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105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05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孟海话音落下,他二人径直跳下了树,闹出的动静吸引到了丧尸注意。
  “嗷呜……”
  当丧尸们转过头来,孟海二人撒开了脚丫子,以最快的速度往河流方向冲去。
  此刻丧尸也疯狂追了上来,但还是让孟海二人安全跳进了河里。
  但丧尸们追得太急,靠近河岸边的几个,直接被后来的挤进了河里。
  逼得孟海二人不得不游远一些,以免让自己陷入危险。
  这边搞出的大动静,很容易让村内放哨的人发现,于是整个村子都立马戒备起来。
  孟海二人爬上了对岸,而刚才被挤进水里的丧尸,在扑腾了一会儿后直接嗝屁,尸体直接浮在了水上。
  二人起身后便往村子走去,只见村口的“哨楼”上,已经有十几号人拿着武器,全都看着孟海二人。
  “你们是什么地方来的?”
  “我们是奉雍王府之命,从元阳过来探查桐昌各县的活人!”孟海高声答道。
  原本以为是两个逃命的,谁知竟然是官府的人,这让哨楼上众人很是惊讶。
  “你们是官府的人?现在还有官府?”
  “不但有官府,还有强大的官军,要不了多久就会来救你们!”
  听到官府会来救自己,村子里的人尽皆发出欢呼,他们半年来都在等死,希望降临自然高兴。
  “真的?你没骗我们?”
  不得不说,能在乱世中做上话事人,脑袋都比旁人要谨慎小心。
  马山顿时不高兴道:“骗你们做什么?最多半个月,王府的兵就会把你们接进县城,那里有吃有喝还安全!”


第247章 编练新军
  太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清晨,元阳城内。
  王府永福宫内,赵延洵径直站着,任由薛宝筠为自己穿衣,旁边两名侍女充当辅助。
  昨晚两人忙活了大半宿,今天早上起来赵延洵倒是龙精虎猛,薛宝筠却看起来困意重重。
  赵延洵起床穿衣,本来让薛宝筠继续歇着,但她还是执意起身服侍。
  “爱妃,你可得多吃点儿,最近消瘦许多了!”
  听着丈夫关心的话语,薛宝筠心里欢喜得很,脸上带着笑意道“多谢王爷垂爱!”
  在夫妻二人轻声交流中,赵延洵换好了衣袍,与薛宝筠告辞后离开了永福宫。
  当他来到谨身殿时,立刻又命人替他更衣,换上了已经好长时间没穿的甲胄。
  按照之前的计划,今天他要去南城检阅新兵。
  当赵延洵戴上头盔时,外面就有太监禀告,陈安明已经来到殿外。
  “让他进来!”赵延洵坐到偏殿内,这里有已经准备好的早饭。
  待陈安明进入殿内行礼完毕,便恭恭敬敬站在殿外,等候赵延洵训示。
  “这么早过来,早饭吃了没?”赵延洵问道。
  陈安明答话道“殿下,臣起得早,已经吃过了!”
