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行船,在长时间的提心吊胆后,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靠岸。
众人纷纷忙活起来,搬起船上的大框便下了船,一忽儿他们将抬着框走。
另外有人把船拴在河边树上,然后把船推进河中央,这样能防止丧尸上船。
他们动作麻利,一分钟内就把这些事情做好,接下来就到了赶路的时候。
其他人都要抬框,黄天衍便将秦昊扛在背上,随即吩咐手下众人赶路。
接下来是是五里长的“鬼门关,这条路上最是危险,没走一次都是劫后余生。
众人以最快速度赶路,偏偏还得尽量减小动静,深刻展示了什么叫在刀尖儿上跳舞。
趴在黄天衍背上,原本昏死的秦昊,在摇摇晃晃中恢复了一点意识,呢喃两声后又晕了过去。
就是这一声,让黄天衍意识到他还能活,更坚定了救回他的态度。
众人脚步飞快,吴家堡已近在眼前。
看到他们回来,堡门上的众人主动把门打开,让黄天衍一行可以毫无阻碍进入。
“老张回来没?”
守门的青年答道:“张大哥还没回来,按道理说……这个时辰也该回来了!”
“或许一会儿就回来了,黄大哥你别担心!”
黄天衍没有多说,而是背着秦昊往堡中走去,他很相信张子明的能力。
待黄天衍离开后,堡内众人继续忙碌起来,鱼回来后要做的事还很多。
“黄大哥把谁带回来了?这人咋这么多伤?”
“别多嘴,好好干活儿!”
另一头,黄天衍将秦昊安顿在一处屋内,还找了个妇人照料他。
看着床上的秦昊,黄天衍一字一句道:“你可一定要活,否则可对不起我!”
说完这话,黄天衍走出了屋外。
另一头的吴家堡大门,此刻一队人徐徐靠近,其中还有几个骑马的。
见此情况,看守大门青年冲下面喊道:“是张大哥回来了,开门开门!”
远处,张子明骑着马,随行者足有二十多人,此刻正往吴家堡靠近。
跟在后面走路的汉子,个个都背着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在外收集来的粮食。
如今堡内,是由张子明和黄天衍一同主事,分工明确。
黄天衍在外打渔,张子明带人在附近收集物资,以保证吴家堡能支撑下去。
但今天,张子明在外面搜寻时,遇到了一群不速之客,正在被尸群体围攻。
然后他便带着手下人出手相助,通过巧妙引导的方式,才把这些被围攻的人救下。
张子明身侧,一名络腮胡汉子看着前方,点头道:“张大哥,这就是你们吴家堡?果然是个好地方!”
络腮胡汉子,一看他周围几个骑马的,就是被张子明救下的人。
张子明笑了笑,说道:“没错,前面就是……诸位一路辛苦了,正好进去修整一番!”
络腮胡汉子抱拳道:“哎……张大哥不必客气,咱兄弟几个命都是你救的!”
此刻堡门已经打开,张子明带着络腮胡汉子一行,在堡内众人注视下走了进去。
“老黄回来没有?”张子明沉声问道。
看守大门的青年答道:“刚刚才回来,黄大哥还问了您呢!”
张子明这次才转过头,对络腮胡汉子说道:“朱贵兄弟,这堡是我和另一个兄弟共掌,一会儿介绍给您认识!”
络腮胡汉子朱贵赞道:“能和张大哥共建此堡,那位兄弟相比也是英雄豪杰。”
就在两人下马闲聊之际,黄天衍徐徐来到了外面,也看见了张子明带回的陌生人。
这还真是巧了,自己今日救了人回来,张子明也救了几个人回来。
看着远处的黄天衍,张子明便跟朱贵介绍道:“朱贵兄弟,那就是老黄,黄天衍……黄大当家!”
随即他又将朱贵向黄天衍介绍,这一番操作,可把黄天衍惊讶到了。
他们很多次从外面救人回来,却还是头一次看见,张子明对被救者如此客气。
想来此人有独到的本事,否则以张子明的心高气傲,又岂会随意和他人称兄道弟。
面向黄天衍,朱贵抱拳道:“黄兄弟,在下朱贵!”
拉着朱贵和黄天衍,张子明笑着说道:“走走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去说话!”
“这位朱贵兄弟,是从辽平府来的,人家那边占了一个县城,可比咱这吴家堡好得多……”
第262章 分歧
他们一行进入堡内,直接被张子明带到了住处。
虽说堡内有张黄二人共掌,但终究还是有个主次之分,张子明因为入伙的时候人多,所以一般默认为大当家。
对此,黄天衍也不以为意,张子明脑袋比他要灵活,做这个大当家他也服气。
三人进了房间,中间摆了一张桌子,张子明亲自给朱贵倒了水。
三人各自落座,随即张子明才黄天衍介绍道:“这位朱贵兄弟,是从辽平府来的,他们在那边占了一个县城,那才是真的声势浩大!”
返程路上,张子明虽与朱贵交谈甚多,但也只谈了些大概的东西。
所以他对朱贵的了解,也只有这么些,具体情况还得朱贵来说。
“朱贵兄,刚才在路上,你说外面不方便说话,如今进了堡中……总可以说说你们那边情况了吧?”
