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

第112章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第112章

小说: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宗光有些不好意思的跟林煜文请明天上午的假,他要给他舅舅也送去些。
  林煜文大手一挥,准了。
  明雅家俩小姑娘待不住锦书一直跟她们说苹果好吃,饭都不要吃,先一人一个小苹果。
  吃完了,俩小姑娘才满足了,乖乖坐下吃饭。
  饭时于歌问起林煜文,说起王绪想买五六十斤苹果的样子。
  林煜文想了想,道:“明儿咱们一起上山把能摘的都摘了,到时你让他亲自来,他要多少直接挑走。”
  “行!”于歌笑着点点头,接着又说起她们今下午忙着育的秋天叶类菜的苗。
  她俩主要做的是精巧活儿,就是把之前用剩的育苗盘和育苗钵收拾出来,以及分类标签提前写好。
  傍晚时她们又把辣椒都摘了,按着林煜文的要求,不光果儿都收完,还把叶子撸掉大半。
  辣椒其实是多年生植物,跟番茄不同,要是辣椒苗照顾得好,能顺利过冬,茎秆会慢慢木质化变得更粗壮。
  更加粗壮的茎秆自然也更能经受得住风吹雨打和霜雪的侵袭,同样植株粗壮后,也能储存和运输更多的养分。
  照顾得当,辣椒甚至能从小苗儿长成一两米那么高的辣椒树!
  当然,林煜文没指望能长成辣椒树,他纯粹是看秋天这阵子天气晴好,八成还能再结一小批辣椒,打算明天再追一次重肥,催多结些辣椒,回头等冬天猪育肥后,用来炸辣椒油呢。
  前阵子听说丁厉豪过俩月就能腾出时间来丰隆村了,想想到时自家猪肯定免不了受伤,林煜文的眼泪都要从嘴角滑落了。
  第二天王绪早早就来了,赶着还帮衬一起摘苹果。
  林煜文、王绪、宗光和邵刚每人跨坐一个小梯子,摘高一点儿的果儿,女人们就摘下面能够到的。
  也就是林煜文当初种下后懒散,要是早点勤打顶,像是人家正经果园里头的果树,都一米多高,但冠幅却大得多。
  哪儿跟林煜文这果树,虽说最早中心处也有打顶,但侧枝分支没打几次,整体树形都更偏向于竖着的椭圆形。
  王绪嫌跨着坐摘果子累胳膊,他拿林煜文的果树跟人家的果园作比较。
  林煜文还嘴硬:“一直弯着腰干活伤肾,你是想累胳膊要是累腰子?”
  王绪发现他就争不过逼王,干脆闭嘴了。
  摘完果子,就地上称一称,嚯,还比林煜文之前预想的产量多一点。
  王绪啧啧称赞:“一共是……439。7公斤,这么小的小苗儿,还是头一年,结果量可以呀。”
  林煜文高兴了,眉梢一跳一跳的:“可不是?也不看看是谁花了多少心血种出来的。”
  王绪又不说话了。他是真没话说啊!
  林煜文他能费多少心血?他连侧枝掐顶都懒得干,搞得摘果子时大家都那么累,能费他心血?反正王绪对他说的,一个字都信。
  林煜文也不管他信不信,反正这么说话等会儿他要好价钱。
  王绪是提前有准备,从自家车后备箱搞出来两个大背篓,直接胳膊一搂就是好几斤的样子。
  直到把两个背篓都装得半满,再竖起来他还要继续装。
  林煜文上前阻止他:“多少行了,我这边也要留些送人。”
  王绪又是不要钱的好听话大把大把往外撒:“你这苹果好吃,还是有机种植的,好吃呢,我送人拿少了不好看。”
  见状,林煜文也就不说话了。
  一会儿,两个背篓都装满,俩人架着上称一称,林煜文:“87+92,一共179公斤,一斤10块钱,一共是3580元,都是朋友也是乡亲,你撇个整数三千五就成。”
  林煜文拍拍巴掌,眼瞅着马上轻松进账三千五,他还挺高兴。
  王绪的脸,一下子僵了。
  就这么点儿小苹果疙瘩蛋,就得三千多?!
