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伯都知道夸他自己的孩子,那爹你听到别人说我们说我娘的时候咋就不知道维护呢?”
“你越是这样别人可不就越要看轻我们一家,有时别人看轻我们不要紧,我们自己得看得起自己啊,要是我们自己也觉得别人说的都对,我们就该被别人踩在脚下,就该生在尘埃里,那我们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啊?”
韩得平和林氏听了这些都深受触动,韩得平捏紧了拳头“光儿说的不错,我们不比别人差,以后再有人说你们不好我一定会反击回去的。”
林氏欣慰的摸了摸光光的头“我们光儿怎么感觉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你可都不敢跟你奶和大伯娘说话的。”
韩得平也用探究的目光上下扫视韩光光“光儿的胆子变大了!”
韩光光全身一僵“还不是那两天烧糊涂的时候整天都在想,我们全家人每天都小心翼翼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到头来还不是我娘整日被我奶骂。
我们几个吃不饱穿不暖,有病不给医,然后我就想明白了,既然生活已经过得这么差了还能更差吗?何不大胆一点去争取下,万一真的比原来过得好点了呢?”
“我可怜的孩子,都怪娘没本事。”林氏说着又要哭起来。
韩得平长长的叹气道:“说是这么说,还是尽量少跟你奶顶嘴,到头来挨骂还不是你娘和你们几个。”
韩得平可是非常了解陈氏的,他本来就老实,嘴笨是一方面,不喜欢跟陈氏顶着来,另一方面,他越是反抗,到时林氏娘几个越受罪。
韩光光自不会理会韩得平这些话,以前他们一家都是忍忍忍,不停地忍,所以才换来老韩家一直的平静,要是以后还是这样的话,那她们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过上清闲自在的日子。
第九章 奢侈的试卷
吃了一顿不愉快的晌午饭,下晌等都消停了,韩得平跟林氏带着韩小棉就都去给花生捉虫除草了,正是五六月天气,花生才冒出来寸把高。
老韩家有二十多亩地,种的有花生大豆小麦这些常见的农作物,他们要趁着收麦子之前把其他地给收拾好,当然忙碌的通常只有韩老头和韩得平夫妻,韩得贵偶尔也会被韩老头给叫下地去。
因为大房父子今天归家,加上中午陈氏闹了一通韩老头就没下地去。
光光也不想待在家里就拉上韩孝正去找篮子说去后山上挖野菜。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三岁的小崇义在水盆边玩耍,光光挺奇怪的,这人都跑哪去了?
韩孝正扯了扯小妹的小辫子朝上房努了努嘴,用口型说道“都在咱奶屋里。”
然后贼贼一笑拉着光光来到后院的墙根下,在正房的后窗下两个人蹲下了身。
窗户没关拢,顺着缝隙能看清屋内大致情况,陈氏和韩老头挨着坐在床上,韩喜儿韩乐儿和江氏坐在床尾,几个人端着笸箩在研究着什么,里面有缝制成半成品的帕子和荷包等小物件。
而韩得昌,吴氏,韩孝宗冯氏一家四口都坐在地上的一条长条板凳上,另一边挨着陈氏腿边坐的只有韩得贵一个人。
光光瞧了瞧屋内情景,这是有啥事要说?还瞒着他们家是怎么着啊?
“爹,你看咋样?”韩得昌问道。
韩老头老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扭头问陈氏“家里还有多少银钱啊?”
