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腹黑太子伪装日常 >

第8章

腹黑太子伪装日常-第8章

小说: 腹黑太子伪装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中陆陆续续地飘起雪粒子,路人行人寥寥无几,收摊的小贩见她一人独自走着,形容落魄,好心问道:“小娘子这是怎么了?可要我帮你报官?”
  小花掩在兜帽下,目光警惕地梭巡四周,确认他并无恶意,这才嗡声道:“不必,只是家里人害了病。”
  “唉,天灾病患,都是人无法决定的事,你深夜问诊,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回去的路上黑,喏,这盏灯送你了!”
  一盏糊着竹枝灯纸的纸灯在她手上轻晃,烛光从镂空处照映而出,小巧精致,应是费了做灯人不少功夫。
  小花心头一暖,道:“多谢。”
  “不必客气,路上小心点儿,你的亲人一定很担心你呢!”
  小花朝他摆了摆手,便继续往前走去。
  一幕插曲,倒是她心头稍得了些安慰,她将纸灯举过头顶,去望着那纸灯上绘着的节节竹枝,眉眼一触。
  就在竹纹映衬火光,跃于眸底的这一刹那,她从脑海中挥不去的雪色身影中,忆起了几乎被卷逝在黄土下的回忆。
  每年的七月二十,是皇帝举国悼念兰妃的日子。
  皇城内,三千盏明灯织成一条长河,十里长街火光熠熠,天幕繁星相形见拙,甚是壮观伟丽。
  托举明灯的宫人围满护城河,默念祷词,随之将明灯放入水中,漾漾水波中升起灼灼明华,映亮灯面上刻绘的精美兰花,如同在河中绽放的花海。
  小花那年尚且年幼,和爹娘居无定所,辗转在外,随着一众百姓挤在城外,争先抢夺从皇城漂泊而来的兰花灯。
  人群中她与爹娘分散,瘦小不惹眼的她却在河流的尽头截住了一盏兰花灯。
  与其他灯不同的是,这盏灯中夹了一张小字条。
  字迹清秀端正,却略显稚气,上头写着——
  “愿山清水秀,河清海晏,吾愿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棺于明堂之上,长眠士骨之中。”
  彼时的太子于她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见闻,她想过酒足饭饱,想过衣暖御寒,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与之有深深的牵连。
  却也在得知其中涵义之后,内心受到不小的感触。
  三千盏明灯,如是的字条有五百张,皆由太子亲笔而出,如从印戳下拓印出的一般,张张字迹毫无二致。
  那几年,坊间流传最多的,便是年仅九岁的太子笔下的铿锵矢志——“吾愿棺于明堂之上,长眠士骨之中。”


第12章 
  来时贪图方便,小花仅披了一件外裳,里头是绵薄的中衣。
  她手提着灯,衣襟处被迎面刮来的冷风吹开了扣袢,寒意争先恐后地从空档里钻。
  小花只得将灯夹在腿间,蹲下身子扣衣,哪知脚底发冷,稍失知觉,一不小心失了力道,纸灯瞬间被狂风卷至十里之外。
  上山的路黑灯瞎火,失了照明灯,小花形步维艰,只得拨开兜帽,凑近辨别先前记下的标志。
  她不由得想,这般大的动静,哥哥肯定被风声吵醒了。
  发现她出尔反尔,哥哥不知会生多大的气,她又该如何同哥哥解释。
  不管哥哥怎么责怪她,只要他能安好,就好。
  雪越下越大,身架子险些被怒风吹倒,小花只得佝起了腰身,头几乎扎在了雪地里,远远望去,像一个埋没在白芒中的雪人。
  树丛被枝上扑腾而下的雪堆倾轧,扰了她记下的标志,愈加难以辨别前进的方向。飒飒风声送来未眠野兽的低哮,小花一刹那汗毛倒竖,浑身僵直。
  她以为潜伏在暗处的刺客便是洪水猛兽,却未深想过,这山林中有着远比人更危险致命的生物。
  “砰!”
