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福运娘子山里汉 >

第303章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303章

小说: 福运娘子山里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是不被承认的那个,自然不能见光。”
  季妧的脑子缓慢运转了起来。
  “你们不是双胞胎吗?”
  又不是一嫡一庶,同一个娘生的兄弟俩,怎么一个就光明正大,另一个却不能见光?
  “事情有点长,你先打个盹,我看你睡。”
  季妧头摇的拨浪鼓似的。
  她才不要在这个时候打盹,万一眯着了,睁开眼天又大亮,他又不见了呢?
  关山哪里会看不出她的小心思。
  往事他其实不愿回想,但季妧想听……
  抬手将她鬓边的碎发拨到耳后,紧锁的眉宇缓缓松开,往事徐徐道来。
  原来,如今的寇老夫人、也就是寇长卿的母亲殷氏,出身一户军医人家,机缘巧合之下救了寇家长子寇安世,随后不多久便嫁入了寇府。
  当时的寇老夫人看不上殷氏出身,婆媳俩犹如天敌一般,龃龉常生、矛盾不断,寇安世夹在中间两下为难。
  殷氏粗通岐黄之术,尤其擅长给人料理身体,便以照顾夫君的名义,提出随夫同赴边关。寇老夫人考虑到儿子确实需要人照料,也没十分阻拦。
  一晃过去三年,那三年间,寇安世倒是还回来过几次,殷氏却一次也未曾回来。
  本就积着怨的寇老夫人愈发不悦,又因殷氏的肚子久不见动静,便顺理成章的提出为儿子纳妾。
  寇安世虽然拒绝了,寇老夫人却没放弃,一封又一封的家书催促不算,还亲往边关送了几个貌美的丫鬟。
  到了第四年元日,殷氏终于回来了一趟,为了让寇老夫人打消纳妾的主意,在寇老夫人跟前尽了小半年的孝,才被允许重回边关。
  但在殷氏临行前晚,寇老夫人做了个梦。
  她梦见寇家出了双生子,而后便遭遇了阖族斩首、血流成河……非但没带来半分祥瑞喜悦,反而引起了灭门之灾。
  梦醒之后,寇老夫人切切叮嘱殷氏,当然也可以算作警告,警告她万不能生出双生子。若梦中那会带来不详的双生子果真出自殷氏腹中,那么不管谁说情,她都会将殷氏扫地出。
  殷氏当时并未放在心上。
  双生子太少见,不是谁都能生的。再加上她那时腹中空空,就疑心寇老夫人是专门拿这话刺她。
  殷氏与夫团聚后,又过了半年时间,突然传出了喜讯。
  寇老夫人的书信愈发频繁,殷氏起初是不耐烦,等到后来,她的精神一日不如一日,身体也越来越差,终至起不来床只能躺着静养时,也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寇安世只当是孕中妇人多思多虑的缘故,并未想太多,哪想到十月之后,殷氏竟真的生下了双生儿。
  怀孕后期,殷氏噩梦频频,身体每况愈下,生产时又遇上了难产,险险才抢回一条命来。
  经此一折腾,她竟然彻底信实了婆母的话,但她不愿承认两个都是祸害,她觉得两个儿子中,只有一个是会给寇家带去灭顶之灾的祸患。
  关键是哪一个?
  喜得麟儿且一得得俩的寇安世并不信此,还欲遣人快马加鞭,将这份喜悦告予高堂知晓。
  殷氏听说后,赤这脚就从房中奔了出来,夺过信件撕的粉碎。
  她告诉寇安世,要么休了她,要么就摔死两个孩子,不然他们的夫妻缘份就到头了。
  寇安世见殷氏情绪十分不稳,不好再刺激她。但让他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而摔死亲子,他哪里吓得了这个狠手?
