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娘子山里汉-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家,匆匆吃了细妹给留的饭,一个个扑到炕上倒头就睡,直睡到晌午才起。
而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数钱。
一匣子的铜板,偶尔也有几个碎银角子。
谢寡妇数数不行,胡大成连一百都数不到,季妧嫌累,这个苦差自然而然交给胡良了。
胡良才不觉得是苦差,在他看来这是一等一的美差。
他温柔的在匣子里摸了一会儿,才开始上手数。
“一、二……一十、三十……一百五十……”数到最后,嘴都合不拢了。
“多少?”谢寡妇瞪大眼,又问了一遍。
“二百一十文!”四十二碗,每碗五文,可不就是二百一十文。
胡良欢喜的补充道“照这么算,十天咱们就能赚到二两,一个月五六两,搞不好近十两呢!况且小妧都说了,之后生意会稳步上升,咱们只会赚的更多。”
“我的天!”谢寡妇一拍巴掌,“这可比打零工啥的强多了!”
屋子里一片欢欣鼓舞,季妧也就没挑这个时候破坏气氛。
她算了算,虽然胡良没有把人工和每天的原料投入算进去,但照这个势头,最差一个半月就能回本,之后就进入盈利期。
总得来说,稳赚不赔。
中午饭桌上,胡良继续不耻下问。
因为他想了一天都不明白,为何他一开始喊胡辣汤没什么效果,季妧给他出了注意之后,就吸引了那么多人来。
季妧把嘴里的饭咽下去,问他“你翻来覆去就胡辣汤胡辣汤三个字,不觉得干巴巴的?”
胡大成啃着馒头,跟着怼他哥“就是,旁边卖包子的还知道喊人家的包子皮薄馅多呢,你就会喊胡辣汤、好喝。”
胡良涨红了脸,作势要打他,被他躲开了。
“咱们卖小吃的,尤其卖的还是人家都不知道的东西,那么你打出去的广告里就要包含以下几个信息。首先,你得让客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吃我们的东西;其次,你得证明,咱们的东西很好吃。第三,如果可以,尽量带点额外的好处,毕竟谁不喜欢实惠呢?”
胡良仔细听完,若有所思。
“祖传秘方、从未吃过,这两条信息让客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吃咱们的东西,因为新奇。而吃过的都夸好、不好吃不要钱,则是证明咱们的东西很好吃,因为自信。”
季妧点了点头,孺子可教。
“那,第三点呢?”
“这个明天再说,也不能所有招都赶一天使完。”
胡良五体投地了都“小妧,你可真精!”
季妧一脸无辜“做生意不靠精,难道靠萌吗?”
“萌?”
季妧挥了挥筷子,把话题带过“吃你的吧,待会儿还有事要做。”
桌上几个人齐刷刷看向她,表情有点惊悚“做什么?”
不是说可以早点歇着的吗……
季妧淡定的把汤喝完,吐出三个字“炸油条”
第77章 新品油条
油条?又是没听过的东西。
“今早你们有没有留意,好几位客人都在抱怨同一个问题。”
胡良顿时想起来了“是不是问咱们怎么不卖包子酥饼的那几个?”
季妧点了点头。
不止餐饮行业,许多行业其实都忌讳产品单一,所以每过一个周期,就必然会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或者干脆推出换代产品。
季妧其实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胡辣汤刚上手,一来还不确定是不是受欢迎,二来也怕忙不过来,就想着一样样来。
但经过今天,关于市场的疑虑彻底没了。
而且她去还辛大夫药碾子时打听到,这个时候竟然已经有了明矾这种东西,一德堂就有。据说是从南边传过来的,还不普遍,除了药用,也就是一些染布坊在用。
谢寡妇提议“要不咱们也卖包子?”
胡良却不是那么赞成“光咱们那一片,卖包子的就有三四家。”
“良子哥顾虑的没错。”季妧没想到他招呼客人之余,还能有心观察周围情况。
“虽然有胡辣汤带着,咱们卖包子也不会差,却也没有能吸引人的亮点。也就说,它只能靠着胡辣汤带动,却没办法给胡辣汤增色。”
“那你说的油条可以?”
