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薄情( 双重生 )-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上什么,卫陵并不想这样过。
他能预想到一旦成婚,此后定有更多束缚,不能再自由随心。而仕途就是其中之一,他最为厌恶。
一旦开了定亲成婚的口子,跟着定是所谓的前程。
可此刻,卫陵又想,若是一定要成婚,那个人他只想是表妹。
即使她也会在这上面约束他,他也认了。
卫陵想了许多,慢慢地阖上眼睡着了。
他再次做梦了,和上回在藕花深处般,没有第一眼就看到表妹。
置身往来欢笑的人群中,卫陵看到远处彩楼灯火辉煌,被风吹悬的灯盏锦绣流光,手里提着或兔子灯,或老虎头,或鲤鱼灯的人从他身边走过,脸上都是过节的笑意。
他有些怔然,这是回到了今晚的景中吗,但显然更热闹。
这时,听到谁说:“今年的上元节好多人。”
“是啊,还是因为北疆打了一场大胜仗,圣上高兴,官府也拨钱来,这年的节比往年都要热闹。”
“我听说这次狄羌死了有四千人,可真是大快人心!”
“你怕是听错了,有六千呢,我儿子就在卫家军里头,又跟着提督大人冲锋陷阵,他前些日回京,说给我听的。”满是骄傲腔调。
响起一阵恭贺笑声。
……
卫陵从他们身边走过,停顿瞬,就接着朝前面去。
到处都是人,随处可见灯。
火光将一张张脸照清,他步履匆忙地将他们都看过,却没有表妹。
她到底在哪里?
卫陵焦急地环顾四周,觉得眼前都虚幻起来,可就在一瞬,他想起了那座石桥。
今晚他就是在那里看到她的。
也许她在那里。
卫陵往石桥去,一路上,他疾步而行,怕晚一步,人就已经不见。
欢闹笑声从耳畔略过,他没有看那些绚烂的花灯,几乎没有喘气地赶到地方,却在看到桥上的人时,刹那停住脚步。
表妹盛装,层叠的嫩粉裙摆在寒风中翻飞。
她的身边站着一个人。
那人穿了身苍色直缀,身量清瘦,手里提着一盏绿琉璃宫灯,八角镂花的样式,细透出明亮炽黄的灯光。
他侧身低头,隔着半臂的距离,将灯递去给她。
卫陵看到表妹接过,然后仰起脸,笑弯了眉眼,眸中仿若映照那人的影。
那人又牵过了她的手。
一种复杂难言的心绪冲到喉间,卫陵怒意翻滚,握紧了拳,想要冲过去,将灯砸烂,把那人的手扯开,拉她回到他的身边。
但最终没有过去。
他只是站在那里,看着他们。
卫陵像是被什么固住,动弹不得。他只能去看那人的脸,想要认出是谁,可就在要看清的那瞬,一簇簇烟花绽放在半空,漆黑被追赶退散,璀璨光芒越盛,逐渐刺目起来。
他眼前晃过一阵白光,什么都看不清了。
接着额穴似被针刺般,痛地他难受欲裂。
卫陵睁开眼。
头顶的月,还是闭眼前的样子,半分不变。
到底是谁?
是谁?
他紧摁额角,试图缓解痛意,却毫无用处,不停想起那个模糊面目的男人。
*
杨毓这几日还想着递去帖子给王家,和王夫人说侄女曦珠过两日及笄,到时请她来做女宾。
只是还未写好帖,王夫人倒先登了公府的门。
元嬷嬷将人迎进屋里,丫鬟上了茶。
两人寒暄两句,王夫人就说明了来意。
她是个直爽人,不弯绕圈子,就笑问道:“不知您对曦珠的婚事是怎么想法?”
