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夫人打断腿后我重生了 [强推]-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蛇肉真的很香啊,但她不想吃,也不敢吃,据说吃了蛇肉会被蛇缠上,会被报复。梅梅怕蛇。
叶善舀了一大碗肉汤,勺子都放下了,眼角余光扫到她,极为难得的,在自己没有干饭的前提下,竟然又盛了一碗。而后端起自己的一大碗到低矮的桌子上吃了起来。
梅梅顿了顿,忽然明白过来,那是给自己的。一时颤抖着嘴唇,脸都白了。
她可以干活,可以冒雨出去摘野菜,但是她一点都不想吃蛇肉啊。
很快,叶善干完了一碗,又去盛第二碗的时候,看到梅梅站在灶台边发呆。
叶善以为自己没说,小女孩不知道是给她。
瞧着挺可怜的!
叶善大发慈悲的指了指碗:“你的,吃!”随后不再看她,给自己盛第二碗。因此,她也没看到,梅梅在听到她的话后,面上顿时毫无血色,而后偷偷看一眼她,害怕她骂自己不识好歹,不要自己了,心一横,眼一闭,壮士断腕般,双手举起碗,咕咚咕咚。一块蛇肉不小心掉进她的嘴里,吧唧,吧唧吧唧,吧唧吧唧吧唧……真香!
叶善吃饱,站起身,冲梅梅说:“盛一碗蛇肉汤给你奶奶。”
梅梅擦一下汤汁满溢的嘴角,两眼冒光,声音也铿锵有力起来:“好的!大娘子!”
叶善歪了歪头,对这个称呼不置可否。
梅梅缩了缩肩,埋下头,她怕说错话。她不敢叫叶善娘,她觉得自己不配。她突然想到镇上有钱人家的人都称呼他们家的女主人叫大娘子。小女孩心想,自己要是这么叫,也许不会被讨厌吧?
*
叶善站在门口,看着被雨水冲击的稀巴烂的院子,她又看了眼自己已经湿透的头发衣裳,对于今日的工作内容,心里就有了目标。
她进屋,试了几个竹篓,背起其中一个看上去最结实的,出了门。
梅梅给奶奶盛了一碗蛇肉汤后,端了个小凳子站在灶台边,恨不得将锅里还剩的汤汁一口口都舔干净,小肚子吃的圆鼓鼓的。
直到听到叶善出门的声音,她一惊,从凳子上跳下来,小跑着站到门口,刚好看到叶善背着竹篓出了院门。
梅梅追了上去,小脚踩在泥巴上,忽然脚底一滑,摔了个仰倒,她这才清醒过来。
怎么办?她又把衣服弄脏了,会被骂吧?会挨打吗?一定又会被嫌是个拖累吧?
她赶紧往回跑,将身上的衣裳脱掉拧干,又在余温未消的灶台后烤了烤,心里又想起,她还有正事没做,大娘子让她给奶奶送蛇肉汤。
梅梅端着那晚还热乎乎的蛇肉汤送去了奶奶房,奶奶还睡着,她推了几下没推醒,梅梅站在边上发了会呆,用木勺子一点点的往奶奶嘴里灌。谁知张氏忽然哇一声吐了。张氏肚子里什么都没有了,能吐得也都是黄水,泛着浓重的恶臭味。
梅梅快速的跳开,将蛇汤端开,正在这时,她听到门口传来响动,她迅速跑出去,见到叶善去而复返。梅梅躲在大门后,从门缝里看她,只见她将肩头的竹篓取下,呼啦一下倒出满筐的石头。
梅梅呆了呆。
叶善却没有耽搁,背着空竹篓又出去了。
梅梅快速从屋后走出来,走到那堆石头跟前,没有什么特别,都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村里有条小河,河滩上到处都是。
她一时有些不明所以。
陈寡妇却在这时探头探脑的进来了。她没敢进屋,只是手里打着一把破伞冲梅梅招了招手。
梅梅跑过去。
陈寡妇问:“你祖母呢?”
梅梅老实道:“屋里睡觉。”
陈寡妇撇了下嘴,不满道:“她睡觉,让你们娘俩干活?”
梅梅绞着手指头,没说话。
陈寡妇看了眼叶善背着竹篓远去的身影,又看向院里堆了一垒的石头,问:“你奶奶这又是想干什么,磋磨人呢!”
