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得平和林氏不疑有他,只是单纯的担心闺女的病情。
这时见小姑子把丫鬟端来的药喝完了以后,孙氏让婆子把炖好的鸡汤送了上来:“来,光儿,把这乌鸡人参汤喝了,多补补身体。”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过河拆桥
光光嘴角抽了抽,最近几天,这些补汤总是不断,她感觉无比的油腻:“二嫂,我看还是你喝吧,你的身子单薄,你才是应该进补的那一个,把身子养壮实了,再给我们谦哥生个妹妹来玩。”
孙氏被闹了个大红脸:“你这丫头,该打,这种话也能随便说。”
林氏瞪了一眼闺女:“别胡说八道,你嫂子的玩笑都敢开!
孙氏有些害羞的捂了捂脸:“光儿,你就喝吧,那灶下炖了一砂锅呢,咱们家都有的喝。”
家里最受宠的不是唐瑾修,韩璟谦这两个奶娃子,而是床上躺着的这个小姑子,平时小姑子要是说上一句话,公公婆婆是服服帖帖的都会照做的。
正常情况下,韩得平和林氏的生活非常简谱,吃穿都不讲究,虽然平时也有鸡鱼肉蛋,但是也不是顿顿都吃的。
而小姑子这一病,家里所有的好东西就都跟不花钱似的出来了,林氏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可比自己坐月子的时候精细多了。
不过孙氏并不嫉妒光光这个小姑子,一来小姑子心思缜密成熟,为人和善机灵,对自己对孙家都是没得说的,二来,她嫁进韩家以后,了解到韩家的发家史后,对小姑子是有着无限的敬佩和感激的。
光光喝了两口汤,见孙氏眼神有些放空就询问道:“二嫂,你咋滴啦?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孙氏回过神来这才笑着说:“早上啊,孝元媳妇来过,我在琢磨着三叔家的事情呢!”
自从小吴氏被光光强硬的逼着孝元给休了后,光光花了大力气,请了不少媒婆四下打听,在镇子东面不远的周家庄给寻摸了一位姑娘。
这位周姑娘(以下简称小周氏)虽然家里条件不大好,样貌性格却是十里八村一等一的出挑,光光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才给孝元娶到的。
可是小周氏进门以后,与孝元的日月过得只能算是马马虎虎,也不知道孝元是怎么想的,他对小周氏虽然算不上多坏,但是也绝对称不上好的。
光光很多时候就会自责,是不是自己多事,害了小周氏呢:“二嫂,堂嫂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孙氏一脸的纠结,她看了看公爹的神色,这才斟酌着说:“孝元媳妇说,说……孝元堂弟置了外室。”
众人惊愕,光光更是坐了起来:“孝元哥有这胆子?”
韩得平的脸色也变得难堪起来。
孙氏为难的点头:“而且啊,我听孝元媳妇说,说那个外室不是别人,竟然就是孝元前头那个娘子小吴氏来着。”
光光气愤不已:“那堂嫂是咋知道的?”
“孝元说的呗,说啥那小吴氏怀了身子,不适合再待在外面,想要接回家里来。”
韩得平气的老脸通红,他站了起来:“我去找你们三叔唠唠这事,孝元也太不像话了,那侄媳妇多温柔贤惠,又生儿育女的,他咋能这么不靠谱呢?”
光光没有阻拦韩得平,小周氏过门不久就有了孕,现在孩子已经将近一周岁了,只比二哥家里的璟谦小了几个月,可是如今孝元这么不着调,光光肠子都悔青了。
她当初就不应该给孝元说亲,这不是害了人家小周氏嘛?
到了晌午,韩得平脸色不大好的就回来了。
林氏询问:“咋样?她三叔三婶咋说的?”
韩得平气呼呼的道:“老三说,儿子大了,他也管不住,又不能一直关着不让出门。”
光光却不以为然,她冷声道:“爹,我看不是这样吧,他们家以前靠着咱们过活的时候,怎么不见这么硬气?还不是我们说啥都管用。如今情况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主意了呗!”
自从出了休小吴氏的事后,孝元就不来上工了,跟小周氏成亲以后,他们一家直接都辞了自家的工作,另起炉灶做起了粉条生意。
周氏在韩家的作坊里做了几年管事,什么吃食她早都学会了。
他们自己开了作坊做吃食来卖,虽然没有他们庄园里的销量好,可是由于他们压低了一些价钱,生意也是非常火爆的,不说能够大富大贵了吧,靠着这门手艺做个富家翁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他们如此做,尤其韩得富和韩得平还是亲兄弟,是很不厚道的,让别人讲究议论,要是换做庄园里或者村子里其他人这么做,光光早带着人上门修理他们一顿了。
介于两家关系在这摆着呢,加上这些吃食做法啥的也不可能绝对保密,既然别人想学,她拦得了一个拦不了无数个,最后也就放任大家跟风了。
反正如今的庄园里,真正卖钱的生意是几千亩棉花,葡萄酒烧酒,山楂食品,绣工坊,至于粉条糕点啥的那都是毛毛雨,她们不计较那么多,自家吃肉,也让别人喝点汤不是?