“油条和胡辣汤一样,都是新事物,胡辣汤已经被客人接受了,如果油条也能打开市场,强强相加,对我们而言是两个活招牌,对客人而言又有吃又有喝,他们就不会因为觉得东西少而跑到别的摊位,咱们也就不会再流失客人。”
胡良顿时来了兴趣“那什么油条真有那么神奇?”
“试试不就知道了。”
季妧用葫芦瓢舀了差不多一斤面粉倒盆里,掺进之前留的老面,开始和面。
揉成面团后,放院子里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盖上盖子,发酵半个时辰。
把碱、盐和明矾按一定比例用温水混合,然后一点一点揉进发酵好的面团,彻底揉匀后继续发酵半个时辰。
这一过程叫做醒面,能使刚揉好的面团变得更加松软有弹性。
面团醒发好之后,在案板上抹一些油,将面团放上去稍微揉软后,摊成长宽片。
同一时间,洗刷好的铁锅已经烧热了,季妧把谢寡妇家和自家的两罐子菜油全倒了进去。
谢寡妇吓了一跳“妧丫头,你这是要干啥!”做个油条这么费油?
季妧笑道“放心吧谢姨,就让他们下去洗个澡,费不了多少油的。”
谢寡妇还是心疼“这还不费?够费的了,这得多少钱才能回本?用我家的就算了,你的留着吧。”
胡良心里也有些打鼓,这油条又是白面又是重油的,成本会不会略大啊。
季妧装听不到谢寡妇的唠叨,转过身将醒好的面片切成长约十厘米,厚约八毫米的长条面坯。
然后分别取两个面坯叠加起来,用筷子在中间稍加按压,使它们粘在一起。
等油锅开始冒烟时,用手把压好的面坯稍稍抻一下,这样在外观上就有了油条的雏形。当然也可以顺势旋转成麻花状再下油锅。
油温有点高,季妧怕蹦出的油星烫到手,就让胡良折了两根粗细均匀的树枝弄干净,勉强充当长筷子。
等面坯浮上来之后,过五六秒就用筷子轻轻翻面继续炸制,油条基本定型后就更要勤翻动,确保它能均匀受热,防止一面炸糊了一面还没熟的情况出现。
谢寡妇刚刚还在嘀咕,这会儿和胡良一起瞪大了眼。
他们清楚的看见,两疙瘩粗面条丢进去,然后就跟变戏法似的,越变越鼓胀,眨眼成了又长又粗的金黄形状。
季妧把炸好的捞到盆里控油,继续炸下一批。
等忙活好,金黄的油条往堂屋桌上那么一摆,还没咋呢,就诱的人直流口水!
除了季妧,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开吃起来。
然后除了连夸好吃就没别的了,小半盆油条很快被消灭干净,连大宝都吃了三根。
胡良是彻底没顾虑了“这个绝对行!金灿灿的,看着就喜人,而且又大又实惠,实际里面是蓬松的,不费面也不费油,吃起来不仅酥脆,还有韧劲,就卖这个!”
谢寡妇自然也没有异议,她刚刚看了锅里剩的油,几乎看不出差别。
吃多了油条,导致都不想吃晚饭,考虑到明天又是一场硬仗,大家洗漱好就各自睡下了。
第二天起的比头天还要早,到了镇上直奔昨天那个摊位,就是怕摊位被别人占去。
奇怪的是,其他摊位上三三两两都有人了,他们那个摊位还是空着的。
季妧暗暗想,难不成这位置有什么问题?
她本想让胡良换一个地方试试,结果胡良问了一下,这边摊位相对其他地方而言基本是固定的。他们刚来,不好就因为抢摊位的事和人家闹矛盾。
“那你问清这个摊位什么情况了吗?”
