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债-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是一眼,就很快别开了视线。
林霁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很快就重新回到了官吏中。
邺朝五品以上的官员如他一般年轻的实在少见,更不用说还是手握实权的大理寺少卿。
单单站在那群大多年迈的官吏之中,也是格外赏心悦目。
谢容珏手中拿着刚刚把玩过的杯盏,抬眼看了一下在不远处的沈初姒,只见她坐于殿中,因着今日典仪,略微梳妆,只是衣装依然素净,他不可避免地想到从前她入梦时的场景。
他的手指在杯壁之上轻轻碰了一下,随后起身离开座位。
他并不想留在金銮殿之中。
林霁是多么出众,盛京城中,人尽皆知。
谢容珏路过一处坐席旁的时候,听到有人正在惊叹:“新君三年前才刚刚被立为储君,不过短短这些时日,居然就已经变为了陛下,这世事变得还当真是快啊。”
“是啊,三年前咱们两还坐在边角落,实在是世事易变啊。”
谢容珏脚步在此处顿了一下,倏然想到了之前在拂江院中,李弘才曾经说过,那坛酒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埋下。
他其实并不常来宫闺,若是来了这里,基本上就是推脱不了的宴席,若当真是三年前的话,恐怕就是立储的那场宴会。
皇室宴席人多繁杂,谢玄又催着他结识权贵,他那时觉得了无意趣,就在宫中随便找了棵枝繁叶茂的树,手枕在脑后,清净一会儿。
却没想到,还没过多久,树下就传来了几声似幼猫般的哭泣声。
谢容珏向来缺乏同理心,原本并不想理睬,只是那日天色已晚,此处又实在是人迹罕至。
他跳下树,就只看到一个小姑娘,还未到及笄的年岁,靠着那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哭得脸上皱巴巴的。
他没有什么耐心,吓了她一句,却见她哭个不停,就将自己随手拿的饴糖递给她,这对于谢容珏来说,其实也算是哄了。
随后就将她送回了大殿,因为怕与人寒暄,谢容珏一个掠身就离开,并未停留。
只是一面之缘,他并不知晓那个小姑娘的身份,只是现在突然记起,她哭起来的时候,眼瞳很亮,像是在涧水之中洗过的珀石。
作者有话说:
薄情者变痴情种求而不得,应该就是没多少章就可以写到谢狗正视自己的内心啦,关于谢狗怎么动心的,前面是有伏笔的~
第31章
谢容珏站于金銮殿外; 抬头是未满的月色。
他其实很少会纠结因果,更遑论这原本就是他自己所求,只是刚刚倏然想起那日的时候; 却忍不住想到了和雍十六年初的春寒料峭; 那个姑娘穿着襦裙,明亮而清透的眼瞳。
远去的记忆纷至沓来。
他随手给的一颗饴糖; 成为了后来这桩荒唐婚事的因果。
他自年幼时起; 就一直很少被人坚定的选择过; 甚至就连出生都不是被期许的; 所走的路也大都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可那成亲的月余; 这位殿下看向他的时候,却又永远都是执拗而坚定。
大概是自幼就被先帝捧在手上,所以看向别人的时候; 也从来都是遵循本心; 坦荡到让人忍不住避开视线。