韩得平捏了捏拳头,青筋都有些凸出了:“他们这么做,实在是太不像样子了。”
不过如今两家早已经有了嫌隙,也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他们也不好多管。
而且,这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他们自己家里的男人不纳妾,就要求别人也跟着做吧,他们没有那么霸道。
光光捂了捂额头,觉得有些疼。
林氏就说道:“头还晕吗?别想那些了,就随他们去吧。来,快躺下好好休息。”
光光听话的躺回了床上,不一会儿小棉和春花、林宝丰都走了进来。
姐妹几个嫁的都不远,平时走动很方便,来往频繁,知道光光病了以后,几人相携过来探望光光。
光光看着几人,感慨万千,这几人的婚姻都挺美满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给促成的,她不由得想着,为什么到了孝元和小周氏那里就行不通了。
春花看着发呆的堂妹,笑着打趣道:“你想啥呢?光儿,这么认真,我们几个来了都没反应?”
林宝丰捂嘴一笑:“只怕是在想着哪家俊俏郎君。”
光光爆汗:“表姐,我家里哪里有什么俊俏郎君啊?”
几人在床边坐下,闲话家常。
春花说道:“我听王家婶婶说,七月里王妹夫要进京参加会试。”(参加会试的人为各省的举人,会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其他被录取的人被称为贡士,会试一般在京师举行,由礼部官员主持。)
而殿试则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项,参加的人为所有的本科贡士,也就是本科通过会试的人,参加殿试的所有贡士都会授予进士出身,选拔出来的前三名分别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光光并不意外王旭要去参加会试,他在去年是跟孝正一同参加的乡试,同样是中举,孝正的成绩平平,名次只在中等,可是王旭可就出色太多了,他在淮阳府的乡试排名中是第五名。
如果在会试正常发挥的情况下,他得个二甲进士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小棉这时询问春花:“堂姐,那小菊如今过得咋样了啊?”
春花和林宝丰都沉默了会,她们都是嫁到镇上的人,几家也都是亲戚,对于对方家里的一些事情都是有些了解的。
光光眼神闪了闪,对于小菊这个堂姐,她不见得有多讨厌,以前她还没出嫁的时候,在家里还是很勤快的,只是因为她嫁入王家后,加上自家跟三叔家有了些不好的摩擦,她就不怎么到自家的庄园来了。
春花这时才慢悠悠的说道:“反正呐,我看是不大好,虽然王婶婶表面上对她挺好的,可是你们想想,妹夫一年到头回来的时间连一个月都没有的,那小菊守着王家的宅子能有什么开心的事啊?”
林宝丰深以为然:“那可不是,我家相公有时一走两三个月,我都觉得煎熬,这小菊不是更可怜。”
光光捂嘴偷笑,她笑话表姐:“表姐,你也真不害臊,竟然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说你想表姐夫。”
林宝丰红了脸:“谁说我想他了,是宁哥想爹爹了,每天醒来都要问几遍他爹回来了没有。”
光光又想到,春花和林宝丰小棉分别都有了孩子,只有小菊还没有为王家开枝散叶,这种情况下,她的日月估摸着是不大好过的吧!
光光就对几个姐姐说:“反正我看啊,要是王家哥哥不中三甲倒好点,要是中了三甲,那做官老爷是跑不掉滴啦。这么一来,小菊姐可就艰难了。”
春花和小棉没有应这个话题,倒是天真的林宝丰疑惑道“为什么啊?王旭得了官,那小菊不就是苦尽甘来,以后就可以跟相公在一起了吗?官老爷上任不是可以带家眷呐?”
光光打量表姐,这人过得好就是不一样,不用操心那么多,有公婆丈夫疼爱,可以保持着做小姑娘时的天真,相比较于林宝丰,跟着丈夫打理生意的春花心眼可就全面多了。
“能为啥啊?门不当户不对呗!”光光随意的说了一句,就转了其他话题,她不想把人生这些黑暗讲给这么纯真善良的表姐听。
光光没说出来的是,这三房一家以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力更生的本事,所有的技艺也都学到了,可以自立门户赚大钱了,那他们的格局也太小了。
没有韩得平和孝正的声名官威撑着,他们也不想想,那小菊能够跟王家匹配得上吗?而且光光敢断定,只要王旭做了官,小菊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到时她倒要看看这群过河拆桥的人又会如何自处?
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招来的桃花吗
过了两天,光光总算是大好了,因为正是收割油菜籽的季节,她戴了草帽,让家里的仆从们抬着几大桶的绿豆汤往自家的地里来。
他们家现在种的油菜籽高达好几百亩,收割起来很是麻烦,需要大量的短工赶时间收上来。要是等到菜籽熟透了壳炸开,菜籽就全洒地里收不上来了。
光光看着干的热火朝天的工人们,让管事的去喊大家过来喝绿豆汤。
她亲自端了一碗到挥舞着镰刀的韩得平身边:“爹,你快歇歇。”
韩得平见是小闺女来了,欣慰不已,他端起碗,把绿豆汤一口气喝了个干干净净:“哎呀,还是我的闺女疼我。”
光光抿嘴笑:“那当然了。”
周围的人都跟着夸赞光光,有的也会去奉承韩得平。
以韩得平如今的身份品级来说,可以坐在家里做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官大老爷,可是他偏偏不那么做,不仅仅是生活方面朴素低调,平时还会跟工人一起下地干活,让很多人都是佩服不已。
“爹,再有两天就该收完了吧!”
