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

第49章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49章

小说: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御医有些傲娇的问光光:“我说女娃娃,你不是很忙呐?咋跑回来找我老人家?”

    光光看着床上的韩得平叹气:“爷爷,我愁啊,我爹这一躺,家里大事小事都得我来处理,我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

    事情太多,确实是费精力,她都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听到闺女的诉苦,韩得平非常自责的道:“都是爹没用,苦了闺女你了……”

    贾御医低头望了望女娃娃,果然见她的脸仿佛瘦了一点,心下也有些心疼。

    “你家的生意不都有人打理吗?作坊里也都有专人负责。”

    光光叹气:“比如送货啊,种地收粮食,还有果园一摊子事情,积粪收租这些以前都是我爹做的。

    现在呢?就连买酒坛子都得我去买,我快累死了。

    而且粮食都收上来一个月了,我家的租子还没去收,交税粮的日子都快过了。”

    贾御医就问她“你家有多少地啊?”

    “五百亩。”

    贾御医不屑的说:“我以为有多少呢,这么点。”

    像他这种身份的人,什么样的达官显贵没有见过?就韩家的这点家底,贾御医还真没有放在心上。

    光光不满的抗议:“爷爷,我是一个女娃子好不好啊?我家有二百亩地在隔壁镇上,我哪里方便带着一群汉子们去收租粮?”

    她这么一说,贾御医一想也是。

    然后贾御医就提出了意见:“我觉得你们家还是处于发展阶段的,要是以后家业再变大,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的。

    一个家族,得有几个能干得力的主事人才行。

    你家既然没有啥主事的人,可以考虑联姻啊。

    比如给你哥娶个能干的媳妇回来,操持家务,你就不用理这么多事了,不是可以清闲一点?

    你家的事太多太杂,也还缺一个总管。你可以考虑把内外分开,外面的生意是一块,家里的内务是一块,土地单独分一块,这样就很好管理了。”

    反正那些大家族里面打理庶务的人手下都是有很多帮手的,像光光这样,事事都需要亲力亲为的还是少见的。

    要是当真有个千顷地,万亩桑的家底,像她这样不得活活累死了?

    光光无奈的摇头:“我二哥说了,不找到我大哥他是不会成亲的。”

    贾御医捋着胡须想了想“那娶不了妇,不如招婿吧。

    你姐不就十六了吗?她管着这么大的绣工坊,还是日进斗金的那一种,不一定非要把她嫁出去啊,可以招个女婿回来帮着分担家里的事情啊。”

    韩得平在床上听了有些意动“您说的也有道理,闺女嫁到别人家总归是要受委屈的,招个女婿回来就放心的多。”

    韩得平的思想觉悟比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要开明很多,他并没有觉得招婿是个多丢人的事情,反而觉得,把闺女留在身边是好事。

    光光给一唱一和的两人翻白眼:“两位,说的好听,做起来有多难知道吧?

    招个女婿回来,那人家条件好的能答应上门来?就是人家愿意来,我们不还得防着他有啥不好的心思?

    找个聪明能干的,指不定以后就会霸占了我们家的财产,找个老实本分听话的又配不上我姐。

    那愚笨的人招来我家也帮不上啥忙,还委屈我姐,何必呢?聪明能干的又不放心,你们说咋办?”

    韩得平还真没有想那么多,听小闺女这么一说,还真的是招女婿有风险,需要谨慎小心。

 第一百二十三章我老人家胸有成竹

    贾御医就笑呵呵的说:“我觉得一个人就合适,你们都认识,我一说你们准也答应。”

    “啊?谁啊?”

    “是谁?”

    父女两还挺吃惊意外的,贾御医到他们家里才个把月时间,他能观察出什么来?

    贾御医胸有成竹的向院中一指:“就是他!”

    父女两转头一看,额,好吧,原来他老人家说的人选就是唐城啊!

    贾御医捋着花白的胡须笑着说:“这个小伙子我见到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沉稳,心智成熟老练,武功还不错。

    关键是小伙子长得英俊啊,样貌好,身材不错,品行嘛……通过我的观察也应该过得去。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他家里没有父母高堂在世,尚未娶妻生子,跟你家姐姐正匹配。”

    韩得平不赞同的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老人家,这可不行,他是唐老大的义子,是拎刀把子吃饭的人,太危险了,我不能让我闺女跟这样的人成亲。这种在刀尖上舔血过日子的人不牢靠。”

    贾御医差点破功,就差指着韩得平的头骂他榆木脑袋了“我说你这个棒槌脑子,他现在是没有家的人,靠着闯江湖拎刀把子吃饭,四海飘零的人,没有线牵着当然不牢靠了。

    你把他留在家里做女婿,他有了媳妇有了孩子,收了心以后可以改行不做江湖客啊。

    他识文断字,相貌英俊,还有一身不错的本领,就他这头脑天赋,跟着你们学学生意啥的以后肯定差不了。

    而且他义父不是在你们那个游姓亲家手下听用吗?

    只要你内侄女跟游家小子是夫妻一天,这个唐城就翻不了身去,有这些关系在你还怕啥?”