儿子王颐前两年是因命数,王家没有给他定下婚事,可这年既平安度过,又是十八的年岁,她难免操心起来,和丈夫商议此事,又托人看了三四家姑娘。
她自觉都挺好,但到儿子面前一提,都说无意。
几日前,再提起他的婚事,倒是犹豫支吾片刻,就都告诉了,说是心仪镇国公府的柳姑娘。
王夫人再瞧他样子,恍然大悟,夜里和丈夫谈起这事。
“我们王家虽比不上那些大官公爵,但到底也是传了百年的世族,颐儿又是家里唯一的嗣子,他的婚事得谨慎些,倒不用求那些贵女,还要混到党争里,只要将来儿媳妇的性子好,能管好家就成。那个表姑娘听你说着好,可就是依着镇国公府,这实在是有些难。”
王夫人对丈夫悄道:“这关系不算亲的,再说了,到时太子登基,对咱们家说不准也有好处。”
“唉,你是不懂,说不准。”
“真要和你说的,那她嫁来,听的总得是这边的话,能掺和出什么事情。”
两厢论到半夜,王夫人说服了丈夫,先来公府探风,看国公夫人如何想的。
杨毓闻言,就知王夫人今日来的目的。
她也笑道:“不瞒你说,曦珠母亲将她托付来京城时,说是以后要我费心替女儿找个诚实可靠之人,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待人好,足矣。我不想负了她母亲所托。”
这样一说,王夫人暗合着。
杨毓接道:“我看王颐确实是好的,只是还要看曦珠的意思,她有自己的主张,我不能直接说定什么。还得看两人的缘分,现下都未熟悉。”
这话出来,王夫人就懂了意思。
这是要让两人多见见。
她便笑起来,再听到国公夫人说起曦珠要及笄,请她做女宾的事,自然满口答应。
两人在屋内又说些话,王夫人才起身辞离。
元嬷嬷送人到正院门口,折返走进来,笑道:“夫人是要给曦珠说王家?王颐那个孩子瞧着确是不错。”
杨毓端起茶盏,喝口茶。
“先不急,总得瞧好了。”
*
卫陵昨夜头疼,到今早起了,倒是没痛了,只是那人的身影还在脑中挥之不去。
他尽力不去想,不过是梦,算不了什么。
他在想另一事,既明白自己的心意,便想知道表妹如何想的他。
卫陵忽然很想见她了。
第22章 还疼吗
这日一早,曦珠仍乘车到藏香居。
三个多月的时日,她已大致了解铺子里所售各种香料的色形,及其用途,即使闭目嗅闻,也能叫得上香名。再是和津州那边,曾与父亲交好的富商,在父亲未去前,互相走动频繁。
她也写信,并携京城采买的礼一并送去。
曦珠想着若以后回去,免不了要打交道,现在得先与人有联系。
一方水土,一方人。
她又是女子,年岁尚轻,到时要想重新在津州立足,还走行商的路,真得有人协助。
她将笔墨搁下,把信纸四折存入封内。
唤人过来,叮嘱一番,就起了身,掀开布帘走出去,要和掌柜柳伯一道前往信春堂。
今日有一桩药材上的生意。
大夫给病人开方子时,有时会用到香料,碾磨成粉或是煎煮成汤。麝香、沉香、安息、香附子、藏红花等,都是常用的。
这回城东一家医药堂要定下明年的量,不下二十多种的香料。
去酒楼的路上,曦珠和柳伯说着等会与人见面时,该论的细节。
说完,还有好一段路,柳伯听到车外的叽喳闹声,揭开帷裳一角,恰经通往贡院的街道,笑着转回头说道:“秋闱这是要开考呢。”
曦珠也望一眼,都是穿着襦衫,提着装满吃食纸笔篮子的学子,有二十才出头的,也有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的。
还有送考的家人,脸上都是殷殷期盼,和掩饰不了的焦切。
她不免想起了许执,他现在也进了考场吗?
