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书后我靠系统商城暴富 >

第45章

穿书后我靠系统商城暴富-第45章

小说: 穿书后我靠系统商城暴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月底发月钱的时候,就能看出。他们从工钱里扣出来,交给食堂的那一点点钱,自己拿出去根本吃不到那么好的。
  当然伙食标准虽然高些,但沈瑶华也不亏。她陆陆续续又买了好些地,包括梨花湾山脚下。那些宁王府的地,都是她安排人在种着,主食基本都是这些地里产的。
  至于蔬菜,第一家书院开起来之后不久,沈瑶华看账目时候就发现了蔬菜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蔬菜之类的虽然价格不高,但因为量大,每个月还是要花上大量的银钱,她之后便联想到新的工坊,新的书院,还会有大量的人员在食堂用饭。
  所以当机立断,直接去买了大片附近的土地,又雇了一些人,这些地全部用来种各种蔬菜。
  所以新工坊这边建好之后,蔬菜种植基地的一些,成熟比较快点菜便陆续可以吃了,再加上肉类都是从养殖场里出来的。所以相应的成本也没有那么高。
  但是扣的餐费是极少的,食堂也是不盈利的,所以勉强也能算作福利。
  沈瑶华本以为这件事就算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也有少部分人有意见,觉得沈氏商行是想赚他们的钱。
  有了前面沈瑶华所说的不必留什么情面,罗管事处理起来也很直接果断。等汇报上来,沈瑶华知道的时候,都处理好了。
  沈瑶华倒也欣赏这位处理的手段,先礼后兵,罗管家直接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说明了原因,尤其是针对那几个闹事的。
  下面来汇报的人,绘声绘色的在哪里表演当时的情况。
  “罗管家当时就说了‘别人家供饭也是把工钱都算了的。本来我们东家心善,想着可能各家口味不同,有想要回家不在食堂用饭的,便多发一些银钱,补贴上,不能让众位吃亏。但是,你们很多人,回家吃,或者自己带些吃食的。你们舍不得吃,之后干活的情况,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让后人群里就叫好,大家都认为罗管事说得对。罗管事又接着说,他们不干活,就是把活给别人干了,大家都领一样的钱,凭什么让别人干。”
  沈瑶华听了也觉得有意思,这罗管事还挺适合做领导的,这一下就把矛盾转移了。
  “然后那几个刺头也大多偃息旗鼓了,只有一两个人还在那里纠缠,罗管事便言,‘既然你们觉得吃亏,便不必做了,账房给他们结了银钱,让他们走吧!’那些人一下子就傻了。”
  沈瑶华本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没想到过了两个时辰,作为工坊这边,青竹书院院长的孔茶也来询问沈瑶华,说是罗管事那边把处理结果通知到她那了,因为今日让走人的其中一个,他家孩子目前就在青竹书院上学,具体该处理,她有些拿不准。
  虽然说祸不及家人,但是这书院本就是给工坊的工人们的福利,若是都不在工坊干活了。他们都孩子还在工坊念书。
  保不齐之后有人会为了把孩子送过来念书,报名到工坊干活,之后再故意不好好干活,就可以顺利离开,然后只让孩子蹭这福利。
  毕竟他们这书院收的束脩钱不仅少,还包含了后期笔墨纸砚的钱,这个时代读书开销最大的便是这些笔墨纸砚和各种书籍的钱。
  虽然自从雕版印刷弄出来之后,价格低了好多了,但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在加上沈氏的书院中教授的内容都是力求有用,致力于让他们学成之后,能够靠在学院里学到的知识,获得一个更好的营生。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容易改变一家人命运的选择。
  这个时代还没有类似这样的书院,有利可图,自然会有人动些小心思来占便宜。
  沈瑶华自认自己还没有能力做救世主,能够兼济天下,她还有任务需要完成,不能让这些绊脚石阻碍到,所以只能一开始就立好规矩。
  “让孩子一起离开,折算把多余的钱一起退回去,以后便按照这个处理。”沈瑶华给出来最终的答案。
  想必之后,就算是为了孩子,那些人干活做事也得谨慎三分。
  不久之后,沈瑶华得知,那个家中有在书院念书的,对在食堂吃饭一事不依不饶的人。是有人私下里给了他钱,让他闹事。
  直到书院里让他儿子离开,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去找当时撺掇他一起闹事,和他一起离开的那人。只是那人大门紧闭,都不理他。
  沈瑶华再一查,他的那个同乡也是收了别人的银子。
  沈瑶华便让人故意把事情散播出去,让当事人和外人全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据说几家人闹得不可开交的。
  自此,沈氏工坊定下规矩,一旦结钱走人之后,再不录用。
  很久之后,很多人靠着沈氏工坊发家致富,家中孩子也因为念书之后,走上了更好的人生道路。
  当初那些个偷奸耍滑和闹事的,更是悔不当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等所有的店铺全都开办起来之后,苏青山几人也回来了,沈瑶华也就闲了下来。