  就劝说殷氏,不如将她生了双生子的消息暂且瞒下,等孩子大些再带回京中,到时母亲说不定都忘记这茬了,自然不会再逼着修妻。就算老人家还记着,俩虎头虎脑一模一样的大胖孙子围着她叫奶奶,再硬的心肠也得软下来。
  寇安世哪里知道,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寇老夫人身上,在于殷氏本人也信了那话。
  好在十月怀胎,母子连心,她也下不了这个狠心,于是便同意了寇安世的话。
  置办在边关的那所宅院,里面伺候的奴仆多是从当地买入,寇安世治家仆如治兵,殷氏亦算不上宽和的主母,没有他二人的允许,消息自然是走露不出去的,更遑论传到京城了。
  对外,只说殷氏生了一子,报喜的家书也是如此。
  如果真如寇安世的安排也便罢了,偏偏殷氏生育之后,愈发疑神疑鬼。
  她每天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将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抱到一起,然后眉眼口鼻唇逐一比对,甚至一根头发丝都不肯放过。
  试图从两张懵懂无知的脸上,看出谁才是那个祸害……
  关山的讲述其实十分简练,是季妧根据他寥寥数言,脑补出了个中细节,并试图还原场景。
  然后越还原,越无语。
  又是一个封建迷信害死人的故事,而且既不用相师,也不用术士,仅仅一个无根无底的噩梦,就断定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最后她选定了你?”这是毫无疑问的。
  季妧无语至极,追问道“她凭什么认定是你。”
  “也不算没有根据。
  生大儿子时碰上大出血,鬼门关走了一回,遭了大罪。生小儿子时却十分顺利。
  大儿子一落地,哭声犹如索命,身体也比小儿子壮实。小儿子自小病恹恹的,有人说在胎里被欺负很了。
  大儿子不爱笑,像个讨债鬼,小儿子笑不停,能将人心融化……
  在必须二选一的情况下,放在任何人身上,大概都不难选。”
  寇长卿语气极淡,没有丝毫不甘与恨意在其中,季妧却几乎气炸了肺。
  这什么狗屁理由?!
  女子生第一胎第一个时本就艰难些,怎么就断定是孩子故意让母亲遭罪?
  自小病恹恹,就一定是被哭声大、身体壮的那个给欺负的?
  最可笑的是爱笑不爱笑都能作为评判标准。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又怎能要求两个孩子个性相同。
  不爱笑又怎么了,就不能是打小沉稳,从小就爱思考?
  爱笑又能代表什么?笑面虎、笑中藏奸、笑里藏刀,可都不是什么好词。
  可见人心一偏,根本无可救药。而不被偏爱的那个,连呼吸都是错。
  “就算,我是说就算。就算她认定是你,可她不是跟自家男人盘算好了,等你们稍微长大点就带回京中告知寇老夫人,为何一直让你……”
  为何一直让你这么不明不白的活着,甚至活成了别人的影子。
  后面半截季妧说不出来。
  她的心蜷缩成一团,为关山曾经遭到的不公而难过,而气愤。
  关山将人揽进怀里,抚了抚她的眉心。
  “她真正决定放弃我,并非因为方才那些,是因为一个人。”
  “谁?”季妧从他怀中抬起了头。
  “我的乳母。”


第692章 狄娘
  常年驻守边关的将领虽可以带家眷,却不好太奢靡,不然影响不好。再加上不愿受寇老夫人耳目监视,离京之时,殷氏就带了个管院子的毛嬷嬷和两个随身伺候的小丫鬟,多余的人手一应没带。
  殷氏是小门小户出身,在她看来,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喂养是天经地义的事。她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吃别人的奶长大,便没有提早备下乳母,而且边关那种地方也很难找到合意的乳母人选。
  所以即便生产时亏了身子,殷氏还是决定自己来喂。
  那时她还没有比对出两个儿子中哪个才是祸害,不过以她的精力来说,还是只能喂养其中一个。
  大儿子结结实实,往那一搁,既不哭也不闹,半天不需要人问事。生就体弱的小儿子却不行,片刻也离不得人,离了人就扯脖嚎哭,直嚎到小脸血红喘不上气,怎不让当娘的心疼?
