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高嫁 >

第37章

高嫁-第37章

小说: 高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都心知肚明,平西王大事将成,姜若皎她们必然是要赴京的。
  至于他,生在寺里长在寺里,打从他从师父手里接过担子,这辈子就不可能弃寺而去。
  寇世子却是好奇地问:“阿皎小时候很能说吗?”他记忆里小时候大家说话都还不太利索,后来姜若皎又老是直接抄家伙揍他,倒不知道姜若皎伶牙俐齿的一面。
  主持见寇世子兴致勃勃的模样,不吝于和他分享姜若皎小时候的趣事:“她当然能说,那会儿大伙讲经时都怕她来,没事她就要找找俗讲故事里的茬。她还爱学什么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自己还是那么小一个,闲事倒是管得不少。”
  说到兴起了,主持还给寇世子举了个例子:“清平以前曾在别的寺里待过几年,老是被师兄弟欺负。有次清平过去的师兄弟随着他们师父过来寺里辨经,又想拦着清平欺负他,不想被阿皎撞个正着,她冲上去拿头一撞,硬是把人撞开了。后来两边开始辩论经文,她就跑去捣乱,把别人辨得哑口无言!一直到现在,人家都不乐意过来我们寺里了。”
  毕竟被个小姑娘说得反驳不来,实在是太丢人了,一般人都丢不起这个脸。
  寇世子本来只是听兴致勃勃地听姜若皎小时候的趣事,没想到竟是听到她“英雄救美”的光辉事迹。
  只不过她是英雄,那清平竟是被救的“美人”。
  寇世子忍不住抬手摸姜若皎脑门。
  姜若皎骤然被主持揭了底,本来还有点不好意思,被寇世子一手搭了上来后不由瞪着他道:“你做什么?”
  寇世子收回手,又摸了摸自己脑门,才说道:“你脑壳也没比我的硬,怎么小时候竟能把人撞出去!”
  姜若皎:“……………”
  姜映雪也是头一回听到她姐姐的光辉往事,望向姜若皎的目光顿时又亮了几分:“阿姊果然从小就很厉害!”
  姜若皎不想搭理他们了,决定给主持做斋菜去。
  这老和尚年纪不小,记性倒是挺好,这些陈芝麻烂谷子都能扒拉出来给寇世子他们讲!
  而且这家伙明明是出家人,套路起人来却一套一套的,让她做个斋饭都说什么“最后一次了”。
  听了这种话,谁还能拒绝?
  姜若皎特意做了几样主持爱吃的斋菜,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与寇世子他们围坐在一起吃了午饭。
  饭桌上最活跃的还是寇世子,老想从主持嘴里掏出更多她小时候的事,连带姜映雪也目光灼灼地听着,弄得姜若皎忍不住悄悄掐了寇世子一把,让他少问几句。没看见姜映雪和裴徵也在旁边听着吗?
  寇世子一点都不觉得自己问得多,难得遇到个算得上是姜若皎长辈的人,他怎么能不多问几句!
  吃饱喝足,一起下山。
  寇世子还在琢磨着从主持嘴里听来的那些话。
  他忍不住和姜若皎嘀咕:“怪不得那清平回去投奔你,原来你以前英雄救美过。”
  姜若皎听得一阵默然,她小时候的横冲直撞如今还成了英雄事迹不成?
  姜映雪倒是难得和寇世子英雄所见略同,拍着手说道:“没错,我起初还以为我说了一句‘你还俗了可以来我们店里打下手’,那清平和尚就真的来了,没想到阿姊和他那么早就见过了!”
  寇世子一听就不乐意了,不甘落后地说道:“哪里早了,我和你阿姊认识得更早,你才刚出生没多久我们就一起堆过雪人了!”他说着又得意起来,“你都没和你阿姊堆过雪人吧?你阿姊小时候可会堆雪人了!”
