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高嫁 >

第71章

高嫁-第71章

小说: 高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过久了伪装的日子,心态大多会有些扭曲。
  卢应巡过去发现的那些回家拿妻儿泄愤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
  卢应巡没见过楚王,不好妄下定论,只不过还是将此事在心里记了一笔。
  他派小厮怀安出去打听打听,楚王与他那堂妹最近会去哪儿玩,他得空的话也过去瞧瞧,亲自会会这位被他那堂妹盯上的贵婿。
  怀安在卢应巡身边也算见惯了风浪,闻言不免有些犯愁:他们家少爷才刚得罪一个王爷,怎么又让他去盯着另一个王爷?
  难道他们少爷当真头铁到要把皇亲国戚全得罪光才罢休?
  卢应巡没向怀安解释太多,安心坐到窗前读书。
  他在他爹面前吹了自己有状元之姿,该读书的时候还是得读读书的,可不能在关键时刻出岔子。
  卢应巡这边安心温习,卢家二房那边却春风得意。
  主要是楚王那边也表露了对卢家表妹的喜欢。
  到底是独居了那么久的鳏夫,身边骤然出现个天真美丽的小姑娘,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住?
  也是因为两边表现出好事将近的势头,才有不少人注意到楚王居然这么多年都没再娶。
  对于这种行为,大伙一般是不提倡的。
  可楚王干都干了,众人自然只能夸他情深义重。
  夸完了,众人就开始对楚王展开传统活动:催婚。
  不少人更是明里暗里地提到卢家表妹,让楚王不要辜负了这样一个俏丽可爱的小姑娘。
  有这么多人帮忙敲边鼓,卢家二房诸人心里自然都乐开了花。
  卢家表妹更是大胆地到楚王面前梨花带雨地哭了一回,说是外面出现了那么多传言,她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楚王温柔地替她擦拭掉脸上的泪珠,亲口许下诺言:“如果你愿意,我会求皇兄为我们赐婚的。”他面上浮现一丝无奈,亲口揭了自己的底,“可你也知道我娶过妻,嫁给我太委屈你了……”
  卢家表妹心中大喜过望,口里却十分懂事地说道:“我知道你心里永远有先王妃,可我,可我……我见到你,才懂得什么真正的喜欢,我不在意你一直记着她,这样的你才是我最喜欢的。”
  楚王轻轻拥住了面前的妙龄少女,眼底却是满是冰凉的讥讽。
  真是可笑,她自然不在乎他心里有谁,毕竟她在乎的不过是楚王妃这个位置而已。
  只不过送上门的女人,他也没必要推拒。
  两人正式捅破了那层窗纸,越发大方地出双入对。
  又过了几日,卢应巡受邀去参加一个文会,因着应天府解元的身份受到不少人的关注。他身边围绕着不少新交的朋友,一群人正聊得开怀,就听人说楚王来了。
  卢应巡应声看去,便见楚王带着个一看就知道是女扮男装的少女相携而来。
  楚王一向待读书人十分亲厚。他在众人的注目下迈步进了长亭,口里说道:“我们在路上耽搁了一会,来晚了。”
  “不晚不晚,我们也刚到。”众人说道。
  楚王在读书人中声誉极佳。
  别的权贵恨不得把所有好处往自己身上揽,他倒是把自己的别庄都腾出来给他们这些赶考的士子入住;且楚王虽是天潢贵胄,却从不摆架子,始终和他们平辈论交,所以每次开文会他们都会把楚王喊上。
  跟着楚王一起过来的自然是卢家表妹。
  她一如既往地享受着众人偷偷窥探过来的目光,格外喜欢自己被这些年轻士子关注的感觉,这是对她容貌的肯定。
  卢家表妹一如既往地抬眼看了一圈,看看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士子,却在人群中发现了卢应巡的存在。
  卢家表妹脸色一变。
  他们小时候还没现在这么聪明,欺负起卢应巡来还是露了马脚,两边也就结了仇。
  她好不容易才与楚王定情,才刚快活没几天,可不能叫卢应巡坏了她的好事!