  种子的推广是一直在做的,由青州府城一直向着青州下属的县里去推广种植。由于前期的推广种植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成效,所以之后再推广种植什么都没有太大的阻碍。
  像土豆、红薯之类的,百姓们都没有见过的植物,也因为前期种植成效,又大量百姓愿意尝试。
  到今年,最初推广种植的水稻,如今官府已经不再推广了。
  因为百姓们现在已经开始自行存下粮食种子,替换了之前低产的粮种,大面积种植了。沈瑶华甚至还听说了,附近的一些州的商人,买下了好些个种子,准备在其他州种植。
  这倒是给沈瑶华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她们也可以依托于各处的店铺,卖这些高产的种子。
  土豆和红薯已经在各县开始大量种植了,想必今年会有一个非常高的产量。
  玉米今年也开始在青州府城附近推广种植了,等收获之后,存下种子,想必等到明年便可以开始在各县试点推广种植。
  至于石头村及其附近的村子,今年种的也各不相同。有些种植花生、向日葵,还有两个村子种的是后来带回来的高产小麦。
  至于最开始合作的石头村,已经种起了西红柿,黄瓜、辣椒之类的蔬菜。当然,这次的种植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为了大量留种,因为沈瑶华准备开始卖这些蔬菜的种子,一是赚一笔钱,二也是到了应该逐步推广的时候。
  所以都事情都有安排人,做得妥妥当当的,沈瑶华也闲了下来。
  她这一闲下来,自然就得捣鼓一些东西出来。


第81章 肥料
  既然今年土豆和红薯都各县开始大面积种植了; 想必能够有很高的产量,到时除了正常的饮食消耗以外,应该还能余下不少。
  这些红薯和土豆完全可以再加工一下; 所以沈瑶华准备再开两个加工工坊; 做她很早以前便准备做的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
  因为要筹备新的生产线需要一定时间; 沈瑶华在土豆和红薯还未到最佳成熟之时; 便提拿出来一些存储下来的土豆和红薯。
  指挥着之前在面条工坊,被抽调过来的几个人,实验了好几次; 有了之前的经验; 很快便就做出了达成目标要求的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而且是宽的、细的都有。
  按照以往出新品的惯例; 沈瑶华这次也亲自下厨; 用这粉条做出几道不同的菜肴,让苏青柔几人品尝。
  最近天气炎热,尤其是那凉拌的红薯粉条和凉拌的土豆粉条; 不一会儿便被几人吃光了。
  “二姐做出的这两种粉条; 虽然看似相似,味道却大不相同。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菜肴。我觉得这个生意可行。”
  “青山还少说了一点; 这个还比较好保存; 就是运出去卖也很方便…”
  几人一致认为这个应该会很赚钱; 就比如那面条; 虽然看似简单; 但是各处店铺开起来之后就会发现,实际上十分的好卖; 而且利润空间也非常之大。
  这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和面条一样方便,同时又十分美味,想必也会一样的赚钱。
  而且其它地方可能要等到很久之后,土豆、红薯之类的才能够,传播过去大量种植。
  至于青州本地,很多人还不知道这土豆和红薯该怎么吃,所以他们拿出来的这两种粉定然是独一无二的,起码在近两年内,都不会有人想到如何做出来的。
  “等青州市场饱和之后,可以带一些土豆和红薯去其它州府卖,打一个时间差,想必也能赚不少钱。”沈瑶华思索片刻道。
  赋予一定价值之后,想必能够能快速的推广种植。
  青州是宁王封地,她想怎么折腾都行,其余地方,不可能让官府插手帮忙推广。虽说这种子有一定价值,若是找上门去,各地长官为了政绩也有可能去做推广一事。
  就算是她找人把种子进献给各处官员,但即使是这样,她也有可能会暴露在这些人都目光下,怀璧其罪,甚至可能会把她推到风口浪尖。
  而且,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青州,其余地方只是顺带。毕竟若是有天灾,所有的地方都种上各种高产的粮食,存粮比较多,自然抵御天灾的资本就更雄厚了。
  但若是会影响到她,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不久之后,土豆和红薯相继成熟,沈瑶华这边也大量收购了来做粉条。
  同时,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得农户多去种植。不可能一直是官府推广,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去吃,去发现土豆、红薯之类的优势。
  沈瑶华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法子,做了一个美食比赛出来。因为土豆先于红薯成熟,所以这次由沈氏商行承办的美食大赛的原材料,就要求是这土豆。
  本次赛制分为四轮,只要进了第二轮就会获得沈氏商行发放的福袋。福袋里的东西多种多样,全是沈氏商行在卖和即将要卖的物品,一举两得,同时也给这些物品打了一波广告。
  “恭喜恭喜,听说你也进入第二轮了。”
  “同喜同喜。”
  “你们的福袋里是什么?我的是三粒西瓜种子,听说之前可是卖出了高价。”
  “那你赚大了,我的也是种子,不过是黄瓜种子,不知道这黄瓜是何物?”
