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上海滩-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料理完冼之成的事,秦定邦没做耽搁,匆匆赶回江边的房子。
远远地,他就看到秦宅的车停在了外面。等他一下车,外面守着的弟兄便提醒道,“夫人来了。”
秦定邦点了点头,随后三步两脚进了房门。
第64章 “你帮我送个人,回老家。”
秦定邦进了屋,一眼就看见客厅的桌上摆满了各种东西。
“秦夫人,您看我好多了,走路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他寻声走到梁琇的卧室,只见梁琇正在走路给池沐芳看,惠英则在一旁跟着,半伸着手,随时准备扶。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梁琇气色确实好多了,头发长的也比以前更长,都能够着肩膀了。
池沐芳眼里含泪地看着梁琇,一直伴在她身边,轻轻扶着她的手,“好了好了,我看到了,恢复得挺好,赶紧躺下休息吧。”
她扶着梁琇回到床上,靠在软枕上。
池沐芳见秦定邦回来了,又擦了一把眼泪,好好端详了秦定邦一番,“这段日子,你们俩在这,唉……”
“母亲,我们过得挺好。最难的时候,已经都挺过去了。”秦定邦安慰道。
池沐芳心里本来好多的心疼和感慨,最后却都忍了回去,换成一些轻松些的话题。秦定邦和梁琇则耐心地回应着。
“对了,”池沐芳忽然想起了前几日的一通电话,连忙道,“兰舟见梁小姐多日没去,也很担心,前些天把电话打到了咱们家,我照你说的回复了她。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让母亲费心了。”
看来伍院长那边,也算是有了交代。
其实池沐芳早就想过来看梁琇了,但是秦定邦没让。
先前那阵子梁琇伤势太重了,他不让过来,一是怕耽误梁琇养伤休息,二来,也担心池沐芳看见了最糟糕的情况,心里承受不了。
这些天秦定邦一直在这守着梁琇,池沐芳是非常支持的,秦世雄也表示了理解。池沐芳没少让人往这边送东西,之后秦定邦常常又把这些东西分给帮着值守的弟兄们。
池沐芳看到梁琇恢复得挺好,便放了心。
她招呼秦定邦到客厅,给他看刚带来的那些,里面有吃的,有用的,面面俱到的。全是一个细心的母亲,对孩子时时不忘的牵挂和惦念。
池沐芳又往里屋看了一眼,缓了缓,才低声道,“我看了梁小姐身上的伤,那帮畜生真不是些人,怎么……怎么能下那么毒的手?”
秦定邦平静道,“确实不是人。”
池沐芳犹豫了几下,抬头对秦定邦道,“我这次过来,一是看看梁小姐,二是,想跟你说件事。”
“母亲您说。”
“哪天方便的话,回家一趟?你父亲有事,想跟你商量。”
母亲亲自过来叫他回家,看来是非常关键紧急了。
“好的母亲,现在父亲在不在家?我跟您一起回去。”
“梁小姐这?”
“惠英在这帮着照看着,一会儿元山过来接惠英,他帮我多守一会儿。外面我也留了人,没事。”
“也好。”
秦定邦转回身跟梁琇和惠英各自交代了几句,就陪池沐芳一同出了屋。池沐芳是坐着司机老李的车过来的,秦定邦随车一起回了秦宅。
一进客厅,池沐芳就轻轻拍了拍秦定邦的后背,“上楼吧,你父亲在书房等你。”
再次走进这间书房,秦定邦忽地有种恍如隔世之感。几十天前,就是在这间书房,秦世雄拨出了电话,找了金兰石,及时救下了梁琇的命。
秦定邦看到桌对面坐着的父亲,白头发好像更多了,面容也有些憔悴。
“父亲。”
“梁小姐怎么样?”