韩得平眺望远方的油菜地:“应该能吧,下午我跟大伙说说,带点黑来割,再拖延下去该耽误耕地插秧了。”
光光点头:“估摸着这五六百亩地,能够收上来四五千两银子。”
还是很累人麻烦的,而且利润不高,不过因为是两季庄稼,是土地再生利用,这么一想也划算。
不过要是跟几千亩地一年十几万两的棉花收入来比的话,这旱稻菜籽油可就只算是蝇头小利了。
光光并没有放弃这些营生,积少成多,在棉花市场饱和掉价的同时,能够发展一些副业也是好的,有谁会嫌弃钱多呢?
韩得平仰头看了看太阳就说道:“闺女,快回去吧,太阳大,再晒黑了你。”
小闺女最是注重自己的皮肤了,经常捣鼓什么美容养颜的法子,韩得平虽然是个大老粗,可是也知道姑娘家的就应该是白白净净的才好看。
光光甜甜一笑:“没事,爹,我等大家开工了我再走,你也注意点。别中了暑气。”
这时,从村子里过来了好几个人,离得近了,光光才看清,竟然是贺凉宵和贺瑶兄妹来了。
贺瑶的身高虽然拔高了不少,可是一张小脸还是带着些婴儿肥,跟光光完全是两种类型的姑娘。
“遥遥,你们怎么来啦?”她们是很好的手帕交,平时经常一块玩耍的。
贺瑶蹦蹦跳跳的的到了跟前:“光光,你可是让我好找,原来又下地了,不是说你病了吗?好了没?”
她连珠炮似的往外冒问题,光光也不觉得聒噪:“我没事了,遥遥,你看我现在像是有病的样子吗?”
贺凉宵倒是规规矩矩的跟韩得平施礼:“韩伯父安好。”
韩得平高兴的应答:“哎,好。”
贺凉宵又看向光光,腼腆的也规规矩矩的施了礼:“光儿妹子。”
俊秀的少年红着脸不敢看面前的姑娘,韩得平眼神闪了闪笑着道:“那个,地里热,光儿,你快带凉宵和遥遥回庄园里去玩。”
光光自是顺从的答应了,几人就都往回走。
韩得平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目送几人离去。
走在路上,贺瑶一刻也不消停,小嘴叭叭个没完:“光光,贺州府好不好玩啊?那镇北王长什么样子?好不好看呐?”
光光拉着贺瑶胖乎乎的小手,开心的笑道:“遥遥,你累不累?一直说,口渴不?”
贺瑶也觉得自己太多舌,不好意思的做了个鬼脸。
几人回到了家里,光光让人把贺凉宵给领到前厅由管家去接待,她拉着贺瑶回了自己的闺房。
吃喝了一阵子以后,贺瑶有些不开心的说:“光光,我过阵子可能就要议亲了。”
光光一口茶水刚喝进去就喷了出来:“啊?你才多大啊,你家里那么着急的?”
贺瑶鼓起了小脸:“那可不,真羡慕你,没人会催着你相看。”
光光汗颜,还真是没有多少人上门来求娶自己,实在是她凶神恶煞的名声太过响亮,估计把本地这些富贾商户官吏都给吓退了吧!
“那你家里给你说的哪里的人家?”
贺瑶失望的道:“是我大表嫂给说的媒,对方是云州府有名的望族。”
嗯?光光诧异,是二嫂的娘家嫂子说的亲事,可是好像有点远啊?
“这你爹娘同意你嫁那么远啊,而且你都没我大呢,成亲嫁人也太早了吧?”
想想,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要是放在后世里,也就只是个初中生罢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到了能够嫁人为妇的年纪了。
所以古代女人寿命是不长的,平均大概是在三十岁左右,一方面是结婚太早对身体不好,另一方面就是医疗条件水平有限,一旦生孩子的时候发生意外,就束手无策了。
贺瑶撇撇嘴,有些想哭:“我有什么法子,我爹执意要我过去相看,估摸着下个月我娘就会带我到云州去一趟。”
光光也有些戚戚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贺瑶:“那你表嫂有没有说对方多大年纪了?长相如何啊?品行好不好?”
贺瑶摇头:“她没细说。”
光光也挺佩服贺知县的,这也太草率了吧,连对方什么人都不知道,就千里遥远的去相看,真是有够不靠谱的。
不过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婚事儿女是没有决定权的。
俩人说了一会子闲话,光光就领着贺瑶到自家的果园子里去摘果子,贺凉宵也跟了过来,少年格外的扭捏,尤其是面对光光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红脸。
光光盯着贺凉宵的面色,奇怪的询问:“凉宵哥哥,你的脸为什么那么红?不会是中暑了吧?”
“啊?”贺凉宵就像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