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名的小说家-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静说:“她父母的资料能不能发给我?”
“不行。”季风无情拒绝,“我们不能外泄个人资料。”
“就看一眼。”
“没商量。”
“我是在帮警方查案,又不是私事。”简静据理力争。
季风:“规定就是规定。”
她:“真不行?”
“你要她父母资料干什么?”季风反问。
简静反问:“你觉得,七点前某个人潜入书店,藏起尸骨,又避过所有摄像头全身而退,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很小。”季风实事求是,“大部分的罪犯都是普通人,大部分的警察也都是普通人。”
简静同意这个说法——哪怕她内心深处仍然存有一丝怪异——因而道:“我倾向于那个电话只是障眼法,放尸骨的人就在之前的九个人之中。可是每个人进门的样子都被拍到了,谁都没有携带大物件。”
“噢,你觉得尸骨一直都在店里。”季风起了兴趣,“继续说。”
“金乌的员工相约七点钟到,来得越晚,行动越麻烦,尸体暴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越后来的,嫌疑越低。策划、文案、运营三个人几乎是紧接着到的,不管是谁,都有不小的概率无法单独行动。”
简静一面说,一面整理思路:“时间最充裕的是经理和清洁工。虽然经理有可能说谎,实际没有那个电话,但警察可以查通话记录,很快就会被识破。”
“我明白了。”季风完全了解了她的思路,“吕雪的父亲叫吕卫国。”
电话彼端陡然静默。
简静站在卫生间门口,仰头看着展示牌,上面写着“保洁员蒋红”和“保洁员吕卫国”两个名字,每个名字旁边,配有一张单人照片。
“今天的清洁工就是吕卫国。”她轻轻说,“我去找他谈谈。”
吕卫国在打扫卫生。
看到她来寻,他苍老木讷的脸上没有过多表情,平平淡淡地说:“小姑娘,你有事吗?”
“是你把吕雪的遗体放到读书厅的吧。”简静开门见山,“你是吕雪的父亲,对吗?”
吕卫国沉默。
她道:“你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找出凶手?”
这下吕卫国终于开口,口音浓重:“我什么都不懂,没文化,警察也不相信,没办法。”
“叔叔,我可以帮你。”时间紧迫,简静没功夫也没必要安慰他,直接道,“你从哪里找到的吕雪?”
正如她所料,吕卫国不需要安慰,要的是复仇:“花坛里。”
“三楼的空中花园?”简静惊了。
黝黑消瘦的老人缓缓点头:“那天下雨,狗老冲着叫,我心里就有点在意,你可能不信,可我一直晓得,我女儿就在这里。”
在他眼里,自己的女儿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孩子。
家里穷,孩子她妈有病,仅靠自己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家庭。女儿打小就聪明能干,出去打工后,每个月都能往家里寄两千块钱。
“爸,领导很看好我,我马上就涨工资了。”
“爸,我又升职了,下个月给你们汇三千,给我妈买点好吃的。”
“爸,我坐办公室了,每天吹空调,你放心。”
每天晚上,孩子都会给家里打电话,问问家里的一日三餐,叮嘱她妈每天按时吃药,风雨无阻。
直到去年的4月15号,家里再也没有接到她一个电话。
他知道,女儿肯定出事了,马上去派出所报了警。
然而,无论他怎么说女儿很孝顺,绝对不会因为家里负担重就撇下他们老两口不管,警察都说没法找,孩子已经成年了,能去任何一个地方。
他不信。
孩子妈死后,他卖掉家里的东西,一路找到了女儿工作的地方。这里的人说她辞职走了,他不信,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指引着他,告诉他,孩子没有走远,就在这里。
他没文化,也不懂怎么找人,就用最笨的法子,用脚走遍每一个角落。
足足一年,他最早来上班,最晚下班,干活认认真真,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踏遍了这栋楼的每一处。
终于,苍天怜悯,一个月前的雨季,三楼来了个客人,带了只小狗。狗在露台上跑来跑去,路过花坛的时候,突然冲着那里叫。
他当时正在清理狗的尿迹,听见叫声,心里一个咯噔——什么地方都找过了,只有花坛里没有,他的女儿会不会……在那里?
