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

第289章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第289章

小说: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专门烫到让老板娘印象深刻的人; 根本不是死者。

    “凶手在中午给李小暖买了汉堡当午餐; 下午将她杀害。然后换上她的衣服,在傍晚去那家店里买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刻意让店主留下印象,伪造死者在傍晚还活着的假象。”

    “你这么说,凶手是个女人?还是有同伙?”

    季风有点拿不准了。

    几名死者均是中等身材; 体重约九十斤到一百斤; 并不算轻。普通女子要抛尸到荒野可不容易,且女人穿40码鞋的不多见。

    简静:“也可能是男人,厚大衣一裹; 戴上围巾和假发,一般认不出来。穿40码鞋的男人肯定不高。”

    季风嗯了声,捉住重点:“你觉得是男人?”

    “说不好。”她迟疑,“凶手对待尸体的方式,给我的感觉像男人。”

    他沉思。

    此案中,凶手的心理动机也是警方探讨的重点。

    老警察说,挑选年轻女人可能仅仅是因为她们容易下手,不易被发现。年轻警察说,凶手可能憎恨女人,导致这一切的是他的童年。他或许有个恶毒的继母,抑或是幼时遭遇性…侵。

    还有一种说法:凶手不举,只有通过杀人才能找回正常男人的自信。

    目前看来,凶手不是随机选择受害者,ta精心挑选了几个失踪也不易被发现的对象,作为自己的下手目标。

    所以,全部都是年轻女性,未免过分巧合了。即便因为体型瘦小,不得不选择女性下手,年龄也不该这么相似。

    第一种可以被排除。

    第二种……没有证据。焚尸固然残忍,但却是死后焚烧,烧死不是死亡原因。没有证据表明女孩死前曾遭到虐待。

    第三种看起来最有可能,而这或许也是凶手焚尸的关键原因——他想去除可能残留的毛发和皮屑。

    不过,心理动机终归只是推测。

    简老师说的不在场证明更靠谱一点。

    季风说:“要说李小暖一案的不在场证明,只有老板有。”

    “查查他和其他几名死者的关系?”

    “我找老高帮忙。”

    老高身经百战,查点社会关系易如反掌,很快找来资料。

    雇佣李小暖的老板叫黄晟,07年25岁,大专毕业没几年,以前在一所民办学校当老师,后来才决定自己开辅导班。

    02年…03年期间,他在老家的师范学院读书,与其他死者毫无关联。

    简静忍不住:“李小暖案中,还有谁嫌疑较大,但有不在场证明的人吗?”

    老高:“没了。”

    她:“……”

    狐狸尾巴藏得也太好了。

    幸好这时,季风已经到达北京,找到经纪人,并获得了一份口供。怕复述有所遗漏,他给简静发来一个音频,是二人的谈话录音。

    经纪人:“警察同志,听说你找我?我可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季风:“不要紧张,今天找你是想问你一些事,你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经纪人:“呵呵,我一定配合你们工作。”

    季风:“你记得刘濛这个名字吗?”

    经纪人:“刘濛?谁?不好意思,我每天见的人很多,有照片吗?”

    掏口袋的声音。

    经纪人:“这个女的……有点眼熟,我可能见过,但不熟悉。”

    季风:“07年,她是你手下的模特。”

    经纪人:“07年?!这是哪年的老黄历啊,我都换过三家公司了。唉哟,你们找错人了啊。”

    季风:“她在07年12月遇害,当时你和她关系还不错吧。”

    经纪人(声音变紧张):“我可没杀人。”

    季风:“你最后一次见到刘濛是什么时候?”

    安静了一会儿。

    经纪人(不确定):“大概是圣诞节前几天,23号?”

    季风:“具体说说。”

    经纪人:“十几年前的事了,我还真有点想不起来……刘濛,噢,她工作态度不错,很少叫苦叫累,我也愿意扶她一把。07年,我想想,对了,是有一个元旦特刊的封面,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杂志,但也是封面啊,她和我保证一定好好拍,可到了拍的那天,人没来。”

    他拍了下大腿,清脆又响亮:“对,没来,害得老子又去找人替班,就知道给我添麻烦。”

    季风:“那是几号?”

    经纪人:“元旦是1月1号上,30号进印刷厂,我算算,拍封面至少是27号以前。26、27这两天吧,具体啥时候不记得了。”

    季风:“你就没想去找她?”

    经纪人(不屑):“我找她干什么?她不乐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我还纵着她们?又不是我祖宗。”

    季风:“后来联系不到刘濛,也没找过她吗?”

    经纪人:“警官,我现在手下有几百个女孩的联络方式,以前差点,七八十个总有的,我要说没找过她,也不一定,但几次联系不上,我肯定不会再管她了。大家只是合作关系,说不定她嫌苦嫌累不想干了呢?”

    季风:“你才说过她不怕吃苦。”

    经纪人:“我就随口一说,而且也不冲突,我见过好多女孩子干一半不干了,不是不想挣钱,是有了更好的出路。刘濛被谁看上,想安心当二奶也很正常。”

    季风:“有谁向她表达过这样的好感吗?”

