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他多才多艺-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王良翰经纪人发现这小子猛胖三斤后,才强硬地阻止了他的蹭饭行为。
周游瞟了眼不远处的王良翰经纪人,小声道:“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王良翰回头看了眼经纪人,悄悄对周游说:“你放我车上藏好,没人知道的。”
周游:“……还是不行,我做的没有食品安全保证,你要是吃出问题来怎么办?”
“你废话真多!我会送去检查质检的。”
最后王良翰以“质检需要大量样品”的理由把肥肠打包带走了。
周游只好教他吃法:“回去放冰箱冷冻层,要吃的前一天拿出来解冻,下面的时候加几个……别加太多了!”
要不然王良翰经纪人怪罪他怎么办!
“嗯嗯嗯。”王良翰点头如捣蒜,抱着袋子跑到车里找地方藏吃的去了。
周游没等他回来,到车棚里骑出小电瓶准备离开时,张巡的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小周!”张巡的声音听着很高兴,“好消息!你过选了!”
周游懵了几秒,才记起张巡说的是之前那个跟组演员的事。
“下周一出发去C市,记得收拾一下,估计要拍一个月左右。”张巡交代道。
“一个月?”周游若有所思,“只要一个月就能拍完吗?”
电话那头张巡笑了,“当然不是,外景需要拍一个月,电影屏幕上看到的镜头并不全是真的,有些场景会在摄影棚里拍……不过你们只需要去一个月就行了。”
周游算了算时间,一个月的话,他可以去!
张巡:“C市马上到梅雨季了,天天下雨,你记得带上雨伞和两件长袖衣服。”
“哦哦,谢谢张叔。”不知不觉,周游对张巡的称呼已经变成“叔”了。
有时候周游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来到S市后遇到的人都特别好,来自身边人的善意让他觉得生活还没那么糟。
周游想着想着,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说是下周一,其实今天已经周五了。
“一个月……那得好好准备一下。”周游骑车分别去了批发市场和菜市场,等童川晚上回来,周游把自己要去C市的事告诉了他。
睡眼惺忪的童川瞬间清醒了过来,“一个月?那么久?”
“其实不算久,毕竟是拍电影。”周游把冰箱打开,冷冻层里是他包好的饺子和一些酱肉,“你晚上回来下个面或者煮些饺子。”
面对周游的贴心,童川趴在沙发上躺尸,并且发出绝望的声音:“啊……不想煮(ノД‘)。”
周游拉他起来,嘴上絮叨道:“不行,别老吃外卖。”
童川坐起来,无奈地抓抓头,“我和阿泉他们联系了家livehouse演出,就在近期……我的第一场live啊,本来想带你去听的。”
Livehouse是一种小型现场演出的场所,器材和设备水平远超酒吧。
能在那里演出,说明童川他们的水平得到了认可。
“是吗……”周游愣了愣,听得出童川很重视这次演出。
“没事,我不是说让你不去,就是觉得有点可惜。”童川看他为难的样子,从包里拿出一包柚子糖塞给周游,“这个好吃,给你。”
他总是能找到各种可口的小零食带回来给周游。
周游拿着糖,“下次我一定会来的。”
“好。”童川微微笑道,“我会给你留个好位置的。”
……
电影的拍摄地点在C市的四坪村。
远离市区的四坪村坐落于一片起伏的丘陵区,绕着丘陵圆润的山坡,一条条梯田被耕耘出来。
永安影视城还没建起来前,有剧组想要拍摄古装戏份,因为四坪村这边地价便宜,景色宜人,拍出来的效果极佳,老板投资在此地建了一片仿古建筑,拍摄完后当做场地出租给其他剧组。
只不过后来随着影视基地的发展,地理位置偏远的四坪村古城渐渐没那么受人欢迎了,只有像郑北楼这样老一辈的导演还记得这地方。
那么多年过去了,四坪村周围的生态环境依然不错。
群演们感慨村子周围景色秀丽的同时,被时有时无的网络信号气到吐血。
周游临行前在网上找的在线兼职也因此泡了汤。
他无奈揣起手机,在村里四处溜达起来。
和大部分农村一样,四坪村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出去打工挣钱了,村子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
长五月,短十月,现在正是南方种水稻的时候,村子里劳动力不足,周游寻思:指不定有人家要找青年劳动力呢?
然而看到大爷大妈们开着轰隆作响的拖拉机碾过田里,挂着的插秧机十多分钟插好一块地,周游的年轻资本当场失去市场竞争力。
“不,往好处想,他们或许需要开拖拉机的呢?”周游拍了拍脸,目光在田地里逡巡,不久便在行进的拖拉机中发现了一台停止不动的旧机子。
“狗日的王老二,卖给我个烂货,开了半天就不动了!难怪卖得那么便宜!”齐三明骂骂咧咧地拿手掌拍打拖拉机,然而破烂的拖拉机只是被震落了两块漆皮,并没像他家的电视一样重新恢复工作。
齐三明火冒三丈,掏出手机要找王老二退钱,然而电话打出去,传来的却是空号提醒。
齐三明骂了一声巨大的“操”,和他熟悉的老农民笑他:“不是我说你,王老二的货你也敢买?”