陈氏抄着手木着一张脸“没多少,那是啥文卷啊要那二两银子一张?孝宗他大舅不是秀才吗?让他给走走关系不啥都有了。”
韩老头赶忙训斥陈氏“说啥呢?孝宗他大舅也不容易,走走关系不用花钱啊,这亲戚里道的。”
光光差点笑出声来,她才发现原来韩老头也是个妙人呢,这话说的,亲戚里道的孝宗大舅咋好意思开口问他们老韩家要钱呢。
果然韩老头话一出,吴氏和韩孝宗都齐齐变了脸色。
吴氏赶紧掐了把韩得昌的胳膊给他猛使眼色,韩得昌才不得不开口“爹,这我舅兄他走关系当然用不着我们掏钱,毕竟是孝宗他亲舅舅不是,可是这买卷子可不是我舅兄用的啊,是我们孝宗考试要用的,这总不好开口叫我舅兄他们垫上吧。”
一旁的江氏就说话了“那舅老爷往年中童生中生员的卷子可以给我们孝宗来看看啊,要我说啊,舅老爷就够有文采的了,还用得着去买别人的卷子来借阅啊。”
韩得贵点头“他四婶说的不错,我也是这个想法。”
“爹,我舅兄说了他那卷子都旧了,对题不对人,这每个县学每个县太爷的文风喜好都不一样,我们县太爷才刚调任两年,大家也都摸不准他的脾性呢,这卷子是县太爷身边人透出来的,我舅兄说这次我们要是买了文卷,我们孝宗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任凭韩得昌舌灿莲花韩老头也不为所动,他看了看韩孝宗又叹了口气“孝宗啊,你舅舅真这么说滴?”
“啊,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韩孝宗表现的情真意切。
韩老头思虑再三也无法,毕竟孩子读书事大,老韩家世世代代都是贫农,要是真的出了个有功名的读书人,那真的就是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大事了“老婆子,拿银钱给孝宗吧。”
陈氏不情不愿的老半天没动。
韩孝宗为难的看着韩老头“爷,还有一件事要说……”
韩老头又打了个唉声“啥事?说吧。”
“我表妹下个月就出门子了,他家里来来往往也不断人,我也没法静下心读书,我就想着不住他家里了。”
“啊,你打算回家里住啊?这每天来回可不近呐!”大柳村离梨花镇有六七里路,就是赶牛车来回都得半个多时辰。
韩得昌就笑了“不是的爹,孝宗已经跟我把事说了,他的意思呢,是想在镇子上租个房子住,也清净又方便。住家里,每天来回走得费多少腿不说,家里人这么多哪里静得下心读书啊。”
韩老头闷着头没说话,陈氏先沉不住气了“那得多少钱啊?镇上的房屋不便宜吧,还有起居吃食方面咋办啊?”
“奶,我打算带冯氏和崇义一起去,做饭洗衣啥的不都解决了吗?粮食啥的就从家里拿去也省得花钱买了不是?”
冯氏听到韩孝宗提到自己,害羞的低下了头。
“要多少钱?”陈氏的眉头也紧皱起来。
“租房是一个月五两,我跟人家谈好了先租两个月的。”韩得昌老神在在的说道。
别说屋里其他人了,就连窗下偷听的光光和韩孝正都吃了一惊,毕竟十几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这是落后的古代生产力低下,亩产粮食才两石左右,(明正统年间一石粮食约等于一百二十斤。十斗为一石)亩税是五斗,一两银可买两石五斗粮,一亩粮食大约也就卖个七八分银还不到一两。
这样想想,一张别人往年用过的试卷就要二两银,古代读书是有多奢侈了。
陈氏和江氏立马咋呼起来“这么贵,哪有那么多钱?”