  殷氏选择的是谁毫无疑问。
  那大儿子也不能不管,就让毛嬷嬷现出去寻,还别说,运气不错,寻了个现成的。
  是城里一个屠户家,那屠夫听说寇将军府上招奶娘,立时就把自家刚生产不久的婆娘送了来。说是家里娃娃没留住,婆娘奶水还没断,正好挣点钱贴补下家里。
  那女人约莫二十七八,叫狄娘,细眉细眼,人长得也白净,和她那屠夫男人全然不搭。听说是从南边买来的,曾经也是有钱人家的女儿,既知书达礼,教养也极好。
  按说刚死了孩子,挑个这样的女人来当乳母,实在晦气。可夫人只顾着小公子,大公子嗷嗷待哺,也没时间精挑细选了,便将她留了下来。
  狄娘话不多,浑似个哑巴,不过在喂养大公子上却是十分用心,全当做亲儿一般。
  嬷嬷越看越满意,心道死了孩子也没什么,正因为自家孩子没了,才会将一颗慈母之心转移到大公子身上。
  殷氏却不怎么喜欢狄娘。
  也难怪,作为一个乳母,她实在年轻了些,长得也不错,虽然殷氏对自己夫君的品性很有信心,还是不免升起了一丝危机感。
  毛嬷嬷后知后觉想到这茬,也有些不担忧,深怕狄娘是个包藏祸心的。
  暗暗观察了数日,发现每逢将军来,狄娘都低眉敛目,那双好看的眼睛从不会乱看。就算将军私下去看大公子,她也会退出屋外避嫌,当真是一点非分的心思也没有。
  毛嬷嬷告知殷氏后,殷氏也就放了心,自此更不问大儿子的事,一颗心全扑在了小儿子身上。
  等到后来,殷氏心里慢慢认定了大儿子就是那个灭家的祸害,硬是辟了处小院让乳母带着他住进去,轻易再不肯见。
  寇安世知道了她心结所在,奈何屡劝不听,又不能拿她怎样,唯有趁闲暇时亲自抱长子去见殷氏,试图借母子间那种天然的牵绊来改善两人的关系,谁知效果大不如人意。
  即便寇安世硬将长子塞进殷氏怀里,殷氏也不买账,冰冷的脸不见一丝温和慈爱。大儿子也枯皱着眉头,很不舒服似的往外挣,挣不开就张开小手寻外援。那个外援自然是狄娘。
  殷氏见大儿子跟自己完全不亲,跟乳母都比跟自己更像母子,愈发没有好脸色,心里也更加认定了一件事——老大压根不是她的儿子,就是个借腹投生的祸胎魔星。
  却不想想小小婴孩懂得什么?谁给他吃喝,谁陪他伴他,他自然就亲谁。正如小儿子由殷氏奶,也跟着殷氏睡,片刻也离不得殷氏,是一样的。
  相比之下,殷氏非但不肯喂养大儿子,撒手将他完全交给乳母,还将他迁出了主院。母亲未尽其责,难道还指望孩子仍保存着对母亲的依恋?
  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只可惜人心若被猪油给蒙了,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带去一次,殷氏的厌恶就多一分,寇安世见此情况,慢慢也放弃了,就是觉得亏欠了大儿子,唯有自己多疼他几分。
  但他军务繁忙,差不多小半月才能回府一回,并不能时时陪伴,但只要回来,肯定会率先去看大儿子。
  季妧听到这,心里有点不太好的预感,表情也跟着微妙起来。
  照这样发展下去,不会是将军看上了狄娘,两人日久生情什么的吧?
