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嫁给了养猪大户-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嫂子,你说你这虽然分家了,但冬子总归还是你亲儿子,你也不说让他看着点儿他媳妇儿。”
“是啊,你家这媳妇儿可了不得啊,之前跟那个男老师传的是有模有样的,这还没过几天,就又成天打扮得跟那狐狸精似的往城里跑,那时间久了,肯定是要出事儿的。”
“冬子每天累死累活的在山上养猪,她倒好,隔天就进回城,衣服还不带重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个城里人呢。”
这时李婆婆家的媳妇儿开口道:“可我听说江嫂子不是在县城办啥英语补习班呢,就是给城里人上课的,能赚不少钱呢。”
“那也就是一说,谁瞧见了?我看呐,指不定在城里干啥勾当呢,她不就是在公社小学当过几天老师,还教城里人,谁信呐!”
柳芳枝一听这话,心里也开始打起鼓来,之前她只听江梨说这补习班办个俩月,就能赚个千把块,一时就猪油蒙了心,没再问别的,现在一琢磨,还真是。
但这江梨再有问题,那也是关起门来自己家的事,哪能让外人看热闹,柳芳枝端着脸说:“教城里人咋了?她连春华那高中生都能教呢,你们没瞧见,就别瞎嘚吧。”
说完她又对着邱秀华说:“出来的急,家里的鸡忘喂了,我回去一趟,你坐一会儿就也回去吧。”
家里三只老母鸡,过年的时候宰了一只给邱秀华炖汤喝了,剩下两只宝贵的跟命似的,她怎么可能忘了喂,说是回家,其实是脚步不停的去了后山养猪场找贺严冬。
柳芳枝过去的时候,贺严冬正在跟人讲这混合饲料该怎么搭配,瞧见她来,也是惊讶得很,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赶紧把手边的事情放下,过来问道:“妈,你咋来了?”
“说的啥话?我是你妈,不能过来瞧瞧。”柳芳枝黑着脸,语气不善的说道。
贺严冬笑笑说:“这不是山路不好走,当儿子的怕你磕了碰了,真有啥事儿,你找人上来喊我一声不就行了。”
柳芳枝哼了一声说:“你要真操心你妈,就好好管管你媳妇儿,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往城里跑,你知道村里人都说她啥不知道,你妈这张老脸是真的被你们俩给丢光了。”
贺严冬不以为然道:“我媳妇儿好得很,在城里给人上课呢,有些人爱在后面叭叭,就让她们叭叭去,只要咱日子过得好不就行了。”
“你天天在村里养猪,人进城干了啥,你知道个屁。还给城里人上课,她凭啥呀,就算是去给人上课,用得着天天打扮成那样吗?我看你呐,还是长点心吧,不然到时候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贺严冬觉得这事儿一时间跟她妈说不清了,“妈,话不能这样说,那以前吃不好穿不好是因为没钱,现在有钱买几件新衣服咋了?行了妈,我这儿一堆事儿呢,你也赶紧回吧,路上慢着点儿,不爱听的话,咱不听就成了。”
柳芳枝不依不饶道:“冬子,你得好好听妈的话,妈都是为了你好。这女人呐,就该安安生生的在家做饭生孩子,赚钱的事交给你们男人就行。这女人要是总往外面跑,那心就野了,再说了,你俩这结婚都小一年了,连个孩子的影儿都没有,妈能不替你操心吗?”