晚上下班,他留到最后,偷偷摸摸上了三楼,用手扒拉花坛。
花坛的土有半米高,他挖半天,找到一只手骨。
发黄的手骨躺在他皲裂的手心里,好像女儿挣脱了坟墓,再度拉住了父亲的手。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些说不通的地方会解释的,不是bug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的固定更新时间是下午4点左右,基本不请假,每天定点投喂
评论、收藏和营养液每过5k和1w都会掉落加更,如果一直不涨,我再想想别的办法_(:з」∠)_
笔迹鉴定
吕卫国决定找出凶手; 为女儿报仇。
可是,他既不是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刑警,也没有刑侦知识; 只是一个小学毕业; 勉强认得几个字的清洁工人。
他想打听女儿的消息; 但新来的员工根本不认识吕雪,旧员工也不会提起一个离职一年多的人。
求助无门,寻觅无处。
“我问过人; 像我女儿这样失踪这么久的,交给警察也难。我不相信他们,我宁可自己找。”吕卫国和她说,“杀了我女儿的人; 看到她在这里; 说不定就会出来。”
合情合理。
然而; 简静直觉他没有说实话。
这是一种极其玄妙的直觉; 仿佛一缕蛛丝黏在后颈,轻飘飘的,毫无分量; 皮肤却能捕捉到那一丝异常。
“你有怀疑的对象吗?”她假作不知; 继续追问。
吕卫国说:“有。”
他最怀疑的人就是店长,理由也很好理解:“他们都说我女儿和他有点关系,他又结婚了……”说到这里; 这位父亲的神色变得晦暗不明,“可能是为了我和她妈……”
简静不由蹙眉。
她明白吕卫国的想法:吕雪高中毕业; 学历并不高,升职速度却快得不像话,加上旁人的风言风语; 老人难免怀疑。
但是,莫要忘记其他人对吕雪的不满从何而来。
她抢功劳,爱表现,过分积极……这些负面的评价,一定程度上洗掉了两人暧昧的嫌疑。
“是谁和你说他们有关系的?”简静试探。
吕卫国抬头,浑浊的眼中均是茫然:“他们都这么说啊。”
“叔叔,人云亦云,不一定是真的。”简静谨慎地说,“我还要去别的地方查一查——您还有没告诉我的事吗?”
她杀了个回马枪,逼视吕卫国。
老人似乎慌乱了一下,随即镇定下来:“你想知道什么?”
简静定定注视他,许久,道:“有的话,我会问您的。”
“噢噢,好。”吕卫国低下头,无意识地用拖把反复搓洗地砖。
简静到三楼咖啡厅,为自己点了一杯焦糖玛奇朵和炸洋葱圈。
收银小妹一边做咖啡,一边问:“简老师,你查到什么了吗?”
“没什么头绪,毕竟已经过了很久。”简静斜靠在柜台上,视线扫过空旷的咖啡厅,闲话道,“好像没什么人。”
“中午的时候人会多一点。”收银小妹说,“我们这儿也算是网红店了,周末经常有人来打卡。”
简静笑了笑:“咖啡挺香的,肯定有员工经常来喝吧?”怕太刻意,故意混淆视线地多说一句,“有没有折扣?”
“员工八折,不过,每天都来的只有孙经理。”收银小妹眨眨眼。
简静摸摸脸,朝她露了个笑脸。
“您的焦糖玛奇朵和炸洋葱圈。”收银小妹递过托盘,压低声音,“其实,我们这儿的咖啡也没这么好喝,性价比都不如星爸爸。”
“谢谢你。”简静真心实意地道谢。
这条情报价值极高:性价比并不高的咖啡店,孙经理为什么每天都要来?尤其她的职位又是采购部的经理。
补天书店的采购部门设一个总监,人在总部统筹,每家分店有两个经理。吕雪与孙经理既是同事,也是竞争对手。
简静找到店长,再次询问吕雪辞职的始末。
“她走得很突然,一点征兆都没有。”店长回忆道,“15号早晨,我在办公桌上看到她的辞职信,说家里有事,没法继续做下去,这个月的工资不要了。”
“辞职信还在吗?”简静急迫地问。
“我找找,”店长翻找抽屉,口中道,“我们这种辞职信都是要交给人事部归档的,但当时,我觉得太突然了,也很可惜,想和她好好聊聊,所以留下了,和人事部说按照请假算,后来一直没联系上,才算解除合同。”
他翻箱倒柜半天,终于在抽屉的缝隙里找到了这封失踪已久的辞职信。
“幸好掉在夹层里,不然可能早当废纸粉碎了。”店长松口气,真挚道,“希望能帮到你,唉,真没想到小吕会出这样的事……早知道当初就多问两句,一年了……”
他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简静展开辞职信,里面的内容是常见的辞职信模板,宋体5号字,非手写字,没什么好说的,唯有落款处是手写。
她又请店长找出签有书店各员工名字的东西,方便做笔迹鉴定。
老实说,在无纸化办公的今天,鲜少有人手写字了,最后去了财务室,才拿到一本领取工资和报销的签名簿。
上面不仅有所有员工的签名,还有写日期的数字。
简静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先鉴定孙经理的笔记和辞职信的对比。
中了。
此时,离十点的签售会还有10分钟。
孙经理走进店长办公室的时候,就知道完蛋了。
今天举办签售会的作家——据说是个推理家——正坐在沙发上,清清冷冷地看着她。
对方出乎预料的年轻,可孙冰绝不敢就此松上一口气,甚至相反,她的眸光如同她染就的发色,冷如冰刀,犹未靠近,脸上便已有寒霜。
“孙经理,9分钟后,我就要去做签售,时间有限,就不和你绕弯子了。”简静开口,“我请店长叫你过来,是想劝你自首。”
孙经理竭力掩饰自己的惶恐:“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自首什么?与我无关。”
简静扬了扬手中的辞职信:“这是吕雪的辞职信,只要做一份笔迹鉴定,很容易知道真正写下的人是谁。”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你说这个?对,是我写的,”孙经理听到自己冷静地反驳,“吕雪当时骨折了,手不方便,所以我替她写了,有什么问题?”
