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高嫁 >

第3章

高嫁-第3章

小说: 高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两年混迹市井,学了不少她们小老百姓该懂的生存之道。
  不管什么时候,能不得罪这种大人物的时候尽量还是不得罪为好。
  恩也谢过了,姜若皎等平西王太妃感慨完便起身辞去。
  平西王太妃见姜若皎没有接话,反而还恭恭敬敬地辞别,自然知晓姜若皎也听说了自家孙儿的荒唐名声。
  平西王太妃再次在心里叹息一声。
  她这孙儿从小就爱胡作非为,她自己就是野生野长野着长大了的,起初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孙儿想做什么都由他去。
  结果她儿子回来后发现自己该当个严父了,二话不说开始管教孩子。这家伙常年征战沙场,压根没摸清楚教养孩子的章法,硬是管教得这孙儿越发叛逆。
  现在父子俩僵得很。
  想她本来该是享清福的年纪,临老还得为儿孙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操心,着实恼人啊!
  姜若皎不知平西王太妃心中的烦忧,起身往外走去。不想她才刚走到外面,就见寇世子正嬉皮笑脸地堵着自家妹妹说话。
  姜若皎想到平西王太妃还在明月院内,顿时深吸了一口气。她压下心里的恼火走了上去,把姜映雪挡在背后,一双眼睛含着怒气看向寇世子:“我跟你说过,不许再纠缠我妹妹。”
  寇世子从来没近距离打量过姜若皎,这会儿人突然挡到了自己近前来,他突然发现姜若皎眼睛还挺好看,目光亮得像是能把人灼伤一样。
  要是笑起来的话,这眼型应该非常美。
  寇世子神使鬼差地说道:“你笑一个给我看看。”
  听到这种轻浮话,姜若皎懒得搭理他,拉起姜映雪就要走。
  寇世子没看到想看的,心里哪能甘心,当下伸手抓住姜若皎的手腕不让她走。
  姜若皎腕上的肌肤细滑得很,寇世子抓住之后微微惊讶,只觉触感又暖又软。
  他不由往姜若皎的手掌看去,那五指也是修长漂亮的类型。
  只可惜常年练习擀面和刀工长了层薄茧,姜若皎的手看起来比寻常女子粗糙不少。
  寇世子向来喜欢美好的事物,见状有些痛心地觉得姜若皎暴殄天物。
  这么好看的手当什么厨子,理应好好护养起来。
  姜若皎无端被人这么抓着不放,心里恼火得很,想挣扎却被寇世子下意识攥得更紧。
  旁边的姜映雪这会儿总算反应过来了,收起伞朝着寇世子手臂猛砸了下去。
  寇世子冷不丁挨了这么一下,吃痛地松了手,不由怒火中烧地瞪向姜家姐妹俩,没想到她们姐妹二人竟都是小母老虎。
  他正欲发作,忽见对面清风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裴家公子裴徵从里头走了出来。
  寇世子很不喜欢这人,因为这人从小就出色得很,现在更是整天被他爹挂在嘴边。
  他天生和读书人不对付,对这种文质彬彬的家伙没有丝毫好感。
  “见过世子。”裴徵上前朝寇世子见礼,笑容温谦有礼地朝姜若皎说道,“多谢姜姑娘为家母做的斋饭,她比平日里多用了不少饭菜。”
  姜若皎道:“不必言谢,公子已经付过钱了。”
  寇世子在旁边听得牙酸,没趣地转身进了明月院,懒得再听他们你来我往地说客气话。
  姜若皎松了口气。
  她落落大方地望向裴徵,客客气气地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
  姜映雪耳朵有点红,既是冻的,又是羞的,平时她从不和人动手,甚至连争吵都少。
  结果刚才难得鼓起勇气捶了那纨绔世子一伞,竟就叫裴徵看了去!