贺严冬无奈的笑笑说:“妈,你这思想可很危险呐,人那口号可早就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出去赚钱,女人自然就也能,你不能信村里那些人嘴里说出来的闲话,不信你亲儿子啊。”
贺严冬一边扶着柳芳枝往山下走去,一边继续说道:“妈,我跟你保证,等忙过这两年,我们一定给你个大胖孙子。大哥那孩子再过几个月不就生了,你先带着,生多了你也带不过来不是,一个一个来呗,我这不还是怕你累着。”
柳芳枝哼了一声,不轻不重的拍了他一巴掌说:“成天就会哄你娘开心,反正该说的话我都说了,你记得回头说说你媳妇儿。”
贺严冬把小老太送下山,表面上应道行行行,心里则忍不住叹了口气,确实要快点赚钱,争取早日在县城买房,这样看谁还在背后说三道四的。
第84章
在认真考虑了李浩的建议之后; 江梨就开始在补习班内留意着了,这几天倒还真让她找到一对各方面都还挺符合她要求的好姐妹——王迎夏和刘璐璐。
据江梨这段时间以来的了解,王迎夏和刘璐璐都住在县城东边的化工厂家属院里; 王迎夏的丈夫是化工厂的车间主任,而刘璐璐则是化工厂的工人子弟; 等着接父母的班呢。
两人会想着报英语培训班则是因为化工厂之前基本上都是从日本引进新设备; 而在厂里最近几次关于引进新设备的讨论中; 已经有人结合综合效益和长远发展; 提出引进美国的最新设备更有利于化工厂当下及未来的发展。
这事儿目前虽然还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 但据王迎夏的丈夫分析; 从美国引进新设备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大势所趋; 所以建议王迎夏可以趁着空闲的时间去学习一下英语; 这样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够派上用场。
而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王迎夏之前就是学日语的; 并且语言天赋极为不错,后来还上过一段时间的法语培训班,但因为那段时间厂里刚好组织办了个日语培训班; 让她过去帮忙代课去了; 就没继续再学。
当然学习这事最重要的还是王迎夏自己喜欢; 恢复高考那年王迎夏因为怀孕错过了; 等到生完孩子; 孩子长到一岁,她勉强可以做自己的事的时候; 头三年的高考优惠政策结束了。
那时候她丈夫邹越刚被调到车间担任组长; 事业正处在上升期; 她只好在家做了一名家庭主妇; 不过幸好有公婆帮忙照看着; 也不是很辛苦,以至于她还可以腾出一些空闲时间去学习。
至于刘璐璐,高考落榜后就一直在家里待着等着厂里空余出合适的职位,这次原本虽是陪着好姐妹王迎夏来学习的,但胜在年轻,又是正正经经的高中毕业,多少学过两年英语,接受得还算不错。
就江梨这段时间以来的观察,她们两个的英语水平明显比其他人程度要好得多,确定这一点后,她也没再犹豫,就直接找两人谈了谈。
江梨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王迎夏和刘璐璐做她的助教,当然不会让她们直接去教课,只要她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帮着解答一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行,这样江梨就不至于在课堂上把自己搞得特别匆忙,而且还可以空出一些时间来做其他事。
当然江梨自然不会让她们两个白干,和之前徐雯雯、徐斌在的时候一样,江梨表示可以退还她们学费,并保证只要补习班还开着,她们就可以一直过来免费学费,就算之后不愿意做她的助教了,也不影响。
王迎夏和刘璐璐虽说都不是缺钱的人,但这年头儿谁又会嫌钱多,况且会选择花钱来学一门新语言,本来就是为了能够抢占先机,到时候能找个轻松称意的好工作。
再者两人本来就对江梨这位长得好看又穿着时髦的老师十分有好感,同时也很愿意与其结交,于是这事很容易便成了。
