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前方甲板,赵延洵看着远处码头上的三人,目的地就要到了。
“张猛!”
“臣在!”
“等会儿你带人留在码头,负责保护三位王妃!”
“遵命!”
接下来,船速慢慢降低,在船工操作下最终靠岸。
赵延洵这次过来,一共有五条大船,除了他们自己乘坐那条,其余大船全都满载着粮食。
今年秋收,元阳城收获了大批粮食,供应十万人一年毫无问题。
而且存粮的数量还在增加,散布在各处的兵卒,还在各村镇清理粮仓。
那些大地主加的粮仓里,堆积的粮食是海量,如今也都会被王府收缴。
仅就现阶段来看,粮食问题已被解决。
只要明年春耕照常展开,饿肚子的事将不再发生。
下船的跳板被放下,当赵延洵从船上走下时,码头上的三人当即大礼参拜。
“臣刘恩福(许洪、王宗),叩见王爷!”
旁边戍守的侍卫们,此刻也都单膝跪地行礼,赵延洵本人则慢慢走上了码头。
“都免礼吧!”
有了这一句话,众人才从低声起身,勾着腰站在赵延洵两侧。
“刘恩福,王宗!”
被赵延洵点到,这两人当即答道:“臣在!”
“差事办得不错,你们辛苦了!”
虽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也是赵延洵对他们的肯定,让刘恩福二人激动无比。
“为王爷效命,是臣二人的福分!”
王宗是说不出这种话的,于是赵延洵的目光扫向了刘恩福。
赵延洵笑道:“你能这样想,是被困百姓的福分!”
“走吧,别耽搁时间了,去桐昌县城看看!”
这是已有人牵来了马匹,赵延洵翻身上马后,其余人才跟着上马,随行的侍卫们就只能跑步跟上。
打马前行,赵延洵并未将速度提到很快,侍卫们只需小跑就能跟上。
码头到城边就那么点儿距离,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城门外。
在相聚还有几十米时,远处百姓看见赵延洵的龙旗,便自发的跪在地上。
“小的给王爷叩头了……”
“叩谢王爷大恩……”
人群中,水沟村的人赫然在其中,孟海马山等人靠在最前面,也跟着人群跪下感谢赵延洵的恩情。
很快城门外就跪倒了一大片,而侍卫和兵卒们则纹丝未动。
赵延洵打马靠近,他的目光扫向了现场众人,表现出了上位者独有的慈爱。
“免礼,免礼!”
此刻现场极为吵闹,赵延洵的声音很容易被压住,好在此刻有侍卫们帮忙喊话。
“王爷让你们免礼,都起来,都起来!”
经过侍卫们的喊话,百姓们才纷纷起身,看向赵延洵的目光中满是崇敬。
在经历了绝望的半年后,在这些被救出的百姓心中,赵延洵就是活脱脱的救世主。
以至于此刻,人群中已经有人喊起了口号。
“雍王殿下,万岁……”
这些口号,虽是刘恩福提前让人教的,但此刻百姓们却喊得真心实意。
他们是打心眼里尊敬,感激,信任,臣服于赵延洵。
在现场一片欢呼声中,赵延洵走到了城楼上,下面则是他的子民。
“王爷训话,肃静,肃静!”
在侍卫们的呵斥下,人群才慢慢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翘首望着城楼上。
“诸位,让你们在外受了半年多苦,如今才把你们救回来,是本王的过失!”
好家伙,赵延洵的这一句话,直接把自己人格再度拔高了一个档次。
当场就有百姓被感动得五体投地,直接跪地感念王爷大恩,甚至于感动得眼泪都掉了出来。
“王爷,王爷……”
这些人说不出什么高水平的话,此刻只一个劲儿的喊着“王爷”,表达着他们的感激。
“这半年来,你们在外深受怪物袭扰之苦,吃喝短缺,每每想起……本王都深感惭愧!”
此刻赵延洵就是个演员,他在装点自己仁德无双的形象。
“但从今往后,这些你们都不用再担心,王府好保证你们安全,会让你们安稳过日子!”
“就在后面的大船上,新任知县已经押着粮食过来,往后绝不会少了你们吃的!”
桐昌新任知县是张志奇,这次成文光的推荐终于被采纳。
可以说,赵延洵说的每一句话,都直接戳中了百姓们的心窝子。
这就是一位大仁大义大德的王爷,这样的人他们岂能不死心塌地追随?
接下来,赵延洵又说了一大堆,用大白话向百姓勾画了美好的未来。
“诸位,古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只要你们紧密团结在王府周围,王府必定能带你们排除万难,创造美好的生活!”
“一句话,跟着王府走,一切都会好起来!”
现场再度响起了欢呼声,用一个不太恰当形容方式,眼前这些人全被他洗脑式忽悠了。
眼见赵延洵讲话完毕,一旁候着的许洪当即大吼道:“雍王殿下,万岁!”
好家伙,这一喊直接引爆全场,百姓和士兵们澎湃的心情,正好借助这个口号喊了出来。
“雍王殿下,万岁!”
“雍王殿下,万岁!”