  卢家表妹咬了咬唇,软声朝卢应巡喊道:“十七哥你也来了?本来我听说你回京城了,还想去见你来着,我娘拦着不让,说你得安心备考,不让我去打扰你。”
  卢应巡在卢家这一辈里行十七,这是卢家本家的排法,旁支的那些是不算入排行的。
  不管长房那边再怎么想把他们这一支踢出去,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把卢应巡算进排行里去了。
  卢应巡闻言笑了笑,没有当众和卢家表妹翻旧账的打算。
  他说道:“我最近确实在闭门读书,今儿学得有点苦闷才出来散散心。”
  楚王注意到卢应巡的存在,笑着让卢家表妹给他介绍介绍。
  两边很快就相互认识了。
  卢应巡长得与卢重英有七分像,楚王乍一看到卢应巡时就想起了当年第一次看见卢重英时的情景。
  那时候卢重英也和卢应巡现在这么年轻、和卢应巡现在这么锋芒毕露,不管和什么身份的人说话都不卑不亢。
  这父子俩可真是相像。
  楚王并不隐瞒心中的想法,笑着说道:“一见到你,我就想起你父亲来了,当初我遇上你父亲的时候,他也差不多是你这个岁数。不过你父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当官几年了,你可要抓紧啊。”
  作者有话说:
  卢表哥:我通过足够多的样本推断,你可能有问题
  楚王:?????


第106章 
  卢应巡见楚王语气轻松地提起当年之事; 一副与卢重英交情颇好的模样,不由看了眼旁边的卢家表妹。
  楚王和卢重英有交情,却准备娶卢重英的侄女; 这辈分是不是有点乱来?
  卢应巡没把心里的想法表露出来,笑着调侃道:“那是父亲他读书比我早,都怪我少年时太贪玩,要是我早些洗心革面好好念书,哪会让父亲把我甩出那么远。”
  见卢应巡和楚王相谈甚欢; 其他人很快也加入进来; 唯有卢家表妹一直提着一颗心。
  到文会结束时,卢家表妹对楚王说道:“我和十七哥许久没见了; 有许多话想说,一会我直接和十七哥一起回去好了。”
  楚王温柔一笑:“好。”他抬眼望向卢应巡; 语气真诚又恳切地让卢应巡好好把卢家表妹送到家,俨然一副情深意切的模样。
  卢应巡在心里算了算; 离他这堂妹改弦更张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个月; 怎地楚王竟就以未婚夫身份自居了?
  卢应巡笑着应下。
  等兄妹俩走出一段路; 见周围再无旁人,卢家表妹才变了脸色; 再不见刚才的甜美讨喜,取而代之的是满脸戒备:“你到底想做什么?”
  卢应巡道:“你想嫁给楚王?”
  卢家表妹想到楚王的承诺; 胆气壮了起来,骄傲地朝卢应巡说道:“是又怎么样?我警告你,你别坏了我的好事,要不然我不会放过你!”
  卢应巡本想转身就走; 可见她好歹也是个花儿一般的小姑娘; 便耐着性子劝道:“我觉得楚王不是良配; 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从刚才在文会上的接触来看,楚王给卢应巡的感觉不是太好。
  卢家表妹一听就不高兴了,冷笑说道:“你当然觉得不是良配,你巴不得我嫁个破落户。怎么?知道我要和楚王成亲,你后悔以前不搭理我了?”
  卢应巡见她这态度,知道自己的劝告她是听不进去的,何况他手头也没证据,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感觉。
  卢应巡道:“那随你。”他和卢家表妹一路无言,等把人送到家门口,他就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再也没劝说卢家表妹半句。
  卢应巡走得干脆利落,倒是让卢家表妹有些犹豫起来。
  她心神不定地进了府,与她哥说起卢应巡的告诫。
  卢家表哥一向最嫉恨卢应巡,卢应巡从小就出挑,哪怕最初不怎么把心思摆在读书上,随便糊弄糊弄也能糊弄得比许多人要好。
  而他必须很努力才能维持住自己的出色。
  卢家表哥道:“他能安什么好心,不过是怕你当了王妃影响他的仕途罢了。要知道楚王可是当今陛下最看重的兄弟,到时候你吹吹枕边风,想提携哪个兄弟还不是几句话的事?我要是得了重用,他想出头可就不容易了。”
  卢家表妹听兄长这么一分析,也觉得有理。
  虽说楚王年纪比她大十来岁,可那又怎么样呢?