朱贵喝了一口水,便笑着说道:“其实也没啥可说的,咱也就是跟着明王殿下混口饭吃!”
张子明适时问道:“明王殿下?不知是何人物?”
看的出来,问这话的时候,张子明的态度冷淡了许多。
这让朱贵感到不解,但却也没多想,只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我们明王殿下,大名朱晋璋,乃是一等一的英雄豪杰!”
说起这位明王,朱贵掩饰不住崇敬之意,这份感情是从内而外,真心实意。
“朱兄弟,或许是我见识短浅,我怎么不知道……这陇右地面上有位明王?”
黄天衍的这句话,正好问出了张子明的疑惑。
朱贵哈哈一笑,随即说道:“明王殿下,并非大晋朝廷所封,而是承天命,顺人心……而被万民推举为王!”
张子明是读书人,史书自然他也读过,这种蛊惑人心自立为王的事,他在书上也看到过不少。
朱晋璋,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位明王殿下野心不小,有夺取大晋朝廷江山社稷的大志。
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谋夺九州神器的大好时机,但也是历朝历代最难的时代。
“之前听朱兄弟说,你们占据了一座城池,莫非是辽平府城?”张子明开口问道。
本以为张子明会追问明王的事,朱贵没想到他会问这些。
“我们如今以兴远县城为根基,正在持续往外开辟地盘,明王殿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把辽平府城拿下!”
说到这里,朱贵不无得意说道:“到时候,整个陇右北方都是明王殿下的势力范围,独占陇右称雄西北,也只是时间问题!”
只不过占了一个县城,就敢想称雄西北的事,张子明十分佩服朱贵说大话的本质。
于是张子明直接问道:“不知明王手下,如今多少雄兵?”
“殿下手中,可战之兵足有两千,试问陇右境内何人可敌?”
说到这里,朱贵笑着对张子明道:“张兄弟,我观你吴家堡多有壮士,何不率众加入明王麾下,不但有份安全保障,还能追随明王殿下奔个前程!”
招揽张子明的话,在路上本就可以明说,但偏偏朱贵拖到了现在。
为什么?因为他要先进吴家堡内,评估张子明的实力,然后才方便他定条件。
这次朱贵出来,就是奉了大哥朱晋璋的命令,外出寻找可以收拢的小势力。
朱家虽是辽平大族,但本族人口也不过一千多,期间正是通过收拢流民和小村落壮大。
吴家堡有四百来人,丁壮足有百多人,正是可以收服的对象。
见张子明二人不说话,朱贵便继续说道:“两位兄弟,晋庭无道,贪官污吏横行,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我大哥举义旗,为救天下百姓而战,两位都是英雄豪杰,难道不愿共谋大事?”
可晋庭无道这句话,还是深深刺痛了张子明,让他想起了被迫害的往事。
这些套话朱贵本来不会,是经过朱晋璋反复培训后,他才学会了这些文绉绉的东西。
但张子明是什么人,即使他有了归顺的意向,也不会立刻就答应,他要给手下人谋更好的条件。
“承蒙朱贵兄看得起,愿意给咱们兄弟一条明路,但这毕竟关系全堡众人性命,我二人也不敢轻易做主!”
“朱贵兄一路辛苦,方才又受了惊吓,不如先去休息一会儿,晚上我们再细聊如何?”
能被朱晋璋派出来,朱贵自然是聪明人,他听出了张子明话里的意思。
所以他也不强求,随即起身道:“也好,也好!”
这时张子明冲屋外喊道:“老三,带朱贵兄弟去休息,好生安顿!”
没一会儿,外面进来一名汉子,便将朱贵从房间内带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张子明二人,他们是过命的交情,此刻自然可以敞开了说。
“老黄,你对这位明王的势力怎么看?”
听到张子明这话,黄天衍直接问道:“张大哥的意思是,咱们要投靠这位明王?”
“咱们这几百号人,被困在小小一个吴家堡,迟早会被困死在这里!”
“只有依附于大势力,一起报团取暖,咱们才有活的机会!”
无论黄天衍还是张子明,他们都在为堡内众人谋出路,出发点都是好的。
见黄天衍不说话,张子明便问道:“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
在吴家堡内,如果黄天衍强烈反对,张子明便做不成事,反过来说也是这样。
“大哥说得很对,但这个所谓的明王,究竟什么情况咱也不知道,可不能轻易就投靠了他们!”
“更何况,我还有个更好的去处!”
听到黄天衍最后一句,张子明顿感好奇,随即问道:“什么好去处?”
只听黄天衍说道:“元阳城!”
“元阳城?元阳城不是早该陷落了?”张子明反问道。
“今天我去打渔,在灞河上救下了一个人,此人乃是雍王府下辖的军士!”
随即黄天衍拿出从秦昊身上得来的军令,将其推到了张子明面前。
在张子明查看之时,黄天衍接着说道:“真要投靠大势力,无论怎么看都是元阳更合适些!”
