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福运娘子山里汉 >

第327章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327章

小说: 福运娘子山里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良环得了准信,对姑爷的爱慕便不加遮掩,然而对于纳妾一事,姑爷似是有些排斥,始终不肯点头。
  良环终于按捺不住,六月的某天夜里,趁着往书房送醒酒汤的机会,特意换上了单薄的衣衫……只可惜姑爷虽醉,却还保有几分清醒。
  姑爷鲜见的发了怒,直接叫来观言将良环赶出书房,还发下话来,今后也不许她去前院伺候。
  良环脸面尽失,满怀委屈跑到夫人跟前哭诉,没想到往日待下她极宽的夫人,非但没有宽慰她一言半语,反倒唤来了人牙子。
  良环不明白。
  她接近姑爷,夫人明明同意了的呀!
  她又不光是为了自己,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夫人?
  夫人身子不好,成亲至今迟迟没有动静,若一直不能给宋家孕育子嗣,老夫人早晚也是要给姑爷纳妾的。
  与其纳别人,何如纳她?
  她是夫人的心腹,自小伴着夫人长大,即便做了姨娘也不会背叛夫人,她生的孩子也可以养在夫人名下……
  为什么突然要卖了她?
  对此,夫人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夫君不想再见到你”,便命人堵住了良环的嘴,将她绑出了宋府。
  慈姑当时就在场,亲眼看着良环眼中的不可置信化为瞋目切齿,像是疯了一样的挣扎、哭求……
  然而已经无济于事了。
  夫人垂着头、品着茶,直到院子里的喧闹彻底平息,才抬起头,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
  “主仆一场,谁曾想竟走到今日局面。若非她心太大,何至于……”
  慈姑一向本本分分做事,在任府如此,到了人事简单的宋府就更是如此。
  她自问没亏过心,所以从来不会惧怕什么。可听了这句话后,愣是让她生生打了个寒噤。
  她不算是个聪明人,很多事都是后知后觉。
  譬如良环对姑爷的心思,譬如夫人对良环的纵容。
  良环被卖之后慈姑时常会想,若夫人在刚发现端倪时就敲打良环一二,良环再多的小心思都会摁灭掉,毕竟她眼中有夫人,并非一味卖主求荣之辈。
  就算良环当真昏了头,夫人大可将她打发回任府,亦或者打发她嫁人……结果是都没有。
  夫人明知良环对姑爷的心意,还任由她去献殷勤,甚至特意给她制造机会,自己则从旁默默观看。
  慈姑不知,夫人究竟是在观察良环,还是在考验姑爷。
  每当被老夫人催问有无身孕,夫人回屋之后,总会拉过良环的手,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话里话外,似乎她的后半生只能靠良环了,确切的说,是良环的肚子。
  她的这种态度无疑给了良环更大的错觉,所以良环才会越来越无所顾忌……
  对于发卖良环,夫人给出的理由是姑爷不想再见到良环。
  或许是苦出身的原因,姑爷对人总怀有一份宽容和理解,对府中下人连打骂都没有过,更遑论动辄发卖的行为。
  他确实不想再见到良环,也不想府中被搅的乌烟瘴气,所以事情过去三天后,姑爷来找夫人商议,提出的建议就是将良环送回任府或者送她嫁人。
  慈姑记得清清楚楚,当听到姑爷这么说时,夫人表现的十分震惊,而后便扑到榻上痛哭不止。
  “良环惹得夫君动了如此大怒,我还以为……原是我误会了夫君的意思,我对不起良环!这几天我一边挂念着良环,一边还担心夫君因为此事迁怒于我……”
  姑爷也有些怀愧,以为是自己没表达清楚,才导致良环被卖、夫人痛失了心爱的丫鬟。
  慈姑将一切看在眼里,可她不惯多言,也不敢多言。
  今日饭桌上,夫人冷不丁冒出一句要将她抬房的话,为了避免步良环后尘,她是不能不多言了。
  “夫人,奴婢只是个最低等的粗使丫鬟,相貌粗陋、资质蠢笨,做些洒扫做饭的活计还行,不配伺候夫人和姑爷。”
  任盈珠的目光从她平平无奇的脸上扫过,语气一点波动也没有。
  “良环貌美、机灵,却未必有你的福分。当初几个大丫鬟中,我除了良环,独独挑了看门的你,知道为何?”