日后见她,即便是被人非议的困顿之地中,也永远挺直脊背。
谢容珏笑了笑。
其实那日在云来赌坊顾阳平说的也是事实,自己确实不过就是个替代品而已。
月色清冽,谢容珏随手将手中的铜板一抛——
他垂眼看着被宫灯照得边缘发光的铜板; 不出所料的大凶。
宫宴结束之时; 已经酉时过半。
沈初姒回到院中; 坐于梳妆镜前; 梨釉才刚刚将她发间的素花拆下放在小桌之上时; 门外的蒲双也就是这个时候进来; 似是犹豫了一会儿; 才开口道:“殿下; 林太傅和林大人前来拜访。”
沈初姒现在孤身住于这里,林霁自然也是知晓,他向来守礼,虽说有林太傅同行,但是现在来访,却谈不上是什么好的时机。
她坐在镜前,将刚刚放在一旁的外衫披上,然后抬眼看向蒲双:“让他们进来吧。”
林太傅虽然早已致仕,但他既是先帝恩师,又曾经做过沈初姒的夫子,无论如何,沈初姒也不可能将他拒之门外。
林家世代都是书香门第,所有子弟几乎都是从文,出了不少极为盛名的大儒,林霁在其中却又稍显不同,相比于追求清誉的文臣,他手握大理寺,说是少年权臣毫不为过。
林太傅年岁已大,身体略显佝偻,面上是纵横的沟壑,此时脸上带着和蔼的笑意,看着沈初姒款款走出。
先帝病后不久,就曾托自己的恩师日后照料沈初姒一二,林太傅也听得出来沈兆那时的意思,大概就是看中了林家的向来清正和林霁的前途无量。
只是话没有明说,也不勉强,只是有这么一层意思。
只是后来沈初姒却又嫁给镇国公世子,这件事自然也是无从谈起了。
“太傅,林大人。”沈初姒温声,“此地风寒,太傅年事已高,若有要事,还请进屋详谈。”
“不必。”林霁开口,“我与祖父这时来访也实在是有些不妥当,就在此处谈就好,虽然祖父亦在,但是若是进了屋内,难免落人口舌,殿下清誉为重。”
林太傅也在这时轻轻拍了拍沈初姒的肩,“如珩说的对,我们已经是冒昧来访了,若是还要损殿下清誉,那当真是罪过了。”
如珩是林霁的字,沈初姒抬眼望去,看到林霁站在月色之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沈初姒知晓林太傅不会改变想法,也没有再坚持,就只是站在原地等着林太傅开口。
今日他们的来意,她也略微猜到了一点儿,但是不敢断定。
“先帝驾崩,殿下孤身一人住在这里,盛京城之中上下的风言风语,我虽然不大出门走动,但也听到家中女眷和我讲过。”
林太傅语气和蔼,十分有大儒风度,“陛下现在刚刚登基,朝中事务繁杂,难免有很多事情顾不上,有所疏漏。殿下住在这里,想来当是受到了不少委屈。”
“承蒙太傅关心,”沈初姒摇了摇头,“父皇之前就曾为我思虑周到,安排妥当,并不曾受到什么委屈。”
林太傅闻言,轻声叹了一口气,转而说道:“先帝重病之时,我曾受诏进殿,先帝托我照顾殿下一二。”
“而后不久,殿下就嫁入镇国公府,我们林家自然也不好插手其中,而现在我思前想后,殿下不缺金银财物,亦不缺些寻常的物件,京中的风言风语皆由殿下和离所致——”
今日林太傅为什么带着林霁一同前往这里,沈初姒大概也知晓因果了。
林太傅是沈兆恩师,沈兆亦对太傅有知遇之恩,私下之中与林霁也是以叔侄之交看待,林家向来不是忘恩负义之辈,现在来这里,是为了想解她的困顿。
林霁是什么人,盛京中所有世家贵女都想嫁的如意郎君,少年入仕,声名满盛京,沈初姒现在被暗地里讥诮不过就是因为无人庇佑,日后也得不了什么好的婚事,若是二嫁入的是林家,那么暗地里讥笑的人自然是哑口无言。