  不少人五十好几还续娶,和他们比起来楚王算得上是青年俊杰了!
  卢应巡就是不想他们二房过得好!
  卢家二房这些心思,卢应巡自然是不知情的。
  卢应巡回了家。
  等卢重英下衙回来,卢应巡便和他说起自己对楚王的怀疑。
  楚王在外表现得非常完美。
  可要是知道他过去的经历,就会发现这种完美与他的种种遭遇是很割裂的。
  割裂到让卢应巡觉得非常怪异。
  卢重英道:“我让你万叔帮忙盯着了。”
  卢应巡微讶。
  卢重英说道:“我也觉得有些奇怪。只不过你万叔那边一直没消息,也可能是我们多心了。”
  卢应巡道:“那二房那边就不劝了?”
  卢重英道:“俗话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我们就算想劝,也得他们愿意听才行。现在我们无凭无据的,还跑过去劝他们放弃一桩好婚事,他们只会觉得我们别有用心,见不得他们好。”
  以他们两家的关系,卢应巡能够开口提个醒已经算是以德报怨了,再上赶着把人劝回来只能说是菩萨降世!
  卢应巡想到卢家表妹确实骂他没安好心,只得点头说道:“那就随他们去吧。楚王确实长得仪表堂堂,要是没什么隐疾的话倒也还算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
  父子俩不再多谈。
  转眼到了冬至日。
  冬至对于百姓们来说是大节日,姜若皎虽不在宫外住了,却还是一大早就起来把东宫的库房、地窖、小厨房都看了一遍,清点东宫的库存。
  太子殿下没姜若皎这么多讲究,不过他才十七八岁的年纪,活力十分旺盛,早上醒来根本睡不着,便屁颠屁颠地跟在姜若皎身边忙前忙后。
  东宫有那么多人手在,姜若皎倒不用像以前那样事事亲力亲为,只是到处走走看看就可以了。
  太子殿下看着姜若皎一脸认真地盘点着东宫存着来过冬的食材和木炭,也想起了过去的事,凑在姜若皎身边嘀咕道:“我记得你以前总赶着驴车出去采买,买上一大车东西回食肆。那一箩筐一箩筐的蔬菜瓜果,也不知你是怎么搬得动的!”
  姜若皎笑道:“买的时候别人会帮忙,回到店里又有伙计,哪用我自己全搬了。”
  太子殿下道:“胡说,我有次就见到你一个人把东西搬下车,你力气可大了。你不用不好意思,力气大又不丢人。”
  姜若皎:“…………”
  人总有不得已的时候,真没人帮难道还让东西烂在驴车上不成?
  姜若皎慢条斯理地翻起了旧账:“我也记得你们总坐在附近一处茶楼上,远远瞧见我出门了,你们就跑食肆门口拍门叫嚣。”
  太子殿下不吱声了。
  那不是姜若皎不让他们接近,他们就觉得没面子,所以才越发喜欢趁她不在去拍门吓吓她妹妹。
  少年人混账起来,那是一点道理都不讲的。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恐吓姜若皎?
  那当然是姜若皎根本不怕他们,还敢抄起扫帚追着他们打!
  太子殿下见姜若皎的目光凉凉地扫过来,只能说道:“原来你知道,我还以为你不晓得我们藏在那儿。”
  姜若皎道:“你们整天在那探头探脑的,就算我看不见,旁人还看不见吗?”
  要不是他们只是拍拍门叫嚣几句,她早就报官了。
  太子殿下可不想姜若皎把他以前干的那些混账事全翻出来数落一遍,麻溜地转移了话题:“不提这些了,冬至是不是要吃饺子?我们来包饺子吧!”