  慈姑低垂着头,没敢接话。
  “粗陋有粗陋的好,笨也有笨的好,我就喜欢你的本分老实。我刚才跟姑爷说的话……”任盈珠顿了顿,“是认真的。”
  “夫人!”慈姑一头磕在地上,“奴婢真、真不……求夫人收回成命!”
  任盈珠似是被她这副模样给逗到了,苍白的脸上竟露出几缕笑意。
  欲要张口,又是一阵呛咳。
  “夫人,该歇息了。”屋外走进一个仆妇。
  良环发卖以后,身边缺了用着趁手的人,任盈珠便又从娘家要了个过来,这回要的是已经成家的戴氏。
  任盈珠咳的有气无力,咳停后,在戴氏的搀扶下重新站起身,目光仍旧落在慈姑身上。
  “我的东西,我给你,你才能要,我没说给,你就不能伸手,连非分之想都最好不要有——良环跟了我那么久,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慈姑,你和良环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不用怕。”
  慈姑听着脚步声走远,又磕了个头下去“奴婢去给夫人煎药。”
  任盈珠并没有回自己院子,而是在仆妇的搀扶下去了孟氏那。
  孟氏对任盈珠也有心结。
  当初她一心想让璟儿休了方玉芷改娶任盈珠,哪里知道这任家小姐是个先天不足的,成亲整一年,肚皮一点动静也没有。
  孟氏在乎宋璟,更在乎孟家香火传承,一个无法传承香火的儿媳,肯定惹她不满。
  但任盈珠和方玉芷不同。
  方玉芷娇生惯养、颐指气使,从未将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而任盈珠这样一个大家千金,非但一点千金小姐的脾气也没有,还很是善解人意,晨昏定省、吃穿用药,样样都妥帖周到,连陪嫁带来的贾嬷嬷也肯拨过来伺候她。
  本人知礼识趣,娘家也不可小觑。
  孟氏从前并未怎么将学政放在眼里,可她到底不是一无所知的乡下夫人,学政和礼部尚书的区别她还是知道的。入了京、清楚了仕途的艰难后,对于璟儿能有这样一个岳家帮扶她乐见其成,那么对于人家的女儿,自然不好过多为难。
  婆媳俩和和气气说了一番话。
  话至尾声,任盈珠随口提起了季妧。


第748章 如此难
  “娘,季妧进京了。”
  季妧二字刚从她嘴里出来,孟氏手里的珠串就扯断了线。
  任盈珠看着一地念珠,心里已然清楚——那个疯妇说的都是真的。
  无需再证实什么了,可还是想证实些什么。
  于是掐头去尾,告诉孟氏,季妧来京城了,而且有一阵子了。
  至于她和汉昌侯府的纠葛、以及她现如今的身份,一概没说。
  孟氏果然变了脸色。
  任盈珠清楚的从她眼中看到了厌恶和防备。
  对于这个婆婆她还是有几分了解的。方玉芷那等娇蛮脾性她都能忍住,并且将局势把控在自己手里,让方玉芷始终处于下风,如今只不过提到一个名字,就让她这般如临大敌……
  孟氏回过神,一把抓过她的手,脱口而出的第一句,是问她宋璟知不知晓。
  任盈珠的手腕被抓的生疼,可是不及她心口疼。
  她摇了摇头,孟氏明显松了口气。
  都说知子莫若母,孟氏比谁都清楚,她压制得了儿子的人,压制不了儿子的心。季妧在京城的消息只要进了宋璟耳中,他必然会去找她。
  季妧好端端的为什么会来京城?
  肯定是听说璟儿在京中做了官,后悔了。
  亏得当初把话说的那般硬气!到头来不还是悔了?
