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 >

第246章

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第246章

小说: 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大家笑够了,云依这才想起外面的物资:“辰瑞,我和你姐夫给你带了些物资过来,正好过年给你加个餐。”
  肖辰瑞很是感动:“谢谢姐姐、姐夫。”
  然后还对三胞胎道:“也谢谢你们。”
  对着门外的随从道:“去安排人把东西卸了。”
  外面的随从应了一声:“是,大人。”
  欢快的跑着走了,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他们刚才可是看到了,满满十几车的物资,以大人的性子,他们定能沾些光,心情那是相当的不错。
  等大家落座,肖辰瑞这才开口询问道:“姐姐、姐夫,你们这是从哪里来?”
  云依看了一眼帐篷外:“我们从萨瓦回来,顺道看看你。”
  肖辰瑞看向小外甥们:“你们带着我小外甥们去的?”
  云依点头:“嗯,他们没进军营,把他们安顿到别处了。”
  肖辰瑞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了,直接悠悠来了一句:“你们可真行。”
  云依知道弟弟这是心疼孩子们了,只得扯开话题道:“渭河往卢宁城分流的河道开凿的怎么样了?”

第1173章 必定能流芳百世
  肖辰瑞说到差事,脸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再有三个月,往卢宁城分流的这段河道必定完工,再往过往前二十里,需要筑坝,不过已经和卢宁城知府郑大人协商过了。
  那边秋末就已经动工,前些日子我过去的时候,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半,不过只是挖好了河道,还没有修筑堤坝。
  卢宁城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百姓们听说朝廷要把渭河水引流过去,那比过年还要高兴,纷纷奔走相告。
  卢宁城知府郑大人秋初在各县发了告示要抽力役,百姓们知道是来开挖河道,竟然还有人家主动出双份力役,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为了尽早将渭河的水引过去,为了他们以后不再因为干旱而食不果腹,为了他们的子子孙孙日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个个卖力的很,其实百姓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景睿听了这番话,也默默点头,认可辰瑞说的话,他相信百姓们心里自有一杆称,只要是真心为百姓做事,那定然就能得百姓的拥护。
  云依听到这些,也有些热血沸腾:“走吧,咱们到工地上看看。”
  出来后,肖辰瑞叫几名他出京前,姐夫给的侍卫,让他们一人抱一个孩子,跟在他们身后。
  几个孩子也知道父王、母妃还有舅舅有正事要做,不吵不闹,就那么好奇的看着外面的一切。
  云依和景睿站在高处俯视着下面的工地,他们来之前这里才放过炮,下面的劳工正在往走搬运那些炸下来的山石。
  辰瑞指着前面的山口道:“姐姐、姐夫,最多再有一个半月,这几十里的大山就能全部被打通,等卢宁城那边把宁河到这边的河道挖好,我们就能把挡着渭河的最后那十几米的屏障炸开。
  到时候,会有一半的渭河水分流入宁河,半个卢宁州的百姓也再不用为缺水发愁,而处于渭河中游的庆城和平州城百姓也不用再怕渭河水患。
  皇上圣明,为北陌的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渭河水的分流利国利民,必定能流芳百世。”
  景睿听了这话也高兴,不管这份功劳算到谁头上,那都是皇族的荣耀,朝廷的功绩。
  背手而立看着下面的场景:“辰瑞,过几日庆城知府徐大人会过来寻你,他那里存了至少两百万两的银子,到时候用于渭河治理,你也说了渭河治理定能流芳百世,但我更希望这一次的渭河治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你可千万别叫我失望。”
  肖辰瑞听了这话,只觉更加的责任重大,恭敬行礼道:“是,太子殿下请放心,微臣一定尽心竭力把差事做好。”
  云依看向大弟肖辰瑞:“之前派人送来的炸**药可还够?”
  肖辰瑞在心中算了一下:“估计还差些。”
  云依看向山下的工地:“稍后派人再送些过来,不过那东西危险,一定要派让人看守好,而且一定要远离火源。”
  肖辰瑞拱手回道:“是。”
  他们没在这里待太久,太阳西斜的时候,便准备带着孩子们离开,毕竟他们在这里也会影响肖辰瑞办差。

