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 >

第166章

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第166章

小说: 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婢在她身边摆了个凳子,示意王姝坐过去。
  王姝看了眼隋暖枝手边的椅子。主座其实是两个椅子并排,一般来说是男女主子同座。隋暖枝坐了右手边的,左边的自然就空着。她于是又看了眼摆在隋暖枝腿侧的凳子。没什么太大的挣扎便去了凳子上坐下。
  屋里的人见状,飞快地交换了个眼神。
  隋暖枝搭在膝盖上紧紧握住的手,不自觉地放松下来。王姝没有当众为难她,隋暖枝心里很是松了一口气。
  不管侧妃有多受宠,都越不过正妃去。
  王姝过来并非是为了跟隋暖枝争这些的,坐哪里对她来说其实差别不大。倒不是王姝不懂礼仪规矩,而是如今刻意在人前争这些,未免太嚣张。没必要。
  不过她没有很在意,右下手的末排薛泠星看着眼眶都红了。
  薛泠星听从了兄长的话,没有来打搅王姝。也没有刻意去与王姝拉进关系。但三皇孙的百日宴,祭酒府是收到请帖的。她还是来了。早早准备了厚礼,托人送去了王姝的院子。人倒是没过去,但也一大早过来东宫。
  方才看到王姝进来,她激动得心一下子就停了。怪不得旁人说王侧妃像她母亲,薛泠星冷不丁看到王姝,就被她这张与自己极其相似的脸给惊在原地。
  她几乎一瞬间肯定了,这就是她亲妹妹,母亲在外头诞下的妹妹。
  薛泠星静静地坐在人群里目光落到王姝的身上,心里替她委屈。兄长说的没错,侧妃娘娘看着风光,内里的委屈是旁人瞧不见的。
  王姝过来,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毕竟这位才是百日宴的正主。
  一些善谈的贵妇人妙语连珠,逗得屋子里欢声笑语。王姝虽然不擅长与她们打交道,但应对还是绰绰有余的。听着她们说了会儿话,正妃便也顺势给王姝介绍了在做的贵宾。
  隋家人自不必说,哪怕对王姝心有芥蒂,当众却只能表现出亲热姿态。其他人有正妃起个头便自个儿介绍起来。一个轮着一个,轮到薛泠星时。她难得有些激动,看着王姝半天才说自己是国子监祭酒家的。王姝静静地由着她打量,缓缓地露出了个笑脸。
  她一笑,薛泠星的眼眶都湿润了。
  轮到最后一个时,那娇小精致的少妇人有些紧张,磕磕巴巴说了自己是哪家的。若是一般人这般磕巴,必定会惹笑话。但这小妇人生得十分可爱讨喜,叫人打心里恶不起来。
  旁边年纪大些的妇人都是笑,笑得这小妇人一张大红脸。
  王姝没注意这个小妇人,倒是注意到身边的隋暖枝身体一瞬间僵硬了。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隋暖枝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立即将自己的异状收敛起来。
  王姝没在会客厅坐多久,实在是话不投机。她没一会儿便以身体不适先行离开。
  走出了隋暖枝的院子,王姝就问起了身边人,坐在最末端的那个小妇人是谁。这事儿姜嬷嬷清楚,早在几天前她就跟袁嬷嬷一道,将到访的宾客名单熟悉了。
  “是光禄寺少卿的妻室。”姜嬷嬷其实有些记恨隋暖枝让王姝坐凳子,但那个场合,王姝与正妃平起平坐也有些不规矩。只能说不坐不规矩坐了又憋屈,出了院子她脸色许久都没好看过。见主子问了,便倒豆子似的全说,“听说是去岁才随夫婿入京的,还是新妇,巴蜀人。”
  王姝点点头,又问:“正妃娘娘认得她?”
