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娘子山里汉-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点滑,好歹不会再塌陷,所以一行倒还顺利。
救济粮分批拉回来后,阖村都放起了鞭炮,比过年那会儿都热闹。
里正还带回来一个与前方战事有关的消息。
第137章 是好是坏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县尊大人把我一顿好夸!”
里正特意来谢季妧。
他心里有数,若不是季妧,他这回哪能那么风光。
当着许多人的面,县尊单单就表扬了他。
夸他临危不乱、爱民如子,还夸他奇策赈灾、有勇有谋。
季妧看他一副比喝了陈年老酒还美的样,忍笑道“知县大人夸你,那是你当夸。”
确实当夸。
里正亲身试验之后,见功德榜卓有成效,立马就转达给了他的那些“同僚们”。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其他村的里正也纷纷效仿起来。
凭功德榜募来的粮,帮助许多灾民活下命来,度过了难关。
如若不然,撑到县尊借来粮才开始赈灾的话,伤亡数字只怕得触目惊心。
因而这次县尊独独夸赞于他,没人觉得不服气,还纷纷向他表示感谢。
孟里正活了大半辈子,这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一天!
“多亏了你呀妧丫头!县尊夸我的时候,我跟他提你了,说是你给我出的主意,县尊大人就让我回来一定要好好赏你。”
说到这,里正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他不是刻意提起季妧的,就是被夸的飘飘然,一时得意忘形,嘴快给说秃噜了。
更不好意思的是,县尊也没赏点东西下来,那他拿啥赏?
刚募粮那会从家里扛走两袋谷子,婆娘到现在还不让他上炕睡呢。
也只能口头表扬了。
唉,县尊对他何尝不也是口头表扬呢?
他倒没啥不满足的,就觉得堂堂一县之尊,混的比他还穷,听说能动用的银两都用来支援战事了。
“县尊大人还吩咐,答应百姓的事一定要做到,既然说了是功德榜,那就一定要兑现给百姓,等雪化天晴,便勒石刻名,以示嘉许!”
季妧点头“是不能对百姓食言,不然下回再有这样的事,大家的积极性可就不是轻易能调动起来的了。”
见她对奖不奖赏的并不往心里去,里正松了口气,又道“你猜我在衙门还看到谁了?”
季妧以为他说完正事该走了,没想到他突然一副这么八卦的表情、这么八卦的语气,跟自己八卦,有点接受不能。
“这……还真猜不出来。”
“猜不到吧?”里正一脸神秘,“是我大外甥宋璟!”
季妧心里一顿,随即笑了笑,装作不经意的问“他怎么会去县衙?”
不会和他的小伙伴们闹出什么乱子了吧?
他们这种学生组织,如果不被官方认可,很容易被定性为结党作乱。
“县尊大人特意召见的!”里正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这外甥比我还能耐,前些时候不是跟他那些同窗四处跑,搞什么宣传吗?效果很不错,帮许多里正都减轻了担子不说,后面雪灾,他们还帮着救人赈灾。县尊这次特意把他们叫过去,一是嘉奖他们安稳民心扶危济困有功,二则是希望他们能继续搞下去。”
季妧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好事。
“可,正月都快过完了,书院也该开学了吧,他们今年还得参加院试,哪还有时间?”
说到这,里正也发愁。
“这一拨接一拨闹的,书院还不知道啥时候开课呢,今年的院试也不一定能如期举行……唉,就怕给停了,院试三年两次,那璟儿不定又得耽搁一年还是两年。”
季妧也觉得很有这个可能。
除非战事尽快结束,关北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里正叔,你在县衙里,就没打听到点别的消息,比如仗打的怎么样了?”
大雪阻断了交通,也阻断了消息的传播,这都快一个月了,山坳子里的人硬是没听到什么准信儿,好的坏的都没有。
里正摇了摇头。
“不过,我看县尊的气色比上回去好很多,整个人都松快了不少,想来应该是好消息。”
“会不会只是因为借到了粮,所以才……”
“我看不止。刚打起来那会儿,他自己心里也没谱,什么口风也不肯给我们露,一味要求我们要维稳。这回我们去,他整整笑了五回,哈哈大笑的那种。”
里正伸出一个巴掌,很不可思议的表情。
要知道,潘嘉道素来有铁判官之称,为人严苛不讲情面是出了名的,一年都不见得能笑一回。
以如今关北的局势,有什么值得他开怀大笑的,还笑了五回?
“而且我们走的时候,正好撞到那个蒋县丞。往常下巴恨不得抬上天的人,这次一脸喜气都快笑成弥勒佛了,张罗着让衙役采买这个采买那个的,我还以为他要纳妾呢。跟衙役悄悄一打听,你猜怎么着?原来是京城要来人,听说还是个大有来头的公公!”
“京城来人?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估摸着是打了胜仗,皇上派人来嘉奖呗!不然还能干啥?”