“这不是便宜吗?只要一千二……很难不心动啊!”齐三明嘀咕道。
一般村民没那么大的地要种,用不到上万的大机子,买的都是微耕机,马力偏低,但也足够用了。
王老二这台机子当初花了三千六,这一下打了三折,齐三明脑袋一热就接手了,没想到买了个烂机子回来。
“啧啧啧,所以便宜贪不得啊,”老汉摇头道,“现在王老二全家都被儿子接到外地去了,你上哪儿找他?”
齐三明也知道很难讨回买机钱了,只能多骂几句,出出心里的恶气。
周游把他们的话听了一半,大概也知道出了什么事。
这不机会来了吗?
周游眼睛一亮,迈步走了过去。
……
“你看,这里景色好,就这个角度,能俯瞰整个古镇,到时候我们……”
山腰上,郑北楼带着团队商量取景的地方,看着满目青山,郑北楼感慨起来。
“这四坪村我二十年前来过,这里的时间似乎过得慢一些,四坪村依旧如当年一样——”说这话的时候,郑北平的视线落到了不远处的耕地里。
即使用上了现代机器,这里的农耕节奏依旧慢慢的,给人一种宁静之感。
郑北楼不禁深呼吸一口,感受着乡间的这份美好安适,就见农田一隅快速地蹿出一坨铁疙瘩。
郑北楼:“?”
“那是什么?”
众人看去,田地间,一个漂亮的少年坐在拖拉机上,他神情悠哉地把拖拉机的速度提到最快。
到了耕地的一头,眼见要撞上田埂,他一手转动方向盘,另一手操作插秧机抬起,在田里干净利落地掉了个头,把拖拉机停在了个老汉旁边。
郑北楼:“?”
其他人:“???”
怎么说呢……开得还怪好的。
怪就怪在他开得太好。
用拖拉机种地时,要注意观察拖拉机的位置情况,尤其是插秧这一环节,但凡开歪了,不仅会重复插苗,还会压死之前插上的苗,造成浪费。
周游一共就种了两条地,在保持相对高速的同时,他种下的稻苗也如一排排平行线,不见一点歪的,比其他小心转弯仔细对准的老司机还种得好。
“大爷,修好了。”周游跳下拖拉机,找齐三明算维修费。
齐三明一边服气,一边砍价还价,最后摸了八十块给周游。
周游没意见,反正他没什么成本。
齐三明看着整齐的两排地,咂咂嘴,“你个小娃娃,拖拉机开得熟练,以前在蓝翔学过?”
“没学过,我也是农村的,拖拉机从小开到大……而且人家蓝翔也不教拖拉机,教的是挖掘机。”周游小声吐槽道。
“差不多差不多,”齐三明哈哈一笑,提议道:“既然你这么会,想不想再多开会儿?”
周游闻言摇头:“不行。”
“为啥?”
周游明白他的心思:“雇我种地的话要另外给钱的。”
齐三明:“……”
抠门如齐三明,是万万不可能雇周游给他耕地的。
不过地里其他老人有些心动,村里一位名叫龚顺的老人,她腿脚不便,在外地居住的女儿女婿一心想把她接到城市里生活,只不过老人不乐意,舍不得老家,更舍不得家里那十几亩地。
龚顺的老伴走得早,她就是一个人种地卖钱,把唯一的女儿供上了大学。
外加上年轻时经历过几次饥荒,龚顺这一代老人对种田的执念非同一般,即使已经不再缺粮,地里空着,老人心也空。
女儿心疼母亲,知道她心心念念种地的事,每年到播种季,她都要打一笔钱回来,让母亲请人种地。
龚顺往常都是雇村里有空闲时间的拖拉机师傅种地,今天看见周游的架势技术,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不错,种地速度快,能省下不少时间。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小伙子长得帅。
看漂亮的小伙子种地,这不比看老头子种地养眼得多?
得知龚顺的来意,周游爽快地答应了。
不过周游没有拖拉机,便找到齐三明租机子。
齐三明张口就找他要三百。
周游:“一百。”
齐三明:“?”
“年轻人,你不要太过分了。”
周游:“八十。”
齐三明:“???”
“你去打听打听,哪里有八十块租得到的机子?”
周游:“五十。”
“你个铁公鸡!”齐三明气得翻白眼,“行,一百就一百!”
生意讲成,周游甜甜一笑:“谢谢齐爷爷,齐爷爷真好。”
齐三明:“……”
“滚蛋!”齐三明嫌弃地挥手让他走,转过头来嘀咕道,“现在的年轻人真鸡贼……”
第6章
凡是开机,都要找大师算一算良辰吉日。
《入九霄》开机仪式这日天刚亮的时候,工作人员就起来拉横幅、摆桌案、铺红布、上祭品。
就连摄像机也被盖上了块红布,说是要等主创团队来揭,讨个好彩头。
开机仪式的习俗来自戏曲行业,古代唱戏前要先拜祖师爷,流传到现在,大家拜的对象自由开放了许多,无论神佛皆可,比起早先的封建迷信色彩,开机仪式更像是动员大会。
郑北楼十分重视这个过程,前一晚就通知剧组所有人第二天准时参加开机。
村子不大,鲜有如此热闹的时候,村民也都来围观了。
周游来的比较晚,站到了人群后面。
临时室友仲皓和冯思明看见他,招招手连忙叫周游过来。
“你一大早去哪儿了?”