    经纪人:“记不得了,饭局上也许有一两个,但老板们哪会缺投怀送抱的,估计连刘濛叫什么都不知道。等等,这么说我想起来了,刘濛好像有男朋友,你们去问问他。”

    季风:“我在问你,刘濛有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

    经纪人:“没印象。”

    季风:“27号晚上你在哪里?”

    经纪人:“摄影棚。元旦圣诞节我们很忙,至少连续两个礼拜,白天晚上连轴转悠。”

    季风:“你一直和其他人在一起?”

    经纪人:“对,这个我敢发誓。工作多呀,要带她们去摄影棚,要联系对接,碰到老板组饭局,我还要带人捧场。你要问我哪天和谁在一起,我肯定记不得了,但那几天肯定有人看见我,不信你去查。”

    季风:“刘濛有没有和你提起过,自己被人追求或者跟踪?”

    经纪人:“没有。”

    季风:“她失踪前后,有没有发生什么你觉得奇怪的事?什么都行。”

    经纪人:“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你们找错人了。”

    接着,季风将上述问题打乱,重复询问几遍,经纪人的回答偶有颠倒,但并无自相矛盾之处。

    录音结束。

    他卡着时间拨来电话:“听完了?”

    简静:“嗯。”

    “有什么想法?”

    “周围的人毫无印象,也是一种特点。”她道,“是出现在死者身边,却不会引起人注意的那类人。”

    季风接口:“出租车司机、快递员、保险推销员……”电光石火间,一条隐蔽的线索浮上心头,“房屋中介。”

    王子惠的室友说过她在搬家,王子惠大概率需要新的室友,刘濛和室友吵架,也许想搬个新的住所。

    她们都可能和中介产生联系,又绝不会引人注意。

    简静:“李小暖案中,坐武红林车的是不是也是中介?”

    季风:“是。”

    “我去找她谈谈。”简静翻出资料。

    乘客是较为重要的证人,口供上有她的身份资料和签名。她叫余灿,2007年是28岁,现在已经是一个近40的中年女性了。

    通过身份证查到了她的社保记录,从而找到了她目前就职的公司,现在是一家家居分店的店长。

    简静远远观察了她几分钟。

    余灿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染成酒红色,身穿紧身羊毛裙,脚踩高跟长靴,身材姣好,打扮时髦,完全看不出年纪。

    “你好,余女士。”她说,“方便聊聊吗?”

    “你好,客人是第一次来?”余灿热情地招呼,“里面坐,随便看看。”又叫店员倒上热茶,“是朋友介绍你过来的吗?家里装修到什么程度了?喜欢什么风格的家具?”

    简静本来就要买家具,也不着急,随口问了问。

    余灿却说:“小姐,你要的东西档次比较高,我们做的都是中档家具,可能不符合你的要求。”

    为人很诚恳。

    简静笑笑:“没有符合的就算了,我来是想问你另一件事——2007年,你是不是遇到过一件大事?”

    余灿惊讶地说:“是,你怎么知道?”

    “我是那个女孩的亲戚。”她道,“我想问问你,你以前见过那个女孩吗?”

    余灿道:“你弄错了,当时警察找我,是我坐了一辆黑车。”她打个哆嗦,似乎仍然心有余悸,“吓死我了,这件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听说,那个司机前脚杀了人,后脚就拉了我,我朋友说,说不定差一点点就是我倒霉了。”

    她很健谈,不需要简静问,便一股脑儿倒出许多。

    简静问:“你当时在那边做中介,没见过死者吗?”

    余灿摇头:“警察给我看过照片,我没印象。她也不是我们的客户,07年城西刚开始发展,租房的很少,来问的一半都是小老板或者投资客。”

    “冒昧问一下,你为什么会在那天□□车呢?这么晚,不怕吗?”

    余灿道:“怕呀,可那天忙得太晚了。”

    “当时我们分店才开,就三个人,大家都想签大单子,每天都在外面跑。我记得很清楚,17号上午帮两个客户签合同,下午约租客看房子,好不容易忙完,已经快吃晚饭了,还得回去加班整理资料。那会儿电脑没那么普及,哪里的房子卖出去了,哪里的要找租客,都得手工计算。

    “我和我同事忙到老晚,外面的灯全黑了,也没公交。我问我同事,能不能送我到地铁站,他说要去接朋友,不去地铁站那边,让我打车走。

    “说实话,我不太愿意坐黑车,怕不安全,但我同事说,他坐过几次,看我不放心,专门陪我过去,和司机说好好把我送回家。后来什么事都没有,我还觉得自己小题大做,怪不好意思的,谁知道没几天,警察就上了门。”

    她一脸庆幸:“我被吓得要死,赶紧辞了中介的工作,赚钱是好,也要有命花。”

    简静:“你的同事叫什么名字?”

    余灿回想片刻,道:“好像叫赵斌。”

    “他怎么样一个人?”

