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福运娘子山里汉 >

第45章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45章

小说: 福运娘子山里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规划的好好的,新房建成就和大宝分房睡。
  可是想想他也确实还小,才五岁,一个人睡肯定会怕,她小时候也是怕黑怕鬼的。
  但他一个男孩子,总跟自己挤一处也不像话……
  纠结到头秃,如果此刻有个搜索软件多好,至少能告诉她到底“小孩几岁分床睡比较好”……
  理智告诉季妧养孩子不该溺爱,可是理论和实践总是有出入的,对上大宝,她总是无条件妥协和退让。
  最后自然是大宝赢了。
  季妧去西屋抱被子,回来见大宝已经板板正正躺在她旁边的枕头上,手里还攥着狮子玩偶。
  小脑袋偏了偏,瞥见她进来,立马转过去闭上眼。
  “……”
  算了,季妧心想,天这么冷,两个人睡也暖和些。
  等挨过这个冬天,无论如何也要让大宝回自己屋。
  宋璟已经尽量放轻脚步,开门关门的声音都微乎其微,可还是把屋里人惊动了。
  “去哪了?”
  伴随这声问话,油灯也随之被点亮。
  宋璟身影微微僵住。
  原地站了片刻,缓缓吐出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没去哪,就……转了转。怎么还没睡?”
  孟氏半倚在床上,目光直直盯着宋璟“你老实告诉娘,是不是这次下场没把握?”
  她觉得儿子这么晚出去,定然是心里有压力没法排解,以往可从没有这样过。
  宋璟叹了口气,类似的话,孟氏不知问了多少遍,他也不知已经回答了多少遍。
  “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孟氏皱着的眉头依然没有半分松懈的迹象。
  “娘哪里放心的下?我听说季家老四找了门路提前进了县学,那他这回岂不是十拿九稳?你呢,你怎么办?要不你也去求你先生,他不是最喜欢你吗?他要是不肯帮你,你就去求季连樘先生,让他把你也送进县学。至于银子,我去找你舅舅要,族里现在就盼着你能做官呢,他不会不给……”
  “娘!”宋璟截住她的话,尽量让声气平稳,“咱们用不着走门路,也用不着别人的银子,我能行,我肯定能中,你信我行不行?”
  任凭宋璟再怎么宽她的心,孟氏还是忧心忡忡。
  “不是娘不信你……你只有考中秀才,才能往举人进士上想,咱们也才能离开大丰村……璟儿,你答应娘,无论如何不能输!无论如何要替娘争口气!也好叫那些人看看,让那些人看看……”
  她紧咬着牙关,眼神也有些涣散,似乎正被激烈的情绪拉扯着,越说越语无伦次。
  宋璟赶忙倒了杯水给她喂下去,又拍着背给她顺气。
  这样过了好一会儿,孟氏才平静下来。
  她像刚从梦里醒来一样,意外的看了宋璟一眼,然后死死抓住他的收碗,厉声道“你在这做什么,还不去温书?”