  这姜嬷嬷就不知道了。
  王姝见状也不问了,一群人回了自己院子。王姝没将这事儿放心上,去看了小老三。
  三个月,小老三已经退了红皮,变得白白净净了。这小子在样貌上比较像王家人。一双狭长的凤眸,轮廓较为深邃,骨架子也偏大。
  王姝将小家伙抱起来,他咧着个无齿的小嘴咯咯笑。
  “你笑什么~你笑什么~”王姝也被他逗笑了,拖着嗓子哄他,“你知道谁吗就咯咯笑~”
  小家伙也听不懂,听到亲娘的声音笑得更开心了。
  说到这个,小君珩和呦呦已经开蒙了。如今被萧衍行安排的先生带着,每日都要上半天的学。年纪还不大,学得东西不少。每日除了读书习字,还得学音律、骑射。还有专门的先生带他们习武。这是萧衍行要求的,他的孩子不能养得太文弱。
  王姝倒也没反对,只要小孩子愿意她都不阻拦。
  王玄之也比较忙碌,为了准备会试,他如今大部分时日都用在读书上。虽说先生说此时下场有些太早,可能取不到好名次。但王玄之颇有些着急,担心自己成长得太慢,帮不上王姝。王姝劝不动他,就任由他去闯。许多事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道未来要怎么走。
  逗了会儿孩子,后院也差不多开宴了。王姝一项对这种宴会没太大的兴趣,便在书房待着。
  这两年王家的生意翻了好几番,早年王姝花了多少,萧衍行都按约定几倍偿还。不仅将蒙古这条商道如今拍板给了王家,岭南这边往海上也给了便利,甚至将港口指给了王家。
  当初答应王姝,出海南下寻红薯一事,萧衍行并非说空话。他真的派人去寻了。
  不过如今造船技术的原始,支撑不了太远的航行。倒是王家有两艘大船,能进行远行航海。只是去的最远的地方,不过是琉球。
  王姝不敢胃口太大。一个对南边的出海口意味着什么,学过后世历史的人都知道轻重。这种东西不能也不可能属于私人。一个小小的港口,做得大了,就是一个对外的窗口。如今王姝是掌家人,她不贪且还算有良心,这个出海口给到王家手上,王姝都嫌烫手。
  若是将来王家的子嗣出了要钱不要命的败类,谁能保证不干出祸害大庆百年的丑事?
  这种资源不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算是自家也不行。
  王姝其实一直在琢磨着开海上贸易之路。毕竟王家镖局在岭南设置了分局,还拥有船只。她琢磨着是不是该给萧衍行写一份海上贸易重要意义的论文。将海上领土权利的重要性告知。
  如今大庆虽然强盛,但由于大航海时代尚未来临,地图的不完整和世界观的天差地别的差异。所有人只知西域有小国,却不知大洋的彼岸有着广袤的土地和毛色各异的外族人。更不知开通海上贸易之路的重要性。不过如今的科技并不能支撑航海,但未来指不定会有蒸汽时代的到来,航海技术改进后必然会出现的变革。如今必须得有这个意识。
  写论文是王姝的特长,但是必须要有实物资料支撑。不然空口说白话,只会招致大麻烦。
  王姝琢磨着她南下去岭南,亲自筹备出海事宜的可能。
  思来想去,觉得不太现实。不说她准备去江南这事儿萧衍行都不太赞同,远行岭南怕是更不会答应。倒也不是说他不答应王姝就不去,只是她的专业毕竟是杂交水稻实验。对于机械和土木建造,其实并不是很懂。即便是南下了,估摸着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不过说到这个事儿,岭南的分镖局,是王姝一直想去视察的。离得太远,管控起来不是很方便。当初做内部审计时,岭南这边就是有不少猫腻的。
  王姝正在书房琢磨着写论文,姜嬷嬷端着茶水进来了。
  这么一会儿,她跑去袁嬷嬷那边打听了。还别说,真被她打听到了一点:“主子,你方才问的那个光禄寺少卿夫人,奴婢去跟袁嬷嬷打听了。你猜怎么着?”
  王姝抬起头:“?”
  “这光禄寺少卿夫人虽不是什么能耐之辈,这光禄寺少卿本人却是颇有才华。”姜嬷嬷凑得很近,特别小声地道,“最重要的是,这光禄寺少卿曾是正院那边的未婚夫。”
  王姝愣了一下,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嗯?”