梅梅摇摇头。
陈寡妇叹口气,从袖子里摸出一块饼,“早上到现在还没吃吧?来!给你!”
梅梅吃肉都吃撑了,摆手不要。
陈寡妇硬塞给她,“赶快吃了,别叫你奶看见了。”转身欲走,又想起什么,回头问她,“你家昨晚吃什么呢?老母鸡不是中午都炖了给你奶奶吃了吗?晚上怎么还有烤肉香?”
梅梅嗫嚅道:“兔,兔子。”
陈寡妇盯着她看了会,她记起刘家的新媳妇傍晚的时候出去了,随即恍然大悟道:“是偷了黄猎户陷进里的兔子?哎呀,下回可不能这样了,黄猎户是个老实人,他婆娘可不是省油的灯。”
此地是黄家村,基本都姓黄,盘根错节的关系,亲戚连着亲戚。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这三户外姓人住在西边。黄家村的人靠着河住在南边的缘故了。
本地人欺负外来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说话的功夫,叶善又背着一竹篓鹅卵石回来了。
陈寡妇满脸同情:“新媳妇,你歇歇,下雨天别淋坏了身子。”
叶善浑身湿透,面上都是雨,看上去可怜又悲惨,反让人察觉不出她眼神里透出的冷意:“修路。”
陈寡妇:“什么?”
叶善避开她,将石头倒进院子,目光扫了下同陈寡妇站在一起的梅梅。
梅梅肯定自己不是错觉,她确定大娘子不喜欢她跟外人闲话,于是赶紧道:“婶子,你听勋哥儿在哭呢,你快回吧,勋哥儿找娘呢。”
作者有话说:
基建狂魔继续上线
第16章、黄家村人
“……梁国大将杜渐携五万精兵,自以为此番定能生擒了定远侯世子,哪知小顾大人心有城府,谋略过人,早知军中有了奸细,便使了一招金蝉脱壳,又早早排兵布阵将计就计,里应外合,一举将那杜渐拿下!杜渐什么人?他可是梁国太后的亲兄弟啊!呃,黄忠?黄忠,你看什么呢?”
“黄忠!”
黄家村破小,连个教书的先生都没,村子里的孩子们要念书还得去顺平镇。
今日雨势太大,几个在镇上念书的孩子便没有出门,而是聚在了一起给村子里更小的孩子讲从镇上听来的《飞龙将军擒杜渐》。
顺平镇属于云州,云州位于晋国与梁国的边界,常年受梁国铁蹄骚扰,云州百姓对梁人可谓恨之入骨。
顾世子大破梁军,重创敌军,退敌百里!捷报传来,云州百姓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热闹庆祝,待顾世子凯旋回京,云州百姓夹道相送,一路跟随数十里仍不愿归去,一时传为佳话。
不过此时距离顾世子离开云州已经一个多月了。英雄的传奇故事正热乎着,被人津津乐道,口耳相传。类似《飞龙将军擒杜渐》的话本子还有不下十好几种,最综合的版本大概就是《顾世子大破梁军》。自然,英雄美人嘛,少不得也有风月故事,像云州知府独女孟小姐就被编排了进去。至于其中内情真真假假,也不是他们这些无知屁民可观内情的,但话本子传的那么广,也没见孟知府如何,众人私底下闲聊,猜测八、九不离十,顾世子与孟小姐或许真有可能私定了终身。
黄家村地处穷乡僻壤,百姓贫瘠,自然也引不来敌军骚扰。然而村里的人对梁军的痛恨并不比任何人少,耳濡目染,张嘴闭嘴总要骂几句梁人,近来他们的业余活动又多了一项,聚在一起就开聊顾世子。聊到火热时吐沫横飞,神情激动,仿佛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他们就在现场,也参与了上阵杀敌。
正惟妙惟肖的学说书先生拍着惊堂木讲故事的正是黄猎户家的儿子,他说的正兴起,见同村的伙伴黄忠不专心,心中恼火,接连用地上捡来的烂木头拍得啪啪响。
黄忠回过神。
他娘也给他引来了。
黄猎户的婆娘长得粗壮,乍一看跟家里是杀猪的似的。
黄忠大惑不解的指着窗外大雨中模糊的人影喊,“你们看她在干什么?”
