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宦官当亲爹-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千岁大人在哪里得来的好东西?’厨子内心只有这个想法,不知道贵不贵。
魏千岁一个人吃着西瓜,感受着微风吹面的感觉,没有在魏庄的舒服,自由自在。
比起吃果盘,魏千岁更喜欢一个人抱着西瓜,用小勺挖着吃。
真是可惜了……
懿光帝既然这么会找事,那就别怪咱家对你的儿子动手了。
东厂的眼线遍布全朝廷,魏千岁想做什么做不到,叫来了心腹,直接下命令让待在太子身边的小太监透露几句二皇子轩辕诩得到重视。
魏千岁就等着看好戏了,反正皇家这些人每一个都特别的能折腾,这才刚上场,太子和二皇子。
后面的三皇子到十八皇子可都是等着呢,未来几十年,天启朝都会大乱。
除非有一个比较能耐的皇子,杀光其他的兄弟姐妹直接上位,既省钱又管用还好用。
也不知道是不是懿光帝看出他根本就不想活的无所谓。
看着魏千岁厉害的时候,懿光帝就经常的心不顺,但是又不愿意放弃这把刀。
懿光帝天生的小人心思,可能他天生愚笨且阴险,就看不得聪明的正人君子。
只要看看懿光帝在朝堂中最偏心的几个官员,物以类分,人以群聚。就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偏偏这种人还十分有运气,竟然让他安安稳稳的用阴谋诡计坐稳了皇位。
魏千岁是个宦官,而且掌握东厂知道了非常多的秘密,就知道懿光帝已经准备开始朝帝师下手了。
林帝师真一个忠臣,百年的清官家族,硬是要给抹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愣是要给他们抹黑。
原因就是支持正统太子,懿光帝就觉得林帝师要谋反。
魏千岁早就看在眼里,其实就是不发作而已,再说了,死不死关他什么事?
看热闹才是他的兴趣,越热闹越开心。
…………………………………
王康带着魏千岁的手令,再次原路返回。
魏庄,魏辰并没有哭唧唧,因为他有好多事情要去做呢。
魏辰又在操持着今年的粮食的收成,粮食的收成关乎着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
魏庄的老百姓就喜欢听魏辰的话,因为听话才能吃饱饭。
丰收是丰收,但是该交税还得交税。
附近幽州府城的衙役和一些小官小吏,每年就喜欢来到魏庄这里收税。
第一是给税给的痛快,第二是能沾点小便宜。
等王康来的时候,就看见小官小吏贪得无厌,又吃又拿的样子。
王康很生气,让小官小吏骑到头上作威作福,魏辰真是太笨了。
这些小官小吏都属于芝麻大点的官,九品都算不上。
王康都有四品的官位,平时这些小官吏在他眼前都像是个蚂蚁一样。
“哥哥,你咋回来了?快点进屋子,外边热。”
魏辰晒得小脸通红,整个人已经开始像古铜色的人像,不过他天生皮肤好,一冬天又能捂白了。
“我要是不回来,还看不见你被人欺负呢,就这几个小吏也值当的你亲自招呼?都要面子吗?”
王康就是一个傲娇的人,嘴里不屑的说着魏辰,身后跟着的侍卫们也算是心腹。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占点便宜就占点便宜,我不跟他们计较。”
魏辰撇撇嘴,吃着小白牙,牙齿亮白,显得人更黑了。
“你可别笑了,晚上走出去也只能呲着牙了,要不然都看不到你人在哪里~”
王康都直觉得辣眼睛,他也是会说话挖苦人呀,他不承认自己是有颜控的心,这才几天不见呀,把自己祸害成这种丑样子。
“爹爹没来吗?咋这么忙呢。”
魏辰左张望,右张望,像只伸出头小乌龟,就是有点丑。
“干爹忙着,要不然能给你带回来这么多好东西?把东西放下我也要走了。我看见你我都觉得辣眼睛,为了我的眼睛着想不做停留了!”
王康是懂怎么气人,让人放下东西,转头带着侍卫离开了。
“哥,你这也太坏了!你瞅瞅我跟铁头对比,我可白着呢~”
气的魏辰是真怀疑人生,自己跟村里的其他人对比,自己可白着呢。
就算再气人,也不能让自己的哥哥空手走啊,还有这么多侍卫。
立刻掏出干货,自己给自己做的小零食猪肉脯,蘑菇酱,干巴巴的肉干,还有私密的一点点牛肉酥,还有干巴巴的面条。
“你路上留着吃,这一坛子是特意挑出来的调料,很咸很香,每次煮面条的时候挖一勺又香又好吃。”
魏辰又收拾出来了,大批的好东西,通通给干哥哥送到马车里。
王康看似傲娇,一副为了你可耽误我时间的样子,其实心里还挺美滋滋的。
回别了魏辰,王康带着人马踏上了寻找魏辰父亲的道路。
目标准确就是距离此处千里之外的边境,只有在边境商人们做生意,才能挣大钱呀。
第11章
魏辰可不知道王康去调查自己‘亲爹’,他甚至不知道亲爹已经长什么样子了。
自从他穿越而来就没有见到过亲爹,只是凭借着对方送来的几次银子,确认对方还活着。
只是近两年没有再寄银子,不过魏辰并不在乎,毕竟他已经自己能活着了。
因为魏辰已经钱生钱,盖新宅子,买庄子,幽州府有店铺,有府宅。
魏辰完全可以养老了,绝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日子过得是美滋滋呀!