  胸中积压了两三年的恶气终于稍稍得解,伴随而来的是被放大的恐慌。
  季妧想做什么?
  她不是已经招赘了吗?
  已嫁之身,她还想做什么?
  还想来祸害璟儿?
  不行!
  绝对不行!
  以前她不同意,是因为季妧女户的身份、有个拖油瓶弟弟、自身也不检点,如今让她厌恶的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甚至连黄花闺女都不是了,她更不会同意。
  尤其季妧害的他们母子隔阂至今……璟儿虽仍对她百依百顺,可这种孝与顺与以往是不一样的。
  孟氏也说不来哪里不一样,她只当是心结未解的缘故。
  做娘的,一片苦心总是为了自己的孩子,难不成还能是为了她自己吗?
  璟儿走到今天不容易。
  他需要的是任盈珠这样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于他仕途有所裨益的妻子,而不是一个只会拖他后腿、给他带来污点、让他授人以柄的祸害。
  璟儿不理解没关系,他总有一天会理解的。
  孟氏一方面担心季妧重新缠儿子,另一方面又怕在任盈珠心里扎了刺。
  但任盈珠既然已经知道了季妧的存在,心中疑惑不消的话,定然还会往下查……
  孟氏思来想去,选择将前情淡而化之告诉了任盈珠。
  过程中当然少不了移花接木的手法。
  譬如,季妧先对宋璟起的意,抛却廉耻歪缠宋璟,还闹的满村皆知。宋璟不忍把话说太绝,反让她会错了意,以为宋璟心悦于她……宋璟实在无可奈何,这才匆忙去了方玉芷。
  末了,拍了拍任盈珠的手。
  “只要我活一天,季妧就不可能进宋家的门。你放心,娘永远站你这边。你也得抓紧,赶快给璟儿生个儿子,这样才能把他拴住……”
  任盈珠覆她的手,笑的温婉依旧。
  “谢谢娘。”
  从孟氏房里出来,任盈珠扬的嘴角倏然垂落。
  似一道雷劈进了她的五脏六腑,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了。
  “夫人。”
  戴氏见她神色不对,匆忙将她扶回了院子。
  任盈珠斜倚在床榻之,看着空荡荡的寝房,目中似悲似嘲。
  “他是我的夫君,可是你看看这屋里,有多少他的痕迹?”
  戴氏沉着脸:“姑爷不知感恩,您该回去找老爷告状才是!”
  任盈珠摇头:“他本就不肯亲近我,我若真那样做了,他会离我更远……”
  都说至亲至疏夫妻——她和宋璟,从未有过至亲的时刻,一开始便是疏远的。
  她以为只要能嫁给他、再努力对他好,早晚能走到他身边,进而走近他心里。
  慢慢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他好像越来越远了。明明就站在那,甚或者躺在她身边,她就是觉得这个人她够不着。
  “我以为他是怪我使了手段,怪父亲逼他休妻,怪我们任家让他沦为同僚间的笑话……我甚至以为他心里是有方玉芷的。”
  错了,原来全都错了。
  他心里是藏了人,可那个人不叫方玉芷,叫季妧。
  “只要这两个字还刻在他心里一天,我就永远走不近他。永远……”
  任盈珠望着虚空,喃喃自语。
  戴氏皱眉:“夫人的意思是……”
  若当真只是一介村女,将之打发出京便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有的是法子让她一辈子也不敢再出现在姑爷面前。
  可这村女背后牵扯颇广,未免有些棘手。
  “依奴婢的意思,夫人且耐心等等,等闵王府倒下……”
  “不。”
  宋璟一直留在闵王府,是因为季妧在闵王府。
  等闵王府倒了,说不定就晚了。
  烛光昏暗,映照在任盈珠的脸,莫名添了几分晦沉。
  “你明天回趟任府,问兄长要几个人,帮我盯着姑爷……还有那个人。”
  戴氏点头:“奴婢明白。”
  室内又传出一阵惊天动地的轻咳,慈姑适时端着药出现。
  入夜,万籁俱寂。
  季妧再次从鼓角齐鸣中惊醒过来,浑身冷汗淋漓。
  她大睁着眼,盯着黑漆漆的帐顶,过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是在闵王府。