  裴徵道:“我正好要回城去,家母回留在这边过夜,有辆马车只两婢子乘坐,二位姑娘若不嫌弃不如与她同乘。”
  姜若皎见天黑沉沉的,怕一会要下雨夹雪,没有拒绝裴徵的好意。她谢过裴徵,与妹妹挽着手下山,山下果然有两婢子等在车边。
  裴家出身富贵,哪怕只是婢女乘坐的马车也宽敞得很。
  姜若皎两人上了车,两婢子才恭敬跟上。
  她们也不说什么闲话,只笑着取了些零嘴来招呼姜若皎姐妹俩,又将热好的汤婆子塞给她们,说她们的手炉时间久了怕是不暖和了,车上正好备着热乎的。
  一路回城,两婢子竟是无一处不妥帖。
  姜若皎去过学堂,交过出身不差的朋友,对此倒是不甚惊讶。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蕴,哪怕在他们家里为奴为婢,日子也过得比寻常人舒服,涵养与容止自然也非旁人能比。
  马车将姜若皎姐妹俩送到姜家食肆门口。
  姜若皎领着妹妹下车,上前与骑马回城的裴徵致谢。
  裴徵在寺里听小沙弥提了一嘴姜若皎姐妹俩的身世,知晓她们姐妹二人失了双亲,族人又靠不住,可谓是举目无亲、孤苦无依。
  此时见她们姐妹二人眸瞳澄澈,没有丝毫攀附之意,心中愈发怜她们过得不易。
  裴徵掏出一张名笺递给姜若皎,温声说道:“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可以拿着这个来寻我或者裴府管事。家母一直食欲不佳,以后说不得还得劳烦姜姑娘为家母做些吃的。”
  姜若皎犹豫片刻,还是收下了裴徵的名笺。
  裴徵没再多留,别过姜若皎姐妹二人上马离去。
  姜映雪跟着姜若皎进了屋,耳朵比刚才更红了,鼓起勇气对姜若皎说道:“阿姊,能不能给我看看名笺,我还没见过这种人家用的名笺来着!”
  姜若皎自己也才十五岁,这两年又忙于打理食肆,压根没生出过什么少女情思。
  她哪里会想到姜映雪会对裴徵有意,听姜映雪说是好奇,便把名笺给了姜映雪,说道:“我在前头收拾收拾,你看完就顺便找个地方把它放好吧。”
  姜映雪如获至宝地接过名笺,脚步轻快地回了后院。
  姜若皎看着她快活的脚步,脸上也不由多了几分笑意。
  当初她辍学回家接手食肆,除了不想让那些面目可憎的族人夺产得逞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好好照顾年幼的妹妹。
  妹妹从小活泼讨喜,父母出事后却是消沉了不少,一开始甚至连话都不太愿意说。
  如今妹妹能够快活起来,姜若皎自然也跟着高兴。
  姜映雪回了后院,高高兴兴去了姐妹二人读书习字的书房。
  她坐定后,捂着怦怦跳的心好一会儿,才拿出名笺仔细看了起来。
  裴徵的名笺纸质自然极好,拿到手里只觉硬挺得很,像木头做的,上头还染着些许香气,不是常见的那些甜腻腻的香,而是一种清淡雅致的淡香。
  姜映雪不太懂香,拿起来嗅了又嗅,也没嗅出个所以然来。
  只得放弃。
  她的目光落到上头的字上。
  名笺这东西一般很少会给外人,所以大多都是亲手写的。
  这就是裴公子的字吗?
  不知怎地,姜映雪竟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越看越觉得这字自己应当是见过的。
  她虽不怎么爱读书,记性却不算差,想了一会便想起自己曾在哪儿瞧见过这样的字。
  姜映雪起身跑到门边看了看,见姜若皎还在前头忙活,一时半会不会回来,顿时蹑手蹑脚地从花瓶底摸出把钥匙,走到书柜一处抽屉前轻手轻脚把锁打开。
  这抽屉里放着她姐姐去学堂时的各种信件。
  前几年女子学堂对面开了处“会友堂”,每个女子学堂的生员都可以在里面拥有自己的信箱,并且提供相应的寄信服务,同城的、不同城的朋友之间可以借由信件往来。
  会友堂聘请的大多是天生聋哑之人,既可以给他们谋条生路,又可以保证不会向任何人泄露通信人的身份。
  当初姜若皎觉得挺有意思,跟其他人一起照顾过会友堂的生意。
  那时候姜映雪对会友堂很好奇,缠着要看姜若皎收到的信。
  姜若皎不肯给她看,她就偷看姜若皎把钥匙藏在哪,悄悄地取出来看了!