  她的力道很大,指甲深深嵌进了肉里。
  宋璟眉心微折,并没呼痛,仅是点头道“好,我这就去。”
  服侍她重新躺好,吹了灯,关门的时候还能听到黑暗里传出的自言自语。
  “……必须考上!听到没有?不能叫人看笑话……不许玩,去看书……必须考上……”
  前一刻还飞扬着的心,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从半空拽了下来,狠狠摔在了泥坑里。
  宋璟站在院中,茫然四顾,过了一会儿,才推门走进自己房间。
  已经子时,他没有走向床铺,而是点亮油灯,在桌前坐下。
  不知为什么,竟是感觉有些疲累。
  他捏了捏眉心,把季妧送的那本书翻开。
  干净的页面,刻意和他有几分相像的字体,还有书本最后那个熟悉的海棠花标记。
  看着看着,那些流失掉的力气又回来了些许。
  “至少……”他轻轻说了句什么。
  夜已深,烛火摇动,伏案疾书的身影映在窗纸上,直到东方既白都未曾停歇。


第105章 办年货和大扫除
  随着季妧和大宝搬进新家,胡家的生意也宣告暂停。
  书院里低年级学生都放假了,只有明年要参加院试的那些被先生留了下来。
  凡是能被先生看中并重点培养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废寝忘食。
  早餐生意受影响在所难免,谢寡妇就想着干脆停工算了,正好也让几个孩子歇歇,顺便办办年货。
  谢寡妇想让季妧和大宝今年到胡家过年,季妧想了想没同意,她和大宝难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第一年还是想在自家过。
  不过两家年货是在一块办的。
  谢寡妇觉得季妧盖完房子应该没有办年货的钱了,要把胡辣汤摊子的盈利分给她。季妧清楚胡家是什么情况,何况她目前也不缺银钱,就坚持分红的事等明年再说。
  一般年前头二十天就进入年货的准备阶段了,自腊八至除夕,村里人忙活个不停,他们两家开始的算晚的,因此不敢再耽搁,才歇两天就拉着板车去镇上赶大集。
  腊月的集市比往常时候要热闹些。
  先是卖咸肉和粥果,为腊八做准备,如核桃、枣、柿饼、栗子,还有各色野味,大佛花等。
  过了初十,开始卖门神、年画、金银箔、窗户眼等等。
  二十日以后,卖糖瓜、糖饼、江米糕、关东糖、草炒豆等物,是为“祭灶”准备的。
  二十五日以后,则卖芝麻橘、松柏枝等物,为除夕之夜做准备。
  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价格也有一定的涨幅,所以俗语才说腊月水土贵三分。
  季妧把要办的年货都列在了一张单子上。
  鱼肉这些必不可少,鞭炮和门神也需要,至于对联,她买了红纸,打算回去自己写。
  又给大宝和大成细妹几个买了灯笼,还有就是瓜子花生糕点糖果。过年的时候,农家有相互拜年的习俗,需要拿零食出来招待大人小孩。
  至于米面粮油之类,刚进腊月就屯了不少,这次不打算再买。
  集市上挤挤挨挨,最初的新奇过去,季妧把要买的买完,死活不愿意往里挤了,再看大宝,早就在车上绷成了一个小石头。
  胡家人口多,要买的东西也比较多,一家子兴致勃勃的,主要是大成细妹和小安小花都喜欢这种气氛。
  季妧跟他们打了招呼,就带大宝到镇口去等。
  刚走到街头,一匹快马迎面疾驰而来,季妧吓得一把护住大宝,快马擦身而过,两人险些被撞到。
  站稳后回身看去,沿路一片狼藉,行人和货物摔的摔倒的倒,那马却停都没停,一个拐弯不见了踪影。
  周围叫骂声一片,季妧在最初的愤怒过后,缓缓皱起了眉。
  刚才她隐约瞥到,那不像是普通的赶路人,倒像是朝廷的驿卒,观他去的方向,不正是往军营……
  胡家几口采买完,赶到镇口汇合,谢寡妇见季妧脸色有点不对劲,问她怎么了。
  季妧摇了摇头。心里的猜测没经证实,也不好往外传,到时候弄得人心慌慌,怕是连年都过不好。
  不过她提出要再回去买些粮食,而且坚持让胡家也买。
  谢寡妇和胡良虽然觉得之前屯了一批,现在再买没必要,不过都习惯了听季妧的,而且粮食这东西多少都不嫌多,反正也放不坏,就依了她。
  办好年货,第二天就是小年。
  这天按习俗要祭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规矩,因此祭灶的权利只限于男子。
  季妧虽说对这规矩嗤之以鼻,不过恰好她也不乐意伺候神神鬼鬼,就弄了碗糖瓜给大宝,让他去拜灶老爷。
  过了一会儿不见大宝回来,去灶房看了看,也没见那碗糖瓜。
  季妧叉着腰直接去了后院。
  后院的角门开着,院外拐角的地方,一人一狗相对而蹲,中间摆着一个蹭光瓦亮的空碗。
  很显然,那晚糖瓜已经全进了大黄的肚子。
  “大、宝。”
  通常情况下,季妧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时候,就说明她要收拾人了。
  大宝耳朵动了动。
  大黄冲季妧汪汪了两声,看了看大宝,又看了看季妧,一扭屁股掉头跑了。
  大宝慢吞吞的站起身,转过来面对季妧,低着头不抬眼,一副自闭惹人怜的样子。
  但是他现在已经糊弄不住季妧了!