“种地去了。”周游打了个哈欠,留室友仲皓和冯思明在旁边满脸问号。
为了和群演工作错开,周游天不亮就去种地,忙活了一早上,赚了三四百来块。
开机仪式后就要进入正式拍摄,考虑到这一点,周游昨晚特意睡得很早,无奈室友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闹了一晚上,连同周游也没休息好,早上还要早起种地,导致他现在还困恹恹的,提不起精神。
周游正打算眯一会回体力,站在旁边的冯思明忽然像打了鸡血一样,抓住他的肩膀猛摇。
“草草草!是魏晋?!”
群演中传来一阵骚动,村民们也跟着伸长脖子看向主演团队。
几位主演已经换上了电影中的角色妆发,看上去古韵十足。
不愧是郑北楼的戏,一眼看过去,全是大佬级的演员。
即使是这样强大的阵容,魏晋也是十分显眼的存在。
他身穿月色鹤氅,黑发上束,简单插一根木簪,往那儿一站,面如冠玉,绝世出尘,已经有了仙风道骨的味道。
“嗯?哦。”周游看了一眼,应付了两声,继续睡他的觉。
冯思明大惊,“你怎么还睡?那可是魏晋啊!”
出道七年就两次斩获金苹果奖最佳男主角的称号,过人的实力加上丰厚的家庭背景,魏晋这个名副其实的娱乐圈贵公子粉丝无数,即使是黑粉,见到他本人也不可能不激动吧!
周游迷糊道:“啊?魏晋?谁?”
仲皓和冯思明:“??!!”
“你不知道魏晋?”
“你是断网十年的山顶洞人吗?”
周游:“我老家倒是住在山上……”
主演们一出现,现场变得躁动不安,但仍在可控范围。
郑北楼站出来组织了一下秩序,仪式现场顿时安静了不少。
开机仪式最主要的环节是上香。
发表了一番讲话后,郑北楼手持三根香,认真地念叨着“希望拍摄顺利、票房大卖”之类的话。
郑北楼的电影有个魔咒,每一部的口碑都很好,但卖出去的票房始终平平,不过中游水平。
郑北楼也不想光叫好不叫座啊,他对这次的电影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一飞冲天。
等导演组拜完关二爷,紧接着是主演上香,随后才是小配角和工作人员集体的上香环节。
这香买得好,烟柱笔直飞升,寓意顺利,郑北楼同主演们热热闹闹地揭开了摄像机上的红布,拍了几张开机照,发了些小红包,开机仪式就算结束了。
一听发红包,周游立刻清醒了过来,他喜笑颜开地领了红包,甜甜地对发红包的姐姐道谢。
红包不算大,剧组超额准备了不少,发红包的工作人员看周游长得讨喜,又多给他塞了几个。
拿着小红包的仲皓和冯思明表示十分羡慕。
人美嘴甜就是好啊。
……
郑北楼团队都是高效率的人,尽早开拍可以省下成本,还可以让演员早点进入状态。
电影片名暂定为《入九霄》,讲述的是上古一圣人成仙的故事。
圣人指的是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类,传说中的圣人往往因自身功德最终登仙。
《入九霄》中的圣人也是一名道人,名叫万山河,受师父点拨,万山河得知自己的成仙机缘在九州最东端的大同村。
他只身前往凡界,来到大同村,化为凡人模样,观察村中人的生活。
大同村村如其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村民相互扶持,一切都那么有人情味。
一般来说,由于场地租用时间有限,剧组很少按剧本时间线来拍,而是在一个场景拍完这个景的所有戏份。
这样虽然省钱,但演技差一点的演员难以代入,拍出来的成品七零八碎,效果不佳。
这次的演员阵容强大,找的都是有实力的演员,但考虑到最终的拍摄效果,郑北楼还是决定按剧情发展来拍摄。
反正照目前来看,他们剧组的经费绝对充足,而且在四坪村场地取景方便,时间宽泛,总的来说就是两个字,奢侈,那些经费不足的剧组看了都要忍不住流下羡慕的眼泪。
第一场戏拍的就是道人初入大同村的桥段。
周游扮演的是个青年樵夫,看他这小身板,道具组在犹豫要不要给他少背一点时,周游已经轻松地背起了木柴,站在道路的一旁待命。
“好家伙,这柴重死了。”一样扮演樵夫的冯思明苦着脸道,“待会拍一镜到底,鬼知道要拍几个小时。”
所谓一镜到底就是在不cut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拍摄。
郑北楼安排以村门口的魏晋为起点,一镜拍到村尾,期间捕捉村民的生活状态,达到体现大同村和乐氛围的目的。
周游掂了掂木柴,觉得重量还可以接受。
他老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