  只是那时候她看不太懂那些信上讲的是什么,只觉得对方的字还挺好看。
  姜映雪拿起抽屉里那厚厚的一叠信,略过姐姐与好友往来的信件,最后在底下翻到了几封她要找的信。
  她的心又开始怦怦直跳。
  因为担心姜若皎突然回来,姜映雪把其他信放了回去,将抽屉重新上好锁。她拿着取出来的六封信坐到书案前,将它们与刚拿到手的名笺比对起来。
  名笺上的字明显成熟不少。
  那时候的裴公子应该也才十四五岁。
  不会有错的,这字就是出自裴公子之手。
  姜映雪看着眼前的名笺和六封信,想到了回来前那纨绔世子轻薄姐姐的事。
  明明是那纨绔世子自己混账,却还用那种要吃人的目光看她们姐妹二人。
  如果不是裴公子出现,那纨绔世子保不准还要倒打一耙。
  那家伙还说姐姐是母老虎,可姐姐要是不凶悍起来,怎么能护住食肆和她这个妹妹?
  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才能结束?
  姜映雪的目光定定地落在那六封信上。
  到入夜后,姐妹俩照常躺在一起睡觉。
  姜映雪安静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转过头问姜若皎:“阿姊,你喜欢裴公子吗?”
  姜若皎听了这话,眉头一跳。她沉声告诫道:“别说这种胡话,小小年纪的把喜欢不喜欢挂在嘴边像什么样?”
  姜映雪道:“我也想有个出色的姐夫呀。”
  姜若皎摇头说道:“我和他是不可能的。”
  她与裴徵倒是有过一次交集。
  那时候她通过会友堂与裴徵通信,彼此都没说明身份,只不过裴徵在后面几封信与她倾吐了一些家事,她也就从那只言片语里推断出裴徵的身份了。
  当初说好是不记名的书信往来,真正见到裴徵时她也没想过提那一茬。
  那都是两三年前的事了。
  当初她离开学堂时杂事缠身,根本没与这位笔交的朋友打过招呼,她着实没那个脸去攀交情。
  往后也只当从来没有过交集就好。
  姜若皎说道:“等我为你觅个好夫婿,再考虑要不要招个赘。你别瞎操心了,我自有打算。”
  姜映雪听了,没再多说什么。
  她就知道她阿姊是这样的想法。
  姜映雪犹豫了好久,才侧过身小声凑到姜若皎身边说道:“阿姊,我想去学堂了。”


第5章 
  姜若皎一直觉得女子应当多读些书,哪怕她们真正的出路很少,却总比眼瞎心盲一辈子要强。
  听姜映雪改了主意,她心中自是高兴,一天都耽搁不得,第二日早起便带上束脩去学堂请求先生让姜映雪回去读书。
  因着不知道事情成不成,姜若皎是一个人去的,心里只想着要是这边不成便去别的学堂试试。
  姜若皎找的是当初教过她的柳先生,是个三十四五岁的女子,眉眼带着几分常年教书育人特有的严厉。
  “那你呢?”柳先生平静地听完姜若皎的请求,开口问道。
  姜若皎闻言,唇微微动了动,却不知如何回应好。
  她也曾在学堂之中过得无忧无虑,与知己好友讨论每日读书所得,闲谈学堂内外出了什么新鲜事,那些快快活活的日子她不曾忘记过,柳先生她们的谆谆教诲她也不曾忘记过。
  只是世事无常,她们姐妹俩骤然失去双亲,世间无一人可依靠,总不能变卖父母留下的房屋铺子只为轻松一时。那样的话,她们以后怎么办?
  都说钱财是俗物,可没有这些俗物傍身,她们又能依靠什么?难不成当真读完书就找个人嫁了,指着丈夫的良心过日子?