  巨石滚落的巨大动静,惊扰了林中沉眠的飞鸟,紧接着便是一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低吼,从猛兽咽喉中沉沉发出,震得大地颤了几颤。
  小花心知她该立即掉头逃跑,可这一刹那涌上的惧意让她浑身发麻,双足无法动弹半分,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站在原地,看着那黝黑夜色中逐渐逼近的庞大身形。
  脑中如雪花般纷呈而过的,是楚南瑾含着笑意,笑如春风的面庞。
  冰冷麻木的脸倏然划过一丝痒意,小花抬手一摸,指腹触碰到冰凉湿润的液体。
  阴影向她笼罩,将她衬得渺小如斯,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小花阖上双眼,不再强忍泪意。
  预想中的撕咬却迟迟没有到来,那一声巨响带来的躁动仿佛就此消弭天际。
  “沙”、“沙”,是脚步摩擦在雪面上的声音。
  猎猎冷风中传来一道虚弱的呼唤,“念兰……”
  小花心尖一颤,猛然抬头。
  只见融融雪树下,无限拉长一道清丽俊逸的身影,烛灯悠悠摇晃,像古老的弦音,淙淙流淌而来。
  在他出现在她面前的这一瞬,所有的惊慌、恐惧全数褪去,只余下流动胸腔的满满暖意。
  她在这瞬间想,她宁愿被他责怪,宁愿被他怨怼。
  只要不是阴阳两隔,此生不复相见。
  她看着他缓缓走出阴影,大步朝她走来,她在月下渺小的影子,渐渐被他更为宽阔挺拔的身影覆盖。
  雪地上的两道身影交织在一起,天地之间,万籁俱静,仿佛只剩了他们彼此。
  视线被空中飘絮遮住了大半,她动了动嘴唇,想要唤他,却在下一瞬,被青竹雪意扑了满怀。
  楚南瑾披着那件雪色羽纱鹤氅,细细的白绒蹭过她的脸颊,带来一阵阵痒意,绸裤和鞋尖上暗沉凝固的血迹,印证着方才的一切不是幻听。
  小花轻阖上双眼,鼻尖流连着他身上隐隐浮动的沉香。
  “哥哥来接你回家。”
  他听似寻常的声色中带着一丝细微的颤抖,小花鼻尖一酸,道:“好。”
  楚南瑾带来的那盏烛灯虽光线微弱,却也为他们开了一条道,二人静静偎靠在一起,默契地什么也不提,顺着光团前进。
  两人身上的血气随着寒冷流逝,在力竭前终于走到了屋内,小花松了口气,回头望了眼被风雪覆盖的脚印,将迎面而来的雪粒子关在了屋外。
  一进屋,楚南瑾浑身力气在瞬间被抽了个干净,面色苍白地靠在床头吐息,胸膛剧烈起伏。
  小花连忙起锅煎药,想起老郎中的话,绝望的紧促感紧揪住心脏,手上动作失了章程,险些将桌上的瓶瓶罐罐掀翻。
  怕被他看出端倪,小花连忙将瓶罐扶到内侧,背对着他那面,将脸颊滑落的泪水擦干。
  “哥哥,喝药了。”
  楚南瑾侧卧床沿,手臂轻轻搭在胸膛,闻言,他并未动作,道,“念兰应该知晓了,这药喝不喝,对我来说并无区别。”
  小花指尖一颤。
  楚南瑾噙着莞尔笑意,深深望进了她的眼底,“念兰袖中藏的页纸,便详细记载了我所中之毒。”
  小花险些将药碗打翻,“你都知道了……”
  “东宫浩册如烟,又怎会缺了记载巫术蛊毒的书册。”他轻轻一笑,“你也是关心则乱,连途中页纸掉了也不知晓。”
  小花喉间一哽,“既然哥哥早就知晓,那是否也早就做好了打算?”
  “嗯。既是将死之人,待回宫禀明陛下,便主动退位让贤,趁着这最后的时光听风听水,做个闲云野鹤之人。”
  小花呼吸一窒,“不!哥哥才不是将死之人,你是百姓心目中最崇敬的太子,父皇,父皇也不会同意你退位让贤,他是我们的父亲,是能搅动天下风云之人,他一定会有办法救你……”
  楚南瑾摇了摇头,“念兰,陛下不是我的父亲。”
  小花愣住:“什么?”