有没有人送他。
但这个念头才出来,曦珠就模糊记起她曾听他说过家中境况。
今日他应当是一个人去的考场。
曦珠垂眸,低声应了柳伯,心里希冀他此次考试定要顺利。
马车穿过街巷,到了信春堂门前。
雅间内已有人等候,进去后,一众人商议了足有半个时辰,茶盏续了两回,直到小二要来添第三回 时,都约定好起了身,互相再说些无关生意上的套话,就告辞着离去。
见医药堂的人走了,曦珠也跟着柳伯朝楼下去,要回去藏香居。
这时有一个穿深青袍衫的人过来面前。
起初柳伯以为这人是要过去,自觉挡了别人的路,毕竟这楼道确实有些窄,但他靠围栏处挪步,也不见这人过去,再看这人的目光直直落在姑娘身上,想起两个月前温滔的事,眉头一竖,就要问出口时。
这人却躬身拱手,道:“柳姑娘,我家大人有请,望能见您一面。”
柳伯乍惊,问道:“是谁?”
这京城中能被称为大人,只会是当官的。方才是没讲话,可现在再瞧这人的样貌举止,定是大户人家出身。
是哪个大人?请他们姑娘干什么?
柳伯划过许多心思。
这人答道:“督察院副都御史秦大人。”
一听这话,柳伯呆了,没弄明白这样的大官怎么就和姑娘扯上干系了。
曦珠也愣住。
这人言简意赅再道:“大人说是昨晚中秋灯会,关于您看到那两人的事,要和您商谈。若您愿意,就与大人相见,若不愿,大人也不勉强。”
曦珠一瞬感到冰凉。
这样明了,就是说昨夜灯会快要结束之际,卫度和那女子在一起的场景,不仅是她看到了,秦令筠也看到了。
他要见她,是想做什么?
还是这样给人选择。既让人来传话,就笃定了她会去。
曦珠咬紧唇。
她确实不能不去。
她不能确定卫度私养外室的事,作为好友的秦令筠早就得知,或是卫度隐瞒了所有人,谁都不知道。
前世她身份尴尬,知道的实在不多。
若是秦令筠早就知晓所有的事,那他会不会把昨晚那幕告诉卫度。
说了,本就被卫度瞧不起的她必定被针对,不说,再想起前世刑部牢狱的事,他是想威胁她吗?
若是秦令筠也不知卫度有外室的事。
那他的邀见,又是为了什么?
似乎只在刹那,曦珠想了许多,最后深吸口气,问道:“他在哪里?”
这人侧身,转望楼道尽头的雅间,示意道:“大人在那里等您。”
曦珠收回目光,对柳伯缓声道:“您在此处等我。”
如今的太子没有被废,镇国公府卫家也没有倒,所有人都活得好好的,秦令筠并不敢对她做什么。
可这份定心在想起那些往事时,仍然让她胆寒。
曦珠不能完全放下,在去之前,她望了眼柳伯,想他明白自己的意思。
剥去她寄住在公府的表姑娘身份,不过是个身份低微的商户女。
柳伯点了点头。
他不知怎么出来谈个生意,就能碰上这样的大官要找姑娘。但姑娘的眼神他明白,这是让他不要走哪里去,注意听里头有没有异样。
曦珠暗下又吸气,才跟在那人身后,走向那扇半掩的门扉。
到了门前,有另外的人从背后彻底打开门,同样躬身,延手请入,道了声:“姑娘请进。”
曦珠捏紧裙衫,轻轻提起,走了进去。
被人引着,绕过绣山水绢素屏风,便见一人悠然地坐在圈椅上,穿身烟墨圆领袍,手里端着一盏釉白竹节茶盅,面前暗红木桌上是五六盘糕点,未动一块。
他显然在等她。
闻声,秦令筠抬眼看过去。
昨晚远隔纷攘一眼,又是晦暗不明处,实在不能看清她。
当下阳光正好,从楹窗照入,落在她微低的脸上和腰身,勾出一弯明媚弧线。
竟比在赏荷宴那次见面,瞧上去更美了。
只是。
也不知是他错觉,总觉得她在怕他。
从初见起。
身处督察院,监察检举百官言行,秦令筠见过很多怕他的人,但绝没有这种,说不上是什么,但这种异样让他对她更有兴趣了。
他微微眯起眼,在她走到他面前,看到她攥紧的手指时,松眼轻笑,伸手示意对面的椅。