  一个是主顾,一个是乳母,未免也太……
  季妧对这种事情实在是接受不能。
  不是有人做过一项相关研究吗?大凡发生婚外情的人,其父母或祖辈十之也都发生过婚外情。
  当然,也不能因此就判定出轨基因一定会遗传,即便遗传也是心理上多过生理上,更多的还是个人主观上的选择。
  但家风不正肯定是没跑了。
  一个家风不正的家庭,教养出的后代,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是以季妧一直秉信,女孩子结婚,不能光看你爱的那个人如何,还要看看他的家人如何。未必一定要门当户对,至少要家风良好、三观契合才行。
  她当然知道这套在古代既说不通也行不通,所以她不会拿去要求别人,却也无法让自己完全随大流。
  对于关山,她暂时还是比较放心的,但同一胎出来的寇长卿却恰好相反,正妻小妾通房一个不少,标准的合家欢。
  虽然这些在当前情境下算不上出轨,但他背着郑华蕤夜探桐花巷,即便图谋的是别的,也难说就没有花花肠子。
  若是未来公公也这样的话……
  “你爹不会是看上狄娘了吧?”
  对上关山的视线,季妧赶忙换了种说法。
  “或者是狄娘看上了你爹?”
  话落,顿了顿。
  “当然,如果你觉得小辈议论长辈的事失之恭敬,也可以不说。”
  “没什么不恭敬的。”关山神色淡淡,“狄娘确实看上了我爹。”
  季妧“……”
  她哦了一声,对于接下来的事瞬间没兴致再听。
  无外乎就是将军出轨乳母,然后主母大战小三,最后主母完胜的桥段。
  而且让儿子亲口讲述老子的风流韵事,也挺为难的。
  季妧正想让跳过这节,关山后面又跟了一句。
  “狄娘想要我爹的命。”
  季妧瞪大眼,对于这样的转折有些理解不能。
  “是因爱生恨?还是爱而不得?”
  关山却道“与儿女情长无关,跟家仇国恨有关——狄娘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复仇来的。”
  那这必然不是一般的仇了,毕竟都扯上国恨了。
  “狄娘是异国人。”
  关山颔首“西狄,可曾听说过?”


第693章 还是心疼
  季妧一下子没想起来。
  稍动了动脑子才回想起她曾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宛丘客栈,景明珠说过!
  “我听说你爹曾经出征过西狄。”
  关山并不觉得意外他知道这些。
  “那你也一定听说过,他还屠了西狄一城。”
  季妧没法评判,只能道“是西狄先屠了咱们边境。”
  西狄屠杀大周子民在先,便该承受因此带来的结果,即便百姓是无辜的,但铁蹄之下,从来就没有公道可言。惨死的大周子民没有,被屠的西狄子民也没有。
  “两国交战,最苦的是天下百姓,尤其是挨近边境的那些,因为最先家破人亡的就是他们。当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往往不会去管是谁挑起的战事,只知道是对面的人屠杀了他们的亲人。”
  听不到这,季妧已经差不多猜到了。
  “狄娘是西狄人。是专门培养的细作?”
  “不是细作,就是一普通妇人。祖祖辈辈、嫁人生子都在西狄边陲,然后一夜之间,满城被屠,爹娘夫君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全死了,只有当时在地窖扒菜的她活了下来。”
  “所以她就潜入大周,潜入你爹的驻地,伺机复仇?”
  仇恨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能让一个手无寸铁的人举起屠刀。
  “那她给你当乳母,怕也不是巧合。”
  “她辗转到了边关,自卖自身时被屠户买下,后来还有了身孕。不过……”关山声音沉了沉,“我出生前几天,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
  “就为了以乳母的身份进府?那、那她怎么知道你们府上就一定会请乳母,要是进不成……”
  一个母亲,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啊!
  季妧惊愕到几乎失语。
  关山的神情也有些复杂。
  “屠户发现她一直在喝避子汤,多番殴打施暴之后,才有的那个孩子。”
  季妧恍然。
  狄娘一心相为夫君和死去的儿女报仇,不得已委身屠户,哪里会真的愿意为他生儿育女,何况是家暴得来的孽种。
  满心仇恨湮灭了母爱的本能,牺牲一个不受欢迎的生命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也便理所当然了。
  “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泰叔审出来的。”
  季妧还是觉得古怪。
  “殷氏生产前后,精神和身体一直不好,会不会跟狄娘有关?”
  不然未免太巧合了些。
  关山皱了皱眉“倒是没听泰叔提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