第1174章 怕是没人敢主动招惹她
  云依让三胞胎上前和大舅告别,烨哥儿在辰瑞脸上亲了一口:“舅舅,你早些回京城。”
  肖辰瑞听到烨哥儿的话,心里一阵温暖:“好,舅舅把差事办好,就回京,这次舅舅不知道你们来,没有给你们准备礼物,等回京,一定给你们补上。”
  烨哥儿一听下次见面还有礼物拿,笑着拍手道:“行,那舅舅你可千万别忘记了。”
  肖辰瑞摸摸烨哥儿的小脑袋:“不会忘记。”
  从姐夫怀里抱过韵姐儿:“韵姐儿,记得想舅舅。”
  韵姐儿点头道:“好,我会想舅舅的,舅舅也要想韵姐儿。”
  肖辰瑞听外甥女的话,心里软的一塌糊涂:“好,舅舅会想我们韵姐儿。”
  已经上了马车的烨哥儿不干了:“舅舅,你光想妹妹可不成,那我和哥哥呢?”
  肖辰瑞白了烨哥儿一眼:“就你耳朵好使,也会想你们兄弟两个,这下行了吧。”
  烨哥儿撅着小嘴:“这一‘也’就不知道也到哪里去了。”
  云依看向景睿:“听听,这才多大。”
  景睿伸手揽住云依的腰,低声说道:“说明烨哥儿聪明,你这当母妃的功劳最大。”
  云依轻推了他一下:“你注意着些,还有外人在呢。”
  景睿嘴角噙起一抹笑:“好,都听依儿的。”
  肖辰瑞把韵姐儿送到马车上:“韵姐儿,京城见,快进马车里,外面冷。”
  转身看着站在那里的柏哥儿:“柏哥儿,舅舅抱你上去。”
  不知道为什么,肖辰瑞总觉得柏哥儿就跟个小大人似的,不管是处事,还是说话,都是很有章程,最主要是看人的那眼神,可他明明是个小孩子,摇摇头,估计是自己想多了。
  柏哥儿也不想让别人觉察出什么,听到舅舅的话,抬起胳膊等着舅舅抱他上车。
  肖辰瑞一看柏哥儿这个样子,在心里想着:看看,是自己想多了吧,到底还是个孩子。
  伸手抱起柏哥儿,转身放到马车上:“柏哥儿,你是哥哥,一路上要听你父王、母妃的话,帮着管好弟弟、妹妹,记住没。”
  柏哥儿点点头:“记住了,舅舅要照顾好自己,我们在京城等你。”
  说完,还抱了抱肖辰瑞,看舅舅被感动到了:“好了,你是大人了,可不能哭鼻子。”
  不等舅舅有别的反应,转身钻进了马车里。
  肖辰瑞转头看向姐姐、姐夫:“都是小机灵。”
  云依递给肖辰瑞一个袋子:“你外甥们说的对,你是得注意着些,可别真成了个糙汉子,小心真被婉悦嫌弃了。”
  肖辰瑞听姐姐提到婉悦,低声问道:“她在京城过的可好?”
  云依脸带笑意看着弟弟:“你没给她捎过信?”
  肖辰瑞一听这话,脸不由的红了,幸好,如今这肤色看不出来:“写了,她说一切挺好的,我就怕她报喜不报忧,有些担心。”
  云依笑出了声,看来这两人没少通信,他们感情好,自己也就放心了:“行了,你就放心吧,她现在的是什么身份,怕是没人敢主动招惹她。”