  接下来,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几分钟后赵延洵吃完了早饭。
  然后他们便准备出王府,既然已经穿上了铠甲,那今日赵延洵就得骑马。
  王府之内,经过这段时间的开拓,保有马匹数量已超过三百。
  但其中的大部分都被用来拉车,亦或者用以传递军情,所以王府只保留了五十匹左右。
  今日当值的是林大贵,他已在王府校场准备好了马匹,只要赵延洵一到就可以出发。
  今日随赵延洵一道去南城的,除了殿前卫十一人,还有王府侍卫二十名。
  赵延洵和陈安明到了校场之后,丝毫没有耽搁时间,上马之后就直接往南城赶了去。
  元阳城内,如今还是严格执行了戒严令,非必要的情况下是不准百姓出门的。
  有生产劳役任务的,也都是跟着队伍一起,根本没有单人行走的机会。
  不但元阳如此,已经被打下来的河城,一样也都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
  如此才能确保,即便有人出城后被感染,依然能堵死病毒传播的路径。
  再说赵延洵一行,他们飞快赶到南城校场时,士兵们早就已经集结完毕。
  枢密院没有掉兵权,除了被严格限制的统兵权,他们还负责训练新招募的士卒。
  如今王府下辖四万多人,其中老弱所占比例极低,青壮男子超过了一万五。
  从这些人里招募几百号兵卒,可以算得上是优中选优。
  对青壮们来说,当不当兵都要出场干活儿,在都有危险的情况下,选择当兵待遇更好存活率更高,所以城内参军的热度很高。
  当赵延洵踏上高台,底下士兵在枢密院官员指挥下,向赵延洵行了大礼。
  他们眼神中有狂热,近距离见到赵延洵这位神化了的王爷,对士兵们来说是荣幸。
  能顺利被选拔入军中,这些士兵都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
  他们便要更有志向一些,所以他们非常迫切希望追随雍王,建立一番自己的功业。
  当赵延洵命所有人起身后,才示意霍安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接下来如何操练士卒,也算是今天的考卷。
  陈安明接过之后,本来想自己亲自去传令,却被赵延洵出言制止了。
  坐在椅子上,赵延洵徐徐道“让他们去传令,你就留在这里……和本王一道观看!”
  “是!”
  紧接着,士兵们开始了最基础的队列动作,这个只要求整齐划一,对此陈安明并不担心。
  “近段时间,虽然有再三严令,但各部还是有伤亡出现,所以才时常需要补充兵卒!”
  听到这话,陈安明不明白赵延洵的意思,于是他就安静的听着。
  “王府死了士兵,咱们可以重新再招募,但一户人家死了丈夫父亲,那可就断了顶梁柱!”
  此刻,陈安明已明了赵延洵想表达什么,于是便在心中思索该如何回话。
  看着台下演练的士兵,赵延洵语重心长道“这些战死士兵的抚恤,一定要严格执行下去,不能让人寒了心!”
  陈安明点了点头,当即答道“殿下放心,这些事臣一直盯着,绝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士兵抚恤!”
  “找时间,把这些战死兵卒的家人聚集起来,本王要亲自见见他们!”
  赵延洵这话一出,陈安明顿觉头大无比。
  才把训练新兵这差事办成,立马又来了更难的差事。
  赵延洵要见牺牲士兵家属,到时候肯定要问抚恤情况,虽然枢密院已尽职尽责做好,但万一那些家属乱说……
  想到这里,陈安明心慌无比,这事儿绝不能自己一个人扛。
  “殿下放心,此事臣回去后,就和关大人一起商讨安排,到时候再呈送殿下!”
  “嗯!”
  陈安明这才安心,即便到时候真出事了,也有关和泰跟他一起担着。
  再说高台之下,士兵们的演练效果很好。
  无论是队列,还是军阵配合,都已经显得极为熟练,可以说穿上甲胄就能外派出城。
  对于这批士兵,赵延洵已经有了安排,他们将全部被补充到许洪手下。
  如此一来,许洪所辖千户所就将满编,到时候还得配两个副千户,当然还得额外提拔四位百户。
  人员如何安排,赵延洵已经有了人选,只不过还未最终定下。
  当许洪所在的千户所满编后,他将带着手下人搬出元阳,驻防在新收复的各县城。
  而下一个的满编对象,则是已经派驻到河城的段宏所部。
  此刻新兵演武已毕,赵延洵给予了士兵们极高的评价,现场响起了“雍王殿下万岁”的狂吼声。
  讲话完毕后,自有枢密院的官员统领士兵,而赵延洵则走下了高台。
  “林大贵……”
  “臣在!”