韩得昌就劝说陈氏“娘。眼下虽然花了点钱,您老想想以后啊,咱孝宗要是中了试再去考了生员举人,您老就是官家太太了,再也不是农村的农家老太太了,将来孝宗再给你挣个诰命回来,您就是我们大柳村头一份富贵的老太太了。”
吴氏在一边恭维着“那是,比福气大柳村哪一个比得上咱娘啊。”
两人一唱一和这才把陈氏哄的暂时住了口。
韩老头耷拉下了眼皮,提不起来多大精神“家里哪有那老些钱,你两个妹子还得说亲,还得打嫁妆,处处都得用钱。”
韩得昌爽朗一笑“爹,我都算过了,以前咱家卖粮食的钱,我每个月给咱娘的工钱,那是足够了啊!咱家的粮食不又快收了吗?咱家种了十亩麦子,能卖将近八九两,不正好添了这笔亏空。”
韩老头用沉沉的目光盯了会韩得昌,直到韩得昌白皙的脸上有些发红才转开了目光“罢了,老婆子,拿给孝宗吧。”
陈氏这才肉痛的掏出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箱柜,在里面好一通扒拉才在最底下找到钱匣子数了两串串好的铜板,又拿出了两锭五两的银锭子交到了韩孝宗的手上。
韩孝宗咧开嘴笑的格外开心“奶,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好好努力,将来肯定给你挣个诰命回来。”
光光拉着韩孝正从窗下走开的时候还隐约听到江氏同陈氏抱怨
“都考了那么多次都没中,谁知道他说的挣诰命是何年何月呢?次次去考都要花那老些银钱……”
等他们走得远些了,渐渐地就听不到他们的说话声了。
第十章 后山之行
“光儿,你说大堂哥真的能够给奶挣回来那啥诰命吗?”走在去后山的路上,韩孝正问着妹妹,九岁的韩孝正还不明白诰命是个啥东西。
韩光光失笑“三哥,你说大堂哥读书究竟是厉害还是不厉害?”
韩孝正认真的思考了会“应该不厉害吧,大堂哥的舅舅可是一个秀才,他住在吴舅舅家那么多年,日夜跟着吴舅舅读书,却连考四五年连个童生都没中呢。”
“那不就得了,什么诰命啊,都是说来哄咱奶罢了。”
“啊,哄人的?”韩孝正这个小小少年还不太明白这些事情。
韩光光解释道“你想,不这么说咱奶能次次都掏钱吗?这也就是大伯一家子,要是换做我们家,估计就是去要一文钱都会被奶骂的狗血喷头吧!说啥诰命不诰命的,就算真的有那一天,我只知道那官老爷给正头娘子挣诰命,给老娘挣诰命,可没听说有给奶奶挣诰命的。”
韩孝正一想也乐了“估摸着大伯和大堂哥就是想要钱,找这么多借口。”
韩光光认真的说“所以说,我们要是能够分家就好了,你看大伯家花起钱来丝毫不手软,说是大伯每个月交给咱奶一两银子,我看还不够大伯一家平时的开销呢。
大伯连我们家没收的粮食都老早给算好了呢,咱爹咱娘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不知道在忙啥,别说做件新衣服了,就是想吃顿饱饭都得看人脸色。”
韩孝正的小脸上露出了坚毅之色“妹妹。你说得对,我们要是分家了,自己挣钱自己花,想吃啥就吃啥,谁也说不上啥了。我们一定有办法可以分家过得。”
只是这个朝代的人都比较注重规矩礼仪,讲究父母在不分家,也有那开明的父母在儿子一成家之时就早早分家另过了的,毕竟只在少数。
大部分还是一大家子共同生活的,一来是为了孝顺父母,二来是为了一个好听的名声。
大柳村后面走上一里多路是一座荒山,因为山不是很高所以很少有什么野生动物出没,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也经常上来砍柴挖野菜,时间久了就有了上山的小路。
光光和韩孝正刚走到上山路口就遇到了两个小伙伴,是韩老头哥哥家最小的孙子孙女。
韩老头是兄弟两个,韩老头的哥哥韩老爷子家就住在韩家隔壁,只是陈氏跟大嫂王氏妯娌两个从年轻的时候就不和,关系极其冷淡,所以走动的很少,除非过节或者做酒席这些都是不来往的。
“光儿,你的病都好了吗?”说话的小姑娘叫做春花,跟韩小棉一样大,只不过显然春花家的条件要好一点,她穿的很体面干净,人也白白静静的很是好看。
“前两天小棉说你烧的都昏了,二奶奶也不给你请郎中,还是我从家里拿了半瓶白酒给小棉拿回来给你擦身子的呢!”
