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娘子山里汉-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狱吏听到动静赶过去,只见鲜红的血液分别从两人颈侧的血洞汩汩涌出,捂都捂不住,不一会儿就没了气。
夫妻双双,命绝当场。
“一晌午她疯了似的叫喊着要见黄林汉,可巧下半晌黄林汉还真就来了。
人来了也不见她怎么开口,一直听那黄林汉在说,夫妻俩连争吵都没有,谁知突然就……
毒妇果然手狠,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你是不知,那季秀娥临死都是笑着的,亲眼看着黄林汉断气才肯闭眼,不过她那男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她害得季娘子你家散人亡,如今老天开眼,提前收了她去……”
女狱吏将情况大致说了说,发了通感慨,然后拿着季妧另给的赏钱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脚步声。
关山走过来包住她的手:“怎么这么凉?”
季妧回过神,答非所问:“季秀娥死了。”
抿了抿唇,又道:“黄林汉也死了。”
关山看着她,目光和语气一样平静。
“他们死有余辜。”
季妧顿了一下,点头:“没错,他们死有余辜。”
季妧不想去细思自己在这里面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她只知道,她要还二房一个公道。
杀人犯不该死吗?人贩子不该死吗?贩卖亲生子女的那些人难道不该死吗?
可现实往往需要多方面权衡,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客观条件允许下的相对公正,某些时候甚至还会出现自罚三杯、大事化了的情况。
季秀娥虽然被判了死刑,黄林汉却仅仅只是被叫去问话,可是作为所有罪恶的源头,他凭什么?
二房的惨剧,他们夫妻没有一个无辜。
律法给不了季妧绝对的公道,她也不想拖到明年秋天横生枝节或变数。
但其实,在确认季牧已死,在真正见到黄林汉之前,季妧并没有想到要走这一步。
一切都是在见了黄林汉之后……
季妧想不通,季秀娥为何会看中这样的男人。
常听村里人说,她没嫁人之前曾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姑娘。
撇开一切恩怨不提,她识文断字、勤快能干,且有头脑、有主见,确实强过当下多数女人。
可这样一个人,最后为何会变成这样?
若偏执和心狠手辣是骨子里的,那她对黄林汉又为何无底线的容忍。
真爱?没有沾上赌博前的黄林汉倒是还有可能。
看来再能耐,终究摆脱不了以夫为天的思想。
哪怕那个男人就是一滩烂泥,她在他面前也直不起腰,宁可沤死在泥潭里,也不愿断臂上岸。
对着别人挥舞屠刀,转过头却匍匐在他脚下,任他殴打和吸血,活得狗都不如。
真可悲,真让人看不起。
可不管怎样,她总算死了。
死了就好。
回到家,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季妧提着祭品一个人去了坟山。
路倒是不难走,雪虽厚,毕竟没有结冰,就是有些费力。
等到了地方已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也沁出了细小的汗珠。
借斗篷遮风,将祭品点燃后,季妧在季连松和卫氏的坟前盘腿而坐。
她仍旧不知该说些什么。
长时间的沉默过后,才缓缓说了句:“对不起……”
对不起,没有帮你们找回季牧,可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也是直到这一刻季妧才蓦然发现,自己替他们讨回的公道,在季连柏和卫氏坟前,是如何的微不足道。
公道讨回来了又如何。
所谓的报复,只是活着的人的执着与自我安慰。
死去的人永远无法再醒来,他们已经不需要这种公道了。
“你们……安歇吧。”
季妧提起篮子,转身刚走几步就愣在原地。
小路尽头,是关山挺拔的身影。
关山走过来,什么也没说,将篮子接过,两人并肩下山。
下山不比上山,虽然不怎么陡,但脚下容易出溜。
在季妧滑了两次之后,关山走到她前面,双手撑着膝盖,上半身前倾。
“上来。”
季妧虽然脸皮挺厚,但这大白天的,让他背回去,路上万一遇见个人,被打趣一整年都是轻的。
“算了算了,我能行……”
关山也不废话,直接用强的。
季妧好一阵手忙脚乱,稳下来后,一只手揽着关山脖颈,另一只手紧紧抓着兜帽边沿,嘴里默默念叨着千万不要有人才好。
到了山脚,放眼望去一片旷野,还真没什么人影。
苍茫天地间,仿佛只有她,和背着她的这个男人。
关山每一步都走的极稳,季妧趴在他宽阔的肩背上,很有一种安稳之感。
然后她突然就有了倾诉的。
“我不是季家的亲孙女,和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些你都知道了。
但其实,我娘最初本没存着嫁给我爹的念头,她只求有个安身之处,然后偿还我爹买她的那二十两。
不过大丰村这种地方,你待这么久应该也清楚,没有充足的理由,怎么可能收留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
那样的话我娘照旧能被全村的唾沫星子淹死,我爹以后也别想再说亲。
既然没有更好的选择,那还不如干脆成亲。”
季连柏有一手精湛的木工活,在乡下是很理想的夫婿人选,那几年上门说亲的人不断,他一直不肯点头,直到遇见卫氏。
他不仅对卫氏伸出援手,还一帮帮到底,季妧不禁怀疑,在路见不平和同情之外,是不是也有一见钟情的因素?