“她恢复得不错。幸亏父亲及时出手相救,否则就没命了。”
“她是你的心上人,也是梁壑青的后人,梁家应该没什么后人了……你坐着。”说着,便给秦定邦倒了杯茶,“为父这次让你母亲叫你回来,是有件事……想来想去,只有你能办。”
秦定邦依言坐下,双手接过茶杯,“父亲您说。”
“上次你二叔过来时,光跟你们说了他后背长了个包。其实还有一件事,只跟我讲过。”
秦定邦面色凝重了起来。
“你们祖母眼睛出了毛病,年岁大了,已经快看不见了。”
秦定邦心底一沉,“老家治不了么?”
“治了,没用。”
“那来上海呢?”
“太远了,你祖母那么大岁数,根本经不起路途的折腾。”
秦老夫人近年来备受眼疾困扰,当地的名医早已看了个遍。大部分医生的说法倒是比较统一,圆翳内障。毛病算找到了,可治起来就是不见好。抓了很多药,内服的外敷的都试了,病情却一路恶化。
上次秦渡来的时候说,老母亲看人,都已经模模糊糊的了。
老人家一辈子要强,不愿求人,眼疾导致的行动不便,对她打击非常大。
耳聪目明时,秦老夫人特别开朗爱笑。然而现在,老人家经常坐在榻上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朝着窗外望。以前还能看到树影,现在就只能感受到模糊的亮光。平日里笑容也少了,吃饭食不下咽的,日渐消瘦。
人上了岁数本来身上毛病就多,要是连饭量都减了,那可真是……
“你祖母生养我一场啊……”
“父亲,我能做什么?”
“老三,你帮我送个人,回老家。”
秦定邦顿时锁紧眉头,“老家?临湘寨?”
“对。那位上海治眼睛很有名的蔡崇镜医生,要取道衡阳去重庆。我想你送他到湖南,顺路给你祖母治眼睛。”
秦世雄拿起茶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这件事为父想了,只能安排给你去办。你二哥是个书呆子,让他送人,能把他自己给送丢了。”
但秦定邦渐渐觉出哪里不对劲,他也没支吾遮掩,径直问道,“父亲,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家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家里的事,就是你祖母眼睛要看不见了,为父着急,又没法回去尽孝,好不容易赶上蔡医生途经老家,要让你帮为父这个忙。”
“如果我去了湖南……”
“梁小姐你不用担心,在上海我们会照顾好她。家里这边的买卖你二哥已经上手了,再说还有我的那帮老哥们。就算他们也不行了,不还有我吗?”
秦定邦一听父亲已经考虑周全,便道,“那我把梁琇也带去吧,给祖母看一下孙媳妇。”
“梁小姐身体行吗?”
“好多了,而且一路上有我护着,没事。”
“也好,这样的话,梁小姐也能再避一避她那件事的风头。”
秦定邦和秦世雄的谈话,向来干脆利索,从来不拖泥带水,秦世雄因此也更欣赏这个养子。
聊完了这些,秦定邦没留在家里吃饭,跟母亲打了招呼,又分别看了眼秦安郡和秦则新这两个小的,就赶回去照看梁琇了。
秦定邦回到江边住处时,卢元山正和外面秦定邦的弟兄们聊天,一见他回来,便知已经完成了守护任务,喊上惠英就要走。
秦定邦把池沐芳带来的腊味,全拎出来给了卢元山两口子,把糕点留了几块给梁琇,其余的也都分给了守在外边的弟兄。
秦家菜在秦定邦回来前,已经把晚餐送到了。所以卢元山提着一兜子腊味,外加一食盒好酒菜,乐呵呵地带着媳妇惠英,满载而归了。
等屋里只剩秦定邦和梁琇两人,秦定邦给梁琇披好了薄罩衫,扶她到餐桌旁。
现在梁琇已经可以自己吃东西了,不用像以前卧床那阵子,须要他在床边喂了。两人总算能在餐桌上正经吃饭了。
秦定邦盛了碗粥放到梁琇面前,摸了摸碗,温度正好,又把勺子放进她的碗里,接着给自己也盛了一碗。
然后他看着梁琇,“过几天我要去老家办事,愿不愿跟我一起去?”