林太傅拉过站在自己身边的林霁,“其实原本不应当这么早就说这些事情的,但是又怕日后有变。”
“如珩是我看着长大的,这孩子知冷热,也洁身自好,后院里并无侍妾通房,林家家门也从来都是容不得些腌臜事,若是殿下愿意,就把林家当成是自己的退路就好。”
虽然之前心中已经有了预料,但是沈初姒听到林太傅说完这些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朝着站在不远处的林霁看去。
盛京民风还算是开放,寻常人家娶二嫁之身也多见,但是世家子弟却很少有娶二嫁身的,要么就是充作平妻,要么就是做了续弦,可是现在站在她面前的,却是林霁。
林霁毫不诧异自己的祖父说出的这样的一番话,也像是早有预料般,面上仍然是清润的笑意。
刚刚在金銮殿之中,林霁就一直在思虑这件事,林太傅年事已高,大典结束就已经归家,并未参与宫宴,而宫宴刚刚结束,林霁就赶回家中接来了自己的祖父。
就只是为了这么一件事。
林太傅顿了片刻,开口道:“我在陛下面前也算是有几分薄面,若是殿下应了,那我不日就进宫,与陛下提一下此事。”
邺朝其实并未有明文规定,若是做了驸马就不得为官,但是这件事多少都会对林霁的仕途有所影响,关于这点,林霁和林太傅也应当是心知肚明。
沈初姒心中暗叹一口气,她对林霁并无任何男女之情,即便是知晓林太傅这般作为,是为她考虑周全。
盛京氏族官吏趋炎附势者不在少数,沈琅怀对她态度冷淡,多少人看在眼里,捧高踩低者也是比比皆是。
林家原本可以置身之外。
她默了片刻,刚想开口拒绝,突然听到林霁对林太傅道:“祖父。我与殿下还有些话要说。”
林太傅自然是知晓林霁向来守礼,不会做出什么不规矩的事情,便抬着眼睛看了看沈初姒,似乎是在征询她的意见。
沈初姒没有想到在这时林霁突然开口,顿了片刻后点了点头。
她跟在林霁的身后,走到了一处僻静地,与仆役和林太傅所站的地方并不远,距离把握得极好,既不会显得逾矩,也不会让旁人听到这边的谈话。
月色照在林霁身上,他问道:“殿下刚刚……是想出言拒绝吧。”
林霁早慧,洞察她所想也很寻常,沈初姒点了点头,“我知晓林太傅此举是为我思虑周全,林大人亦是少见的少年英才,但是京中其实流言与我来说不算是什么,我也并不想这般早地再思虑婚事。”
“此事并不急,”林霁温声开口,“殿下可以好好思虑以后再给予答复,不用担心我会改变想法。”
林霁从前做过皇子伴读,与沈初姒其实也只是几面之缘的关系,印象中的这位少年郎君时常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让人如沐春风。
沈初姒沉默了会儿,然后才抬眼看向站在自己身前的林霁。
“父皇所托太傅此事,只是因为担心我,怕我并无兄长和母族,日后受人欺凌,”她声音很轻,“你们想要尽这份心意,我需得替父皇谢过你们,只是婚姻大事并不是儿戏,我与镇国公世子的那桩荒唐婚事,你也应当知晓。”
沈初姒拢了一下自己的外衫,“林大人日后前途无量,没有必要因为父皇所托,就做到这种地步。”
林霁闻言,站在原地,并未说话。
沈初姒只当是他想明白了,却突然听到林霁在自己面前开口。
“殿下。”他声音清润,“若是我说,这并非全然是先帝所托,而是我自己……甘愿呢?”