    “这……”被贾御医如此一通教训,韩得平还真说不出来什么反驳的话来。

    光光想着姐姐花样年华,正是美丽漂亮的年纪,而唐城估计都有二十多一点了。

    光光有些犹豫:“我姐十六,唐大哥都二十多一点了,不知道我姐愿不愿意?唐大哥愿不愿意呢?”

    这种事情是一点都强求不来的,不仅仅是看人品看相貌,俩人还得你情我愿才行。

    贾御医拍了拍自己的胸膛非常自信的道:“这事老夫去给你们家做媒,你姐姐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同意,唐城准能够答应。

    这个后生,还是个闯江湖的老油子呢,他每次看到你姐都耳朵发红。

    我敢断定他肯定爱慕你姐的,只是碍于身份差距不能够说出来。不信你以后仔细观察下就能发现端倪。”

    光光还真没注意到这些,不得不佩服贾御医的眼力和观察入微。

    转过天来光光去请了里正帮自家到隔壁镇子去收地租,光光组织了一个车队,还派了一个记账先生跟着里正一起去。

    七月里天气炎热,果园里的果子大部分都进入了成熟尾端,除了山楂外。

    葡萄园里是有两个长工一直在打理的,到了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光光就带着家里的家仆们一起过去帮忙干活。

    因为今年比去年新添了三十亩葡萄园,所以光光决定找个空的作坊,专业来做葡萄酒。

    去了瓷器陶罐铺子,定做了几千只大小不一的小坛子,把葡萄酒坊给填了个满满当当。

    忙碌了一段时间,坛子都密封上了,还需要请人过来打理看管,光光就去请了三叔公家的韩得亮父子几个。

    毕竟葡萄酒比烧酒价值高,目前也是光光手底下除了绣工坊以外第二个比较赚钱的账目。

    葡萄也是分先后成熟的,后面还需要陆陆续续的跟进好几批的,没有人照顾打理肯定是不行的。

    一般的管事啥的光光用的基本都是韩姓的族人,虽然也会出纰漏,也会有误差和藏私,比起外姓人要靠谱一点。

    也有例外,比如绣工坊现在的管事就有四个,两个是刘家媳妇,一个是里正媳妇,一个是甄婆子。

    里正姓柳,柳姓在大柳村是第一大姓,大部分的村民都姓柳,有二三十户人家,就连历代里正也都是柳姓人做的。

    而韩家是从二叔公爷爷那辈迁到大柳村来的,后面慢慢发展到现在的五六家人。

    韩老爷子和韩老头兄弟两是一支人,再就是二叔公一大家人,三叔公一家,四叔公一家,还有一户跟韩老爷子是平辈的家主叫做韩有民。

    最后有一户父辈祖辈都已经不在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年轻人,算是韩得平的族弟,那家兄弟几个都分了家,过得不算好。

    剩下的就是有几户姓刘的,还有几家姓甄的,整个大柳村从上到下男女老少也就三百口人的样子。

    工坊里聚集了村里大部分的中年和少年,要么就是媳妇婆子小姑娘们。

    年老的也有,光光一般都会安排一些轻省的活计给他们做。

    有时村里人也会说闲话,说他们家排外,对于这些光光无可厚非,但是以后想要把生意做大做强还需要广纳人才,不能局限于自家管理,而是要找有能力的人管理。

    周围几个村里也有不少人来做工,提拔成管事的就很少,光光觉得对于不熟悉的人还需要观察了解。

    想要提拔也得从一个村子里的人开始,不然村子里的人心该不齐了。

    棉花的开花的时间很短,一开始是白色的,几天时间里就会变成深红色然后就会长蒂,还要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长成成熟的棉花果。

    不过现在是打叉的时间段,打叉是个技术活,就是在棉花长的有点高了的时候把尖尖掐掉,阻止它往上长,人为控制它的岔枝结阂率,不打叉的棉花和打了叉的产量都是天差地别的。

    中间还要追肥,浇水,管理这些,地里有两个家里的家仆在管理,光光会隔三差五的过来亲自指导。

    有些种植技术现在还不适合外露,家仆是他们家花钱买来的,是死契,就没有请外人来干活那么多麻烦事。

    到了八月,韩福就回家来了,他说淮上县那边工坊和生意也都稳定的差不多了,有孝延在那边亲自坐镇看着没啥大问题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他高攀不起

    韩福回来了以后,光光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第一批葡萄酒出来了,韩福带着人分别送货收款,还带着光光买的那两个账房开始接手管理家里的生意。

    光光抱着一坛子葡萄酒去了老爹房里找贾御医,老爹现在的伤一天比一天好,已经能够简单的活动了,贾御医说再过上个把月就能够跟正常人一样了。

    贾御医最近心情不大好,光光一直在忙也没过多关注,现在清闲下来了光光就去找贾御医唠嗑。

    “爷爷,你咋最近老是黑着脸呐?”

    家里人对贾御医都非常尊敬,就连林氏,对他老人家可都是毕恭毕敬,客气有礼的,光光想着,在这韩家庄园内,应该没有人敢得罪他吧?

    贾御医听到光光发问,脸更黑了,看着院子门廊下尽职尽责守着的唐城冷哼了一声:“不识抬举!”