  “正妃娘娘年少时,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感情甚笃。”
  “出嫁的前两年,退婚了。”姜嬷嬷这话说的自己胆战心惊的。
  说到底,骨子里还是守规矩的人。只是自家主子生性淡泊,不爱争抢。下面几个丫头又太木讷。一个两个不懂得替主子打算,姜嬷嬷才逼迫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她日日紧着皮四处打探,四处警惕,就怕有人毁了她们的好日子。
  “啊,这样……”
  王姝倒是没关注过隋暖枝的私事,没想到还有这一遭。怪不得方才看那小妇人脸色不对。
  “不过年少的情意再深,终究敌不过荣华富贵。”姜嬷嬷摇头感慨了一句,“正妃娘娘如今看着小妇人那爱娇讨喜的模样,听说夫婿十分疼宠。她听了,兴许有些黯然神伤。”
  王姝对此没发表意见。隋暖枝退婚嫁给萧衍行不一定是为了荣华富贵,兴许是身不由己。
  隋家可不像一般富贵人家,隋家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走到了非皇族里头最顶尖的那一拨。隋暖枝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贵女,应该不会为追荣华富贵如此。若是家中长辈决定,她拒绝不了。毕竟古代的婚姻可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来轮不到姑娘自己做主。
  当然,这也只是王姝的猜测罢了。她毕竟不是隋暖枝,也不是隋家的姑娘。
  姜嬷嬷也不敢太嘴碎,说了两句,就又道:“主子,方才门房送来一份礼。说是送与主子的。人没来,送了就走了。门房拿到这边,说是随礼一起的还有一封信。”
  说着,她将信拿出来,递到王姝的跟前。
  王姝一眼看到信上的署名,眉头皱起来,镇国公府的。信虽是一女子的手信,却是借着镇国公世子薛霁月为由头,说是盼着能与王姝私下见一面。
  对于素未谋面的兄长薛霁月,王姝自然不清楚其性情的。但也从魏青的资料里看出一些。
  薛霁月为何要见她?王姝将信放到了一边。
  事实上,镇国公府这次没似上次活跃。镇国公薛长风虽还在外院与众宾客饮酒。女眷这边,镇国公夫人赵氏却是没久待。只送了贺礼,拜见了正妃隋暖枝,便以家中还有急事先回了。这也是方才王姝去正院没见到镇国公夫人的缘故,人早就走了。
  王姝心里奇怪薛霁月为何要见她,薛长风也终于知晓了侧妃针对薛府的原因。
  流言传来传去,几经变换,终于传到了他的耳中。尤其是听说这位侧妃与当初离京的刘氏几乎一模一样。薛长风一个没拿稳,手里的杯子摔地上粉碎。
  众人静了一静,须臾,又打着哈哈将这古怪的氛围给遮掩了过去。
  薛长风坐在席位上脑袋一片空白,十几年过去,刘奡的音容笑貌又重新挑动了他的心湖。他沉默了许久,又端起杯子与身边同僚寒暄。脑海中却乱成一团,再不复先前的自在。
  煎熬地等宴席结束,薛长风喝了个伶仃大醉。被人扶回家中,见到赵氏便质问起来。
  赵氏早知他会知道,当日撞见侧妃的不止她一个。那些人早晚会把话传到薛长风的耳中,赵氏早就做好了薛长风质问她的准备。她只是没想到真正看到薛长风为了一个二十年前离开的人如此失态,她心里的委屈瞬间就打乱了她早前准备好的腹稿。
  两人没说几句话就起了冲突,赵氏歇斯底里地哭起来:“你若当真那般爱她,当初又为何同意娶我?薛长风,别说的好像我一个人的错,难道不是你先对我动心的吗?!”
  “住口!”薛长风勃然大怒,一张俊脸扭曲得仿佛恶鬼,“叫你住口!”
  “我偏不!我偏不住口!”
  赵氏就不是个柔顺性子,她年轻时候不守规矩,老了更不会改,“若非你先对我动心,你怎么会一面骂我不懂事一面我手一勾你就答应了?若非你自己先厌倦了平淡的刘氏,你如何会闭着眼睛替我教训她?我是卑鄙,我是狠毒,但这不都是你纵容的吗!”
  “若非你默许,你屡屡出手帮我,我如何敢对你的正妻下手!没有你的默许,我一个娇客敢对主人出手吗?太荒谬了!太好笑了!”