第250章 不同的夜
可以说,赵延洵一番简短讲话,比辞藻华丽的效果好得多。
在讲话完毕后,他才进了桐昌县城,观看了城内的恢复情况。
经过半年时间的荒废,再加上有丧尸破坏,城内的情况可以说一团糟。
这些天百姓入住后,才陆陆续续进行修整,如今城内街道大致恢复了整洁。
事实上,赵延洵今日到桐昌来,本质上就是作秀。
所以在经过一整天表演后,他本人都觉得心累无比,天快黑时便趁着城内戒严,一个人便出城寻快活去了。
夜晚出城危险较大,城内文武官员都想随行护卫,但都被赵延洵打发了回去。
在他的绝对权威下,这样极其不合理事情,偏偏还就执行了下来。
于是赵延洵一人一骑,就这样出了桐昌城门,一路飞奔到了码头。
有强大武力傍身,赵延洵自然不怕走夜路,此刻他只想早点儿赶到码头。
此刻天色已黑,码头上大船上正在准备晚饭。
三位王妃的膳食,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维持了基本的体面。
如今情况好转,膳食自然提高了档次,但还是比不上全盛时。
“王爷回来了!”
听到这声音,房间内三位王妃尽皆侧目,然后纷纷起身来到窗前。
果然见到码头上,赵延洵正跃下马背,顺手把缰绳交给了侍卫。
“参见王爷!”
看了一眼跪地的张猛,赵延洵停下脚步问道:“今天没什意外吧!”
“平平安安!”
“嗯”了一声后,赵延洵才让张猛起身,自己则沿着跳板走上了船只。
“参见王爷!”
沿途遇到的太监侍女,全都向赵延洵行礼。
在褪下身上甲胄之后,赵延洵飞快来到了二楼,三位王妃已在门口候着。
见到三位老婆,赵延洵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
说什么在桐昌待久了烦闷,说穿了他就是想女人了。
“参见王爷!”
“哎,爱妃不必多礼!”
走到房间内,赵延洵随意找了张椅子坐下,自有侍女端上了茶水。
一口暖茶入肚,赵延洵顿觉身心愉悦,暗道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王爷累了一天,想必此刻也该饿了!”薛宝筠走到近前,轻轻替丈夫捏起了肩。
赵延洵一把摸到妻子玉手,笑道:“还真有些饿!”
薛宝筠便看向屋外侍立的玉竹,说道:“去催催厨房的人,让他们赶紧传膳!”
“让他们把酒也拿出来,今天我们喝几杯!”赵延洵追加了一句。
“王爷,臣妾今晚能喝三杯么?”黄蓉蓉挤到赵延洵身边问道。
她的酒量很差,没吃喝个一两杯就晕晕乎乎,然后就趴在赵延洵怀里不起来。
“随你,反正喝醉了就睡觉!”
说这话时,赵延洵的目光扫向了林静玉,却见她正坐在椅子上,剥了一颗瓜子正往嘴里送去。
“玉妃?为何闷闷不乐?”
其实赵延洵知道,林静玉并非闷闷不乐,更不会因为自己对谁好就吃醋。
他之所以这样问,只是为了不冷落林静玉,毕竟他要尽量做到雨露均沾。
谁知林静玉却道:“如今城外怪物繁多,臣妾只是在想,天下何时才能恢复太平!”
林静玉抛出这么大个命题,让赵延洵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却听薛宝筠说道:“玉妹妹,只要有王爷在,天下迟早会重归太平的,你就不要担心了!”
就连一向看薛宝筠不顺眼的黄蓉蓉,此刻也帮腔道:“王妃说得没错,只要有王爷在……天下一定会重回太平!”
此刻,林静玉与赵延洵目光对视,她从他的眼里看到了淡然与坚定。
“启禀王爷,王妃……膳食已备好,是否传膳!”
听到外面禀告,赵延洵站起身来,说道:“传膳吧!”
夜幕降临,灞河之上,明月高悬,美酒佳肴,美人在侧,赵延洵觉得很幸福。
他的小日子温馨而惬意,但有的人此刻经历着生死,只为求得一顿温饱。
灞河的另一头,一艘渔船正在河里游荡,很快他们便驶进了灞河支流。
这条支流,直接通向静东县。
此刻黄天眼坐在船头,身后则有七名汉字,正在整理渔网和收获鱼儿。
“大哥,今天收成不错……足足有两百斤鱼啊!”
听到身后的欢呼声,黄天衍不由转过头骂道:“才两百斤就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你小子八辈子没见过鱼?”
“嘿嘿,小的可没大哥您那眼界!”