    光光在心里打了个转,明白了几分“是唐大哥拒绝你了?”

    贾御医回头看了下韩得平,见他并没其他反应,这才气鼓鼓的说:“老夫这么大个人物头一次做媒,他竟然还敢拒绝?”

    光光噗呲一笑:“本来就是随口一说,我姐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呢,有啥可气的?不过话说回来,唐大哥为啥拒绝呢?”

    唐城这是看不上自家姐姐吗?

    贾御医没好气的说:“他说配不上你姐,高攀不起。我看也是高攀了,他一个跑江湖的臭小子,还一把年纪这么老了,咱们不要他也罢,以后我给你姐再说个好的。”

    一大把年纪?光光嘴角抽搐,人家也就二十多一点,在后世恐怕都还是个大学生呢,哪里就老了?

    韩得平靠在床上,也点了头:“既然他没那个心思,这种事情也不能勉强,就算了吧,以后老人家还是不要提了。”

    贾御医气的吹胡子瞪眼睛的,他狠狠地盯了一眼韩得平,然后气哼哼的走了出去。

    “额……这我这招谁惹谁了?”韩得平委屈无比,人家唐城不愿意跟闺女的亲事,这贾御医瞪自己干嘛?他很无辜的好吧?

    光光也纳闷,这贾御医似乎是很看不上自家老爹啊,不管韩得平说什么他都能找到理由给老爹骂一通,或者甩脸子,好吧,估摸着,这就是纯属看不惯吧,个人喜好而且。

    等韩福带着人去府城送葡萄酒回来,他到后院跟光光交账,虽然他现在记账管账,但是家里的银钱入库啥的都是光光亲力亲为的。把家底交给别人保管,目前来说她可不放心。

    韩福见光光收了银子这才说了另外的事:“二姑娘,有件事情不知道我当讲不当讲。”

    光光抬起了头来就询说道:“没啥不能说滴,福伯,你是我家里的家人,就是家里的一份子,只要是咱们家里沾边的事,你都能说,都能管。”

    韩福这才大胆的说了:“是因为我带人去府城送货,家里有五匹马,四匹骡子,就命人去套车,却发现少了一匹马。问了喂马的小厮才知道是四老爷家的公子给牵去了。”

    韩福说的四老爷肯定是指的老宅那边的韩得贵了呗!

    光光并不意外“孝禹啊?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事了吧,以前我爹没出事的时候,家里看的也严,他指定没机会牵马出去。

    我爹这下子躺了那么久,我一个人看不过来他就自由大胆了呗!”

    这些人要是一直风平浪静的,光光才觉得稀奇呢。

    韩福就笑“原来姑娘啥都知道呢。还有就是酿酒坊那边,四老爷他也经常偷酒去卖,林家舅老爷跟我说他们酿好的酒经常会少那么一坛两坛。”

    光光噗呲一笑:“福伯,不仅是我四叔,就连糕点作坊里的四婶都经常偷拿吃的回去,有不少工人把状都告到我这里来了。”

    对于韩家这些人,毕竟都是主人家里的亲戚,韩福也不好发表过多的意见。

    “那这事就不管了?我怕一直这么下去,底下的人都有样学样。”

    光光想了想就说道:“我有分寸,你就先忙,先归拢下所有生意,能交给账房的事情你就吩咐他们去做。”

    韩福临走时光光又想到了老宅那边的大房,就又叫住了他“那个,福伯,还有半个月就是中秋,中秋前你再盘一次账。

    以后都这样,每年的端阳,中秋,年底咱家各盘一次账。”

    她很期待,大房那边的账目给她带来的惊喜。

    韩福应着声就去忙了,光光低下头冷笑一声,她这么久都没得出空来,她现在腾出手来有的是法子整治这些人。

    而对于刺杀韩得平的贼人,唐老大和游四爷追查了很久都没有消息。

    那个独耳的刺客好像石沉大海,人间蒸发了一样渺无音讯。

    光光怀疑这个刺客跟去年来西瓜地搞破坏的是一伙的,区别在于这伙贼人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丧心病狂了。

    要不是毛子他们来得早,林氏也被那个贼人给一刀结果了,只要想起,光光都觉得后怕。

    会是谁跟他们家有那么大的仇呢?

    光光和孝延都怀疑是贸家人指使的人干的,可是唐老大派人在贸家前后盯了几个月时间都没发现过有江湖刀客出入,是风平浪静,一切正常。

    光光每天都觉得如鲠在喉,有一个随时随地会要他们家人命的人在暗处盯着,每每想起来都让她脊背发寒。

    但是现在找不到证据,也找不到刺客本人的一点线索,想在这么大的土地上找一个只有一只耳朵类似是贼寇的人太难了,犹如大海捞针。

    光光只能增加人手,日夜保护家里所有人的安全,暂时也只能这样了,没有别的办法。

    对于怀疑对象贸家,他们家现在就是有钱也打压不了他们,所谓民不与官斗,鸡不与狗斗,他们家有钱却是无势的。

    而贸家的长子是个有功名的官身,还在淮阳王身边很得用,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