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罢了,曲尚书一咬牙,“成交。
江夏王淡淡一笑,将手书扔到木炭之中,立即被点燃,很快就变成了一堆灰烬,”如此大人可放心了。
无凭无据,曲尚书松了一口气,“王爷果然快人快语,曲某佩服。”
江夏王瞥了一眼脸部舒缓的曲尚书,站起身来,“大人日理万机,本王就不打扰了。”
“王爷慢走。”曲尚书这才发觉自己后背都已经湿透了。
江夏王走后,曲尚书唤来府中王师爷商议对策,王师爷震惊之后,眼睛蓦然一亮,“既然江夏王都已经当着老爷的面把手书烧了,还怕他做什么”
曲尚书不冷不热地瞪他一眼,“你以为他是傻子吗”
王师爷反应过来,“他还留了一手”
曲尚书长叹一声,额头滴落汗珠,“这个江夏王,城府太深了,真是不好对付啊”
江夏王出了曲府,楚曜迎了上来,见到王爷的脸色,问道:“王爷打算就这么放过曲皓”
江夏王不答反问,冷哼道:“都是成了亲的人了,不在家好好陪陪新娘子府里的事,有冯威打理,你跑来凑什么热闹”
楚曜不好意思一笑,“军中这么多大事,末将哪里放心得下至少要把这事处理了,末将才能安心在府里待着啊。”
第五百一十三章 故友相见
江夏王抬眸,淡然道:“此事就算把曲皓牵扯进来了,钱添也难逃死罪,他留下一封手书,并没有要伸冤的意思,只不过是寄希望于有人能惩罚曲皓,但就算查明幕后是曲皓指使,有曲尚书和梁起在,曲皓也判不了死罪,最多只是流放,没了前程而已。”
“末将明白了。”楚曜何等聪明“若是一封手书能使兵部有所顾忌,以后也不敢在三十万兄弟的口粮上动手脚了,舍小利而得大利。”
“曲尚书是珞王的岳父,不给他点颜色瞧瞧,还以为我们江夏王府好欺负”一旁的冯威笑道:“况且,那曲皓如此贪婪,若不悬崖勒马,早晚还有翻船的一天,到那时,新账旧账正好一起算。”
“王爷英明。”楚曜忍俊不禁,见王爷的方向不是回府的方向,问道:“王爷不回府吗”
江夏王看向前方,神色悠远,“难得入京一趟,也该去看看老朋友。”
楚曜问道:“王爷要去九仙观”
江夏王跃上马背,冷声道:“你们都回府吧,本王一人前往。”
---
九仙观里,依旧是香雾弥漫,梵音袅绕,江夏王端坐在玄恩大师面前,“大师好久不见。”
玄恩大师挑起俊逸的眉眼,“王爷眉目隐现桃花,有红颜之喜。”
“果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大师。”江夏王和玄恩大师年龄相仿,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多年故交,“大师别来无恙”
玄恩大师淡淡一笑,“身处红尘之外,无悲无喜,自然也无嗔无恙,王爷想要卜卦”
“一身杀戮的人,就算放下屠刀,也不能立地成佛,佛祖是不会庇佑我的,还是算了。”百里长卿慢慢地喝着九仙观的香茶,九仙观超然世外,连这里的茶水都带着一种悠悠禅意。
“杀戮在心不在身,恶念存于人性最深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看王爷是想成佛还是成魔了”
江夏王失笑:“没有第三条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王爷志在大善,就不必拘泥于小恶。”
大师说得如此通透,江夏王唇角勾起,他迷茫的时候,总能从这位挚友这里得到最想要的答案。
“山中道观,超凡脱俗,我要在这里住上几日,可否方便”
玄恩大师如莲般清净的眼神透出几分不属于红尘之外的笑意,“本来方便,但你如此客气,就不太方便了。”
江夏王大笑,“你禅修多年,不知棋艺可有精进我孤独多年,很是想念你这个对手。”
玄恩大师岂有推辞的道理吩咐小沙弥摆好棋盘,“王爷请。”
江夏王的大手随意地捻住一枚黑子,不紧不慢道:“若是我赢了,你就要泄露一句我妹妹的天机给我。”
这是江夏王和玄恩大师特殊的相处方式,江夏王从来不为自己卜卦,但并不代表他不相信玄恩的道行,他更为关心的是他唯一妹妹的幸福。
不过玄恩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天机不可泄露,所以,江夏王提前堵死了他的退路。
玄恩大师却神色宁静,轻轻含笑,“王爷心有所图,自然无法安心对弈,这一局,恐怕赢不了了。”
江夏王自嘲一笑,“若说世上有谁能让我心神不宁的话,唯有这个亲妹妹了。”
“王爷安心,太子妃安好。”玄恩大师意味深长道:“纵然命里有什么劫数,也非人力可扭转,且太子妃命中含凤,一切自有注定,同样非人力可阻挠。”
大师的声音透着一股别样的宁和,让人无端端安心,百里长卿颦眉静立,“大师言之有理。”
第五百一十四章 长明灯塔
真定长公主携世子在九仙观清修斋戒,因青萍县主也住在长公主府,又对这位神乎其神的玄恩大师十分仰慕,也闹着跟来了,不过她做不到和长公主一样安心拜佛,更多的是对九仙山的绮丽风景感兴趣。
长公主午休之后,步入佛堂,准备跪经,正好见小师父在供奉长明灯塔。