  可刚才装的时候,又是他一个劲儿往里面装的…… 林煜文家的菜一贯不便宜,他早该有心理准备的……
  掏钱时,王绪的心呐,简直就在滴血!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22 21:05:14~2023…03…23 17:45: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百四 50瓶;这是一颗小苹果 30瓶;啥? 20瓶;懒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9章 苹果干
  ◎…◎
  除去卖给王绪的那三千五的苹果梨; 剩下的林煜文又装袋送朋友亲戚们一些。
  除了村里的卫虎王伯吴老太他们,还有镇上董千行那群,以及多次帮他的镇书记; 还有合作商华老板等人。
  甚至于林煜文连远在京市的丁厉豪都没忘记; 挑了些最青的给他邮递过去。
  基本上每人都是一袋三斤左右的量,像是卫虎这些离得近,早早吃到也早早吃完的,有的还厚着脸皮又上林煜文家玩蹭苹果吃呢。
  剩下自己的,林煜文用称量了下,差一点儿三百斤的样子。
  不过这几天苹果摘下来,正是大家都新鲜的时候; 几乎每人感觉肚子稍微空落一些,都要捧着一两个啃啃。
  加上老丈人丈母家; 还有林煜文一家三口,以及明雅家那俩丫头和宗光于歌,或是时不时上门蹭几个的王绪; 更别说最近到林煜文这儿窜门的也越发见多; 左右也是留着自己人吃的,林煜文也不仔细; 敞开了供应。
  可即便是这样; 吃到最后也觉得有些吃不动了。
  林煜文大概估摸了下,储藏室里头的苹果; 连三分之一还没吃下呢!
  王绪是尝到了送苹果的甜头儿; 他还想再买三千块的拿去交友。
  不过被林煜文拒绝了。当时种苹果梨树时就是打算自己人吃的; 也就没多种; 就那么屁大点儿的苹果林; 结那么点儿果子; 今年卖给他那么多,明年他还要更多怎么办。
  是种来自己吃呢,还是做生意呢?
  王绪倒也随口那么一问,毕竟这苹果着实不便宜。
  眼瞅着东面拐角小房间里头堆的这些苹果,有些都十成十的红了,怕这些成熟度高的放不住,林煜文开始琢磨着怎么消化这些红苹果了。
  还是邵刚给出建议:“做成苹果干!”
  林煜文摆出愿闻其详的架势。毕竟是邵大厨,有他在,没意外。
  按着邵刚的说法,一大家子人开始忙忙碌碌洗苹果、削苹果和切苹果。
  洗净削皮后,苹果一分四瓣儿,泡水防止氧化,等全部苹果瓣处理好后,便统一拿去蒸。
  也就是林煜文家经常招待人多,蒸锅也多,一口气能蒸得下,要是一般家庭,估摸着还不好操作呢。
  蒸好后,便摆在通风处晾晒着。蒸后的苹果原本会在蒸汽加热的情况下发胀,但通风晾干的过程中,苹果当中多余的水分又会快速流失。
  林煜文瞧着苹果这么摆在空场晾晒,多多少少也会吸引到苍蝇,便开车去城里买了二斤蚊帐布。
  回来拿木方组装订在一块儿,成一个带防护网的立方体。
  有了蚊帐的阻挡,这下就不用怕什么苍蝇蚊虫了,就摆在太阳下硬晒都没问题。
  秋天大白日的太阳还是有那么点猛劲儿的,只晒一个上午,原本胖乎乎发胀的苹果瓣便快速变黑且瘪了下去。
  但闻着苹果味儿却越发浓郁了,邵刚说这叫:“浓缩的都是精华。”
  把晒瘪了的苹果干拿回去洗净继续蒸,就这么三蒸三晒的,苹果干彻底变黑了。
  但咬开的话,里面简直就像是柿饼那样,竟然是半流心的!