  “立刻去向许洪传令,让他留下一个百户所当值,率领其麾下所有士兵,一刻之内在南城永宁门外列队!”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场临时测验,一刻钟的要求无疑很苛刻。
  许洪若是过不了关,那他手下人满编的事就得告吹,赵延洵不可能把重任交给一个不靠谱的人。


第248章 迎接
  九月初五,天上乌云散布,挡住了阳光。
  赵延洵搭了一张椅子,在霍安等太监侍奉下,此刻就坐在船头。
  这是一艘大货船,经过改造后虽称不上雕梁画栋,但也是一座不错的游艇。
  桐昌已经光复,这次他亲自前往,参加桐昌举行的光复典礼。
  不得不说,这次收复桐昌,给赵延洵带来极大好处。
  除了获得技能点,最大的好处便是新增了三千的百姓,让他实控人口突破六万。
  当然了,这一结果是今早才达成,所以新增的五十名一级士兵名额,他暂时还没想好如何使用。
  是扩编殿前卫?还是均分给侍卫司?亦或者赏赐给下面表现优异的总旗小旗?
  船有两层,此刻二楼之上还有琴声传来,听得赵延洵好不惬意。
  “还有多久到桐昌?”赵延洵随口问道。
  一旁的霍安立刻派人,去往船后询问船工,这些人才能给出答案。
  没一会儿,便有太监过来禀告,大约还有半个时辰到达桐昌。
  看着河岸两边,对着大船嘶吼的丧尸,赵延洵从椅子上起身,命霍安取来了弓箭。
  张弓搭箭,瞄准身形最高大的一头,赵延洵直接瞄准了对方脖子。
  “想必许洪他们,也该到桐昌了!”
  在这里,只有霍安一人有资格答话,只听他道:“他们虽走陆路,但却提前两天出发,此刻到达却也正常!”
  就在这时,只听“嗖”的一声,利箭呼啸而出,直接命中了十丈开外丧尸的脖子。
  “王爷威武!”
  这声称赞,却不是来自霍安,而是女人的声音。
  便见大船二楼上,黄蓉蓉正趴在扶栏上,一脸崇敬看着赵延洵。
  这次出行,可以保证绝对安全,在黄蓉蓉死缠烂打之下,赵延洵只好把她带上一路。
  或许是在城里憋得太久,这次就连薛宝筠和林静玉,也都各自委婉表明想要随行。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赵延洵只得一一允准,把她们全都给带上。
  此刻林静玉和薛宝筠,则各自坐在二楼窗户边,看着沿河两岸正嘶吼着的丧尸。
  最开始他们是不敢看的,但如今行船已过一天,她们也逐渐习惯了过来。
  当然了,能让他们这么快适应过来,最主要还是因为有赵延洵在,能够保证她们绝对安全。
  看着窗外,薛宝筠忍不住感慨道:“你说说这世道,难道真是老天降罪?”
  一旁的林静玉拨弄着琴弦,合着琴声开口道:“灾害是上苍所降,偏偏上苍又选中王爷救世,真不知天上的神仙是如何想的!”
  这是,只见黄蓉蓉转过身来,颇为欣喜道““管他怎么想的,只要有王爷在,我们就什么都不用怕!”
  桐昌县城,南门。
  这里此刻已聚集了大批人,数量足足有三千多人。
  这些都是被救的百姓,如今桐昌县内的幸存者,差不多已救了七七八八,剩下躲在偏僻地方的,就只能后面再慢慢找了。
  此刻城门外,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现场却是井然有序。
  他们中最晚被救的,也已经在县城内待了两天,先期的激动与兴奋已经消散,他们已经准备好进入新生活。
  当然了,百姓们所谓的井然有序,也只是不乱作一团,但现场依旧有他们议时的嗡嗡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负责清理丧尸的侍卫们,此刻他们全都肃穆而立,没有发出半点儿声音。
  目光看向码头方向,刘恩福焦急道:“我说,干脆咱现在就去码头边等着,一直在这儿我心慌!”
  谁知王宗却道:“这边走了你就放心?要是从哪儿冒出怪物来,出事了咱可担待不起!”
  保证绝对安全,是赵延洵反复强调的事,让刘恩福二人必须要谨慎。
  “也对那咱就等着吧!”