九仙观虽是闻名天下的圣寺,却可望不可即,无缘的人连地方都找不到,有缘之人往往也需历经艰辛才能抵达九仙观,而能在九仙观内供奉长明灯的人寥寥无几,更不要能说供奉这么高大的灯塔。
长公主还未开口,青萍县主就惊讶出声,“小师父,这是谁供奉的长明灯啊怎么这么多”
小师父的声音清清润润,“是江夏王为仙逝的双亲供奉的,共九九八十一盏。”
八十一盏长明灯,一圈圈盘旋在宝塔上,自下而上,洒下万点金光,直达高大的佛堂顶端,如仙宫庙宇。
长公主讶然道:“江夏王来过观里”
“此刻江夏王就住在后院禅房。”小师父双手合十,接着就去给长明灯添置香油了。
青萍县主忍不住“哇”了一声,众所周知,江夏王的双亲已故去多年,他还不惜跋山涉水赶来九仙观供奉长明灯,为亡灵超度,这份孝心,简直感天动地。
虽然只见过江夏王几面,但那个传奇式的异姓藩王,却在青萍县主心底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盯着那盏盏金光闪闪的长明灯,仿佛看到了江夏王悼念双亲的沉痛眼神,青萍县主忽然有了强烈的兴趣。
见长公主已然在蒲团上跪经,青萍县主悄悄凑在她身边,好奇道:“表姑,江夏王的爹娘到底是什么人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长公主双眸微闭,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没有听到青萍县主的话。
青萍县主以为她不会回答了,却不想,过了一会,长公主看着面前高大的佛像许久,才悠悠叹了一口气,“都时隔那么久了,你自然是不知道的。”
“那表姑快和我讲讲吧。”青萍县主眼睛亮晶晶的,兴趣盎然。
长公主知道青萍县主最能闹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敷衍道:“这些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倒是文宣姑母可能知道得清楚些,以后你回了颍川,直接问她吧。”
祖母青萍县主见长公主又开始闭目念经了,知道可能也问不出什么了,她年纪轻,跪经当然跪不住,一会的功夫就找了个借口溜出去了,不过在溜出去之前,反倒在长明灯塔前停留了许久。
半晌之后,长公主念完经,却发现不知何时,世子已在她身后等候,惊道:“阿离,你什么时候来的”
楚离神色平静,“青萍出去之后,我就来了,看母亲在念经,不敢打扰,母亲有心事”
长公主温和一笑,否认道:“没有。”
楚离看了一眼长明灯的方向,缓缓道:“自从母亲知道那是江夏王为双亲供奉的长明灯后,就有了心事。”
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上的怒火
真定长公主确有心事,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年初一的早上,她去慈宁宫为太后拜年请安,无意中听到了太后和皇上的对话。
皇上的声音听起来似有不小的怒火,“这个江夏王,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朕已经忍他很久了。”
江夏王长公主心下一凛,放轻了脚步声,她虽为女流之辈,但身为皇室中人,对朝局还是看得明白的,原以为皇兄器重且爱重江夏王,但这个声音听起来却并非那么回事。
太后可能正在逗弄太子妃敬献的朱鹮,声音有些不紧不慢,“百里元烨的儿子,总归是有些脾气的。”
百里元烨这个已经多年没有听到的名字,再次震慑了长公主的耳膜,他不是皇兄情义甚笃的结拜兄弟吗
“正因为他是元烨的儿子,所以朕才对他诸多容忍。”皇上的声音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百里元烨英年早逝,林静恩又殉情而去,哀家记得,百里长卿父母双亡的时候,好像只有十几岁,那时,不但上要面对晴天霹雳,下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妹,也真是难为他了,如今浴火重生,苍鹰展翅,有些脾气也是难免的,皇上多担待些吧。”
皇上不悦道:“母后有所不知,江夏王妃的位子空缺多年,天下人都以为朕薄待他,迟迟不赐婚以致令他孤身一人,这些朕都忍了,其实朕是怕委屈他,所以千挑万选,慎之又慎,如今好不容易才找到柔嘉的女儿,可他倒好,几次三番拒绝朕的赐婚,肆意挑衅朕的权威。”
皇上越说怒火越盛,连外面的长公主都感觉到一股凉意,又听到太后慢悠悠道:“皇上真的只是怕委屈他吗”
里面传来短暂的沉默,皇兄没有再说话,太后的声音又响起,“天下皆知,百里长卿是有功之臣,而且就他目前的行为来说,倒还算不上功高盖主,皇上把柔嘉的女儿赐给他,难道就没有私心吗”
赐嫁瑶月郡主却被拒的事情,长公主自然听说过,耳朵立时竖了起来,母后这么说,难道是因为皇兄想在江夏王身边安插棋子
“不是朕多心。”在母后面前,皇上倒也坦然,“他手中有三十万精锐骑兵,战斗力之强,可抵东澜半壁江山,朕虽欣慰,却也难免担心,若他真有异心,朕岂非防不胜防”