  姜映雪:“……………”
  说实话,从她记事起,她阿姊就很出色了,读书写字都学得快,对她也非常好,有什么好东西都先让给她。
  只不过她小时候体弱多病,她阿姊自然不会带她玩雪,堆雪人这种事她还真没尝试过。
  她不能玩,她阿姊也不可能去玩,要不然她在屋里看了眼馋会吵着要出去。
  后来长大了,她身体好起来了,却是过了想玩雪的年纪,再没有过玩雪的念想。
  姜映雪不由看向姜若皎,想知道寇世子说的是不是真的,她和寇世子小时候是不是曾一起玩过雪。
  姜若皎知道寇世子已经和平西王太妃以及他那些狐朋狗友挨个炫耀了一遍,却没想到他还要跑姜映雪面前显摆。
  他那时候干的就是推倒别人雪人的混账事,脸皮得多厚才好意思把这事儿挂在嘴边?
  姜若皎说道:“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姜映雪和寇世子较起劲来:“那我们回去后就在庭院里堆个雪人!”
  这些轮到寇世子不甘心了。
  他越发觉得姜映雪有点碍眼,就算是妹妹也不带天天黏着姜若皎还向他示威的!
  寇世子给裴徵递了个眼神,意思是“管管你的未来媳妇别让她给姐夫我添堵”。
  裴徵却不搭理他,含笑说道:“我也没堆过雪人,带上我一起吧?”
  寇世子气得不轻,也寸步不离地跟着姜若皎回了姜家食肆,表示他和姜若皎一起堆,姜映雪和裴徵一起堆,他俩一准堆得又快又好!
  四个人里头年纪最小的分明是姜映雪,可要比起幼稚来姜映雪觉得自己输得很彻底。
  比不过比不过。
  几个人热热闹闹地堆起了雪人,寇世子小时候是人菜瘾还大,现在学了那么多年画画,倒是长进了不少,不仅堆了雪人,还堆了雪狮子、雪狸奴、雪狗儿,小小的庭院都被他堆得快挪不动脚了。
  寇世子正要好好和姜映雪她们炫耀炫耀自己的杰作、顺便好好嘲笑他们一番,就见兴福急匆匆地从外头跑了进来,口里喊道:“世子,姜大姑娘,太妃娘娘让你们赶紧回去,有要紧事要与你们说。”


第56章 
  姜若皎与寇世子对视一眼; 让姜映雪在家中好好待着便回了王府。
  姜映雪体质偏寒,刚玩过雪,手上冰冰凉凉; 她听姜若皎分析过形势,可事到临头还是有点紧张,不知平西王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裴徵见姜映雪一脸彷徨,伸手握住她的手让她稍安勿躁:“别担心,不会有事的。”
  姜映雪手掌一暖; 仰头看向近在咫尺的裴徵。
  裴徵和姐姐一样聪明; 肯定对局势早有预判,他都说不会有事; 那肯定就不会有事。她顿了顿,犹豫着回握裴徵宽大的手掌; 心里却还是有些不安宁。
  另一边,寇世子拉着姜若皎回到平西王王府; 府中上下气氛都有些紧张。
  两人直奔太妃居处。
  平西王太妃神色沉沉地坐在那; 听着樊延说起北边传来的急报。
  见姜若皎两人到了; 她招招手让她们坐到自己身侧,面上并没有多少喜色。
  姜若皎心头一跳; 紧张地看向樊延。
  莫不是北边出了什么意外?
  樊延说道:“父王此战大捷,已被迎入宫中; 初定在大年初一接受禅位、举行登基大典。”虽然平西王太妃和卢氏母子都还在西南,可眼下最要紧的是早日接过权柄稳住人心,其他事宜慢慢补上就是了。樊延道,“父王命我立即点三万精兵护送祖母和母亲入京; 我觉得应当先把边防安排停妥才能动身。”
  平西王已经带走大批精兵北上举事; 要是他们再抽掉兵马北上; 边防难免会削弱不少,说不准蛮族会伺机兴兵越境。
  平西王太妃说道:“你考虑得对,既然北边大捷,我们也不急着赴京。你先把边防的事安排下去,我们这边慢慢收拾好行李再北上也不迟。”她欣赏地看着樊延,“以后你们父王将是天下人的君主,不会事事为西南考虑,可我们不能忘了西南是我们的根。”
  要不是外面越来越乱,平西王太妃也不会赞同平西王带兵举事。
  现在虽然举事成功了,要考虑的事却更多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只考虑怎么行军打仗。
  平西王太妃让樊延给平西王送封八百里加急,言明她们徐徐入京的打算。
  她在信中还让平西王早日安稳朝局,自己匀些人过来接人,别想着把西南的兵卒都调光。
  就算要把兵调走,也得调点人回来守好边境吧?