  王宗接着说道:“码头那边有人盯着,王爷快到时咱再赶过去也来得及,不要慌!”
  “咱这次的差事,办得还算吧!”
  “和徐宇他们比起来,稍稍要慢一点儿,但还是得看王爷的心意!”王宗一针见血道。
  “许洪也要带人来,不知他到了何处!”
  正当刘恩福话音落下,便见远处有侍卫飞奔而来。
  “王爷到了?”二人慌忙迈步想要迎出。
  而附近听到声响的百姓,议论声陡然提高了许多,可见他们对赵延洵的到来有多关切。
  待那侍卫骑马靠近后,只听他连忙道:“大人,是许千户带着人来了!”
  听到这话,刘恩福二人顿时停下了动作,许洪还不够格让他俩去迎接。
  等在原地,约摸过了二十多分钟,远处才有大批军队出现。
  许洪这次前来,只带了六个百户所的部下,对他手下的扩编还未正式开始。
  想起三天前的测试,许洪此刻仍心有余悸,差一点儿他就没能完成。
  但现在,他这位满编千户的位置稳了,心里自然也就欢喜。
  眼看着前面就要到地方,许洪命令大军加快了速度。
  一行来到城门外,当许洪距自己十几步时,刘恩福才迎上前道:“许兄,一路辛苦了!”
  跃下马背,许洪吩咐手下安排军队列阵,然后迎向刘恩福道:“刘兄,再辛苦能有你们辛苦?”
  看了一眼后面没说话的王宗,许洪抱拳道:“王兄,别来无恙!”
  “还行,就等着你来换我们回去!”王宗笑言道。
  也只有他,才会说这样的大实话,这让许洪深感无语。
  但许洪却很清楚,自己没资格笑王宗不会说话,因为恰恰这样心思浅的人,才能得到王爷信任。
  这是许洪总结出的结论,毕竟林大贵、张猛、王宗之流,差不多都是一类人。
  “桐昌光复,下一个地方想必就是元县了,到时候还有得你们忙!”许洪笑着说道。
  “我俩总能休息今天,元县该徐宇他俩去了!”刘恩福出言道。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大,所以周遭百姓都能听到。
  得知王府即将挥兵元县,这让在场百姓们对未来更有希望,他们也更加坚定王府宣传的承诺,必定会换天下一个安宁。
  百姓们议论声变得更大,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飞奔而来了一名侍卫。
  “大人,船来了王爷的船来了!”


第249章 一切都会好起来
  赵延洵的船来了!
  消息一到,刘恩福三人立马敛去笑容,变得格外严肃。
  随后他们吩咐各自手下,再度要求注意维持秩序之后,才着纷纷上马往码头方向赶去。
  原地,大批侍卫和士兵坚守岗位,保持了军纪所要求的严格作风,与周遭百姓泾渭分明。
  “雍王殿下要到了,大家等会儿可别失了礼数!”
  “殿下是咱们的大恩人,我这辈子只跪天跪地跪爹娘,今天一定要向殿下磕几个响头!”
  “殿下的大恩大德,可不是几个响头就能回报的!”
  百姓议论纷纷时,刘恩福等人已经飞速赶到码头。
  站在码头上,便可看见赵延洵的船队,离此处至少还有两三里,至少还得十分钟才能靠岸。
  三人站在码头上等着,周围则是负责护卫的兵卒。
  不远处的穿上,赵延洵已经换上了甲胄,此刻正在向妻妾们道别。
  “城里城外乱糟糟的,接下来你们就在船上,今晚我再过来!”
  却见黄蓉蓉倚在赵延洵身上,撒娇道:“王爷,你可早点儿回来,臣妾孤零零的害怕!”
  赵延洵捏了捏黄蓉蓉脸,随后说道:“就你话最多!”
  又与薛宝筠二人说了话,赵延洵才转身离开,径直走下了二楼。
  来到前方甲板,赵延洵看着远处码头上的三人,目的地就要到了。
  “张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