季妧可没他这么乐观。
不过这种大人物之间的事谁又说得准呢,所以也没有深想,听过就忘了。
接下来的日子,季妧和其他村民一样,成日里关门闭户,很少再往外跑。
也不怕没事做,年前从方老板那接了不少活,大部分时间她都待在家抄书,顺便教大宝写字。
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家又多了一个成员,就是大黄。
记得第一次见大黄时,这里还是破窝棚。
她一度以为这狗是老猎户留下的,后来问了其他人,才知道并不是。
倒像是被扔到山里的野狗,老猎户去世后,见窝棚空着,就占山为王了。
没想到后来这块地盘又被季妧给霸占了去,难怪它每次见自己都有点挑衅的意思。
季妧严重怀疑这狗是不是成精了。
以前大半夜吓她的事就不提了,后来新房子建起来,它没法再轻易溜进来,但人并不气馁,转脸就勾搭上了大宝。
起初还只是偶尔溜到后门和大宝会合,然后从他手里骗点吃的。
后来持续下雪,估计是在山里冻饿交加的撑不下去,就又开始耍心眼子了。
某天晚上睡觉时候,大宝磨磨蹭蹭进来,垂着头不说话。
季妧往他身后一瞟,就看到了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大黄。
浑身潮漉漉的大黄,对上季妧的视线,俩狗眼漂移了一阵,脑袋也低了下去,和大宝一模一样的姿势。
这还是它第一次跟季妧示弱呢。
平时拽的二五八万,吃完掉腚就跑的家伙。
看来也是条能屈能伸的好狗。
一人一狗对着她卖惨,季妧还能怎么办?
只能去灶房用干草铺了个窝,给这个意外来客留宿。
这一留,直接就登堂入室,由编外人员混成了正式工。
季妧讲故事的时候原本只有大宝一个听众,如今又多了一个大黄,细妹几个也经常过来凑热闹,日子过的倒也不算无聊。
这天,季妧正在给大宝讲改编版的桃园三结义。
谢寡妇匆匆找过来,开口便是一句“季家出事了!”
第138章 不想掺和
“从前有个叫刘备的小哥哥,他的耳朵很大,有多大呢?耳朵垂啊都到肩膀了!你说大不大?除了耳朵大,他的眼睛长的也很怪,居然能看到自己的大耳朵!你们试试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耳朵?不能吧,刘备哥哥就能,很厉害对吧!另外,他的胳膊还长,有多长?站着就能够着自己的膝盖!刘备哥哥家里从小就很穷,但他的娘亲还是让他上学,然后他读了很多书,去了很多地方……”
这个儿童版的《三国演义》,是当初逛某乎时无意间看到,觉得挺有意思就记了下来。
没想到拿来讲给小孩子听还挺受欢迎,容易懂,又不会觉得乏味。
她讲的时候语速尽量放缓,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配合恰当的肢体动作,引导孩子们去想象画面细节,然后边讲边提问,以帮助他们理解。
今天大成也在,他跟个提问机似的,听一段能冒出十好几个问题来,季妧光应付他,口水都不知道费了多少。
相比之下,大宝就安静多了。
他听的很认真,却很少提问题,就算有,也不会立刻问。
往往等人都走了,或者天黑了,躺炕上等着入睡的时候,他才会小声问出来。
当然,说话还是有些磕巴。
但季妧已经习惯了,他自己也在慢慢习惯。
“小妧姐,为什么那个叫关羽的小朋友脸会是红的?我怎么没见过这种小红人?”
几个小孩排排坐,大成又举起了手。
季妧无可奈何的点了点他,正要解答。
谢寡妇突然推门进来,惊乍道“季家出事了!”
大丰村这两天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大事,季家那个嫁出去的大孙女被人休回来了。
季雪兰是大房长女,也是季家小一辈里最年长的一个。
关于这个堂姐,季妧脑子里的记忆并不多,只知道她和杨氏一样,温温顺顺,不言不语,在家里存在感极低。
算起来,她出嫁已有六七年,嫁出去的闺女,除了逢年过节本就很少回娘家,她婆婆又是个厉害的,季雪兰回来的就更少了。
没想到这次回来,竟是被休。
“孙家人真不是个东西,雪兰这闺女又懂事又能干,平时在镇上碰到她婆家那村的人,提起来没有不夸的,咋能说休就休?她还刚生了娃……”
刚生了娃?季妧眉头一皱。
哺乳期就闹离婚,要不要这么禽兽?
“休人总要有原因吧?”
“她婆婆和她男人昨天把人送回来,没进门呢就说这媳妇他们孙家不要了。季家怕人看笑话,忙把人让进了院子。院门一关,也不知道咋说的,后来吵的可凶,母子两个晌午饭都没吃就走了,雪兰和孩子都被留在了季家。”
谢寡妇越说越气愤,就没见过孙家这样的!
“今天一早,你大伯和季家老三套车把娘几个亲自送回去,听说赔礼道歉好话说尽,孙家才算把人留下。结果他们刚到家没多久,孙家又反悔了,用牛车又把人拉了回来。你说说,这算什么事啊!”
“刚生的这个孩子,男的女的?”