  她会把姜家食肆好好经营起来,日后妹妹嫁的人有出息,她便安安心心找个人入赘过日子;妹妹要是当真遇人不淑,那她也可以把妹妹接回家不叫她受委屈。
  “我总要让映雪以后有家可回。”姜若皎心中有无数情绪涌动,最终只这么说道。
  没有退路的人容易怯懦、容易忍让、容易受人欺辱,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哪怕再不甘、再痛苦、再难过,也没有别的选择,除了默默忍受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姜若皎也是失了双亲之后才知世事艰难,她既身为长姐,又是妹妹唯一的依靠,自然应当给妹妹留一个家。
  柳先生惋惜地看着姜若皎。
  姜若皎是她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虽然出身商贾之家,性情却通透又坚韧,许多事都是一点就通,她们教起来也特别有成就感,每次讲学都忍不住多提问她几句。
  姜若皎退学的时候她就觉得可惜至极,如今听姜若皎这么说更是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柳先生何尝不知道她们这些人哪怕开班授课,能教的也只有家境优渥的学生。
  穷人家哪有那么多闲钱把家中的女孩儿送出来念书?
  女子不能去参加科举,也不能去当将军,一般家长送她们出来读几年书不过是想增加她们挑选夫婿时的筹码而已。
  就像锦上添花的那朵花,没它不会怎么样,有它也只是更好看一些。
  穷苦的人家能举家合力供出一个读书人来就不错了,谁愿意把钱浪费在注定没什么出路的女儿身上?
  柳先生早已嫁人生子,深知姜若皎说的是对的。
  并非所有人都有自己立起来的决心、信心、能力以及机会,许多女孩子若没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家,往往就只能像菟丝花一样依赖夫家过活。
  不自由,更不快活。
  柳先生扪心自问,若非自己与平西王太妃连亲带故,怕是也不能来学堂做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儿。
  柳先生道:“束脩我收下了,让她明天开始过来吧。不过该讲的规矩还是要讲,明日我会照例对她进行考核,若是考得不好我不会让她进我带的班。”
  姜若皎闻言喜道:“多谢先生。”
  柳先生道:“即便不来学堂,平日里也要多读书。”她转身从书架上挑拣出几本书递给姜若皎,“这是前些天书商送来给我的样书,我翻过了,都挺不错,你拿回去看看,回头写些观感给我。”
  姜若皎知晓柳先生是爱惜自己,眼眶微微发热。她认真地接过柳先生递来的书,惭愧地道:“学生这两年一直没来拜见过先生,当不得先生这般记挂。”
  柳先生道:“那以后就多来见见。”眼看时辰不早了,她朝姜若皎摆摆手,“行了,我也该去讲学了,你回去吧。”
  姜若皎带着柳先生给的几本书离开女子学堂。
  她正迈步往回走,身后忽地传来一阵马蹄声。
  姜若皎闪避到路旁,等着那马儿过去,不想那马蹄声在靠近她时却慢了下来。
  姜若皎抬眸看去,只见寇世子骑在马上慢悠悠地让马儿堵住她的去路。
  寇世子昨日挨了姜映雪一下,心里还记恨着呢。
  刚才他远远瞧见姜若皎的背影,一下子把她给认了出来。
  这会儿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寇世子堵住人后勾唇一笑,居高临下地拿马鞭敲敲姜若皎的发顶:“哟,母老虎,我们又见面了啊。”
  姜若皎退后两步,想离寇世子远一点。
  寇世子虽爱胡作非为,却也没听说过他仗势欺人、欺凌弱小。
  若这位纨绔世子当真是那种坏到骨子里的家伙,姜若皎也不敢抄起扫帚追着他打,毕竟平西王府半根指头都不用动就能碾死她们姐妹二人。
  姜若皎见自己手边没有趁手的武器,只得抬头望着寇世子喊道:“见过寇世子。”
  寇世子本来就想撩拨撩拨姜若皎,听姜若皎平平静静地朝自己见礼,却是觉得没趣了。
  对上那双清凌凌的眼睛,寇世子哼哼两声,不高兴地说道:“你笑一个给我看看,我就原谅你们姐妹俩的无礼,不然的话我可不会放过你们。昨天你那小母老虎妹妹打我那一下现在还青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