长公主屏住了呼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原来皇兄早就对江夏王有提防
里面传来一声动听的鸟鸣,太后的声音听得长公主心惊肉跳,“七年前,端阳下嫁江夏王,半年就死了,也是因为这个”
皇兄不语,太后的声音却了然,叹息一声,“江夏王是世人眼中的英雄豪杰,看来,柔嘉的女儿,他是打定了主意不会娶的。”
皇上声音怒意又起,“再什么英雄豪杰,也是朕的臣子,连朕的旨意都敢违背,朕要这样的臣子又有何用”
太后默然不语,皇上又道:“他要是没有私心,为什么要违逆朕”
过了一会,太后才道:“在你之前,阮太妃来找过哀家,表明不希望瑶月嫁入江夏王府。”
第五百一十六章 兄弟情义
皇上冷哼一声,不屑道:“这件事还轮不到她说话”
见皇上心意已决,太后忽幽幽道:“皇上对江夏王如此不满,到底针对的是百里元烨,还是百里长卿呢”
话音一落,长公主蓦然感到身体一凉,心头疑云窦生,皇兄针对百里元烨为什么
当年皇兄还未登基,和百里元烨交情甚好,和长公主也算相熟,后来百里元烨掌兵挂帅,渐至声名鹊起,成为一代名将。
后来以身殉国,噩耗传遍京城,长公主还记得当时皇兄悲痛欲绝,誓要好好照顾年幼的百里长卿和百里雪。
这样感天动地超越君臣的兄弟情义,在皇家极为难得,可母后今天居然说皇兄针对百里元烨,大大出乎长公主的意料,他们不是一对感情极好的结拜兄弟吗
有股凉意从长公主脚底升腾上来,正待再听下去,却忽然听到郑姑姑往这边来的声音,忙整肃心神,轻轻往内,“母后,儿臣来给您拜年了。”
思绪回到眼前,长公主看着那高达房梁的长明灯塔,微叹一声,唤过小师父,“本宫给百里大哥和夫人上柱香吧。”
小师父无声呈上三柱香,“施主请。”
长公主放在面前,拜了三拜,小师父接过,插在面前的香炉里,神色有些恍惚,还依稀记得百里大哥爽朗的俊颜和百里夫人如神妃仙子的俏脸。
楚离静静地看着母亲的动作,这里供奉的是百里雪的父亲和母亲,那时他尚年幼,并不知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母亲显然是知道一些的。
转瞬间,斯人已逝,旧怨未平,长公主正在默默祈祷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浑厚低沉的男声,“多谢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一惊,回过神来,骤然见一年轻男子缓步而来,身材挺拔,面容英俊,虽然神色静和,但周身却仿佛蕴含着浩瀚般的力量,如高山般耸立,赫然是那个威震天下的江夏王。
“世子也在”江夏王看见楚离,微微颔首。
楚离颔首见礼,这或许也是天意。
长公主温和一笑,“百里大哥和夫人见你们兄妹皆是功成名就,泉下有知,必定心生安慰。”
“功名不过是身外之物,长公主言重了。”百里长卿语气淡然,仿佛根本就没将天下人向往的权势放在眼中。
长公主深蓝的孔雀锦袍在大殿中如一朵默默绽放的花朵,凝眸细看,江夏王眉眼间有其父的影子,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是天下男儿的志向所在。
可江夏王这么年轻,就有这样超然物外的见识和境界,长公主却隐隐有些不安,他莫非意识到了什么
正在长公主思忖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个女声,“有人吗”
听到这个声音,江夏王不着痕迹地皱眉,对长公主整袖一拜,“不打扰长公主静修,告辞。”
长公主露出善解人意的笑容,“王爷请便。”
小师父迎了出去,见外面站着一位华服丽装的少女,身后跟着几个衣着狼狈疲惫不堪的婢女,一看就知道出身不凡,“施主有何事”
第五百一十七章 求姻缘
是瑶月郡主,陷入爱恋中的女人有着极其强大的意志力,一般京城女眷,虽然向往九仙观,可大多只能望洋兴叹,望尘莫及,却没想到,娇生惯养的瑶月郡主竟然能找到九仙观,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瑶月郡主杏眼扫视了一圈,挑高了眉毛,趾高气扬道:“这就是九仙观”
小师父神色如常,“是的。”
瑶月郡主如释重负,“听说观里有位玄恩大师”
“正是家师。”
瑶月郡主欣喜道:“太好了,你去通报一声,就说本郡主有重要的事要面见大师。”
小师父还未答话,长公主就听不下去了,九仙观是何等圣地
别说区区一郡主,就是皇上皇后来了,也礼敬有加,长公主快步赶了出去,不悦道:“瑶月”
瑶月郡主没想到真定姨母也正好在九仙观,兴高采烈地奔了过来,“姨母,你也在”
长公主见瑶月发髻有些凌乱,裙摆上也有污泥,显然这一路崎岖山路让她吃了不少苦,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转身对小师父道:“她是本宫的姨侄女,孩子年幼不懂事,还望小师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