众人一同挤到门口看过去。猎户婆娘瞧不清叶善的脸,垂着粗壮的臂膀想了半天,说:“没见过这人啊,哪儿来的?”又见女子背着竹篓往西边走,恍然明白过来:“哦,张婆子家的新媳妇。她干啥呢?”
猎户儿子说:“娘,这些外来人又在偷咱们黄家村的东西!”
猎户婆娘嘴里骂骂咧咧了几句,站着看了会,见叶善只是搬河里的石头往家里去,笑容一松,面上不屑道:“几块烂石头而已,没啥好稀罕的。”她嘴里这么说,心里已然明白,无非是张婆子在教新媳妇规矩,呵呵。
她没当着儿子的面看热闹,而是从屋后割了一把韭菜。一边择菜,一面看戏。
人生已经很苦了,若是没有更苦的人供她茶余饭后看笑话,这苦闷的日子该如何排解啊。
起先只是猎户家的人看到了叶善在雨中搬石头,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这么大的雨天,时不时还有电闪雷鸣,连村里的壮汉都没去田里干活了,却让个娇娇弱弱的女孩子搬石头,这不是成心折腾人嘛,多狠心的婆婆啊!
不是人!
没心肝的!
狗。娘养的!
脏话越骂越难听,同情的话也说了一箩筐。
终于,村长家的老娘在媳妇孙女的议论声中也注意到了,她弓着腰,背着手,透过茫茫雨幕,重重叹了口气。
世道艰难,同为女人,不思如何互帮互助,反媳妇熬成婆后,更变本加厉的迫害媳妇,这世上的人都怎么了?
黄婆婆撑起一把黄纸伞,踩上木屐,朝河边走去。
她年岁大了,走路艰难,狂风刮着她的伞,一晃一晃,险些将她带倒。她儿媳妇原本还在犹豫该不该出去看看。刘家人虽然来了他们村子,但他们原本不是黄家村的人,也不服黄家村的管理,为此还发生过几次激烈的冲突。张氏泼辣,丈夫儿子都是混账。黄家村几名长辈商议后,一致同意,从此后他们和刘家人进水不犯河水。
按理,刘家的媳妇,就算是再看不惯,村长媳妇也没资格管。然而,她女儿忽然叫了起来,一抬眼,竟然发现婆婆去了。村长媳妇哪还能坐的住,伞也不打了,木屐也忘穿了,冒着雨就追了上去。
婆婆是个善心人,一辈子善良,该她管的不该她管的,只要她觉得不公、可怜都会帮一把。譬如西边陈寡妇,当年她是落难到了这里,无房无地无处安身,婆婆收留了她,后来不知怎么的就闹出了寡妇猎户的丑闻。
猎户媳妇提着杀猪刀,要死要活。
黄婆婆升了公堂断了案,原来一切不过是一场误会,陈寡妇儿子夜里得了急病,抱着他往镇上去,刚巧遇到夜晚撒了捕兽网往回赶的猎户。猎户出于同情,帮陈寡妇一起将儿子送去了镇里看大夫。本是一桩助人为乐的好事,硬生生被猎户媳妇闹成了丑闻。然而,事实都摆在了眼前,猎户媳妇还不依不挠,吵着闹着要将寡妇赶走,绝了后患。
最后还是黄婆婆做了主,让儿子孙子将靠山那边不用的几间茅草房修葺了一番,让寡妇母子搬了过去。既能勉强照看上,又不至于逼得人没活路。
却说村长媳妇很快追上了婆婆,婆婆性子执拗,儿媳妇也没办法,只得搀着她一同去了。
叶善刚捡好一筐石头正要走,黄婆婆赶过去,握住她的手,“可怜的孩子啊。”
叶善:“?”
黄婆婆瞧见她额头上脖子上都是淤青,撸起袖子的胳膊上也是伤痕累累,又气又急,重重道:“走!婆婆带你评理去!太欺负人了!”
作者有话说:
本文慢热,女主专心建设她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人物感情也会层层推进。
第17章、鱼肉汤
黄婆婆抓着叶善的手不放,叶善歪了歪头。
村长媳妇说:“姑娘,你别怕,我们不是坏人,我们会帮你,我们这就去你家跟张氏好好说道说道。就没见过这么欺负媳妇的!我们黄家村可不许这么虐待人!”