  姜若皎见好就收,也没再多说。
  既然太子殿下自告奋勇说要包饺子,她便让人去把相熟的人都喊来东宫,趁着冬至日大家聚聚头。
  没一会,柳春生他们来了,裴徵他们也来了,卢应巡、樊延他们也来了。
  一行人听说中午包饺子,便自发地分工合作起来,东宫算是好好地热闹了一番。
  卢应巡也见到了同样坐过牢的杨峰清。
  杨峰清对卢应巡为民请命这件事颇为佩服,与卢应巡也相谈甚欢,没有介怀卢应巡的外戚身份。
  姜映雪如今嫁了人,小小年纪便作妇人打扮。只不过她的笑容依然明艳照人,显见是成亲后过得非常舒心。
  她高兴地陪着姜若皎一起弄饺子馅,快快活活地与姜若皎说起宫外的事,跟当初没嫁人时没什么两样。
  东宫的热闹很快传到太后和卢皇后耳朵里,太后听人说太子他们请了不少人去过冬至,不由得笑了笑。
  比起一直在宫中长大,太子在西南生活十几年还是不一样的,至少这些对百姓们来说十分重要的节日没有彻底离他远去。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很长一段时间里朝廷甚至直接把冬至定为岁首,这可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到了午膳时分,东宫那边就派人送了饺子过来,说是太子殿下亲手包的。
  太后笑着让人把饺子上桌。
  卢皇后那边自然也收到了太子殿下派人送去的饺子。
  开泰帝正好也在,看着那奇形怪状的饺子十分嫌弃:“这小子对自己的手艺真是一点数都没有,包成这样也好意思叫人送过来。”
  卢皇后本想说一句“又不是送来给你吃的”,想到开泰帝如今是皇帝了,又把话咽了回去,只让人把饺子端到自己面前来,别碍着了开泰帝的眼。
  筷子落空了的开泰帝:“…………”
  开泰帝没好意思让人给他端回来,只好说道:“你怀着孩子,别只吃饺子,多吃点别的。”
  卢皇后点头。
  开泰帝与卢皇后说起楚王请求他给赐婚的事。
  卢皇后奇道:“堂兄他们一家回来也不过才几个月的功夫,他们当真看对眼了?”本来她还觉得侄女老往东宫跑,可能对她儿子有点好感,没想到这么快就和楚王成一对儿了。
  开泰帝道:“九弟他十几年没再娶,难得碰上喜欢的,所以有些着急吧。”
  他对此还挺理解,他以前也没觉得人在眼前却不能碰是多愁人的事,现在不是天天都在体会其中滋味?
  开泰帝道:“九弟他觉得自己年纪大那么多,怕你侄女回头反悔不愿嫁他了,才特意来求我赐婚,只求不委屈了你侄女。”
  卢皇后听卢重英说了二房干的那些事,心里自然是偏向亲哥的。
  不过既然开泰帝已经给卢重英升过官,卢皇后也就不说什么了,只笑着说道:“不管怎么样都是喜事一桩,我会多准备些添妆给她当陪嫁。”
  开泰帝见她并不反对这桩婚事,便点头说道:“那我回头就叫人拟赐婚圣旨,让他们早早把亲成了。”


第107章 
  开泰帝其人; 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叫人拟旨也很快; 二话不说就将旨意过了明路分送到楚王府和卢家二房家中。
  东宫这边才热热闹闹地吃过饺子,就听人来禀报这桩大事。
  太子殿下一脸惊讶:“他们成得可真快。”
  姜若皎转眸看向他。
  太子殿下察觉姜若皎望了过来,很敏锐地说道:“真是太稀奇了,楚王叔这么多年没再娶,一下子就到了赐婚这一步。”
  姜若皎道:“许是他们那么巧就看对眼了。”
  太子殿下道:“也是; 缘分这事儿很难说。我们那会儿定亲也很快; 父皇直接就说到你家提亲去,我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众人都不是爱八卦的人; 知晓楚王婚事敲定的消息也只是随口讨论几句,并没有太放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