  而且这般炮制后的苹果果味更加浓郁,且甜度更高。与新鲜苹果相比,吃着别有一番风味。
  相比之下,苹果干的存储就更加简单了,体积更小,也更耐放。装罐往冰箱一塞,吃的时候拿去在流水下稍微洗洗灰尘就能吃了。
  林锦书和妮妮也喜欢啃苹果干,咬起来虽然费劲儿,但里面内瓤甜丝丝又糯糯的,他俩特别喜欢。
  甜心也喜欢,它是把苹果干当成小号磨牙棒了,就是对于它那体型来说,小孩儿掌心那么大点儿的苹果干就显得太小了,它啃咬起来显得尤其费力,总是皱得整个鼻子都皱皱巴巴的。
  自家种的苹果,锦书也参与制作苹果干,原本大人都敞开了给孩子们吃的,但后来发现这东西含糖量太高,而且还比较硬,小孩儿吃了积食。
  最明显变化就是仨孩子天天正经饭不好好儿吃,一到半晌里就嗷嗷叫饿。
  后来银朱干脆痛下决心,每天只给一个苹果干,多了没有!
  而且还只是在下午两点半的时候才给,这时候正是林煜文午休结束,收拾收拾准备出门干活的时间。
  于是林煜文就总能看到三个小馋猫儿齐齐站在冰箱前,仰头等着银朱过去给他们发苹果干儿的样子,小馋猫们讨了苹果干,然后齐齐去厨房洗果干的场景。
  彤彤年纪大些,厨房的水池对于她来说不算那么高,用不着再费力去搬椅子垫脚,所以洗果干这项工作一般是俩小屁孩交给姐姐代劳。
  有时候林煜文也会专门嘚瑟,大大方方跟银朱要好几个。
  银朱总是瞪他一眼,随后抓一把给他去厨房洗,约莫有四五个的样子。
  林煜文嫌这玩意不如直接啃苹果来得痛快,其实不大爱咬,但他就是假惺惺一副好好吃的样子,逗得林锦书三人只能眼巴巴的看。
  林煜文回头看三个小家伙,眉梢一挑,问:“想吃啊?”
  “嗯!”林锦猪狠狠点头。
  林煜文会然一笑:“那下地帮我干活。”
  三个小家伙就被一个小小的果干儿收买了,屁颠屁颠跑去地里,倒也帮不上什么忙,他们人小力气也小,干不了什么活儿,总是装装样子没一会儿就跑去扑蝴蝶扯野草玩了。
  最近彤彤还跟村里的老爷爷学会用草叶子编蚂蚱,另外俩小的就眼巴巴看着她手指纷飞。
  ……
  贺一鸣是王绪的高中同学,不过不同的是,贺一鸣家里条件贼好。
  早在二三十年前,上面对私家矿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贺一鸣父亲就开始起家,靠着开矿硬是混成湍市一富的位置。
  当然,现在来看,那些年坊间流言可信度并没有那么高,但也足以见得贺一鸣家的财产了。
  高中时,俩人还有那么点儿缘分,坐前后桌,贺一鸣在王绪后排,那时候贺数学不太行,而那时候王绪还是数学课代表呢,数学成绩全班领先。
  就靠着高一上学期帮贺一鸣补了半学期数学的情分,王绪得以见上贺一鸣。
  饭场上,俩人和和气气聊起高中时的趣事,气氛还算和谐。
  王绪就趁着这机会,先是卖苦说起自己后悔没好好儿读书,没上成大学:“就算读个大专出来,也算是摸过大学的门槛,唉!”
  贺一鸣笑笑,没插这一茬话。
  别的不说,他初中时是跟那时数学老师脾气对不上,搞得初中数学基础就没打牢。但偏偏高中上半学期又是跟初中相衔接的部分,他后面数学能跟上来,要真说起来,确实跟王绪那时候帮着讲题有点儿关系。
  当初王绪因情从高中辍学的事,也算是当时学校里一大轰动新闻。
  王绪:“不过现在想想,倒也没什么后悔的,要是不提前出来寻活路,我也走不上现在搞运输这条道。”
  要说起来,往前数四五年,开大车搞运输这行还挺挣钱,要不然他也不至于联系几个同乡亲戚,搞起之前那小运输队不是?