韩光光略显尴尬,她想告诉韩春花,谢谢你的好意,最终真正的韩光光还是魂归那世去了。
“说什么呢,春花。有你这么邀功的吗?”春花身后的少年一巴掌拍到了妹妹的头上。
他是春花的哥哥叫做韩孝闵,跟光光大哥一样大了都是十五岁的少年了,他拿着砍柴刀背上搭着绳子,看来是上山砍柴来了。
“孝闵哥,春花姐。”光光和孝正老老实实的跟他们两个打了招呼,相比较家里其他的堂姐弟,大爷爷家的这些堂姐弟们要和善好相处的多了去了,春花还是韩小棉为数不多的手帕交之一呢。
见他们两个都挎着篮子就知道他们上山找野菜之类的,韩孝闵也没多问就带着几个人上山去了。
山上这个季节除了苋菜多点,剩下的就是一些野果子了,比如野草莓,桑葚,李子,桃子等。
“这么多李子啊。”光光看的口水直流。
韩孝闵见几个弟弟妹妹都眼巴巴的望着李子树上的果实,放下砍刀麻溜的爬上了树,他在上面一阵摇晃,掉下来不少还带着青色的李子来。
韩孝正有些抵触的说“妹妹,这还酸着呢,要过阵子变红了才好吃呢。”
光光不嫌弃的一颗一颗捡起“拿回家过两天就可以吃了啊。”
又走了一段距离,韩孝闵抛下他们三个砍柴去了,叫他们自己去前面采野果子。
光光割了不少苋菜,又和春花一起摘了不少野桑葚,野草莓,直到篮子装满了才往回走。
在途中光光还看到了几颗正开着白花的山楂树,想到了冰糖葫芦光光更想吃了“还要等几个月才能摘山楂呢。等山楂熟了到时就可以吃糖葫芦,山楂糕了。”
“啥是山楂啊?”春花一脸懵逼。
光光一想,这个朝代的人还不知道啥是山楂,这种很酸的野果子并不受大家喜爱,她一指山坡上开着花的山楂树“就是红果啊。”
当地人都给山楂叫做红果,春花有些质疑的道“又酸又涩,那能好吃啊?”
光光噗嗤笑了“我想到一个好主意,可以把这些果子变好吃。”
春花用手指一弹光光的额头“人小鬼大,你能有啥好主意?”
“啊,就是我奶肯定不会让我做的。”光光想到这又有些失落了。
春花笑嘻嘻的道“那你喊声好姐姐,我就带你去我姐做来吃,我娘肯定会答应的,你要用什么材料我也可以给你找来。”
光光的眼睛就是一亮,她怎么没有想到呢,她激动的抱着春花的胳膊一阵的摇晃撒娇“好姐姐,好姐姐,你最好了。”
春花明媚的脸上笑开了花“小机灵鬼,小嘴这么甜。”
第十一章 冰糖葫芦的制作
跟着韩孝闵和春花进了韩老爷子家里,韩老爷子正坐在门檐下晒太阳呢。
大奶奶王氏坐在一边纳鞋底,两个老人都很和善慈祥,跟陈氏一比那是天差地别,韩老爷子夫妻的口碑在大柳村那可是人人称赞的厚道人家呢。
韩老爷子在六十上下,胡须都有些发白了,见到是光光和孝正笑的眯起了眼睛:“哎呦,是光儿和孝正来了啊,得寿家的,快去拿些糖块出来。”
韩老爷子说的是春花的娘容氏,韩老爷子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做韩得禄,次子就是得寿,韩孝闵和春花都是次子韩得寿家的孩子。
容氏听到声音就从堂屋里出来了,跟着出来的还有得禄媳妇宋氏。
“你们几个孩子这是上山去了,看跑的一头汗。”容氏宋氏都非常和善,一边倒出来几碗凉白开,一边拿出来不少碎糕点和糖块来。
春花笑嘻嘻的带着光光拉着容氏进了厨房,把韩孝正撂给了韩老爷子。
待容氏听闺女说了要做些小吃食时只是宠溺一笑也没责怪她们“要咋做?我帮你们弄。”
光光就甜甜的叫道:“那太好了,二伯娘,有你在,肯定能做成功。”
韩得禄比韩得平大那么几个月,所以光光给他们这边都是喊伯娘的。
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