“他们只说这地方也是长时间空着。”
胡良嗨了一声“不管了,左右是无主的地方,别人不摆咱们就摆。”
也只好先这样了。
几个人分开忙活起来。
谢寡妇和胡大成帮着摆放桌凳,胡良把两口简易锅灶搭起来,一口做胡辣汤,一口炸油条。
季妧先煮好胡辣汤,见天色泛白,就开始准备油条。
面是事先在家里揉好发好了的,来的路上用棉被包着,时间足够醒的了,所以这会儿直接在案板上摊好再切成面坯,等油锅烧热就开始下锅炸。
旁边摊子上的人经意不经意的都往这边瞅,昨天是胡辣汤,今天又是弄啥?
天将明,还没等书院的学生下早课出来,那几位说好要来吃胡辣汤的客人已经到了。
胡良把他们引到桌子边坐下,胡辣汤很快送上。
其中一个端起来先喝了几口尝尝,之后仰脖一气喝光光。
“还别说,你们这什么辣子汤的,粘乎乎、香喷喷,还真好喝。”
季妧在灶边接话“我们的胡辣汤可不仅是味道好,还有防病健身的功效,里面加了好几味药材,都是辛香行气、舒肝醒脾的。大叔你常来喝,保管身体好胃口好,吃嘛嘛都香。”
那中年汉子闻言乐了“是不是啊?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再来一碗了。”
胡良有些摸不清季妧说的是真的还是胡诌的,但她这话无疑很有效果,其他几个客人闻言也都赞不绝口,有食量大的喝完也喊着要加碗。
季妧心想,能没有效果吗?又便宜实惠,还有药用价值,哪找去。
说话的功夫,第一批油条出锅了。
季妧咳了一声。
胡良顿时意会,一秒钟化身推销员。
第78章 黄金搭档
“我们这除了胡辣汤,又推出一款新品,几位要不要尝尝?”
胡良端着盘子走到几张桌子中间站定,上面横放着几根长长圆圆的东西,金黄的,因为刚出油锅不久,还能听到滋滋的声音。
“这是什么东西?好吃吗?以前咋没见过?”
胡良免不了介绍一番,跟着道“胡辣汤您之前也没喝过,好不好喝您说了算,我们可不欺人。这油条和胡辣汤是黄金搭档,有干有稀,你吃到肚子里也舒坦,至于好不好吃,还是得您说了算。”
名字自然是季妧取的。
胡辣汤汤色偏暗黄,油条本身就是金黄色,叫黄金搭档倒也贴切。
客人都跟着笑起来“还黄金搭档,那我倒要尝尝。你这个怎么卖的?”
胡良用筷子夹起一根缠成麻花状的油条“两条并一根,一根四文钱。”
“嗬!你这一根油条都赶上两个包子了。”其他人也都觉着有点贵。
有了之前的经历,胡良倒不怎么慌了,这份底气主要源自对产品的自信。
“我们这油条用的可是精白面,还要过油,这且不提,主要是费功夫。再说了,您拿我们的油条和包子比价格,那也比比长度。这么粗这么长的油条,不比两个薄皮包子实惠?而且这可是新鲜东西,别说居庸镇,就是邺阳县我敢肯定都没人吃过。四文钱又管饱又尝鲜,你觉得亏吗?”
他说话的时候,夹着油条在众人面前晃了那么一圈,油条的香气自发的钻进每个人的鼻孔。
最靠近他的客人喉头滚动了几下,把钱拍在桌上“先给我一份尝尝。”
待他咬了一口,胡良忙问“味道怎么样?”