“愿意。老家在哪?”梁琇不假思索道。
梁琇是先说的“愿意”再问的他去哪,秦定邦听得心里一暖,“在湖南,你还愿意去吗?”
“嗯,我愿意。”
“你知道湖南离这多远吗”
“我知道,我看过中华民国地图的。”梁琇半开玩笑道。
“嗯,在我身边,我放心。你就是不愿意,我也要带你去。我有点担心你的伤,但我会尽力护好你。”
梁琇听着秦定邦的话,眼里不觉有了笑意。她闻着秦家菜送的砂锅粥,香喷喷的,尝了一口,味道真好,她舔了舔嘴唇禁不住赞叹,“真好喝,你也尝尝呀。”
秦定邦也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梁琇一边搅着粥,一边接着道,“我最疼的时候都过去了,现在已经好了。只要不是走着去,我就能坚持。”
秦定邦心下一软,“不用走着去,有车有船。”
“可是,我们被困在这孤岛里,怎么出得去呢?”
“我有办法。”
梁琇知道没什么事能难倒秦定邦,一听他这么说,便知道他定是做好了万全的打算,于是点头道,“好,我跟你去。”
秦定邦也点了点头,抬手把她头发掖了掖,斟酌了一下,又问道,“你和你们那些人,怎么办?”
“我已经确认过,他们都撤了,安全了。但我也找不到他们了,暂时又断了联系。”
秦定邦没有追问梁琇是何时、如何确认的,他温柔地看着她,轻轻擦去她粘在嘴角的一点米汤,“好,那你可以安心跟我过去了。”
傍晚,吃完饭的秦世雄和池沐芳,相携在花园里散步。
两个月前,是白玉兰开的最旺的时候,繁花满树,远看像一山山白雪,近看似一盏盏华灯,美得不似人间真实。
但白玉兰的花期太短了,几日的绚烂过后,便迅速枯萎凋零。等花都落尽了,叶子才会伸展开。
不同于花,这玉兰树的叶子,倒是能新鲜很久,其他树都要绿成墨了,玉兰叶里却仍有一星早春的鹅黄,连着几个月都一派绿意盎然的,多少补了花期短的缺憾。
现在已经五月了,按理说早就应该满树的绿叶子了。但是可能因为今年冷,树上竟然有几朵花,刚刚才开。
人说玉兰是花叶不相见,这几朵现在却绽放在了婆娑的树叶间。不得不说,也算一种成全了。
“邦儿答应了?”
“答应了,这孩子只要我说的,都答应。”秦世雄语气里有欣慰,“臭小子就是太聪明了,问我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让我给搪塞过去了。”
池沐芳点了点头,“让他在那边多待几个月吧。”
“嗯,我让他给二弟带封信,二弟也会帮着留他。”
两人静静地看了会儿花,池沐芳忍不住道,“世雄,我们躲不过吗?”