“坐。”
曦珠本就忐忑难安,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当听到他的低沉笑声,寒意侵骨,仿若再次回到刑部牢狱。
她被铁链的碰撞声惊醒,看到秦令筠再次走进囚牢中。
却不能挪动半分。
尽管他让狱卒悄生炭盆,但她的手脚业已被冰寒的地砖冻僵,甚至有了冻疮,疼痛痒意骤起,似有千百条小虫在里面四处钻拱啃食,她却连动一下,都没有力气了。
更何况想要躲开他。
曦珠再次被他扯进怀里,只能强睁着昏意沉沉的眼,看着秦令筠解下她身上的衣裳系带,掀开轻压,将在掌心揉热的药,用指腹涂抹在她腰间纵横的伤口上,温柔地与鞭打逼供她时的样子截然不同。
“我看伤好多了,现在还疼地厉害吗?”他问,接着叹气道:“再过两日,我会接你出去。我已在外找好了地方,到时就让大夫来看你的伤,会好的,再忍忍,过两日就好了。”
似乎是在告诉她,也是在告诉自己。
只要两日过去,所有的事都会变好。
卫家倒塌流放的事,卫陵战死的事,都成了过去,她很快也要成了他的人,和卫家再无瓜葛。
曦珠忍受着他贴肤游移的触碰,被药噬咬侵吞的鞭伤,疼地她止不住发颤流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死气沉沉地,恨看虚伪的他。
片刻得不到回应,秦令筠低头看向她,伸手捏住她的脸腮,轻笑出声:“现在不愿与我说话,也没有关系,待出了这里,我有的是办法让你说。”
那是她第一次听到他的笑。在绝望中。
他的脸开始变得虚无,笑声却渐渐大起来。
如魔音入脑,让曦珠不可自抑地抖了下。
“柳姑娘?”
秦令筠觉得她有些呆滞了,不得不叫了她一声。
曦珠回神,目对他望过来的眼神,狠掐了把手心,让自己清醒过来。
所有的事都重新来过,她不可能再沦落前世的境地。
“不知秦大人叫我来,说的是卫二爷的什么事?”
不愿和他兜圈子,曦珠想赶紧离开这里,直接问道。
秦令筠可不想那么急地把事情说完。若非她出府来,他想见她一面都难。
他再次伸手示意她坐下,道:“我让人上了这些糕点,都是姑娘们喜欢的,你先尝尝,我们再说事。”
说罢,他兀自端盏轻撇浮沫,喝起茶来。
曦珠却看着摆在瓷盘中各色精致的糕点,再见他不急不缓的样子,只得咬牙坐下,却不动一口点心。
就这样和秦令筠耗着,直到他的茶水喝完。
秦令筠倒是对她能抗住压迫感到讶异了,他搁下茶盅,手肘撑在圈椅扶手上,拨弄着扳指看她。
半晌,他道:“柳姑娘能来见我,就当知晓是什么事。”
他的目光瞧着再清正不过。
“昨夜的事你看过后,最好忘了,别记在心里,也别告诉公府里的谁,若是泄露出来,卫家二爷想要对付你,可再轻而易举不过。”
这样的慈善言辞,若非曦珠知道他的真面目,真要感激他。
况且他和卫度是好友,为何不把她知情的事告诉卫度。
曦珠呼吸一窒。
再看到眼前糕点时,一阵头皮发麻。
现在的秦令筠对她……
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姑娘。
秦令筠看着她,沉声道:“再者,柳姑娘能出府做生意,想也是聪明的人,该知道卫二夫人的出身是次辅府孔家,若是因昨夜的事,太子一党失了孔家支持,到时可不仅是卫家的事,太子那边……”
话到这步,他也不接着往下说了。
曦珠却在他这番话后,只想冷笑。
有一件事,是她一直在思索的,便是秦家到底是何时倒戈的。虽按着上辈子来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