人就是要学会知足,知足常乐。
~~~~~~~~~~
玉门关是天启朝的边境,出了玉门关就到塞外,到了关外,就不属于天启朝的地界。
匈奴和天启朝经常碰撞起摩擦,大战没有,小战不断。
但是天启朝绝对要比匈奴富饶,没有出现过劣势,所以匈奴是不敢直接侵犯,日常的骚扰却是不断的。
明显的就看出来匈奴侵犯天启朝的心,是不会灭绝的,天生的就想占领好地方。
就是因为混乱,边境贸易才会更加的赚钱。
茶叶,盐,丝绸,瓷器……
天启朝拥有着匈奴还有外邦人所喜欢的各种东西。
富饶的物资,令人向往的鱼米之乡,果然是令人向往的存在。
王康来到边境,身上也是担负着皇命,当做太监监军。
太监监军也是从懿光帝特意扶植起来的一股力量,不仅要和文官对抗,更要和五官对抗。
反正名声怎么都不好,很多太监当然抱团取暖。
太监们要是不抱团取暖,早就已经被分化了。
不是没有太监想要上位,想要取代魏千岁,成为下一个千岁。
但是没有了抱团取暖的太监,很快就会被文官给利用死,死的是死无全尸啊,太惨了。
从那之后,虽然明面上宦官们还是内斗不停,似乎为了登上高位而不择手段。
其实背地里宦官们早就拧成了一股绳,宦官们无论是宫内宫外都佩服一个人,那就是魏千岁。
话扯远了,王康作为太监监军,此次来到边境,看似领了任务,来此占便宜。
~~~~~~~
驻扎在玉门关,一直抵抗着匈奴的岳家军。
因为有岳家军在,保护了一方平安,匈奴也不敢进犯。
岳家开国前就跟随着皇帝,南征北战,建国后被封武虎侯。
武虎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而且也被暗示着开国皇帝对于岳家的信任,一直岳家确实是猛将在世的存在。
岳大将军,年岁已经过五十了,一直镇守在玉门关。
此时,武虎侯府,岳大将军的书房。
莫将军生气的说道:“这些太监没有一个好东西!”
作为岳大将军的亲信,莫涛海很是气愤,为岳大将军感到不值。
“不要多言,被人听到了不好,涛海,你不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家人呀。”
岳大将军一张正气的脸,满是被岁月和风沙雕刻的痕迹,已经阻止了莫将军的说法。
身边坐着三位都是将军,也都是岳大将军的信任之人。
分别是风德忠将军和刘道全将军,以及莫涛海将军。
而公孙雄是岳大将军的军师,一直辅佐着岳大将军。
“老莫别生气,别耽误了将军的大事。”
公孙军师一身宽袍,面容也是个俊秀中年美男子,但是却有一个罗锅背在身后。
公孙雄也算是出身名门,只不过身体的残疾让他无法参与正常的科举,无法当官。
于是因缘巧合下,公孙雄成为了岳大将军的军师。
足智多谋的公孙军师,也备受几位将军的敬重,所以他一开口,也让莫将军闭上了嘴。
“就算今天没有王监军,明日也有其他的太监前来,这是皇帝的命令,又不是一个太监就能决定的事情。”
公孙军师淡定的说道,眼神里都透露着尽在把握中的神采。
三位将军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还请军师不吝赐教!”
岳大将军一直皱着眉头,他也不知道懿光帝到底是不是老年痴呆,怎么今年的军饷,一直拖欠着。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懿光帝就算是再混蛋,再小心眼,也从来不会扣军饷。
他只会不停的找岳家的麻烦,就是大麻烦没有,小麻烦不断。
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岳大将军都可以理解,毕竟皇帝都多疑。
“呵呵~ 诸位且看着,皇帝已老,皇子年轻气盛,权力已经被分化。……”
公孙军师没有说完,留有空白,在场的人都不是笨蛋,仔细一琢磨就知道这是天启朝将大乱了。
懿光帝都管不住自己的皇子,皇子的手竟然都触碰到了军饷。
难道不知道军饷就代表着边境士兵,是真的不把边境士兵当做一回事,匈奴来犯,如何抵抗?