  她这个儿子怕是举事太顺利,高兴到有点昏了头。
  平西王太妃看向姜若皎两人:“我们晚一些再入京,你们没意见吧?”
  寇世子说道:“祖母你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平西王太妃摇着头道:“要是我留在西南不走了,你们难道还要留下来陪着我这把老骨头不成?”
  “祖母一点不老。”寇世子道,“要是祖母想留,我们陪着祖母有何不可?京城那边还没个定数,要是急吼吼赶过去又被人赶出来就太丢人了。”
  姜若皎拉了拉他,让他别乌鸦嘴。
  平西王太妃听了寇世子的话却恍惚了一下。
  是啊,京城是什么好地方?
  人到了那里,很多都成了鬼,到处都是算计,到处都是争权夺利。
  平西王太妃叹着气说道:“算了,你们两个小的回去收拾收拾东西吧,你目前是你父王的独子,这趟京城你总是要去的。”
  寇世子没注意到平西王太妃说的是“目前”,拉着姜若皎就要走。
  姜若皎却敏锐地捕捉到这两个字。
  她见平西王太妃神色不太好,也就没有多问,起身跟着寇世子离开。
  屋里只剩平西王太妃和卢氏。
  卢氏本也想起身去想想要收拾什么,平西王太妃却拉着她的手让她坐近一些。
  平西王太妃说道:“这次去京城,你要有心理准备。”
  卢氏这段时间心里确实有些惶恐,既担心平西王兵败,他们举家都要跟着陪葬;又担心平西王事成了,很多事她应付不来。
  她父母兄长从小宠爱她,就没想过要让她当什么精明干练的人。
  平西王府这样简单的后院她管起来已经很熟练了,换成偌大的后宫她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见平西王太妃拉着自己的手这样亲切地说话,卢氏心里安定了不少。
  卢氏说道:“有母亲在,儿媳什么都不怕。”
  这不是假话,一开始她年纪还小,代表王府出去应酬心里总有些忐忑,后来平西王太妃帮她镇了几次场,她心里也就安定下来了,和在娘家时一样轻松从容。
  平西王太妃看着卢氏,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开口好。
  平西王正当壮年,如今还不到四十岁,入主京师后便有不少人想要把家中女儿献上去给他。
  按照樊延带回来的消息,平西王目前还守得住心,说是要等她这个母亲进京才能考虑后宫之事。
  卢氏做事虽有些糊涂,却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平西王太妃心里还是认可这个儿媳的。
  可她也不可能拦着正当盛年的儿子不纳妃嫔。
  平西王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事事都听母亲管教的少年郎。
  平西王太妃叹了口气,还是对卢氏实话实说:“我们回京之后,可能会有不少人提出要充盈后宫。”
  卢氏听了平西王太妃这话先是愣了愣,接着才低眉应道:“儿媳知道,儿媳心里有准备。”
  她与平西王只得一子,在那以后平西王就鲜少回来,到后来夫妻俩都三十好几了,他即便回府与她同房也不会再有夫妻之间的恩爱事。
  她知道他不太喜欢她这样的,也知道她容华一天天老去,越发不能让他停留,所以一颗心渐渐也就只系在儿子身上。
  平西王一直没有纳侧妃纳姬妾,估计是因为行军太忙碌,再加上有平西王太妃在上头压着。
  现在他既然荣登大宝,自然是要广纳美人的,说不得再过一两年就该再添儿女。
  卢氏思及这些,忙对平西王太妃说道:“我觉得后宫太多也不好,最好挑些他喜欢的就行了。要不然纳进来他又不喜欢,那么多人在宫中虚度年华多不好。”
  平西王太妃听卢氏说出这样的话来,倒是讶异地看了她一眼。
  见卢氏面上全无勉强,显见是真心这样想的,平西王太妃便说道:“这些事等入京后你们夫妻商量着来就好,他要是不听你劝,你再来找我。”
  卢氏一口应下,心里也没什么底,真要让她来张罗的话,她也不知晓平西王喜欢怎么样的。
  何况要是平西王真的广纳后宫,说不准过个一两年就有别的子嗣了!