第1175章 肖辰铭回京
  景睿扶着云依上了车,转身拍拍小舅子的肩膀:“你姐说的没错,差事得办好,可这张脸也得保养一下。”
  指着他手上的袋子:“记得用,我也有在用。”
  肖辰瑞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袋子,有些幽怨的看向姐夫:“你们可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子。”
  景睿笑了起来:“走了,办好差事,等你的好消息。”
  看了一眼肖辰瑞,那句‘给你连升三级’到底是没有说出口,到底还站着其他人,他可不想给小舅子增加压力。
  马车缓缓离开,肖辰瑞一直目送他们走远,这才收回视线。
  想到之前和姐姐私下聊的事情,脸上沉了下来。
  他明白,现在肖府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好插手,可祖母要是觉得他什么都不会计较那就错了,他可以养着她,但绝不可能养着大房。
  祖母做的那些事情,他和姐姐都收到了消息,这事,也只能是等他回京再处理,不过大房的人还真是脸皮够厚。
  低头看到自己手上的布袋,再想到外甥们说的话,不禁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摇头笑笑提着东西回了自己的帐篷。
  心想:看来真要保养下了,可别真被婉悦嫌弃了。
  有了太子、太子妃送来的物资,晚上的时候,肖辰瑞下令小厨房这边加餐,小厨房直接炒了一大盆腊肉炒萝卜,那味道自然是让大家赞不绝口。
  剩下的东西,肖辰瑞让人留了一部分出来,剩下的让厨房那点做好登记,等过年时给大家加餐,顿时整个工地喜气洋洋的。
  负责卸货的人可说了,那十几车的物资,除了精米、精面,剩下的可全是肉,有刚宰杀好的鲜肉,也有腊肉、腊肠,那可都是好东西。
  *
  另一边,肖辰铭他们也终是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回到了京城。
  卫氏看到京城的城墙时,一下子红了眼眶:“我们真的回来了,还以为要老死在北疆了。”
  小孙子肖泽启仰头看向祖母:“祖母,不哭。”
  卫氏怕吓到孩子:“好,好,好,祖母不哭,祖母是高兴,等咱们安顿下来,让你父亲带你到街上逛逛,我们小泽启也看看这京城的繁华。”
  说着,还摸上了小孙子的头:“我们小泽启再也不用在北疆受苦了,以后可以到京城的书院去读书,可以向你堂叔一样考功名,祖母是真的高兴。”
  小泽启虽然还不是太理解祖母的话,但他知道读书好:“好,泽启一定好好读书,让祖母高兴。”
  卫氏心里暖暖的,他和肖仁礼已经没了关系,儿子和女婿回京便会到京郊大营任职,以后她便是府里的老夫人,等有机会和何氏再见面,看她还怎么嚣张,想想心里就痛快。
  她不知道的是何氏早在回京的路上没了,更不知道的是肖仁礼可正等着她回京呢。
  他们前几天正好让人捎了信回京,孙家的人从前天开始,就有人在城门口等着了。
  肖辰铭回京的事,可没给肖仁礼他们说,再说他也不知道他们的落脚地,更不想和他们搅合在一块。