毕竟记忆中的卫氏,真的是个很温柔很美好的女人。
“我娘她不仅知书识礼,还有一手好绣工,光靠寄卖绣品,就帮季家赚了不知多少个二十两。
可她仍然觉得亏欠季家……
康婆子或许就是拿准了她这种心理,愈发变本加利的压榨。
你大概不知,我刚落地时,康婆子差点将我掐死,是我爹将我从她手中抢了下来。
她还要赶我们母女走。
之所以没赶成,不全是因为什么家丑不可外扬,还因为他们想要两个会干活的牲口。
我爹在的时候,康婆子会收敛些,毕竟家里的经济来源一多半都是靠我爹。
但我爹一年当中大半时间都要在外做活,很少有时间回家。
他一走,就是我和我娘的噩梦。
好在我娘虽习惯沉默,却并不软弱,她将我护的很好。
每当康婆子朱氏骂我,她就把我抱回房,亦或让我去找堂姐玩,然后一个人承受康婆子升级后的怒火与惩罚。
生生累晕倒这种事不知道发生过多少回,但她从不对我爹说……”
愧疚是卫氏心中最大的软肋。
在她心里,季家对她和她的女儿有活命之恩,而她又和季连柏欺瞒老人家在先,所以不管他们怎么过分,她都报以理解的态度,不曾有一句怨言。
毕竟孙女不是亲的,季家门楣蒙羞,这些都是事实。
季妧也尝试着从这个立场去理解季庆山和康婆子的种种行为,然而终究是不能。
看看季明方和季雪兰的遭遇就知道了,亲不亲生对他们而言真的没那么重要。
他们只是借着这个由头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罢了。
就算季家于卫氏母女有恩、卫氏母女于季家有欠,不管是以工抵债还是以银抵债,也该报完还完了。
他们的恶行又何曾停止过?
撇开那些长年累月的非人的奴役和折磨不提,拖死亲子、耗死儿媳,这一桩桩一件件,哪里是正常人干得出来的?
卫氏后悔吗?应该是后悔的。
当她跪求季庆山和康婆子救季连柏而无果,当她躺在四处漏风的牛棚静等死亡来临,她就已经后悔了。
不然她不会在弥留之际告诉季妧去京城云英巷……她已经预感到,在她死后,她的女儿也不会有善果。
可是太晚了。
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小季妧,哪里知道京城是什么?就算知道,她也去不了。
所以最后她还是死了,被活活逼死了……
二房的惨剧里,季秀娥是元凶,季庆山和康婆子也难逃责任。
然而律法根本无法管制这种“间接责任”,更何况他们还有“孝道”这块免死金牌。
不过没关系。
如今的季家已四分五裂,好强的季庆山病榻残喘,康婆子还要被她那宝贝儿子继续吸血。
报应虽晚,报应不爽。
咯吱咯吱的踏雪声中,听到关山问。
“你想不想去京城。”
季妧很干脆的摇头。
她不知道京城云英巷里住的是卫氏什么人,是她的亲人?还是她孩子的父亲?
不管是谁,季妧都不打算去找麻烦。
“我虽和季家再无瓜葛,但季连柏永远是我爹,我也不需要别的亲人。”
关山故意掂了掂她。
“你还有我。”
季妧揽紧他的脖颈笑出了声。
“对,我有你,还有大宝。”
第474章 为什么
从山上回来,吃罢早饭,季妧去了趟胡家。
年关临近,兼之下了大雪,西河沟那边的卤味作坊已经停工,给大家结了工钱后便提前放假了。
邺阳那边的店里也跟着挂出了暂停售卖卤味的木牌,所以现在即便她不去邺阳,徐来福几人也完全忙的过来。
村塾里的课也停了,胡大成带着小安小花在院子里滚雪球玩。
谢姥娘坐在堂屋门口看几个孩子玩闹,身上搭着专门给她缝的棉被。棉被不大不小,正好将她轮椅中的身子过得严严实实。
精神头瞧着十分不错,口齿竟也利索不少,见了季妧乐呵呵打招呼。
“妧,丫头,来、来了?”
季妧笑:“这才几天不见,谢姥娘你可又年轻了。”
谢姥娘也咧嘴笑了起来,边笑边缓慢摆手:“老、老了……”
胡大成见季妧来了,跑到院门口对外张望了会儿,没见到大宝身影。
回头问:“大宝还没起炕?”
“这会儿在家看书练字呢,找他做什么?”
胡大成昂了昂脑袋:“我要跟他比比谁厉害!”