  “西瓜、黄瓜名字差不多,应该东西也差不多吧!福袋里不是有种植方法嘛,到时候试试就知道了。”
  “你们的都是种子吗?种子还得种,还不一定能种出来。我的是红糖,现在就可以吃。”
  “我的是一本书,刚好我儿子刚入学堂。”
  ……
  这样的对话,这段时间常常出现在青州及各个县里的大街小巷。
  由于沈瑶华的这个福袋的设置,吸引了大量人员参与。很快这土豆就走入千家万户的餐桌之上。而且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土豆的好处,对土地气候要求低,产量还高,关键是好吃。
  无论是做菜还是当做主食,都是既美味,又饱腹。
  红薯成熟的时候,就不需要沈瑶华再做什么美食比赛了,有了土豆的经验,百姓们自发研究各种吃法,很快就吃出了各种花样。想必等到之后玉米、花生之类的推广时,都不用费什么力气了。
  而且就店铺的营业额,靠着福袋打出的名气也是蹭蹭蹭往上涨,同时涨的还有沈瑶华的声望值。
  反正这一个美食比赛下来,沈瑶华收获颇丰。
  等到第二季土豆可以种植的时候,沈瑶华还从官府那边得到数据,说是今年开荒的亩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多。很多人都想尝试,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看能不能种出土豆。
  得到这个消息,沈瑶华也很高兴,毕竟种的地越多,产量越高,存粮也能越多。
  同时沈瑶华也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化肥。
  现在这些粮食作物能够高产,全仰仗于是系统出品的高级种子,防病虫害以及产量,各方面都性能都是极好的。就是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对比本土低产的粮种,也能有一个很高的产出。
  但若是土地更加肥沃呢?那岂不是产量更高。
  但是沈瑶华本人在现代就没有种过地,所有点知识都来源于书本。实践只是在系统的【百草园】之中,有积累过那么一段时间的种地经验。
  所以化肥之类的,她也不是很了解。
  不过好在她有系统商城,点进去一搜索,找到了一本《化肥的制作工艺》,一看价格,300积分。
  她现在也算财大气粗,干脆利落的直接兑换了出来。
  一看这制作过程,各种沤肥,费时费力,还很有味道。
  想了想,反正都是要推广出去,干脆把合作着的这些村子的村长全都找了过来,聚到了一起。
  几个村长坐到沈宅的会客的花厅里喝茶,都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见沈瑶华进来,大家连忙都站了起来。沈瑶华让大家都坐下之后,开门见山的说明了叫大家来的原因。
  “今日叫各位过来,主要是我最近刚得到一些肥地的方子。”
  沈瑶华说着让木竹给每一个村长都发了一张纸,纸上写的就是制作化肥的方子。
  “我根据你们各自村子种的作物,给了你们不同的制作化肥的方子。你们下去之后,各自研究,做成之后,想必粮食还能增产。”
  听完沈瑶华所说,几位村长脸色各异,有听到增产而感到高兴的,眼睛里都是兴奋。
  但也有一些谨慎的,虽然不太敢表现出来,但是满眼都是担忧。
  沈瑶华知道他们这部分人是担心万一失败了,导致粮食出问题,他们恐怕承担不起责任。毕竟现在粮食的产量已经足够高了,大部分人求稳,能舍得冒险去追求更高的人并不多。
  “各位不同担心,若是这化肥失败,导致的问题由沈氏商行承担。而且这研究过程中的一应花费,也由我们这边提供,若是众位研究成功之后,也会有相应的奖励。而且也不要求各位一开始就在所有的土地上都试,可以选出一部分田地来试用,刚好有个对比。”
  这下沉瑶华才一说完,大部分人眉头都舒缓了下来,不复之前的担忧,毕竟不需要承担责任,还能缩小使用范围,就算出了问题,粮食也不至于大量减产,他们就只需放手研究即可。
  因为担心其中有些矿石原材料,这些人找不到,沈瑶华又给几个村长介绍了一人。
  “这位是齐管事,之后就由他负责这件事,若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对他开口。”
  齐管事本就在一旁等着,沈瑶华介绍到他,连忙起身,不卑不亢的和几位村长寒暄了几句。
  等几位村长离开的时候,为了表示重视,齐管事还亲自给人送到了门口。
  这齐管事本是府中家丁,负责看家护院,不过在认字学习中表现十分突出。先期识字学习结束之后,大多数得过且过的人就放弃了继续学习,但这齐管事只要时间不冲突,都会去听课。私下时间里也在默默努力,还是孔家姐妹上课时发现了他已经有了一定学识,汇报上来,沈瑶华才注意到他。
  这一关注就发现这人也机灵,什么都肯学。能吃苦,愿意干。之前准备开第二家书院青竹书院的时候,沈瑶华就找过他,问他愿不愿意去书院做夫子。
  沈瑶华记得当时他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拒绝了她,说是志不在此,他想做一个店铺的掌柜。
  所以也就有了这次的安排,若是这件事他办好了,之后就可以逐步培养,委以重任了。
  齐管事也知道这是对他的考验,之后的时间,他几乎都是驻扎在各个村子里,和其他人同吃同住同研究,只在需要给沈瑶华汇报进度的时候,才会回到府上。
  沈瑶华见他没来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