  急喘了几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中衣湿漉漉的贴在身,十分不舒服,
  摸黑下床,点亮油灯,重新换了套,而后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水是凉的,可以帮助她很好的分清梦境与现实。
  再次躺回床,灯不敢熄,眼也不敢闭。
  她怕一闭眼,又回到那个尸山血海的地方。
  旌旗猎猎,喊杀声震天,而她只能隔着河,眼睁睁的看着一支泛着冷光的箭直奔拼杀中的关山而去。
  鲜血喷溅,透骨而过。
  季妧翻过身,紧紧揪着胸口的衣裳,整个人蜷缩成一团。
  关山离开后的每一个夜晚她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他在小婺河中箭的消息传至京城,那段时间季妧甚至要靠着安神的方子才能短暂入眠。
  白天尚能借忙碌分散心神,到了晚就彻底不受控了。
  乱七八糟的念头一齐涌来,还都是不好的念头。
  真能把人给逼疯。
  季妧这才知道,做个英雄的家属,竟是如此难。


第749章 跑偏了
  如果她还是她,关山还是那个传说中战无不胜的神武将军,该有多好。
  英雄果然只适合站在高台供人顶礼膜拜。
  因为当你走近,当你了解,当你发现原来他也是血肉之躯时,就再也没办法把这个人当成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了。
  原来英雄也会受伤,英雄也会死的。
  贞吉利在信中说,小婺河那晚,射中关山的那支箭但凡再稍稍偏离一指,关山就没命了。
  可他不能休养,甚至不能倒下……
  这一关总算是熬过来了,下一次呢?
  沙场瞬息万变,敌人四面八方,万一下一支射向他的箭没有偏离……
  季妧实在不敢设想那种后果。
  躬披甲胄、亲冒矢石、身先士卒,这些都是曾经她所赞扬的品质。
  可是现在……
  有时她甚至会忍不住去想,关山若是能自私一些就好了。
  不要回回都冲在最前面,不要置生死于不顾。懂得见机,懂得惜命……
  这样想的她无疑是自私的。
  关山的命是命,其他将士的命也是命,关山若是往后退,其他人又凭何往前冲。
  若是关山和将士们都往后退了,都惜命了,他们身后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处在关山的位置——为将者,理当爱兵如子,将士们信任你、将身家性命交托予你,你又怎么能够拿他们的身躯做盾来苟安一隅呢?
  关山不会,所以不管季妧怎么想都是徒劳。
  季妧也时常为这样的想法而感到自愧。
  毕竟是个现代人,读过书、识过字、见过世面……可那又怎么样?
  随遇而安的能力再强,也不包括对战争的适应。
  她就是想顺顺遂遂走完这一生而已。不要提心吊胆,不要大风大浪。
  只可惜天不从人愿,走到今日,似乎一切都是反着来的。
  她每天都在提心吊胆,而她爱的男人,每天都是九死一生。
  季妧心里偶尔也会埋怨一下关山。
  犹记得去年七月间她还问过关山是不是要回到关北军中。
  关山说不会回去。
  结果呢,是没回关北,去辽东了。
  果然将避重就轻这一技能运用的炉火纯青。
  季妧更加责怪自己。
  当初为什么非要故作大方明事理,说什么倘若烽烟再起关山想重披甲胄的话,自己不会拦他。
  一语成谶了吧。
  现在只盼着关山能做到答应他的后半句,平安归来……
  其实这几个月间关山有暗中给她报平安。
  只是纸再多的安慰之言,都不及好生生的人站在面前。
  战事吃紧的时候,千里迢迢赶回来送一场浪漫这种事,关山肯定是不会做的。
  季妧想过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与其在这胡思乱想,还不如自己躺去辽东。
  可是这种紧要关头,她没法撇下大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