  “陛下膝下无子,我只是被他抱养的弃儿。十几年相伴,他始终待我疏离至极,从不准许我唤他‘父皇’,我虽是太子,于陛下而言,只为君臣之别,皇储之位,并非没有备选之人。”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楚南瑾拂开她鬓角的发丝,“可是你不一样,你是陛下举国上下,无论如何也要寻到的永乐公主,待你回宫,即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皇恩圣宠,念兰,只要你过得好,哥哥便能含笑九泉。”
  他虽仍温和地笑着,语气却分明是在交代身后事。
  小花再也忍不住,眼眶中的泪水倾囊而出,“不,我不要!”
  她紧攥住楚南瑾的手,几乎是吼了出来,“我不要什么朱鬃白马,竹翠羽珠,我只希望你能好好地活着,我以前未想过皇宫的富贵生活,今后更不会想,我只希望能有你陪在身边,永永远远!”
  从前,她以为太子是和她同父异母的亲人,她心口的悸动,是因为藕丝共枝,血脉情深。
  可现在,她得知他与她并无血脉上的羁绊,她心上的钝痛却未削减半分,她便知道,从前是她想错了,是她愚钝,可她才刚明白过来,就要面临阴阳两隔。
  楚南瑾心疼地看着她,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水,可刚放下手,成水的泪珠又决堤而出。
  “哥哥不可能一辈子都陪在你身边,你总要长大,总要嫁人,待你十里红妆,凤冠霞披,你便会将这一切忘去,陛下为你挑选的夫君,那必是这天底下最好的男子,他会疼你、护你,不会再让你受任何委屈。”
  小花哭到哽咽,眼前完全被雾蒙蒙的水帘子遮住,却竭力反驳道:“这天底下最好的、最疼我护我的,分明就是哥哥!”
  “你年纪尚浅,不知京城荣华……”
  “可是哥哥也不过只年长我几岁,比我多了几年阅历,为何就笃定我一无所知,胡乱揣度我的本意呢?”
  楚南瑾哽住,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去反驳她的话。
  “哥哥说过,要为黎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将棺椁摆在明堂之下,时刻紧逼自己,直至在案牍上长眠不醒,将棺椁与忠烈尸骨铁钉在一处,以敬忠烈之名。”
  “可如今,哥哥却说要做个闲云野鹤之人,将尸骨葬在谁也不知晓的隔界之地,堂堂太子,天潢贵胄,竟要在普民面前,说那只是小儿戏言?“
  楚南瑾愕然。
  分明,他饱读诗书,博通经籍,却被一个哭到双眼红肿,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娘子堵得哑口无言。
  他苦涩道:“自不是戏言,为黎民殚精竭虑,见天下政通人和,是我一生夙愿。”
  小花抹净泪水,强撑着笑道:“那哥哥便不得再说丧气之言,你一人多有不便,有我陪着你,我们一起去寻解毒的法子。”
  “天下之大,何其之难,暗中又有欲取你我性命的亡命之徒,你何苦为我做到如此地步。”
  “我不怕刀山火海,千难万险,只要有一丝能让哥哥生的希望,我便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小花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我们一起去寻民间术士,巫师鬼医,我不相信什么无药可医,我只愿相信金石为开。天下之大,一定会有解这蛊毒的法子。”
  楚南瑾凝视着她,看到她眼底的倔强和坚定,劝说的话语止于嘴边。
  良久,他听见自己轻声叹道,“好。”
  ……
  楚南瑾胸口和肩上受的都是外伤,敷了几日药后,伤口慢慢好转结痂,他也能下床走动了。
  两人早有谋划,暂缓回宫之路,一路向西,寻觅云游在外的民间术士。
  小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刺客寻迹而来,能与哥哥合棺同穴,她死而无憾。
  两人提着早就收拾好的包袱,一路顺风地抵达了渡口。
  江边朔风凛冽,却不像前阵子那般冻人,小花穿着件粉色窄袖对襟短襦,艳丽俏皮,楚南瑾则是一身竹纹缎面长衫,风骨卓然。
  正是清晨,青石路上踏过提着箱笼匆匆而过的货郎,有卖胭脂水粉的,也有卖糖蒸酥酪的,寻找着自个儿认为的风水宝地。
  临登船只时,楚南瑾拦了名擦身而过的货郎,指着他担的红木箱道:“可有年轻女子佩戴的首饰?”