黄天衍不由摇头,此刻他可没心思和手下人开玩笑,他是真认为两百斤鱼不算什么。
半年之前,他和张子明逃亡到吴家堡,顺势将此地据为己有有,便依靠此地存活了下来。
吴家堡乃是元阳吴家的产业,堡内存放了大量粮食,才让他们支撑到了如今。
在这半年时间内,他们陆续吸收了不少流民,原本的几十号人已经发展成了四百的规模。
倒不是黄黄天衍和张子明发善心,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后,他们深切认识到人手的重要性。
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口,他们才能报团取暖生存,否则就只能困死在堡内。
人多了是可以做事,但也会吃掉很多粮食。
吴家堡内即便存粮多,可经过半年多的消耗,如今也剩不下多少。
所以他们现在是尽量少吃粮食,要么是出来打猎,要么就是像黄天衍这样打渔。
堡内有四百多人,两百斤鱼还不够吃一天,所以黄天衍根本高兴不起来。
随着驶入灞河支流,沿途他们又遇到了三艘渔船,收获各在四百斤左右。
全部加起来六百斤,只能说是勉勉强强,要想渡过这个冬季还很难。
看着手下人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黄天衍不由自嘲:“老子可是山匪,抢钱抢物抢娘们儿才是正事,如今倒成了打渔的!”
但他也很清楚,相比于那些的死去的人,他已经算足够幸运。
只是这毫无希望的生活,他实在是过够了。
撑过了今年,明年怎么办?后年呢?
有时候他都在想,或许死了反倒轻松,这样活着实在是太受罪。
渔船徐徐向前,人们议论声逐渐变小,而后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
安静是最好的,因为安静代表着安全,不会有丧尸来袭扰。
渔船慢慢靠岸,十几名精壮大汉,各自背了一个大竹篓,里面装着今天打回的鱼。
他们悄悄上岸,此地距吴家堡足有五里,被他们戏称为鬼门关。
同样的夜晚,有的人娇妻美妾醉生梦死,有的人却星夜兼程生死一线。
第251章 盗贼
时间飞逝,转眼便是半个月过去,时间来到了九月二十。
元阳城北三十里处,这里是元阳府治最北端。
再往北就是灞河,灞河再往北就是安都县和静东县,在此地王府派驻了一支小规模军队。
这支军队一共三十四人,由一名总旗负责统领。
他们本有三辆兵车,此刻并未使用,而是直接停在了一处小院外。
而所有兵卒,全都生活在这处小院里,这里地方宽敞比兵车要舒服得多。
被派驻在此,这些兵卒可没闲着,他们每天也有固定的任务。
总结起来就两样,在辖区内搜寻有用的物资,救援之前被漏掉的百姓。
清晨太阳初升,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院子时,士兵们已经全都吃过了早饭。
众人正闲聊自己,只听正房处响起了拍掌声,众人纷纷转过头去,便见总旗张二升站在那里拍手。
张二升三十多岁,身形较为魁梧,平日里与手下士兵兄弟相称,自然能得一众士兵敬服。
“都他娘的听好了,别在这儿瞎扯淡了,赶紧换上甲胄去,半刻之后在此地集合!”
这其实是日常程序,所以士兵们立刻各归其位,到了房间里互相帮衬着穿着甲胄。
如今竹甲产量大增,即便是普通的士兵,如今也能得到一副竹甲。
这些历经战斗的士兵,有了甲胄更是如虎添翼,与丧尸对阵时也更有底气。
很快,在三位小旗官带领下,一共三十三号人列队于台阶下,全都站在了张二升的面前。
“要不怎么说,秦昊能得王爷看重,你们看看……他们一队的动作就是要麻柳些!”
秦昊此刻此刻也在队伍中,张二升便是他的上司。
即便张二升还是个普通人,而他已经被赐予神武之力,但对自己这位上司秦昊还是很敬重。
夸了秦昊之后,张二升才敛去笑意,表情严肃看向面前众人。
此刻的他不再是大家的兄长,而是所有士兵的总旗官。
“全体都有,立正!”
张二升按照军训操典下令后,只听“啪”的一声,所有士兵整齐划一站好,给人以不动如山之威。
“按今日计划,牛尚忠程春,你们两个带人去西边村子搜索,有什么好东西尽量带回来!”
被点到的两个人,便是另外两名小旗官,此刻他二人尽皆领命称是。
“秦昊,你随本官往北去河边,沿岸搜寻船只……看看能不能碰到活人!”
这里所说的活人,乃是他们之前看见过,有人在灞河上行船,但赶近后对方却离开了。
他们却不知知道,自己看见在灞河上行船的人,便是带着手下打渔的黄天衍。
张二升宣读完命令,众人尽皆答道:“遵命!”
“好了,就按刚才本官说的,你们各行其是吧……一定注意安全!”
“是!”
紧接着,两位小旗官便带着部下,拿全了家伙走出了院子。
他们这一走,院子顿时空了下来。
“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出去?”秦昊突然问道。
“河边离此地不远,过去看一眼也就是了,若有怪物便顺手料理了!”
“现在就出发吧!”
言罢,张二升迈步往外走去,秦昊则主动让开了道路。
随即众人跟着张二升一道,徐徐往院子外走了去,最后一人则将门给关上。
走出院子之后,他们并未聚集在一起,而是散布在三丈范围之内。
徐徐往北走去,秦昊此刻百无聊赖,今天的任务一点儿挑战性都没有。
下属什么心思,张二升只看脸色就能察觉,只听他开口道:“秦昊,知道你一心想立功,但如今你的功劳已经足够,总得给其他兄弟一口汤喝吧!”
“你要是有怨气,只管对我说就是,别埋怨他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