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大早就带韩得平父女去看了两三座宅院,一处在城东,离城中心有点远,是个三进宅院,要价两千两。
还有一处是在城南街,是个两进小院,要价在一千六百两,不过这个宅子紧靠贸长使家的府门,光光就不做考虑了,他们家可是巴不得远离贸家的。
还有一处在城中心离王府有两条巷子,也是个三进院子,据说还是个犯罪被抄家了的官员府邸,要价是四千两。
父女两商量了以后决定买城东那个宅院,虽然离城中心有段距离,他们又不是在城中心做生意,只是买的住宅而已,远近也不是那么重要的。
把今天武长使府结的货款都拿了出来,也才四五百两而已,还差一千五百两呢。
就先交了五百两定金,说好了过几日再来送货的时候结清尾款,父女两就带着刘家兄弟赶着车往家里赶去了。
一行人到家的时候天都要黑了下来,今天林氏和小棉包的韭菜鸡蛋饺子吃的,就留刘家兄弟吃了晚饭才让他们各自回家。
韩得平吃了两大盘饺子,撑的是肚大腰圆,心满意足:“真是好吃,咱们家哪里来的韭菜啊?”
“大伯母给的。”林氏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跟韩得平说着话。
韩得平笑开了花“大伯母就是好,吃啥都想着咱们。”
现在韩老爷子家就住在韩家对面,两家走动起来更方便了。
林氏没接这茬,而是说了其他的:“昨个你们没在家,小婵这孩子来找我呢。”
林氏说的小婵是孝宗媳妇冯氏的名字“啊?孝宗媳妇来做啥?”
“她说想来咱家的绣工坊干活。”
光光就有了好奇心“咱奶让她出来干活呐?”
老宅所有人当中,没有挨过陈氏骂的人估计就只有冯氏了。
陈氏的理念就是,儿媳妇可以修理,但是孙媳妇不行,毕竟隔辈,而且孙媳妇还给自家生了第一个重孙,是功臣。
光光有时候还真是搞不懂陈氏的脑回路,如果说冯氏生了重孙是韩家的功臣,骂不得,那林氏生了好几个男丁,不应该是更宝贵的吗?
小棉在一旁说:“大堂嫂说是咱奶叫她来的呢!她还说一家人天天都在家里,也没个进项啥的……”
小棉这么一说,其他人都去看韩得平,韩得平被看的一脸懵逼“看我做啥?那要不要孝宗媳妇去绣工坊干活,不是你们姐妹说了算啊?我又没说啥?”
光光嘻嘻一笑道:“姐,你答应了没有呢?”
小棉点头“绣坊里又不是按照天数算钱的,每个人每天干多少活就有多少钱拿,都是有规定的,大堂嫂想来干活就来呗。”
韩得平松了一口气“是这个理,毕竟都是一家人……”
“爹。”还没等韩得平说完光光就打断了他的话。
“咱们留了大堂嫂,过两天家里其他人就该找上们来了,你可要有心里准备。那品行不好的,好吃懒惰的咱们可不能白养活。”
韩得平被闺女戳破了心事,老脸微红“咱们现在条件好了,都是自家兄弟能帮就帮,再说了要是你爷奶……”
“就是我爷奶找你也不行,你也不能够答应给大伯四叔安排活计。爹,咱们不能心软。”光光坚定的看着韩得平说。
“爹,你忘记我大哥是怎么被征兵的事了吗?要不是他们不肯拿钱出来,我大哥不可能去充军,但凡当时爷奶大伯可怜心软一下,我大哥都不会是这个结果。”
说着光光自己也红了眼睛:“你可怜别人,有谁来可怜我们呐?虽然我们不能记仇,可是也不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吧?”