  想想自家儿子和他父王水火不容的架势,卢氏不免又操心起来:“不如到了京城就让瑞哥儿完婚,也让母亲你早些抱上重孙。”
  平西王太妃一听就知道卢氏在担心什么。
  要是能早日生出皇孙,孙子的地位确实会比较稳固。要是皇孙再出挑一些,那肯定就没别人什么事了。
  平西王太妃说道:“行,正好到时候一并把册封典礼给走了,省得再费一次功夫。就是现在新朝初立,许多事都不能隆重大办,怕是会委屈了阿皎。”她又敲打了卢氏一句,“既是你说要早些娶进门的,那你以后可得对阿皎好些,可别把什么门第出身挂在嘴边,瑞哥儿喜欢就够了,非得门第高贵出身显赫做什么?前头的外戚之祸难道还不够引以为戒?”
  卢氏听了心中一凛,知道平西王太妃不仅是在说姜若皎的出身,还有她的娘家。
  女子出嫁后大多会依靠娘家,可她爹娘安排她远嫁西南,这些年也只给她送些好吃的好用的,从未让她掺和娘家那些事。等她们去了京城,娘家那边不免会找上门来!
  这种时候,倒还真是姜若皎那样的家世比较省事了。
  婆媳二人商量停妥,卢氏回了自己院子思来想去许久,又让人去把寇世子唤了过来。
  寇世子刚把姜若皎送回食肆那边,听人说卢氏喊自己,拐了个弯就转道去卢氏那边了。
  “娘你找我做什么?”寇世子一进屋就自发地跑到卢氏旁边坐下,抬手给自己倒了杯茶咕噜咕噜得往下灌。
  卢氏说道:“我与你祖母商量好了,等去了京城就让你们完婚,你心里要有个准备。”
  寇世子一下子站了起来,欢欢喜喜地说道:“真的吗?去了京城就让我们成婚吗?”他高兴了一会儿,又想到京城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他们要是一进京就成婚,岂不是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寇世子又摇着头说,“不好不好!至少得等我们熟悉熟悉京城那边的情况再成婚吧?哪有一进京就完婚的,可别到洞房了我连新房的门朝那边开都还不晓得。”
  卢氏道:“又不用你做什么,成婚事宜自然有礼仪官负责,你想看新房每天都能看,还能让你走错不成?”
  寇世子狐疑地看着卢氏,总觉得这么积极不会是他娘会干的事。
  可他又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
  寇世子说道:“我去和阿皎说说这事儿!”
  卢氏没来得及拦着,寇世子已经直接蹿了出去,只给卢氏留下个潇洒的背影。
  卢氏无法,只得着手列清单,看看有什么东西是要带到京城去的。
  寇世子跑出平西王府,看着这段时间越走越熟的街道,心里难得有些怅然:要是去了京城,他们便不会回来了吧?这些从小走惯了的街道,以后却是再也走不着了!
  寇世子三步并两步地跑过两条熟悉的街,径直寻到正在与姜映雪她们说话的姜若皎,把她拉到午后堆出来的雪狮子前说起卢氏要他们进京后就完婚的事。
  能早些成婚他自然挺高兴,可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作者有话说:
  卢氏:是这样的,娘想你早点生个儿子,和你弟弟们比赛
  世子:?


第57章 
  姜若皎一下子想到平西王太妃所说的“目前”。
  寇世子目前是独子; 可以后就不一定了,所以卢氏明明不是特别喜欢她这个未来儿媳,还是希望他们能早些完婚。
  过去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