  货郎瞥了眼楚南瑾的着装,一眼看出这是位贵人,喜笑颜开地打开木箱,滔滔不绝地说道:“有有!您看看这支翡珠簪,小人诚信买卖,从不打诳语,这可是我这儿最卖得最好的一支,许多官家夫人看了都爱不释手,还有这支……”
  楚南瑾从锦盒中挑了根白玉鸟衔花步摇,柔声道:“过来些。”
  小花往前走了几步,鼻尖几乎碰上他的胸膛,她耳根羞红,垂首望着脚尖,不自然道:“哥哥不必给我买这么多首饰。”
  楚南瑾将步摇轻轻横过她的发髻,道:“太素,这步摇正好衬你。”
  货郎忙不迭道:“您夫人戴着真漂亮!”
  听到货郎的称呼,小花睁大双眼,心跳如擂鼓,耳边嗡声一片。
  楚南瑾却错过了这一声,他买下货郎极力推荐的翡珠簪,又另外择选了几样,货郎收了银子,美滋滋地走了。
  正巧船夫吆喝,小花按下扑腾乱跳的心绪,抱着锦盒,做贼心虚似的匆匆上了船。


第13章 
  船帷轻遮,一世静好。
  楚南瑾握着本蓝皮书卷,煌煌华光透过牡丹花绘纸窗,聚亮书卷上的文字,小花支颐抬眸,神色专注地听他讲故事。
  小花是个极能共情之人,听到花娘流落风尘,备受欺凌时,眉眼凄切,紧紧攥起了小拳头;听到花娘被书生所救,赎身自由时,小拳头松了下来,眉眼染上笑意。
  剧情跌宕起伏,小花的心境也跟着潮起潮落。
  故事的终章,她坐直身板,屏息锁眉,俨然忘了听书的初衷是为了识字。
  楚南瑾却将书卷一合,搁置在了一旁,“念兰还是别听了。”
  面对小花困惑的眼神,他叹息道:“写书者为给看客留下深刻印象,常常会以悲剧收尾,并非你想象中的皆大欢喜。”
  小花微微发愣,紧接着,眸底的亮光逐步黯淡了下来。
  分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她预想的结局中,书生蟾宫折桂,花娘脱离贱籍,迎接二人的应是幸福美满,金玉良缘。
  哥哥却说,并非她所想的那样。
  思绪神游天外,小花神思恍惚,不知不觉,手指抠紧了桌底的卷屑,尖刺的木屑已然深深陷入甲肉中。
  她回想起那日,她和哥哥齐齐坐在烛光下,想从蛊毒的来历下手,找出蛛丝马迹。
  她识字不全,全权由楚南瑾诵读,“……苗疆蛊女与情郎相恋,然而情郎多情风流,移情中原女子,蛊女遂炼制情毒‘三步痴’,恨、嗔为人之常情,情则为人另生的贪念,此为诱因。蛊女将子蛊下于情郎之身,母蛊下于中原女子,待二人情思纠缠到了深处,则‘三步痴’奏效,蛊女的复仇拉开序幕……”
  页纸上所讲的大部分是三人的爱恨纠葛,至于如何解毒,页纸上并未提及,只是结尾也不尽美好,蛊女、情郎、中原女子,三败俱伤。
  这些时日,她杯弓蛇影到了极致,一草一木,一枝一节的变化,都能成为她忖度吉兆或凶兆的参照。
  蛊女的结局是坏,书生与花娘的结局不尽人意。
  她抑制不住脑海里狂跳的想法,如此凶兆,是不是预兆着哥哥……
  长案倾斜,小花所在这端倏然矮了下去,她回过神来,抬起头,只见楚南瑾折起蓝皮书卷,抬高案脚,正将那书卷往下头垫。
  “根据前情,这本书的走向不该如此,书者不过哗众取宠,强行催泪罢了,此书不读也罢,后期一塌糊涂的情节,属实难以入目。”
  他摇头叹息,“内容糟粕,如此误人子弟,是哥哥筛选不当。”
  表过歉意后,他重新在书架中翻找新书,这次更为谨慎,先从终章翻起,再瞧立意,觉得合适后,转身折回,继而在她身旁盘腿坐下。
  小花初时仍不自在,随即在他青竹碧玉般温润的嗓音里,被带入全新的故事中。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