“元阳城势力更大,而且离咱们也近,关键人家还专门解救百姓……”
说到这里,黄天衍不无鄙夷道:“更何况,这位雍王殿下才是正儿八经的天家血脉,他朱晋璋算什么东西!”
但这句话,却引得张子明极为不快,他恨官府恨朝廷,自然也恨所谓的的天家血脉。
“不要再说了!”张子明脸色阴沉道。
第263章 开天眼
九月二十一,元阳以北,灞河南岸,大军云集。
大批兵卒正在搭建浮桥,王府大军要北上,搭建一条浮桥必不可少。
水运虽然省事,但往北基本上是逆流,效率着实是不高。
被撸掉千户之职的汪成,此刻就站在河边,亲自调度手下人干活儿。
他虽被撸了官职,但赵延洵还是让他执掌千户所,下面的百户自然老老实实他招呼。
此刻的汪成格外卖力,既指挥人搭浮桥,又叫人沿着两岸搜寻船只,当然他还会反复强调安全。
忙活一阵之后,汪成觉得口干舌燥,便从腰间解下水壶,猛着往嘴里灌了几口。
“汪大人,看这架势……只怕今天之内,浮桥就能搭好!”
放下水壶,看向身后来人,汪成顿时笑了起来。
“我倒是谁,原来是崔千户!”
汪成一声“崔千户”,可把崔兴安给吓到了。
“汪大人,卑职可担不起千户之臣!”
听到这话,汪成不由笑道:“依你这么说,汪某也受不起你以卑职自称!”
一时间,两人都笑了起来。
“汪大人深受王爷倚重,迟早还是千户,在下自称卑职也是应该的!”
是人都喜欢听好话,汪成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现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被免职的事被无视。
就在这时,崔兴安接着说道:“汪大人,若是人手不够,可调卑职手下的人帮忙!”
“早一点儿把浮桥搭好,王爷心里也高兴些!”
汪成点了点头,感慨道:“你说得没错,一切都要王爷高兴了,咱才有好处!”
“但今天这事儿,还是我自己来吧,你们要渡河去安都县城,到时候有你们忙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汪成的真实目的,是不想把架桥的功劳分给崔兴安。
崔兴安一时愣住,一时间两人无话可说。
为了缓解尴尬,只听汪成道:“也不知道,王爷那边如今是何情形,是否找到了凶手的线索!”
“为替那死去的十个弟兄报仇,王爷已向全军发出诏令,要求各部发现匪徒,即可剿灭……”
说到这里,崔兴安不由感慨道:“如今王爷亲往现场查看,足可见对普通士兵的爱护,岂能不让下面兄弟效死!”
“是啊,王爷仁德,咱们这些做下属的,可得尽兴尽力,为王爷分忧!”
说到这里,汪成看向了灞河南面,雍王殿下或许已经到了。
汪成猜得没错,赵延洵的车架,在殿前卫的护卫下,已经赶到了秦昊驻防地,只不过这里已是一篇废墟。
此处,近百名兵卒已将此处包围,所有人全都肃穆而立。
勒住缰绳,赵延洵看向前方,眼前的废墟让他怒火上涌。
一个翻身下了马背,林大贵立刻上前接过缰绳,随即将其交给了一旁的侍卫。
今日赵延洵一身铠甲,腰挎佩刀,但却没戴头盔,他本就不喜欢戴那玩意儿。
迈步走向废墟,赵延洵走进了大门,里面整齐摆放着十具尸体,身上盖着他们生前所用凉席。
一旁则是几名贼人的尸体,随便用了破布盖住了脸。
在台阶上站定,看着前方尸体,赵延洵沉声道:“尔等为王府战死,虽死犹荣,虽死犹生,本王特赐尔等归于天帝神庭,尽享安乐!”
赵延的声音,传进了周围所有士兵耳中,这番话本就是说给活人听的。
所以此刻在一众士兵心中,他们觉得战死是一众荣誉,所以也就没那般可怕了。
“何四道……”
随着赵延洵一身呼唤,一身道袍的何四道从外面跑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小道童。
“王爷有何吩咐?”
对于出城做法事,何四道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雍王有令他却不得不从,而且还要表现得格外愿意。
此刻站在赵延洵身后,何四道极为恭谨,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周全,他对赵延洵是又敬又畏。
“做法超度他们,本王亦要感应天地气机,搜寻贼人踪迹!”
天地气机这个词,是何四道花了半个时辰,替赵延洵想出的解释。
如此一来,赵延洵开启系统感知,就有了合理的解释,更证明其勾连上苍的神圣性。
其中内情,何四道自然不会知道,但他却比旁人更加相信,赵延洵是上天垂青之人。
毕竟他是知道,自己本质上只是装神弄鬼,真正施展神力的是赵延洵。
随后,何四道便在两名道童辅佐下,迅速设下了简单的法台,然后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一番上蹿下跳做法后,何四道盘坐在蒲团上,闭着眼睛说道:“还请王爷开天眼!”
说完这话,何四道嘴里继续念念有词,这是他已经完全掌握的超度经。
超度经其他人听不懂,但他请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