  自从国家不许私人搞矿后,贺爸适时转行,开始搞起物流业起来。
  不光是现在湍市里头四通一达这些快递公司,几乎每家都有贺家掺股,更别说一些传统大件物流公司了,贺爸专程就搞这个的。
  不过这两年物流业发展也到一定程度,趋于饱和了,现在老狮年迈,准备退居二线,家业都慢慢移交到儿子贺一鸣身上。
  贺一鸣接了家业也不着急出手,而是稳稳坐了一年多。听说这一年多时间里,不少湍市本地豪商大老板,或是外地来的有钱户,再或是湍市以及下面各乡镇的政府官员们,都没少联系他想跟他合作搞项目。
  贺一鸣倒也能坐得住,少量投资倒是有,但一个大宗项目他到现在都还没搞。
  当然,对于贺家来说,百来万那只是小钱,但对于王绪来说,一百万就足够他搞小微型农机租赁的项目了!
  跟贺一鸣搭上话,为的就是这个。
  王绪慢慢把话题转移到他这项目上来,细细密密讲了许多项目规划管理,当然后续收益的事儿,他也没少说。
  贺一鸣早就知道王绪邀他出来吃饭定有所图,他也没少赴这种宴,只是听到最后,他不由有些失落——就这?
  湍市就不是个农业市,更别说现在农村只剩下些老弱病残了,就凭他们能种成什么?
  况且,老年人的固执大家都知道,他们但凡是认准一件事基本就更变不过来,能让那些习惯了粗狂式种植的老年人去弯下腰用心搞有机菜?
  贺一鸣反正是不信。
  最后,王绪是磨破了嘴皮子也说不动他,一顿饭吃下来贺一鸣眼皮子一直耷拉着,一副不感冒的样子。
  实在没招儿了,一顿饭吃下来才刚一个小时,王绪没法儿,也只能礼节性的把提前准备好的礼物装到贺一鸣后备箱,挥手道再见。
  贺一鸣回到家,差点忘记后备箱的东西,洗完澡见佣人倒垃圾时才想起,怕放在车里焖坏了发臭,交代阿姨一声,便上楼倒头就睡。
  晚饭喝了点儿酒,半夜起来贺一鸣口渴得厉害,他下楼从冰箱里取了饮料喝着又觉得冰牙。
  毕竟也是秋天了,夜里温度比夏季时候低不少。
  贺一鸣口干舌燥,浑身热得难受,转眼间看到餐桌上有果盘,上面清洗净了的小苹果在月光映照下显得尤其可口。
  一个小小的苹果儿,还没有他巴掌那么大,个头吃起来刚好。
  贺一鸣便大马金刀坐在沙发上开始啃起来。
  小小一个的苹果瞧着不大,还青红相间,瞧起来远没有进口精品苹果来得漂亮,但入口却让人非常惊艳!
  清凉爽脆的味道和口感,正好将他体内的燥热冲刷得一干二净,酸酸甜甜的味道也令人十分上头。
  贺一鸣飞快吃完一块,还觉得不过瘾,又立马站起到餐桌旁,他犹豫半秒钟,干脆抱着整个果盘儿咔咔开炫。
  “咔嚓”“咔嚓”
  一口气吃了两个半,贺一鸣才有些满足的打了个小小的嗝儿。
  晚饭在饭店吃的,多少有些油腻,回来时只觉得酒后饭困不觉得什么,可醒来就是浑身不适了。
  但这会儿喝两口水,吃两个苹果,尤其是苹果吃到最后唇齿留的都是淡淡的清香味儿,什么酒肉的腻全然不见!
  贺一鸣吃美了,把最后半拉小口小口啃完,正眯着眼躺沙发上想要不干脆就在这儿睡吧,忽然一楼房间推开门。
  贺爸穿着睡衣走出来:“我还当家里进老鼠了呢,半夜咔嚓咔嚓直响。”
  贺一鸣举起怀里果盘儿,递了个小苹果:“这苹果吃着不错,您尝尝。”
  夜间呼吸重,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男人更容易打呼,这样口鼻腔里水分流失更严重。
  没醒也就罢了,醒来基本都会觉得口干。
  贺爸顺手接了苹果啃着吃,刚吃进去两下,也对这苹果赞不绝口:“别看这苹果小小儿的,还挺好吃。”
  “我也觉得。”贺一鸣咧嘴笑起来:“明儿跟问问阿姨是在哪儿买的,让她再去买些回来,左右苹果也能放的住,以后晚上喝酒回来了半夜吃两个舒坦。”
  父子俩就这么摸黑顶着窗子里透进来的月亮,每人啃了三个小苹果,满足的各自回去睡觉了。
  王绪回家后,整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