就韩得平这个样子,要是韩老头陈氏卖卖惨,打打亲情牌,估计他什么都能够答应下来,光光必须先给他打上预防针。
林氏被戳中了痛处,流了泪“不错,那岂子黑心肝的人,咱们没有记恨他们就算不错了,现在咱们还隔三差五的送粮食、尺头、吃食过去,有啥事也都担了下来,他们还想要更多的那是不可能了。”
“不答应就不答应就是了,咋还急眼了呢?”韩得平见林氏落泪,有些心疼,赶忙去哄。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才说明天接着把果园里的葡萄摘完,全用来酿葡萄酒。
第一百零五章刘家庄的八卦
转天来,酿上了葡萄酒,又带着人在裱框坊旁边的几十亩地里都搭了葡萄架,全都给种上了葡萄枝。
并放出话来,收购野生葡萄,大柳村的人反正是没空再去山里摘一次野葡萄卖了,他们每天活多到做不完。
附近周围的几个村里倒是有不少人听说韩家收购野葡萄,野果子之类的都去山里摘了。
收了几天葡萄,韩家足足酿了两百坛五斤的,两百坛十斤的,又酿了一百坛二十斤的葡萄酒才算是完事。
去府城送剩下的十几坛葡萄酒的时候,顺便给县城里的孝延带了两车绣活,又说了在府城买宅子的事情。
到了府城先去武长使府交了货结了款,然后就去找了万牙侩把剩下的一千五百两银子交给宅子原来的主人。
拿到了房契,又去了知府衙门登记备案交了变更房契的税银,才算是真正的办完了过户手续。
一个三进的大宅子,光光家里平时是没有人过来住的,里面也没有什么值钱物品,只有一些原来主人剩下的就家具。
但是有人打理看守房子就不会破败,没有人住的房子破旧得就会快一点。
所以父女俩找了万牙侩介绍人伢子,光光打算买两个死契的下人来看房子。
万牙侩是做房子店铺生意的,想要买卖人口还得找专业的人牙子才行。
万牙侩就带两人去北街上的一处宅子找了一个伢婆。
赶巧的是那处靠近王府的官宅被抄家了以后,家里的下人仆从也都被从新发卖了,人都还在伢婆手里没卖出去呢。
伢婆叫一些打手伙计把被发卖的仆从门都聚集到了院子里:“都站好了,有新主人来挑选你们,都打起精神来。”
伢婆请韩得平父女过去挑选,韩得平哪懂得这些啊,就让光光过去仔细看看。
这批仆从能有个一百多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不相同。
最后一排是几个中年汉子,光光看过去的时候伢婆就说:“这些是大户人家里的管事管家账房之类的,他们的价钱跟前面的小厮丫鬟不一样。”
光光就问伢婆,他们原来的主人是犯了啥事被抄家的,要是贪污啥的他们家可不敢用他们府里出来的账房。
“听说是因为啥差事没办好,我们王爷发了好大火呢,那官员被罢了官罚没了家产。”
只要不是贪污就都好说,光光心想。
她看中了一位中年汉子,是个瘦高个,四方脸膛,眼神正派,不像其他人看自己的时候的眼睛里都带着讨好谄媚。
“伯伯,你原来在府里是做什么的啊?”光光就问这个中年人。
中年人不慌不忙的答了“姑娘,小的原来是个负责采买的管事。”
光光点头,负责采买的管事,那对于大小事务都是通的,对于账目啥的肯定也都会“你在这批人里头还有家人吗?”
中年人的眼神果然变得不一样起来“我媳妇孩子都在的。”
“我们家就是普通的农户人家,因为做着小生意所以需要人手,你们全家愿意跟着我们吗?”
一听说是个做小生意的农户,其他的管事都低下头,有的还往后面躲了躲,只有这个中年人有些感动的俯跪下了身:“姑娘,我愿效犬马之劳。”
光光就对伢婆说:“大婶子,就是他了,包括他的全家我们都买了。”
伢婆就走过去叫那个中年人把他的全家人都叫出来,一个微胖的中年妇人,两个半大的小子,最大的也就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还有个最多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伢婆就报了价钱“这个管事是十两银子,女人六两,两个小子也是六两,女娃子八两。”
“为啥女孩子贵一点呢?”韩得平不解的问伢婆。
那个中年汉子和媳妇吓得都急忙跪到了韩得平的面前哀求:“老爷,我们闺女吃的不多,她什么活计都会做的,烧锅做饭洗衣做针线都不在话下,求求老爷一并买下来我闺女吧!我们全家人都感谢你的大恩大德。”
然后那两个小子和小女孩也都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
像他们这种拖家带口的,最怕分开,要是儿女被不同的人买去,后果都不堪设想,而且闺女还那么小。
韩得平哪受过人如此大礼,有些手足无措的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快起来。”
光光就对他们说:“我们家是小门小户,有很多东西都不懂,我爹就是好奇,你们别误会了,你们全家我们都会买的,你们放心好了,都快起来吧。”
一家人这才放下心来,都站到了一旁去了。
伢婆失笑“韩老爷不知道城里的事情,这女娃子大了就好卖,我转手卖到那烟花柳巷里,可就不止这个价了,因为你们是万兄弟带来的,都是熟人我才给你们优惠。”
韩得平给闹了个大红脸,光光就拿了三十六两银子出来递给伢婆,伢婆就把卖身契交给了父女两。
光光不由得感叹古代人口不值钱,也就是一亩地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一个成年劳动力,而且还是合法受官府保护的。
一旦买的仆从下人逃跑了就是逃奴,是没有户籍的,被查出来抓到可是死罪。
把这一家五口都带到了东城的宅子里,这一家人还挺讶异吃惊的,因为先前光光说了他们家是做小生意的农户人家。
可是能在府城里买上大宅子的人肯定不是啥小门小户。
“恁们叫啥名字呢?伯伯。”光光就问中年汉子。
“以前的名字是主家给的,现在我们归老爷家里,就请老爷姑娘赐名字吧。”中年男人说。
韩得平对于起名字可不在行“闺女,你给起个名字吧。”
光光想了想“伯伯,就叫你韩福吧,福气的福,你的儿子叫做韩财韩旺,闺女就叫小竹吧。”
一家人这才谢了光光,对于新名字也都没发表啥意见。
“这个宅子呢,暂时我们家还没人住,福伯和小竹明天随我们回老家那边去。
韩财韩旺留下来看看宅子啥的,这里也没啥活计可做,等会我爹会去买一些生活用品和粮食回来,你们自己会做饭吧?”光光给一家人安排了去处。
第一百零六章所谓的小门小户
韩福媳妇就忙说“他们做饭吃是不成问题得。”
父女两就去城里买来了粮食和生活用品,并嘱咐了他们平时看好大门就行了,没事干也可以打扫打扫卫生啥的。
这个家里现在没人住也没活计,他们要是无聊,白天也可以去城里找工做,只要保证有人在门房守着就行了。
韩福一家人没想到新主人把他们买回来安排的活计,就是这么简单轻松,啥都不干就只是守宅子,还管吃住,还挺奇怪的。
第二天父女两带着韩福夫妻和他们的闺女小竹,就一同出发往家赶了。
中午到县里先去了铺子里跟孝延和伙计们一同吃了午饭,吃罢了饭才赶着车回梨花镇上。
韩福一家三口心里忐忑不已,不知道新主人家里是个什么样子的,能在城里买宅子在县里还有铺子,肯定不是像光光说的就是普通的小门小户了,也不知道女主人好不好相处?