  季妧头顶冒烟,鼻子里喷气。
  大宝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让他送给灶王爷吃,他端给他的小伙伴吃。
  这就算了,关键那个小伙伴还是个喂不熟的,知不知道吃的是谁的东西,还敢对着她叫?
  “你……”季妧点着大宝脑门,“大黄吃干抹净翻脸不认人,你进去给我把碗刷了,下次再直接拿碗给它吃,你就和它用一个碗,听到没有?”
  大宝嗯了声,乖乖回身端起碗,被季妧领回灶房后,睁着一双大眼睛看向季妧。
  他不会洗碗。
  “……”怎么感觉给自己挖了个坑。
  季妧把碗拿过来,没好气的拧了把他的小脸蛋“这次示范给你看,再有下回,哼哼……”
  对大宝进行了劳动教育以后,又重新弄了碗糖瓜让他端过去,这次总算没出岔子。
  祭完灶以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大扫除,也就是俗称的“扫年”。
  所谓的辞旧迎新,不仅要把家里清扫一遍,同时人也要清洗一遍,寓意着这一年的霉运都给清理走,来年就都是好运了。
  季妧趁晌午烧了热水,先给大宝洗了澡,把他送到被子里包起来,接下来才轮到自己。
  即便有热炕,两个人还是冻得哆哆嗦嗦,许久才缓过劲。
  屋子新盖不久,家具也都是新打的,东西少,也没有蛛网灰尘,就象征性洒扫了一遍庭院。
  为了惩罚大宝,季妧折了个三角小头巾给大宝系上,然后丢给他一个比他还高的扫把,把后院划分给了他。
  季妧偷偷跟过去看,见他跟个小蜗牛似的,抱着扫把吭哧吭哧满院子移动,不像扫地,倒像是画符。
  季妧捂着肚子都快笑抽了。
  大宝听到笑声转过头来看她,包着小方巾的脸露出一种无辜的神情,看上去有点莫名其妙。
  “噗哈哈……”
  季妧笑的更厉害了。


第106章 大雪至
  屋里院外全部清扫了一遍,季妧牵着大宝悠悠哒哒去胡家串门。
  胡家正忙得热火朝天,不止他家,整个大丰村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除了清洗用具、拆洗被褥,甚至还有把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抬到河边去刷洗的。
  说到拆洗被褥,谢寡妇开心的不得了。
  “得亏你有主意,想点子弄了那什么被套,被子罩的严严实实不容易脏,只需要把被套换下来洗洗,多省事!哪像别家,还得拆被子……”
  这个时候还没有给被子套被套的概念,缝好的被子直接就往身上盖,顶多在睡人的那头缝上一块“被头”,脏了就把“被头”拆下来洗。
  不过那也只能防护局部,被里照样容易脏,过不了多长时间还是要把被子拆掉,清洗被面和被里。
  如果碰到邋遢的人家,被子盖个三两年都懒得拆洗,可想而知得脏成什么样。
  季妧本来就不会缝被子,总不能洗一次就请别人缝一次,所以干脆给谢寡妇比划了一下,让她帮忙做了几床被套。
  谢寡妇一看挺好用,也跟着做了几床,现在看别人家媳妇在河边又是捶又是打,回来还要浆洗熨烫,被套的好处就显出来了。
  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
  窗花之类的可以提前贴,不过对联要等到年初一才能挂。
  季妧不会剪窗花,倒是剪了不少福字,弄了半碗浆糊让大宝端着,俩人前院后院跑了个遍,把福字贴的到处都是。
  可惜,这么多福,却没有手机扫……
  听说还有做豆腐的习俗,不过豆腐也不是人人都会做的,尤其季妧嫌麻烦,就直接从付大叔家订了两板,吃不了的还可以制成冻豆腐。