“她是手臂骨折,不是手指,就算是无法握笔,也可以按指印。”简静说,“这种需要签名的文件,于情于理都不可能让人代笔。”
孙经理满不在乎地说:“辞职信而已,又不是合同。靠这个就说我是凶手,该不会开玩笑吧?”
简静气定神闲,道:“凶手将吕雪的尸体埋在三楼花坛,想来事故的发生点就在这栋楼里。因为她没有办法把尸体搬出大楼,毕竟,断电关掉楼内的监控不难,可大门和后门还有其他店铺的监控,没有办法完全避开。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将尸体藏在大楼里,放在眼皮子底下,每天都可以确认情况。”
“你疯了吗?无缘无故,我为什么要杀吕雪?别和我说是因为我们俩在一个部门。”孙经理抗辩,“我们有竞争,但我没必要杀人。”
简静道:“我去过行政部,按照记录,4月20号,采购部的办公室换了张坏掉的桌子。说实在的,这年头的桌子再不结实,也不至于半年就坏,除非有人想要毁尸灭迹。可你不知道,那张桌子并没有扔掉,被行政塞到了保洁办公室。”
孙经理面色微变。
“我想凭借如今的技术,不难在上面检测出血迹。”简静顿了顿,抢先开口堵死孙经理的狡辩,“你不会想说这是吕雪割伤了手弄到的吧?”
孙经理咬了咬牙:“不行吗?”
“你可以试试,但我不建议这么做。”简静加重语气,“警方总有办法戳破你的谎言,到时候,你要付出的代价远比自首多得多。”
手机闹铃响起,10点整。
“我还有事,孙经理可以慢慢想。”她道,“犯错不可怕,及时承认改正,总有再来的机会。可如果一味想掩盖错误,最终只会走向灭亡。”
孙经理面上的血色退尽,却仍怀抱侥幸,沉默不语。
简静轻轻一叹,不再多言。案情推理到这里,她能做的都做了,假如孙经理并非无药可救,必然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没有人能逃脱犯罪的代价。
每天望向花坛时,她真的不曾后悔过吗?
'任务完成,系统结算中'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成为明星?
也许是因为这一刻。
简静匆匆走进读书厅的时候,被现场的情况吓了一跳。
不大的房间里,挤满了热情的读者,他们的眼神热忱而崇拜,脸上挂着喜悦而热情的笑容。有的人手捧鲜花,有的人提了蛋糕,在她到来的刹那,他们爆发出高昂惊喜的尖叫。
粉丝的热情比暑日的热浪更滚烫,空调打到23°,室内温度却至少有二十七八度。
后背渗出微微的汗意,既有众星捧月的飘飘然,也有被人围观的紧张。
简静深吸口气,赶紧开启“定力”的状态,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她慢慢走到展台中心,鞠了个躬:“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签售会。”
“啊啊啊,简静老师!”
“静静老师,好喜欢你!!”
“祝《恶魔医生》大麦!!!”
粉丝们回以热烈的呼喊。
按照流程,签售之前,简静有一段简短的演讲。
康暮城说可以分享创作的经历,或者感谢编辑读者的支持,但绝对不能提自杀的事。如果有人问起,必须说当时的事是个误会,然后什么都不要解释。
同理,吴作家的含沙射影也没听过,不知道,保持微笑。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他关照,“千万不要小看记者的解读能力。”
然而,他们料到了有人发难,没料到内容。
自杀是几个月前的陈年老料,哪比得上新鲜出炉的热乎呢?
“简老师,打扰一下,”一名记者站起来,“我认为比起感谢词,另一件事更需要您的解答。”
她扬眉:“请说。”
“据书店内部人员透露,两个小时前,这里曾出现了一具尸体。”记者抛出惊天大雷,微笑道,“请问简老师,这是真的吗?”
不等简静回答,他又连珠炮似的发问:“如果是真的,死者是谁?为什么你们要掩盖消息?死者与你有什么关系吗?”
满场寂静。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是非现实向的案件,只要逻辑说得通就ok
但作者不专业,可能存在一些没想到的bug,欢迎大家指正和建议(专业知识最好给建议!!跪谢!)
目前的案件设定都不难也不复杂,欢迎大家云破案~~
奇怪的礼物
读书厅里挤了五六十个人; 黑压压一片,七八个摄影师架着相机疯狂拍照。中央空调卖力地吹着冷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