到了镇上,韩得平去找了牙侩问了关于盘铺子的事情,还真问到了一家铺子。
跟王记酱油铺隔了一条街,前面是六间大门面,后边是进不小的院子,房间还蛮多的,院中还有水井,住人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牙侩跟韩得平打交道的时间也不短了,经他手给韩家买的地可不少了:“韩二爷,您看这成吗?再小一点的暂时就没有了。”
韩得平说的是想要一间小铺子,卖水果蜜饯啥的,现在这个带院子的大铺面显然是超过了原来的计划和预算。
“王伯伯,这间铺子要多少钱啊?”光光就问牙侩。
这个牙侩姓王,在镇上还算有名。
“五百两。”
韩得平有些咂舌“这么贵啊?”
县城里他家那间铺子也就五六百两,不过他们家县城里的铺子门面小,可能只有这个院子一半大。
“爹,这个门面大啊,咱们以后可以用来做做其他生意,五百两就五百两吧。”
韩得平也就没反对闺女的话“王兄,就先定下来吧,明个我给你送钱来。”
王牙侩又做成了一笔生意,乐呵呵的答应了。
韩福一家三口在一旁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五百两白银,他们的新主人就由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娃随便决定了?
“韩二爷,我想问问你还买不买地了?”王牙侩见谈成了生意又想起了地的事情。
韩得平就问他:“咋滴?有人卖地啊?”
王牙侩拿来了账本翻开查找了一阵“啊,可不是嘛,还就是我们镇上的。上次我给你们家买的地都在别的镇上离的远,你们收租都得跑半天。
这次有个离你家近的要卖地,我就想着先问问韩二爷你们家买不买?”
父女两大喜“哪里的地?谁家要卖?”
他们家现在有余钱,当然想用来置办土地。
“就离你家十一二里地的刘家庄,有位刘员外,你们听说过没?他家有二百亩地要卖。”
刘家庄的刘员外?光光可太知道了,上次刘员外家请了媒婆来他们家给孝延说过亲呢!
韩得平也是讶异无比:“刘员外啊?他家好端端的咋卖地啊?”
刘员外的小妾很多,韩得平可是有耳闻的。
“他家闺女不是说给了县里的县太爷的公子吗?哪晓得突然间跟着马夫跑了,县太爷丢了大脸,不知道找了啥由头把刘员外唯一的儿子抓了。
刘员外上下打点花了不少钱都还没捞出儿子呢,现在估计是家里资金紧张了吧,就卖地了。”王牙侩说的是吐沫横飞。
韩得平父女听的是目瞪口呆,刘家闺女跟马夫跑了?
上次那个媒婆还来把刘家闺女说给孝延呢,还好被林氏回绝了,不然现在丢人的就是自家了啊!
光光就做出了决定“买了,他们家卖多少地我们家都买了,王伯伯,他们除了这二百亩,回头要是再卖地卖产业你还给我们家留着。”
离家里这么近的土地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呢。
说好了明天一并带钱来,父女两这才赶着车去了游家,跟游四爷说了想请两个有身手的人,做看家护院的事,游四爷说过两天给他们找人过去。
晚上在游四爷家吃了饭一家人才回大柳村去。
因为到家的时候天有点黑了,韩得平就安排韩福一家人在前院住下了,父女两单独去了后院去找林氏和小棉。
说了买地置宅子铺子,仆从的事情,林氏也挺高兴欢喜的。
第二天一早林氏起来做饭的时候,韩福媳妇都已经在灶房等半天了,因为刚到韩家来还不了解韩家吃什么饭食,她就没敢擅作主张给做了。
韩福媳妇非常拘谨的给林氏行了礼:“奴婢见过夫人。”
林氏不大习惯自家买了下人的事情,也没把韩福媳妇当奴隶看待“那个,是韩福家的吧?你别这么自称,怪难受的。你到了咱们家,就是我们自家人了。以后咱们就以姐妹相称,你也别跟我那么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