有了王迎夏和刘璐璐的帮忙,江梨课堂上的压力小了许多,而且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直接把下节课上课的教学大纲给做了,这样回去之后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照顾家里。
贺严冬养猪场的小猪崽如今正是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养得好,等再过一两个月这斤数儿上去了,也就能拉去配种了。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贺严冬这次谨慎得很,跟个老妈子似的,整天在养猪场盯着,生怕出了什么差错,而且自从上次柳芳枝特意跑去养猪场说了那样一番话后,没过几天贺严冬就麻溜去韩家村又捉了二十头育肥猪回来,琢磨着等喂到过年,整猪卖一批,剩下的就自己宰了拉去县城市场上卖猪肉,估摸着应该能赚个万把块。
饭桌上,江梨听了贺严冬的打算之后,连连点头称好,要真是照他所说的那样,能够赚个万把块,那他们差不多明年就可以在县城买房了啊。
江梨之前也多多少少了解过一点,像她们这种小县城目前还没有商品房,倒是有一些福利房,但都是面向工厂职工们的,普通人不具有购买资格。
不过,江梨本来也不打算买楼房,她更希望买个独门独户带小院子的房子,这样活动空间大一些,而且她没事的话还可以在院子里种种菜养养花什么的,还挺不错的。
就她们补习班附近的胡同里,就有蛮多这样的房子,只不过都是老房子,当然老房子也有老房子的好处,那就是相对来说价格会低一点,而且这种房子的房主大多都是因为工作调动或者升迁而离开,老房子里住的大多都是老人,老人一走,也就彻底没了念想,在外面不打算回来的,这房子该卖的也就卖了。
江梨旁敲侧击的打听过一些,就她们补习班周边这种带院子的老房子,售价大多在五千到一万不等,当然像徐斌家这种能容下四世同堂的大房子那价格就要高得多了。
就以江梨这个未来人的眼光来看,这些房子甭管价格如何,现在买到肯定就是赚到,就算不住,等未来城区改造拆迁,也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只可惜,她们现在为金钱所掣肘,算上年末贺严冬养猪的钱以及她办补习班的大部分收入,应该勉强能在县城置办一处新家,毕竟还要给贺严冬的养猪场留些周转用度,肯定不能把钱全部都花完。
不知怎么的,江梨觉得今天饭桌上的贺严冬跟之前有些不一样,当然主要是在对县城买房这件事的反应上,以前江梨偶尔跟他谈起这些事的时候,他其实并不太热乎,大有你开心就好,我都听你的的意思,但今天居然破天荒的开口跟江梨讨论了不少。
吃完饭收碗时,江梨没忍住,问了一句,“你怎么突然对买房这事儿这么上心了?”
贺严冬扫了她一眼,又很快的收回目光,咳了一声,不咸不淡的说道:“没啥,就是想当爹了。”
江梨:……
年前天气最冷那几天刚好也赶上李青的预产期,她整个人都难受得紧,两家都怕临到关头了再出什么事,就直接把人给送去了医院住着,没过一周李青就生了个大胖小子。
孩子好得很,但李青却像是被抽走了半条命,整个人虚弱得很,愣是又在医院躺了半个多月才被她亲妈给接了回去,孩子又小,也不好来回跑,索性这年两家就一起过了。
李青和孩子一直在娘家待到百天才回来,老书记还乐呵的请了厨子,在院子里摆了几桌,村里当天闲着没事儿的几乎都揣着鸡蛋过去一起庆贺了。
江梨这个当干娘的自然是不能错过,小娃娃软糯糯的躺在襁褓里,半举着小肉肉一握一握的,一旦有人出现在他的视线里,就瞪着好奇的大眼睛瞧啊瞧,嘴里还咿咿呀呀的像是在问好。
江梨一颗心都被萌化了,当下真是恨不得自己也马上生个。
但这次贺严冬的反应其实相当冷静,而他如今的不冷静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贺家宝他媳妇儿怀了,要知道贺家宝可是年前才刚把媳妇儿娶回来,这才不到半年就要当爹了。
贺严冬也不是心里不平衡咋地,主要是有些事他在外面没法说,兄弟们面上怵他,不敢瞎说,但也难免会在背后开玩笑说他不行,其它的他可以忍,但这关乎男人尊严的事,他忍不了。
媳妇儿不就是顾忌着怕生了孩子,会跟他们一样在土里刨食,那他就努把力,再多挣些钱,打消了媳妇儿这后顾之忧不就行了。
而且,他媳妇儿那么时髦好看,就应该过城里人那种日子,还有他们未来的孩子,也要像他媳妇儿那样看书,说英语,给人上课,而不是像他一样从小在地里捉鼠摸鸟,没个正形。