  赵氏的口齿伶俐得仿佛一把把刀,字字句句刺得人鲜血淋漓,“说什么都是我的错,装什么深情不寿?太好笑了!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归根究底就是你自己负的心,是你自己厌恶了她却不愿意承认!如今倒是把一切罪过赖我头上!薛长风,你可真无耻!”
  话音一落,薛长风一巴掌狠狠扇在了她的脸上。
  赵氏捂着脸,眼泪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她转头狠狠地瞪着薛长风,几十年的委屈憋在心里,她今日一定要全说出来:“薛长风,别妄想让我替你承担后果。这件事里,最卑鄙恶毒的人是你才对!”
  说完,赵氏推开门,转身离开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镇国公夫妻俩闹了个不欢而散; 薛霁月听说了,也并未觉得有多快慰。
  让贴身伺候的小厮下去安置,他低头看着书沉默下来。
  看样子父亲去东宫见到侧妃娘娘了; 若不然不会回来发疯。薛霁月一直不能理解父亲所谓的深情。若当真对母亲如此深情,为何做不到一心一意?若当真无情,又何至于牵挂一辈子。
  烛台的灯火摇曳; 一阵风吹得影子随风攒动。安静的书房里,只听见纸张哗啦哗啦的翻动声。
  直至深夜,小厮几次进来劝; 他才放下了手中的书。
  推动着轮椅到床边,任由小厮架着坐上床。每每这个时候薛霁月就极为厌恶自己。这样残废一辈子; 不如早早死了算了。若是死在三年前; 或许就不需要面对这样的自己。可是若他当真死了,可怜的只有泠星。没有兄长的支撑,当真是一点依仗都没了。
  “主子; 早点歇息吧。”小厮替他安置好; 转头吹灭了蜡烛。
  薛霁月没有开口,闭上了眼睛。
  等人走了; 一缕皎洁的月色照进屋内; 为屋内的桌椅披上一层白纱。薛霁月缓缓地睁开眼睛,一双眼睛冷然的仿佛刀锋的寒光。
  他静静地凝视着窗外重重的黑影; 许久; 才缓缓闭上眼。
  次日; 薛泠星一大早就回了娘家。
  嫁到祭酒府就是这点好,与镇国公府只隔一条街。便是薛泠星夫婿对她不好; 也不敢太明目张胆。薛泠星回娘家也比较勤,主要是来陪伴双腿残疾的兄长。她是当真害怕; 若是自己稍稍疏忽,兄长会有一天自寻短见。那么高傲的兄长,为了她苟延残喘。
  薛泠星来的时候满面春风,都没去跟父亲继母请安,一进府便直奔薛霁月的院子。
  薛霁月早知她会来寻他,昨儿去了东宫,许是见到侧妃娘娘了。
  果不然,薛泠星一张口就是王姝:“……哥,没错的,就是妹妹。跟我有七八分相像,美得犹如天边月。我不是说自己长得美,是侧妃娘娘生得美。不是,哥,我是说,她是妹妹。”
  “嗯。”薛霁月勾了勾嘴角,“说上话了?”
  “就说了两句。”薛泠星高兴得有些找不着北,难得有些叽叽喳喳:“人太多,不敢搭太多话。外头那些传言都是胡说八道的,做不得准的。侧妃娘娘的性情很好,瞧着很淡泊名利的样子。跟太子妃坐在一处也十分谦让,并未有跋扈之举。倒是太子妃不像外头传言的那般大方,颇有些计较……”
  “慎言。”薛霁月立即打断她,“莫要乱说话。”
  薛泠星被兄长呵斥了也不难受,吐了吐舌头:“我说的是实话……”
  “甭管是不是实话,太子府如何,轮不到你在外说三道四。”薛霁月啪嗒放下手中的书,“你这般捧一个踩一个,被旁人听到拿了话柄,是要招惹麻烦的。”
  薛泠星瘪了瘪嘴,倒也没反驳。她想说只是一时高兴,在兄长跟前说说。
  但转念一想,这镇国公府可不是就他们兄妹俩。几房争权夺利,不知多少人盯着他们。薛泠星于是将到嘴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