  腊月二十六这天主要是杀猪宰羊,筹备过年的肉食。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猪,虽然多是为了卖掉赚钱,不过情况稍微好些的人家,逢年也会宰上那么一头,比如季家。
  季家今年高兴,为了庆祝季连樘进了县学,一下宰了两头猪。
  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老百姓往往也只有在年节时才能吃上点肉,像季家这么大手笔,带来的效果自然是轰动的,听说半个村子的人都去吃杀猪菜了。
  季妧不可能去,胡家自然也不在受邀请之列。
  村里没养猪的人家不在少数,一般都是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不过他们之前赶年货的时候已经买了不少,相邻人家也有杀年猪的,就又买了些,吃不完留作腊肉。
  腊月二十七赶最后一集,把之前没来得及买的或者漏掉的年货都给补全。
  季妧实在是挤怕了,就没去,胡良带着弟妹和俩侄子去了。
  谢寡妇留在家杀鸡,季妧帮着褪毛,弄了一手腥去捏大宝,被他嫌弃的避开了。
  季妧一瞬间体会到了老母亲的那种心塞……
  好在大宝转到一半,又把脸转了过来,一副勉为其难让她捏的样子。
  季妧顿时又乐了。
  二十八也是在胡家过的,倒是清闲了一天,除了跟几个孩子玩,顺便把面给发上。
  因为第二天要蒸馍馍,不像平日里只要做够一两天的分量就行,这次要把正月初一到十五的都给蒸出来,是个不小的工程,所以两家干脆就并到一起做。
  翌日早上推开门,天空阴沉沉的,还密布着灰蒙蒙的铅云,之前寒风虽然凛冽,但尚余几分柔软,此时已完全变成了利刃,扑面而来,跟刀子似的。
  吃过早饭,季妧拿了两条厚厚的自制围巾出来,把大宝和自己裹严实了,这才敢出门。
  结果前脚刚迈出门槛,大宝就被吹的一屁蹲坐在了地上,风力之大可见一斑。
  看着大宝一脸懵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呆样,季妧又好笑又心疼,干脆蹲下去把人背起来,顶着风去了胡家。
  面都是提前发好的,馒头也没啥技术难度,胡良和谢寡妇已经做起来了,就没让季妧插手。
  等第一锅又圆又胖的大馒头出锅,季妧带着几个孩子挨个在上面点红点,忙的不亦乐乎。
  红点点完,季妧有些手痒,就让胡良顺便在锅里煮几个红薯。
  新一锅馒头蒸好,红薯捞出来,冷凉后剥皮做成红薯泥,再加点白糖进去拌匀。
  从面盆里切了一块面团出来,放在案板上揉成长条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用手把小剂子揉圆按扁,挖一大勺红薯泥包进去,重新搓成椭圆形。
  拿勺子在其中一端压出鱼尾形状,用刀划开鱼尾,再用勺子反扣轻压另一端,做成鱼头形状。
  最后用尖刀在上下两侧压出鱼鳍形状,用勺子压出鱼鳞,再用小红豆做鱼的眼睛。
  一个惟妙惟肖的小鱼就成型了。
  大成和细妹几个喜的跟什么似的,纷纷指着案板上做好的小鱼认领。
  “这个是我的……”
  “那个才是你的!这个分明是我的……”
  就连胡良看了都觉得又喜庆又可爱,迫不及待上锅蒸了。
  等蒸出来,一个个捧着小鱼馍馍比来比去,谁的比谁的大,谁的又比谁的好看,反倒是不舍得吃了。
  等忍痛尝了一口,直接就嗷嗷叫了起来。
  “小妧姐,红薯泥真好吃!”
  细妹也是第一次吃红薯泥馅的东西,甜丝丝软绵绵的,喜欢的不得了,不过她没有大成那么不稳重。
  翻了眼在那又蹦又跳的大成,有些嫌弃的慌,自家这个哥哥还不如大宝。
  瞧大宝坐在那,小口小口吃的多文静,一点也不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