贺严冬越琢磨越觉得好日子就在眼前了,连带着干起活来都更有劲儿了。
江梨倒是空出了些时间出来,但眼瞅着贺严冬却更忙了。
江梨不去养猪场,即使是一整天都在家里待着,也就三餐吃饭时间能见着贺严冬,而且吃饭的时候,一般是江梨在屋里吃,贺严冬则端着碗坐在院里吃——他身上猪骚味儿重,一天的活儿还没干完,也不好换衣服,只能这样。
至于晚上就更没啥相处的时间了,贺严冬忙完回来大都晚上十点之后了,江梨早就睡着了,早上她还没睡醒,贺严冬就已经起床去挑水了。
俩人忙到几乎没有什么温存的时间,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贺严冬现在是创业初期,除了他,其它人大都是半吊子,就算要让贺严冬试着放权,也至少得等过了今年,那些工人各方面都熟练了之后。
介于此,江梨便又把那些空闲时间用来琢磨自己的补习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考虑一下怎么可以多赚些钱。
第85章
江梨琢磨了几天; 倒还真让她琢磨出来一个赚钱的好法子,但这事儿她一个人做不来。
于是,江梨便找了个时间认真和王迎夏聊了聊。
江梨是这样打算的; 补习班这房子她每月给徐斌付着租金,但只有一三五日开课; 那算下来就有将近一半的时间; 这房子是空着的; 浪费钱不说; 这房子也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
所以; 江梨就想着既然王迎夏会日语; 还在厂里给人做过日语翻译; 那程度肯定是不差的; 而且她之前又在厂里办的日语补习班代过课,上课这方面肯定也是没问题的。
江梨就打算在英语补习班的基础上; 再开一门日语补习,然后让王迎夏过来当老师,至于上课地点就还在这里; 登报宣传的事她也可以搞定; 而开课的时间就从二四六这三天中任选一天或者两天都行。
既然决定了要多开一门日语补习; 江梨自然多多少少的也做了一些调查; 随着近几年来中美关系的缓和; 双方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踏足英语学习。
于此同时; 之前大热的俄语和日语学习热潮; 自然就慢慢退却。但也仅仅只是学习的人少了罢了; 并不是说大家就完全没有此类需求了; 所以; 江梨完全可以预料的到日语补习班或许不会像英语补习班那么火热,但应该也不至于说一个学生都收不到。
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江梨目前的打算是日语补习班一周只开一天或者两天课,这样对于广大上班族来说也算是比较友好的,一周只用抽出一天或者两天时间就行。
王迎夏听完江梨的打算后,自然是比上次说让她当助教还要更高兴些。毕竟,她本来只是想要抢占先机花钱学一门新语言,可没想到居然无心插柳柳成荫,现在不仅不用交学费了,还能获得一份宽松的教师工作,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她当然不可能拒绝。
但同时她也没有立马跟江梨应下这个事,她公婆平日待她极好,也十分支持她能够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于情于理这件事王迎夏都不能先斩后奏,不管怎样,她都要回去告知家人之后,才能给江梨一个确定的答复。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王迎夏和刘璐璐跟江梨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好了,所以这话她也如实的告知了江梨。
江梨表示理解,同时也在心下确定这事儿应该是稳了。
隔天没课,她便蹬着自行车去报社谈登广告的事了。
倒是没想到,报社动作还挺快,上次她来的时候,不是对报社关于登广告收费混乱,没有统一标准提出了些整改的建议,这次来不仅整改好了,而且还采取了她的建议。
江梨在街上买了些水果,熟门熟路的直接去了李浩妈妈韩文竹的办公室,上次人给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