任何不将边境士兵放在眼中的王室,都离灭亡不远了。
大家思考着脑海当中都有各自的想法,倒是不再说话了。
公孙军师则是摇晃着羽扇,心中却有了另一番计较。
“此事大将军不能亲自捅出来,否则会被上面嫉恨,咱们上面这位主子可真是不容人之人。”
“这位太监监军说来也不是一件坏事,将军饷未抵达的事情透露出去,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呵呵……”
公孙军师也决定将计就计,别的地方不喜欢太监监军,但是他就怕对方查不到问题。
莫将军嘿嘿一笑,摩拳擦掌的说道:“这件事务必交给在下,在下一定好好的款待监军。”
岳大将军准了,这一年半载侯府还能支持着军饷,长此以来二十万人的军队,金山银山都得吃空啊。
岳家靠着就是岳家军,没有了军队,岳家什么都不是。
………………………………………
王康只是找了个理由,到边境走一走,背地里其实就是在探查魏辰父亲的底细。
其实王康心里也知道魏千岁的小心思,魏千岁绝对是对魏辰有好感。
只不过天生多疑的魏千岁,需要一个无后顾之忧的儿子。
王康觉得自己比不上干爹,干爹这要是真没干劲,这几年就死掉了,他们这些跟随身后之人都得玩完!
“……干爹,儿子就送给你一个亲儿子~”
王康真的是有这个心,要说宦官内心当中最深的那根刺还是传宗接代,因为觉得对不起老祖宗。
王康本来打算就走个过场,然后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去捞一些富商的偏门。
但是不知道莫将军是不是有大病,一直到处跟着,还非得热情的介绍。
“莫将军你不用跟随咱家,咱家认路。”王康面无表情地表示拒绝。
莫将军就像是没看到王康的抵抗心思,还在热情似火的说:“别呀,我一看你就一见如故,来喝酒吃肉,你想去哪里?我给你带路,这里就没有我不认识的地方!”
莫将军就像一块滚刀肉,算是缠上了王康,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王康只能吩咐手下,去查找魏辰父亲的底细。
第12章
‘商人,姓魏,七年之前来到此……’
王康排出去的手下,立刻开始排查。
利用东厂的暗哨,无孔不钻,天下之事,只要东厂的人想知道,挖地三尺也照样能够找出来。
经过排查和筛选,很快就锁定了目标。
查到的资料用几个字就能概括: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魏辰的父亲,本名魏廷敬,七年之前来到边境做生意。
魏廷敬当年就是逃难,后来娶商户独女姜氏,而后生了长子魏辰,姜氏年纪小,勉强生了孩子后,直接血崩了。
而岳父母也伤心离世,魏廷敬继承了财产,虽说不多,但是也有了启动资金。
于是在魏辰三岁的时候,开始外出经商做生意,倒是有点运气和能力,没少挣银子。
然后托了关系,在边境开始了这一本万利的生意,想要在边境做生意,真的是需要当地有人。
由于魏廷敬长相不错,家世也不错,很快就在当地娶妻生子,借着妻子家族的力量,在当地的生意也算是顺顺利利。
对于长子魏辰,魏廷敬内心中其实还是有一些重量,挣了银子之后,也多次往家里送银子。
后来过了两年,魏廷景本来想回家将长子接到此处,全家一起团圆。
继室魏李氏却借着怀孕,拦截下了魏廷敬,一次又一次。
这才导致七年的时间,魏廷敬从来没有回来看过魏辰,而且养在身边的儿子女儿越来越多,对于长子魏辰也越来越不看重。
这就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而且长时间不在面前养着,儿子也不亲啊。
但是长子魏辰已经十岁了,如果再不接到身边,娶妻生子都是大麻烦。
只不过魏廷敬真倒霉,刚想行动,就碰到了匈奴小规模进犯,而他和商队一不小心就彻底的玩完了。
继室魏李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照料好丈夫的后事,根本就没想起前面还有个长子魏辰。
继室魏李氏也不可能接魏辰过来了,作为嫡长子,魏辰可是能够分家产的七成,她的孩子只能分剩下的三成。
接长子,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而且当家人和商队都没了,以后也没有再挣钱的路了,以后算是坐吃山空。
不过庆幸魏廷敬前些年确实挣了不少银子,留下了宅子店铺还有田庄。
只要继室魏李氏不乱花,节省着点儿过日子,不仅能养活孩子们,甚至是过的日子也要比普通老百姓强太多了。
虽说落叶归根是人之常情,但是魏家也没有什么名门,也没家族。
继室魏李氏隐瞒不报,直接让魏廷敬下葬在此地的风水宝地,以后这一脉的人都视这里为故土。
至于前面生的长子魏辰,继室魏李氏也不管了,反正这么远的距离,有时候一辈子都见不上一面。
大家最好两不相干,互不干扰,各自过着各自的日子就得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也不能说继室魏李氏是个纯粹的坏人,也不算是个好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自私自利的人。
~~~~~~~~~~~
王康看着收集起来的魏辰父亲的资料,真是觉得魏辰受苦了。
而且这也说明了一件事情,魏辰并不是有些人是安排的存在。
真的是因缘巧合,干爹姓魏,魏辰就好像是上天送给魏千岁的‘亲儿子’似的。
就在王康看着资料,把资料小心的收集起来,准备回京城交给魏千岁。
门外,传来莫将军大喊大叫的声音,非得要带王康到处转转到处看看。
“王监军,听说你要走了,可别走这么快呀,军营你还没查看。你不查看的话,回到京城如何交差呀~”
莫将军的嗓门大,说话就像是打仗,其实就是声音大。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