对我?你明知道我……”
“够了!”
孝正突然暴喝一声,他面目有些扭曲,把拳头捏的咔咔做响:“你给我滚,我们韩家不欢迎你。你爹是杀害我父母的帮凶,你这个凶手之女,不配出现在他们的灵前!”
第二百九十三章 她在帝王之侧
贺瑶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心凉了个透彻,她捂着脸跑了出去,不知是悔恨,懊恼,还是芳心暗许没有着落后的绝望。
孝延动了动眸子,不过并没有多说什么。
见少年如此暴躁恼怒,其他人也都不敢多劝。
如此消沉了两日,京中果然有传旨太监亲临了大柳村,宣读追封韩得平和林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口花棺。
老太监哭着进了灵堂,他躬身给孝正行礼:“韩大人可要节哀啊!”
孝正抿紧了唇,他有些不能够接受这一切:“公公,你说……这里面是我的妹妹?”
章明眼神一闪,他苦着脸,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那可不是嘛!韩姑娘真是命苦啊,小小年纪,就香消玉殒了,陛下可是好生感叹了一番。”
孝正站起了身子,摸了摸这棺木的材质,他神情无比的沉痛:“公公,我能见见我妹妹吗?”
章明有些为难:“这,韩大人,令妹亡故已有半月,恐怕……”
孝正抹了一把眼泪,他涩然道:“没事,我的妹妹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我都能够接受,我就是想要再看她一眼,希望公公成全。”
章明见孝正坚持,也就顺水推舟了:“既然韩大人要见,老奴也不阻拦,来人,开棺,让韩大人观看。”
就有跟来的禁军们,利落的卸了钉子,开了棺盖。
里面有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让本来想要上前看一看的韩家族人和亲戚们都打了退堂鼓。
孝正孝延兄弟俩却都红着眼睛近到跟前,他们捂着鼻子往里仔细辨认,然后兄弟俩都震惊了,他们飞快的抬头交换了一个眼神,就都又开始痛哭了起来。
哭了良久,章明才劝着兄弟俩退后,让人从新钉上了棺盖。
等兄弟俩领着老太监进了内宅里为数不多的房间里,章明见兄弟俩的面色不好,似乎仍然沉浸在悲伤之中,他眼睛转了转,说道:“韩大人,我们陛下说了,您少年英才,国家也正是用人之际,感念您父母之痛,准您守孝三月,三月后可奉夺情诏回京,另有重用。
还有韩二爷,陛下也特意交代了,要你们一家到京中团聚。”
孝延不明所以,孝正的瞳孔却是一缩,他念头飞转,然后从袖中掏出几张银票塞给章明老太监。
“公公。”
他斟酌着才问道:“我们一家,当往何处才能团聚呢?”
章明笑着收了钱,对待二人的态度无比恭敬:“陛下爱重你们,老奴来之时,更是特意嘱咐过,陛下说,就是二爷,以后也是要有安排高封的,到时大人二爷自是在玉阙相逢,岂不美哉?”(玉阙古代指皇宫。)
孝正垂了垂眸子:“谢公公提点。”
章明没有在韩家多逗留,传达完了圣旨和启宗的意思,就领着人走了。
孝延这才有机会追问弟弟:“孝正,那棺中不是光儿,那我们妹妹去了哪里?这老太监又是在说什么?”
孝正背着手,站在门前,他远眺离去的人群幽幽一叹:“她在玉阙宝殿之中,在帝王之侧。”
孝延听了以后是大吃一惊,他惊叫道:“她不是去做齐王……”
意思到了自己的声音过大,会引起外人的注意,他凑近了弟弟压低声音气愤道:“这皇帝弄这假死一出,还把光儿留在身边,这也太荒唐了……”
孝正沉了沉眸子,他突然笑了笑,只是那笑容很冷:“二哥,咱们家不是还有土地有铺子吗?还有藏银,以后,我们是能够东山再起的,那些伤害我们的,欠我们的,统统都要还回来……”
京郊城外的离宫中,帝王一连多日宿在荷花宫中,迟迟不回皇宫,让许多大臣都纷纷进谏,祈求皇帝回宫处理朝政。
而光光的脖子,也因为多日调养和御医的照顾,在慢慢好转。
启宗坐在榻上,面前放着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他笑着道:“这是西垂朱虞国进贡来的,整个大盛,只此一件,你看喜欢吗?”
最近启宗赏赐赠送来的珠宝玉器,都已经要摆满整个荷花宫了,光光无精打采的抬头去看这件耳盖炉。
此炉通体粉红,晶莹剔透,是用芙蓉石雕刻而成,而所谓的芙蓉石又称为粉晶,质地易脆,像眼前这么大型的整块粉晶雕琢而成的器物,实属罕见,极为珍贵。
后世里,要是能够见到这么漂亮珍贵的粉晶炉,估计能够价值连城去了。
启宗见小姑娘一直锁着眉头,他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天来,他费尽心思,网罗来了私库里不少珍藏,就是不能博得佳人一笑,曾经,对待其他嫔妃赏赐珠宝,首饰奇珍异宝的招数,到了她这里,压根就不起作用。
想了想,启宗小声道:“这会章明估计在返京的路上了,消息肯定送到了。再过两三个月,朕把你两个哥哥宣到京都来,让你们见面如何?”
光光的眼睛亮了几分,也只是一瞬,她又不开心起来。
启宗刚要勾起的唇角,就硬生生的给憋了回去:“怎么了?你不欢喜?”
“我哥哥们就是来了京都,他们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边,我在陛下身边,更是不能够经常与他们见面……”
说着,小姑娘就难过的抽噎着扑到了启宗的怀里。
启宗抱着她,一双大手温柔的给她顺着秀发,脑袋里一时之间就有些发懵,心里也想着,那韩家如今失去了一切,这小姑娘又跟了自己,他其实可以给他们多些宠爱,是无伤大雅的。
于是他就一时嘴快说道:“光儿,你放心,朕给孝正加官进爵,让他做个京官,给你二哥也找个实缺,以后你们都留在京城,你也有个靠山了。”
说完,他就觉得好像有点冒失,那韩孝正好歹是个做了大半年知府的人,可是那韩孝延,身无长物,是个布衣白丁,到时要是突然封了高官厚禄,只怕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光光这时却高兴的抬起头来追问:“陛下所言当真吗?”
见她如此高兴,启宗笑了笑,不去想那乱糟糟的闹心事:“朕是君,君无戏言。说的自然都是真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 有机可乘
想了想,启宗有些不舍的说道:“朕最近不能来照顾你了,你好好养伤,过两日朕派人护送你去红叶寺。”
光光紧张的抓住了他的衣襟:“陛下要走?”
见她紧张成这样,启宗有些高兴,他笑着哄道:“傻姑娘,朕要处理国家大事,总不能日日都在离宫之中吧?”
他低头在小姑娘的脸上亲了一口,只觉得满心欢喜:“等你脖子手上的伤都养好了,朕来接你进宫,我们很快就能够在宫中相伴了。”
光光扁了扁小嘴,一副失落无比的样子:“知道了,臣女听话。”
启宗看着她可爱的模样,笑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