*
晚间风大,谢容珏心情不虞的时候,时常会孤身坐在屋顶之上。
往年的十月初三,他向来都是自己一个人坐在上面,拿着一盏酒,也只喝这么一杯。
今日从宫中回来之后,他也反常地上了屋顶,撑着手看了看未满的月色。
沈初姒所居的院落,距离谢容珏的别院并不远。
谢容珏随意一看,就看到了竹柏影下,沈初姒的面前站着一个人。
今日登基大典,虽然还在国丧期内,但是因为新帝登基,所以官员全都是身穿官服,林霁今日穿的是靛青色的官服,谢容珏记得分明。
月色清冽,其实他们两个人站得并不算是近,至少毫不逾矩,猎猎的风吹过谢容珏的耳畔。
他今日也是拿了一盏酒,这酒其实不算是烈,可是喉间却好像被灼到一般。
明月高悬在他身后,落下了满身的清辉。
他这么坐在这里的时候,并无一丝一毫风流之名满盛京的纨绔,显得孤单至极。
谢容珏突然想到从前沈初姒来到别院的时候。
不会介怀。
啧。
作者有话说:
掐指一算,是时候把谢狗拉出来上上分了~
二十个红包~
第32章
林霁并未在这里停留多久。
沈初姒之前的风寒并未好全; 抵唇轻咳了两声,林霁见她这样,眼睑垂下; “我今日来与殿下说起这些; 并不是想给殿下造成困扰,只是至少; 应当让殿下明白我自己的本愿。”
“我与祖父今日来访匆忙; 但此事并不急于一时; ”他说到这里; 轻声笑了一下,“今日这般唐突; 只是因为……我也会担心。”
他没有说自己担心什么,转而说道:“外面风寒,殿下早些回到屋中吧; 我与祖父先行告辞了。”
林霁跟随在林太傅身侧走出院门; 身上的官服更加衬得身姿颀长。
他向来被盛京盛赞为光风霁月,实在是名不虚传。
沈初姒站在原地,她自然是知晓这桩婚事即便是在从前沈兆在时,也是一门好姻缘,可是与其说是不愿意承林家的这份情; 不如说是她自己也并不愿意。
她其实自幼对什么都很少表现出什么喜好; 宋怀慕也常常说她情绪很淡; 从未见她有过什么特别的情绪。
而她自幼至今; 做过最为荒唐; 最为叛经离道的事情; 就是在沈兆问及盛京中这么多世家子弟; 阿稚到底中意哪一位时; 独独在谢容珏的画像前停留片刻。
少时的情动,她从未起过一丝一毫权衡利弊的心思。
所以,即便是她现在明白,也清楚,林霁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到底是多么合适,也终究还是没有起过任何答应的意思。
沈初姒站在原地略微蜷缩了一下自己的手指,近来的事接连在一起,实在是让她有点儿身心俱疲。
她抬眼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看到未满的月色此时悬于天际,她站在原地思忖了下,然后抬步走向了院门的方向。
蒲双和梨釉两人对视了一眼,“殿下?”
“无事。”沈初姒脚下顿了片刻,“想出去走走。”
梨釉连忙跟上去,“天色已经不早,殿下即便是想出去散散心,也当有人陪着才好。我随殿下一同出去吧。”
“不必,就在这附近,你们若是担心,就在院门处等我也是一样的。”
仁明巷前是一条蜿蜒的河,岸边栽种的垂柳低垂的枝桠上此刻光秃秃的,枝条在晚间的风中轻轻地晃动着,河面上浮着一层薄冰,倒映着天上的月色。
沈初姒突然想到了之前自己来到这里的时候,那时自己嫁与谢容珏,却在自己夫君的别院前不得进,还需林霁前来解围。
现在想想,大概是自己从前果然是天真太过。
她手上的镯子轻轻晃动了一下,这副镯子是永州上贡前来的贡品,整个邺朝也就只有这么一副,是极其罕见的桃花玉,晃动的这两下,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沈初姒近来清减了一点儿,原本就有点儿稍大的镯子,在她的手腕上就更为松松垮垮。
突然,一点儿凉意落在了她的手上。
沈初姒恍然往上看去,只看到了夜幕之中,飘着一点儿雪。
飘飘摇摇地散落在半空之中,今年的雪好像比往年更为多一些,一连这么多时日都未曾怎么停过,现在落在自己手背上的那点儿凉意现在也化为了水渍。
她拿出绢帕想擦拭一下,手腕晃动之际,原本松松垮垮在腕上的镯子也倏地滑落在地,顺着滚到了一旁。
地上的薄雪还未消融,沈初姒略微倾下身,手指才刚刚碰到自己掉落在地的镯子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自己的眼前,出现了白色的袍角,上面并无任何花纹。
原本落在四周的雪,也好像在这个时候停下。
熟悉的清冽气息霎时间浸入她的五感,她指尖在雪地之中一顿,然后顺着往上看去,就看到谢容珏此时也在垂着眼睛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