叶善眨眨眼,有些不解,轻声问:“为什么?”
黄婆婆耳朵聋,没听清,大声问:“什么?”
叶善忽然大幅度的伸手,朝她们背后指去。
人类的本能让她俩不自觉的都朝叶善手指的方向看去,同时,嘴里还疑惑的嘀咕着:“怎么了?”
密集的雨帘,黄家村低矮错落的房屋,还有隐隐约约张望的人头,什么也没有呀!正当她二人要回头询问,眼角余光瞥见叶善一手提着竹篓,飞奔而去,像是山涧灵活跳跃的羚羊。
二人目瞪口呆,好一会,黄婆婆问:“她那竹篓是空的吧?”她隐隐约约记得她过来的时候,那竹篓是满满一筐大大小小的石块。
儿媳妇迟疑了会,又肯定道:“是的。”若不是空的,哪能跑那么快。
一看就是穷人家能吃苦的好孩子,说给谁家当媳妇不好啊,怎么就被刘家买了去。唉,要怪也怪她父母吧,忒心狠了!
二人又在雨幕中站了会,见叶善没有再出来,猜测张氏大概是瞧见她们了。既然她没再折腾人,她们也不好吵上门。儿媳妇搀着黄婆婆连声劝:“刘家媳妇是可怜,可咱们管不着啊。”
黄婆婆想到叶善那张白白净净的细致小脸,年岁越大,越见不得孩子受苦,况且这苦还是能避免的,因此她闭了闭眼,下定决心道:“要管!一定要管!就算她不归咱黄家村管,只要张氏敢在咱们地头上害人,咱就报官。”
儿媳妇哭笑不得:“张氏虽泼辣,但害人性命倒不至于……”
黄婆婆冷冷一笑:“你忘了她前儿媳了?”
儿媳妇呼吸一窒。
*
院子里堆满了石头,看样子也差不多了,叶善并没有停歇,而是翻墙去隔离癞子家一阵翻找,找到一把铁锹,还有几样农具。
癞子不是干活的人,他家这些东西不用猜都知道是他顺回家的。
叶善开始挖排水沟。
梅梅已经将祖母的衣服洗了,晾在屋内,底下放了盆接水。她手里又拿了块抹布到处擦,眼睛总不由自主的看向盆里翻着白肚的几条鱼。她不是很明白,大娘子明明搬石头去了,怎么就带回来几条鱼了。
不过,真的好厉害啊!
叶善干活的时候一直察觉到一道视线盯着自己不放,她停下动作看过去:“会杀鱼吗?”
梅梅攥紧抹布:“会!”不会也得会,一点用处都没的人会被抛弃的。
叶善点点头:“中午吃鱼。”
梅梅很高兴,从厨房找来菜刀,学着叶善清理蛇的样子清理起了鱼。
这些鱼的脑袋都破碎了一块,死了的鱼,比现杀容易多了。
到了中午,叶善挖好了排水沟,梅梅也烧好了水准备炖鱼。叶善走近厨房,看着盆里的里,顿了顿。
梅梅说:“是和煮蛇肉汤一样吗?野葱野蒜也都要放吗?”
叶善点了下头,然后她端起了鱼盆,梅梅提心吊胆的跟出去,见叶善按住鱼身,将上头的鱼鳞片都剔了个干净。
梅梅吃惊的张了嘴,这才回想起,她好像见过村里的妇人是这么清理鱼的,她又羞又愧,涨红了脸,低声道:“我,我,我……”
“下次就会了,”叶善起身,并不打算安慰她。
然而这一声听在梅梅耳里,仿佛给了她无穷的鼓励,她重重一点头,大声道:“是的,大娘子。”连她自己都没察觉,自从连续三顿吃饱饭,她干活有力气,说话也大声了。
鱼肉烧好,味道鲜美,就是刺很多,怪烦人的。
叶善依旧吃得快。吃完嘴一抹,继续干活。
她刚走,陈寡妇就偷偷摸摸的过来了,手里还拿着吃的。
都是穷人家,谁都不比谁好过,她手里的大碗也是清清淡淡的野菜加了一小把米熬煮出来的野菜粥。
倒是她一进屋,看到梅梅蹲坐在桌前,面前一大碗浓稠白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