季妧记得,季雪兰头两个生的都是女孩,如果这第三胎也是女孩,那么孙家的所作所为就有迹可循了。
果然,谢寡妇说,老三还是女娃。
重男轻女,在后世的农村都屡见不鲜,更何况是现在。
女人嫁到婆家,孝顺能干都是其次,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得多生,还得生男的,生女的不算。
女娃你生再多都不算人的,不生男的你就还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
卫氏生下季妧五年后才生了儿子,这五年期间,康婆子没少借此作践她。
季妧每每想起心里都忍不住竖中指。
这些人,家里是有皇位要继承吗?
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了上顿顾不上下顿的,还天天惦记着给祖宗延续香火,祖宗认识你是谁?
就算他们当真在天有灵,眼睁睁看着后辈挨饿受穷,还延续个什么香火?断子绝孙才是正经,早断早干净。
“唉,雪兰这闺女也是命苦,咋就没能生个男娃呢……”
谢寡妇估计也猜到了原因。
不过她和这里多数人的看法都一样,觉得生不出男娃,只能怪女方命苦,就是在婆家被打被骂被休,也无可奈何。
季妧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掰过来的。
“他们这会儿正堵在季家门口闹,咱们村好些人都去瞧热闹去了,你去不去?”谢寡妇问季妧。
季妧想了想,摇头“我就不去了吧。”
她是欠着大房人情不假,但人情可以用别的方法还,季家的事她是真心不想掺和。
如果她这会出现在季家门口,肯定会被康婆子等人认为是去瞧笑话的,说不定拐几道弯还能把麻烦引到她身上。
到时她要怎么解释,不是看笑话,难道替季雪兰出头吗?
那以什么身份,又怎么帮?
季妧的好奇心并不包括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她私心觉得,季雪兰能脱离孙家是好事。
重新回去也还是给人当牛做马,继续做个生子机器。
一个人手脚勤快肯吃苦,怎么都能挣口饭吃,何必非把自己沉到一个无底洞?
当然,她也知道自己这种想法,完全是以现代人之心,度古代人之事。
季雪兰如果真被休弃,所面临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
先不说面对流言蜚语她要怎么走出来,最难的一关还在于,她的娘家会不会接纳她?
不过这就不是别人能插手的了。
如果他们自己不立起来,谁都帮不了。
“哐当!”
自从送走了难缠的孙家人,季家院子里摔盆砸碗的声音就没停过。
东厢房,即便关着门,杨氏还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喘。
季连松和季明方父子俩脸色沉重,静坐无声。
旁边炕沿上坐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妇人,她旁边并排躺着两个三五岁的小女孩,两人都挂着一脸泪痕,睡梦中还时不时痉挛抽搐。
季雪兰一只手安抚着受到惊吓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另一只手抱着襁褓里的老三,低头默默垂泪。
“季家八辈子都没出过这样的事!你咋有脸回来的,啊?几辈子的人都让你丢尽了!我要是你,早就一头碰死了!”
康婆子摔打累了,又开始在院子里叉腰骂起来。
“枉你还是个女人,拴不住男人的心,肚子还不争气,嫁过去几年下不出一个正经蛋来,赔钱货倒是一个接一个往外蹦!”
“老婆子……”这是季庆山的声音,似乎想阻止康婆子。
康婆子这会儿气顶着肺,谁说话都不管用。
“我跟你讲,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趁早给我滚回孙家!季家不养外姓人,几个赔钱货也统统带走,我们就当没你这个窝囊憋丢人现眼的孙女!”
康婆子的声音越来越大,似乎下一秒就要破门而入。
杨氏快步走到女儿跟前,劝说道“雪兰,要不就听你奶的,你再回孙家求求他们……”
季雪兰转过头,愣愣的看着自己亲娘。
第139章 休了我吧
“娘!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季明方站起身,冲杨氏怒声喊道。
杨氏嗫嚅了一下“娘、娘也是没办法……”
季雪兰把怀里的襁褓递到杨氏面前,还没开口,已是泪水涟涟。
“娘,你看看三丫……她才将来到这个世上,眼睛都还没睁开呢,她奶奶就要溺死她……你现在还让我回去?她是你外孙女啊!”
杨氏也跟着难过的掉泪。
“娘知道你的难处,娘都知道。我也疼三丫,可她毕竟姓孙,流着孙家的血,她奶咋可能真要把人淹死?兴许就是吓唬吓唬你……”
“不!她不是吓唬我,不是!她就是要害死三丫!”
季雪兰推开杨氏,紧紧抱住三丫。
愤怒和恐惧在她脸上来回交织,她控制不住的瑟瑟发抖,仿佛又回到了三天前。
三丫刚落地,才发出第一声哭,孙婆子就掀帘子跑进来,从接生婆怀里抢过孩子。
小被子掀开后,她的脸呱哒掉在了地上。
阴森森扫了一眼躺炕上还没缓过劲儿来的季雪兰,二话不说,抱着三丫就出了屋。
季雪兰刚生产,软手软脚没有一点力气,但婆婆的那一眼让她直觉不好,忙挣扎着下炕,在接生婆的搀扶下,跌跌撞撞跟了出去。
她怕婆婆把三丫给扔了,结果事情比她预想的还要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