他这半年在村塾可学了不少东西。
季妧竖起大拇指往他额头按了个赞:“少年好胆气!这边给你个建议——山不来就你,你就去就山。”
胡大成挠头:“去山上干啥,都是雪。”
季妧忍笑:“不是让你上山,是让你去我家找大宝挑战,刚好明方哥也在,可以给你们做个见证。”
胡大成叹气:“我也想……可我怕甲乙丙丁。”
自打甲乙丙丁长成,又发生西河沟咬死狗事件,村里还真没几个不怕的,就连看着它们长大的胡大成和胡细妹轻易都不敢过去。
那几只家伙也的确是翻脸不认人的典型,除了季妧、关山和大宝,外人上门永远是一副虎视眈眈的后爹脸。
“你进门前喊关山,让他来给你开门,甲乙丙丁最怕他。”
一听关山也在家,胡大成的胆气顿时足了,拿着他的书本就出了门。
小安小花过完这个年也有五岁了,个头蹿的飞快,也正是顽皮的时候,非要跟小叔一起去,不让跟就哭闹。
谢寡妇没办法,只能让胡大成把他俩也领上。
“路上小心点,别掉雪窝子里!”
“知道了!”
大门关上,呜呜的风声刹时消失。
锅里还烀着肉,季妧闻到肉香一头扎进灶房,借着填柴之便烤火。
谢寡妇将谢姥娘推回里屋后才过来,跟她交代了一下西河沟的情况。
“天太冷了,清洗东西手必然要泡在水里,确实受罪。好在事后都有抹你那个护手霜,竟没有一个皲裂冻烂的。让停工她们还不乐意呢,都嫌太早了。”
“不早了,还有十多天就过年了,年货总要办办。”
“可不就是这个理!所以昨天下午大家伙把那边扫扫弄弄上了锁,就等年后了。”
季妧倒是想起来一件事:“最近没人去那边闹事了吧。”
村里以麻六姑和苟剩婆娘为首的几个馋懒妇人,对于季妧选别人不选她们这事一直耿耿于怀。
原先做脱水蔬菜那会儿她们还算消停,因为人多,她们不敢惹众怒。
后来脱水蔬菜结束,帮工队就地解算,只留了十个下来,那些人就开始打起了歪主意,三不五时就跑过来找事,要么偷偷摸摸顺东西,要么堂而皇之往里闯。
谢寡妇为此没少和她们骂架,但那些人又哪是能骂消停的?
正所谓小人难防,何况西河沟这边的棚屋全都是为了做脱水蔬菜而临时搭建的,四周只插了一圈篱笆,并不中什么用,狗都防不住。
谢寡妇见季妧忙,就一直没跟她说,这事还是前两天季雪兰告诉她的。
不过紧跟着就停了工,不然季妧就派甲乙丙丁去巡逻了。
“孟里正已经在办手续,等明春建了厂房,院墙盖的高高的,门口再拴两条狗,让她们来她们也不敢。”
没错,季妧已经把西河沟这块地买下来了。
谢寡妇嗐了一声:“现在就算不垒墙不拴狗她们也不敢了,自从出了季秀娥的事,那些婆娘一个个吓破了胆。”
季秀娥该死,这一点明事理的人心里都有数。
但那些不通人气的,她们才不管季秀娥该不该死,只知道季妧把自己亲大姑给送牢里了,爷奶求情都没用。
这么以来谁还敢惹她?
都怕她一个不顺心,把自家也送进去。
“西河沟一下子就清净了。”
季妧心道,等季秀娥的死讯传回来,估计她的名号也能止小儿夜啼了。
“对了,细妹呢?”
来这么久了也没见着她人影,搁往常,听到季妧声音她早跑出来了。
“昨晚上跟大成置气,今早就没出屋。”
这得置多大的气,连早饭都不吃了。
灶膛塞满柴,季妧起身去了堂屋东间,见细妹的被窝果然是鼓着的。
季妧坐上去掀开被子一角。
胡细妹正想伸手撤回去,见是她,停住了。
“小妧姐……”
“这是怎么了,眼都哭肿了?”
胡细妹撇过头,不说话。
季妧打趣:“果然是又大了一岁,有主意了,现在有事连我也不告诉了?”
“才不是。”
胡细妹又把头转了过来,想了想,就把事情一五一十跟季妧说了。
自从季氏味业开张,季妧每天都要去邺阳,教导胡细妹的进度便慢了下来。
而胡细妹这边,完成季妧留下的作业后,往往要等上好几天,季妧才有空给她批改解答。
她又没法去找大宝和季明方,因为谢寡妇要顾着西河沟那边,家里一老两小得留人照看。
总的来说学习效果很不好。
村塾停课后,胡大成日日在家,自感学了不少东西,又总想显摆显摆。
然后胡细妹发现,胡大成认的字已经比她多出很多,明明前阵子还是她认的更多。
胡细妹失落又羡慕,就想让胡大成教她。
胡大成答应了,还跟她说了许多学塾里的事——严厉的夫子,好玩的同伴,课上的惩罚,课下的疯闹……
胡细妹听的多了,愈发沉默,而粗心的胡大成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昨天,她写错了一个字,被胡大成逮住一通嘲笑。
胡细妹气红了脸,心里的话冲口而出:“如果我也能去村塾,我一定不会比你差!”
胡大成冲她吐舌头扮鬼脸:“可惜你永远也去不成,村塾不收女的,镇上也不收,哪里都不收!”
季妧听罢,良久无言。
“大成他就是马大哈的性子,没有恶意……”
或者说恶意不是来自于他,只是这个社会给他的认知就是这样的。
第475章 不见了
“我知道……我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