第1176章 这个家还轮不到你来做主
  提前和孙家联系,是让他们帮着给寻处房子,也省得回京后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还特意说明要离嫡支远一些。
  孙家人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也支持。
  他们可不想孙珍玉再受嫡支的欺负,虽是嫡庶分了家,可身份在那放着呢,那些人又都是脸皮厚的,所以找的房子离肖仁礼那是真的很远。
  孙家来接人的是孙珍玉的亲二哥孙明宇,他远远的就看到了马车上的肖辰铭,冲他们挥着手就跑了过去:“辰铭,你们可总算是回来了,我妹妹和小外甥呢?”
  孙珍玉这时从马车里伸探出了头:“二哥。”
  她早就想娘家的人了,这会听到二哥的声音,也顾不得其他了,直接就伸出了头。
  孙明宇看到几个月不见的妹妹:“珍玉,这一路上可还好?小外甥呢?”
  孙珍玉笑着说道:“肚子里这个自打过了三个月,真是乖得很,这一路我是吃了睡,睡了吃,小家伙安生的很,泽启和我婆母在后面的马车上。”
  孙明宇转身就往后面的马车跑:“小泽启,二舅舅来接你了。”
  卫氏撩开绵帘子,扶着肖泽启钻了出来,小家伙一见到二舅便笑眯了眼:“二舅,泽启想你了。”
  一声‘想你了’让孙明宇乐开了怀:“二舅也想我们泽启了,这都在城门口等了三天了,你外祖父、外祖母这几天都快望眼欲穿了,天天念叨你,你那表哥、表姐们都快要酸死了。”
  想着外面冷,抱着小泽启亲香了一会:“好了,先回车厢坐好,咱们这就回府,你大舅母、二舅母可是准备了不少好吃的,你小子肯定喜欢。”
  肖家和一路结伴的其他几家告别,这才随着孙明宇入了城,一路往孙府而去。
  同一时间,肖仁礼正站在院子里望着院外,看到女儿从房里出来:“也不知道辰铭他们哪一日能回京?”
  肖云茹听到父亲的话,淡淡开口:“这个可不好说,您要是想知道,回头我到孙家打听一下。”
  肖仁礼摇头道:“算了,他们要是回了京,总会登门告知的,不必再特意跑一趟。”
  其实他是觉得之前从孙家人口中得知肖辰铭他们要回京的消息,有些没面子,儿子要回京,没有给他这个当父亲的送信,却是给岳家写了信。
  肖云茹可不知道肖仁礼在想什么:“父亲说的也对,辰铭他们要是回了京,肯定是得过来拜见您的。”
  肖仁礼叹了一口气:“今都腊月二十五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一起吃年夜饭?”
  这话正好被出来晾衣服的吕思怡听到:“父亲,咱们可是分家了,就算是他们回京,也不可能跟咱们一起吃年夜饭。”
  肖仁礼听到吕思怡的话,脸色沉了下来:“这个家还轮不到你来做主,咱们好不容易回了京,一起吃了年夜饭怎么了?”
  肖仁礼觉得,之前在北疆要不是二儿子时不时的接济,自己怕是早就死在铁矿场了,更何况二儿子如今最有出息,这个大儿媳妇就是一点脑子也没有。

第1177章 怎么就非得站出来和他唱反调
  吕思怡听到公爹的话,感觉自己被打了脸:“父亲,咱们现在是什么情况,您比我们更清楚,那庄子明年才能有了收益,全家就指着一个商铺的租金过活。
  你们前几日到书肆光买那些笔墨纸砚就花了二十多两,这几日又陆续的添置了不少东西,手里还有多少银子,您心里有数。
  再说,就算是他们年前能回京,您愿意让他们过来,您觉得人家就一定会领这份情吗?”
  吕思怡是真不想让卫姨娘他们过来,一是自家夫君没有肖辰铭混的好,二是她是女人,公爹的心思,她多少看出了一些门道。
  如今婆婆没了,她可不能让卫氏和公爹再搅合到一起,本来就没有什么家底,到时候再多一个人分家产,她必须得提前防着。
  肖仁礼听了这话,转身回了自己房里,他不想和这个没脑子的再多说什么。
  他之所以让辰铭他们回来一起吃年夜饭,一是觉得都能活着回京不容易,二也是觉得辰铭如今混的最好,想拉近些他们兄弟间的关系,日后有事也能拉拔辰辉、辰旭一把。
  当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可最终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怎么就非得站出来和他唱反调,可他一个公爹要是跟儿媳妇闹起来,成何体统?
  院子里的吕思怡见公爹回了房间,心想:看来自己得找机会提醒一下夫君,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公爹手上那点东西就被卫氏哄了去。
  毕竟肖辰铭和肖云依关系好,如今肖云依可是太子妃,太子又那么宠她,有肖云依的相助,回京后说不定还要升职。
  而且肖辰铭膝下还有儿子,自己可不止一次的听到公爹提起肖泽启,她就怕公爹生出跟着肖辰铭过的心思,那他们到时候可亏死了。
  要是之前公爹没被人骗,用婆婆的赔偿银子置办了铺子和庄子,那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可如今买庄子和商铺的银子是祖母给的,那跟他们可就没了关系,所以她才会着急。
  而另一边,肖辰铭一家跟随孙明宇到了孙家,孙家人接到信,早就在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