那人只顾吃,根本顾不上说话,冲胡良竖了个大拇指,连连点头。
看他这反应,其他人也纷纷要了一份,吃过后自然都是赞不绝口。
刚送走吃饱喝足的一茬客人,书院的学生就下早课了。
昨天那个小圆脸当先冲了过来“老板!两碗胡辣汤。”
在他之后,呼啦啦又来了不少学生,有和小圆脸差不多大的,也有和胡良一般年纪的,但大都是昨天在这吃过的客人。
胡良又把之前推销的流程走了一遍,这些学生对吃的抵抗性更低,基本都点了胡辣汤加油条。
冬日的清晨,一碗糊辣汤下肚,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来,身子暖了,胃口也开了。
这时候再配上一根蓬松酥脆的油条,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结果就是,他们摊子的黄金搭档彻底出名了。
送走一拨又一拨客人,等街上再也看不见一个学生,还有人来问,季妧直接说没了。
那人摇头走后,胡良问季妧“不是还剩一些呢吗?”
他话音刚落,就见一德堂那个小药童提着一个食盒跑了过来。
“季姑娘,东西还有吗?我可是瞒着我家少……辛大夫,好不容易才出来的。”
季妧笑道“特意给你留着呢。”
她接过食盒打开,把里面的汤碗拿出来,盛了满满一汤碗,足够两个人喝了。然后把剩下的四根油条也给装进去。
平安接过食盒,想递钱给季妧,被她塞了回去。
平安就有些不好意思。
昨天季妧去医馆还东西,说在镇上开了个早点摊,让他们早上没事可以去尝尝。
平安好吃,自然马上就同意了,辛大夫却不准他来,因为猜到季妧不会收钱。
季妧故意道“辛大夫不吃拉倒,你回去当着他面吃,就说是我请你的,他管不着。”
平安挠了挠后脑勺,笑着再三道了谢,提着食盒就跑了,显然是迫不及待回去和他家少爷分享好吃的了。
胡辣汤和油条相继推出,而且反响不错,第三天季妧就适当加了些量。
这天凡事来摊子上的客人基本都是熟客,不需要胡良再费口舌介绍,点名就要吃他们家的黄金搭档。
等到学生回书院上课,中间稍微空闲一点,胡良又开始琢磨怎么才能继续引来新的客人。
光靠熟客口口相传的话,实在太被动了。
季妧听了他的念叨,就让他去木匠铺子买一块现成的薄木板,顺便让老板在木板背面斜钉上两个支架,又让大成看好大宝,她则去不远处的笔墨铺子买纸笔。
没想到在铺子门口碰上了熟人。
宋璟见到她也有几分意外。
“方老板刚才还跟我说,你可有一阵子没往他那去了。”
前阵子忙脱水蔬菜,这阵子又是盖房又是摆摊,季妧确实有段时间没去书铺接活了,家里笔墨也都已经用完,不然也不会来这买。
“等再忙个几天,差不多就有空闲了。”
宋璟点了点头道“那你可要快点,方老板可是都告诉我了,有人还要和我比一比,你要是不去,那就是默认输给我了。”
季妧早就发现了,宋璟这个乖乖牌三好学霸的人设很值得存疑。
虽然他呈现出来确实是温和知礼的样子,但熟悉了之后就会发现,他不仅会开玩笑,还会拿人开涮。
就比如现在,他说的一本正经,听的人却牙根痒痒。
季妧挑了挑眉“小孩子才讲究输赢,我的字典里只有赢。”
宋璟愣了一下,突然笑了。
这个笑跟之前礼节性的笑有所不同,似乎有什么惹得他很开心。
季妧腹诽,真该让那些被你蒙蔽的村民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她走进铺子,开始挑选纸张。
宋璟见状收了笑,又问她买纸笔做何用。
季妧暂时不想跟他说话,见他摆出一副“我做错了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小气”的沉思表情,又有些无语,就敷衍的回了两句。
宋璟听罢,拦着没让她买,指了指怀里抱着的东西对她道“我这就有,刚从方老板那买的,你还费那个钱做什么?摊子在哪,我去给你帮把手。”
他当先出了笔墨铺子,留季妧在原地愣神。
那啥,这么不见外的吗?我费钱关你啥事?
宋璟回头,见她没跟上,还招了招手。
季妧看着阳光下那张清隽出尘的脸,想了想,又觉得宋璟这人即便偶尔有那么点表里不一,但本质还是很淳朴且乐于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