秦世雄摇了摇头,“不好说,说是邀请,要不答应的话,就得是另一套说法了。不过我是打死也不参加那个什么狗屁商会的。只要入了那个会当会长,就成了记录在册的汉奸了。白纸黑字,百世不得洗脱,以后子孙后代,全都成了汉奸之后。”
池沐芳听得闭上眼睛,一时无言。
“老三要带着梁小姐走,也好,向家就剩了老三这一根独苗,梁家恐怕也只剩下了梁小姐。两个孩子都是英魂之后,我们护他们也是义不容辞。都走得远远的,远离这片是非地。”秦世雄握着池沐芳的手紧了紧,“阿芳,你也走,过两天,我送你回娘家。”
“说什么呢?”池沐芳瞪起了秦世雄,“我和你不早都说好了吗?生同衾,死同穴。你守节,我守你。”
秦世雄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抬手搂住了池沐芳的肩膀,池沐芳随着他的力道,轻轻靠进他的怀里。
风穿过树上的白玉兰,发出飒飒的轻响,有花瓣落到了两人的身边,显得圣洁又高贵。
第65章 临湘寨
蔡崇镜要先在衡阳中转,才能去往重庆寻找亲人。
当年淞沪会战,蔡医生的家人先挤上了去重庆的船。结果他因事耽搁只晚了一步,便滞留在了上海。原本还以为能前后脚离开的,没想到外面的仗越打越大,一耗这些年,生生被困在了租界里。
这期间,他和没走成的几个助手,继续经营着他那家眼科诊所。
蔡医生在中医治眼病方面造诣颇高,尤其擅长医治老年白内障之类的疑难杂症,医术精湛远近闻名,好多病人慕名而来。
诊所虽然兴旺,但蔡医生最近身体却常感觉有些不好。人一到此时,就变得尤其牵挂亲人。一想到自己可能就这么孤身一人终老于上海,再加上病痛折磨,蔡医生几乎日日不得安寝。
碰巧不久前,有个病人家属是个健谈的生意人,谈话间提起,他刚去国统区做买卖回来。蔡医生听了颇为惊讶,不解这人怎么有如此神通,竟能穿过重重封锁,顺利往返于那么远的地方。
没想到他告诉蔡医生,其实上海通往外界,至少有一北一南两条走私路线,甚至可以远抵重庆。北线由西安转重庆,南线由衡阳转重庆,虽说听起来绕远,但最终却能去到那边。
他还说,这租界看似被围困,上海之外也盘踞着各方势力,但向外的隐秘通路,不管战事多激烈,都还是通着的。
这情况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听这人点破其中关窍,一切也就豁然开朗了。
原来,把持着这两条交通线的日、蒋两方势力,无不自下而上雁过拔毛,全是有大油水可捞的。
断了走私线路,就是断了财路。而战事频仍、饿殍遍野的世道里,别管是敌是友,几人又跟钱过不去呢?
某种程度上,这敌对双方在维系私运线一事上,甚至有点心照不宣似的默契。因而日占区和内地的商、邮,只要走对了方向,就能找到通路。
就算把古今中外全算上,这都能称得上奇景了。关于南北两条物资交流的路线,内容基于史实。
此病人家属,就是在南线上做的买卖。
这一消息瞬间燃起了蔡医生的希望。思来想去,还是尽力到重庆吧,去那边找亲人,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家人身边。
至于路线,就选南边这条,从衡阳转。
然后,他就想到了秦世雄。
早在秦世雄托祁孟初帮着找治眼方子时,蔡医生就通过祁大夫的介绍,认识了秦世雄。
彼时,秦世雄正因心疼老母亲而焦急万分,拳拳孝心让蔡医生颇为触动。所以一想到这次要途径衡阳,他立即就记起了这个侠义又豪迈的秦家掌舵人。
衡阳离秦世雄的老家并不远,去给秦老夫人治眼睛,不过是举手之劳,想来也耽误不了他什么。
于是,他便跟秦世雄提了顺路给老夫人看看眼睛的打算。秦世雄一听,简直是喜从天降,高兴得无以复加。之后就有了让秦定邦护送蔡医生的安排。
尤其送人给祖母治眼疾,也是秦定邦无法拒绝的理由。秦世雄正好可以借此,让养子远离秦家眼下可能遇到的风波。
而对蔡医生来说,从上海到衡阳这段路,要是有秦家人在,比起自己孤身一人一路西行,也不知能少操多少心。
此事涉及出上海,夜长梦多,动身宜早不宜迟。
秦定邦没有拖延,跟蔡医生确认好出发时间,和梁琇做好准备后,又带上了张直和冯通这两个最信任的,便一道出发了。
秦定邦早年曾入川跑过生意,还给秦世雄带过两瓶当地的绵竹大曲,所以南线沿途的不少关节,秦定邦都很清楚,因而对他们来讲,南线也相对好走。
两三年前,冼之成那帮人就经由此路线走私过物资,捞了不少外快。当时他们还以为偷偷摸摸地瞒住了人,却不知早就被秦定邦派张直掌握了情况。现在想来,也是可笑。
一行人经杭州,富阳,到浙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