    余灿的印象已经模糊不清,只能说个大概:“人挺沉默的,个子不高,好像有点自卑,对人很礼貌,一口一个余姐,干活也勤快,不怕打杂。”

    简静颔首,写下一个电话:“谢谢你,如果想起了什么事,可以打这个电话。”

 第398章 引君入瓮

    余灿能提供的情报十分有限。她只记得一个赵斌的名字;  可全国至少有几万人叫这个,根本不可能找得到。

    季风说,他再去问问刘濛、王子惠身边的人;  看看他们是否对这名字有印象。

    而简静更直接;  她跑去找张佩如了。

    “你对赵斌这个名字有印象吗?”

    张佩如迟疑:“这人很重要?我好像听说过……”她绞尽脑汁回忆,“赵斌;  很耳熟,是不是我们的一个老乡?难道是他?”

    简静知道自己弄错了方式;  改口道:“不,其实我想知道;  案发前几个月,有没有中介或者推销员来找过你们?”

    “中介……”张佩如想了想;  说;  “之前你和我说;  让我找找红林的遗物;  我把东西从亲戚那里拿回来了,我给你看。”

    她拿出不少旧物,武红林和她的旧衣服;  旧钱包,存折;  证件,还有一盒子的票据单子。

    简静戴上手套;  一件件拿起来看。

    大部分没什么价值;  但有一张新楼盘的宣传单页,上面写1月20日去售楼处,能免费领一盒鸡蛋。

    夹在单子上的还有一张名片:暖心房地产中介,赵斌;  电话:xxxx…xxxxxx。

    “这是红林带回来的,说能免费拿鸡蛋,过年正好做肉炖蛋吃。”张佩如抚摸着泛黄的旧单子,已经永远失去了和丈夫一起吃的机会。

    简静拍下照片。

    电话是座机,应该不是赵斌本人的,没什么意义,但这至少证明他和武红林接触过。

    “这有用吗?”张佩如忐忑地问,“有用你就拿去。”

    “好。”简静想想,收下了,将传单和名片装进密封塑料袋。虽然她知道,即便有指纹,也早在漫长的岁月中模糊。

    凶手是否早就预料到这一点呢?

    翌日,季风告诉她,打算去一趟王子惠的老家。

    她的身份在03年就被发现,周围的人被警方调查过不止一次,资料齐全,且涉事人员的记忆也较为深刻。

    也许他们能提供一些情报。

    简静却不乐观,道:“凶手藏得这么好,就算谁见过他,也不一定记得了。”

    季风叹气:“总得试试吧?万一呢。”大多数的调查工作就是枯燥且无用,可不查,永远不知道会不会有漏网之鱼。

    简静:“反正我觉得不行。”

    “你想怎么查?”他听懂了。

    她笑了,略微得意:“不告诉你,反正我想到办法了。”顿住,又挑衅他,“假如我先找到凶手,怎么办?”

    季风:“再给你申报一个见义勇为荣誉市民?”

    简静:“……不稀罕。”

    季风:“也是,你都有了,那我回头看看还有什么荣誉称号。”

    嘟,她又挂电话了。

    他好笑地摇头,在街边便利店买了瓶咖啡。

    喝到一半,“叮咚”,手机弹出通知:'简静发布了新微博'

    “噗——”

    她不会是想……季风顾不得擦掉咖啡,赶紧点开app。

    果不其然,简静放了大招。

    简静v:

    采风碰到了一起悬案,有点意思,想做个调查。但因年代久远,资料不全,调查十分不顺,决定向读者征集线索。

    2002年11月到2003年2月,和平市出现四起焚尸案,目前已确认两名受害者的身份,分别为:

    王子惠,女,198134,籍贯为xxx,2002年的职业为餐厅经理;

    刘濛,女,1982829,籍贯为xxxx,2002年的职业为杂志模特。

    假如你或你身边的人,认识这两名死者,尤其在她们失踪前后与其有过接触,愿意告诉我一些关于她们的事情,欢迎向我投稿,邮箱为

    如果证实线索有用,将获得1000以上的报酬,签名书随你选择。

    ……

    短短几分钟时间,转发和评论都飙到了惊人的数字。

    没办法,基数摆在那里。

    简静自从参加完《推理之王》,粉丝数已经快900万了,而且大部分是活粉,再无聊的微博都有几十万的点赞。

    她说为了取材,想调查真实案件,马上戳中了粉丝们的好奇心。

    踊跃留言。

    评论1:我有个朋友就叫王子慧,是惠没错吗?

    评论2:老家有个阿姨好像叫这个名字

    评论3:认真审题,简老师的意思是这两个人02年就失踪了

    评论4:什么案子啊?凶手抓到了吗?

    评论5:简老师的业务范围又变广了……

    ……

    简静一条评论都没看。

    就算真的有知情人能看到这条微博,估计也要想想再考虑是否联系,几百万的网撒下去,能捞到两三条就算她运气好。

    关键不在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