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114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14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无论官民……都可以抽这些王八蛋!”
  撂下了这句话,方胜往城楼上走去,下面则有士兵捡起了鞭子,狠狠对尸体抽打起来。
  这些人杀官兵,让底层士兵感同身受,所以对山匪恨意极强。
  发展到后面,有胆大一些的百姓也加入进来,拿起鞭子抽了几下。
  当然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名女子捡起鞭子,冲地上尸体狠狠抽了二十几鞭,直到自己手没了力气。
  此人是从贼窝里被救出来的女人,对这些山匪的恨意是最深的,即便匪徒死了也不会消减。
  在永宁门发生的事,同时在其他几个城门也在上演。
  而在另一边的枢密院,关和泰安排了两队人,分别赶往城内各个方向,把明日处决人犯的消息送达。
  能有这个待遇的,是袭击事件中战死士兵的家人。
  要郑重通知家属,赵延洵亲口提到过,关和泰必须要重视。
  吏员们被派出,其中一队来到了张二升家,家里至今还未撤下灵堂。
  张二升是家中长子,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此刻全部都在灵前戴孝。
  张二升的父母兄弟,此刻则各自忙着事情,家里顶梁柱倒了生活还得继续。
  虽然王府下发了抚恤,但能够多挣一点儿粮食,他们也要心安许多。
  更何况,只有让自己忙碌起来,才会忘记伤心事。
  “这里可是张二升,张总旗的家?”
  听到叫门声,院内众人目光扫向门外,只见门口站着几名官差。
  “几位大人有事?”张二升的老父亲开口问道。
  “老丈,害死张总旗的凶手,明日将会处以极刑,就在南门校场……你们若是愿意,可以前往观刑!”枢密院的吏员解释道。
  “这些贼人,是该杀!”张老头恶狠狠道,不争气的涌出了泪水。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非常残忍的一件事。
  枢密院的吏员紧接着提醒道:“不只是杀头,王爷亲自批示,要将这些人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张老头儿为之一呆,在伤心的同时顿时感觉心里畅快。
  这些杀了自己儿子的贼人,要被凌迟处死,世上在没有比这更好的结果了。
  “王爷圣明,王爷圣明啊!”
  说完这话,张老头直接跪在地上,面朝王府方向磕头不停。
  “诸位既然知道了,那在下就告退了!”
  说完,枢密院这吏员就离开了,他还有另外两家要通知。
  待他离开后,张老头儿从地上站起,看向身后的小儿子说道:“明天你跟我一块儿去,多捡些肉回来!”
  捡肉回来做什么?自然是祭奠自己的儿子。
  “是!”张家老二连忙答道。
  很快,枢密院的人把家属都通知到了,各家都是一样的哀愁,让传话的吏员们都被感染,心里也觉得苦闷难受。
  当然了,在枢密院一对一通知时,元阳府内的所有百姓,也逐渐得知了明日处决之事。
  凌迟处死,这可是不多见的事情,所有人都抱有极大期待。


第269章 凌迟处死
  审理所大牢内,时不时有哀嚎声响起,这声音在此处一点儿都不稀奇。
  赵三刀戴着木枷,此刻蜷缩在牢房角落,身上的伤口虽疼,但他却没跟其他人一样嚎叫。
  叫是没有用的,逃根本没可能……所以现在的赵三刀,只想安安稳稳度过最后几天日子。
  除了被抓进来头一天,他们遭受了言行毒打,后面两天便无人再收拾他们。
  仔细想来,待在牢里这三天有吃有喝,确实是半年来最安稳的两天。
  可惜的是,这样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正当赵三刀想着这些,牢房甬道内响起了连串的脚步声,这让他的心没来由悬了起来。
  几息之后,一名官员出现在他眼前,身后则是大批的差役。
  这官员便是审理正王政均,今天是行刑的日子,所以他带差役来提人。
  只见王政均摊开一份公文,朗声念道:“赵三刀等山匪,残忍害命,欺压良善,抢夺公物,谋害官兵,乃十恶不赦之徒,判其一干人等凌迟之刑,以儆效尤,以慰忠魂!”
  赵三刀最关心自己怎么死,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竟会被凌迟处死。
  那是极刑中的极刑,大晋开国到如今,都没多少人受过这等刑罚。
  偏偏自己受的还是无妄之灾,马成那厮惹来的祸事,他自己却屁事没有。
  即便做好了死的准备,但此刻听到对自己的处罚,赵三刀还是忍不住高呼道:“大人,小人冤枉……小人冤枉啊!”
  “一切都是马成干的,与小人毫无关系……”
  随着赵三刀的高呼,其他几名山匪也跟大喊起来,虽然注定是徒劳无功,但在此时只有喊出来,才会稍微驱散一点点恐惧。
  差役们打开牢门,如狼似虎一般冲进里面,把赵三刀九人全部往外押了出去。
  来到大牢外,一个个验明正身之后,他们全部都被堵上了嘴巴,然后直接押上了囚车。
  于是他们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不能喊冤也不能哀嚎,他们将在憋屈之中死亡。
  “好了,押往刑场!”
  听着外面的声音,在巨大恐惧支配下,赵三刀竭尽全力挣扎着。
  可他此时被牢牢捆着,即使挣扎得再厉害,也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
  在无尽的恐惧之中,赵三刀等人被押到了刑场,这里已经聚集了大批百姓。
  现场嘈杂拥挤无比,还是差役们主动开辟道路,才让囚车得以继续前行。
  这里是南城的校场,可以容纳下很多人,此刻在中间搭建了个临时的高台。
  囚车来到高台下,差役们一一将人犯押处,然后带向了高台上去。
  每四名差役押解一人,所以能够保证无人挣脱,轻轻松松人就被押了下去。
  因为是凌迟之刑,赵三刀等九人被带上台后,全都被捆在了“十”字架上,这样才方便行刑着操刀。
  随即他们就被解下了头套,让下面的百姓看清了他们面容,现场声音变得更为嘈杂。
  这时王政均已坐在高台上,再度宣读了对赵三刀等人的处置决定。
  “此等人面兽心,十恶不赦之徒,非凌迟无以惩其罪,非极刑无疑罚其身,故尊殿下王命……判赵三刀等人凌迟!”
  说完最后这句话,王政均拿起了桌上令箭,猛然往前方扔了去。
  “行刑!”
  赵三刀等一共九人,就需要九个行刑者,他们第一步是先褪去人犯的衣服。
  这些人只有少部分是专业刽子手,其他人都是从侍卫司临时请来的。
  虽说凌迟要满三千六百刀,但这活儿没有专业的手法根本不行,所以赵延洵也没要求那么严,只让行刑时尽可能多割刀几刀。
  三千六百刀达不到,一千六百刀总该要有。
  凌迟行刑用的是小刀,九名“刽子手”靠近之后,运用西餐大厨削火腿一般的手法,细细在人犯身上“割”了起来。
  都说十指连心,但人身上的每一寸肌肤,何尝不是连着心。
  每往身上割一刀,那牵动神经的疼痛,对人将是极大的摧残。
  按道理说,喊出来是会感觉好一些,偏偏赵三刀这些人嘴巴还给堵上了。
  于是他们只能硬扛着,发出呜呜的叫声,表情显得极为狰狞。
  从人身上削一片片肉下来,这场面无疑极度血腥,老百姓们看得是心惊肉跳。
  但站在前排,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们,此刻心里却觉得快意无比。
  大仇得报,他们只希望对这些山匪更狠些,才能告慰天上的亡灵。
  刑罚还在继续,这些山匪已被割了几十刀,个个都疼得昏死了过去。
  但每当割下一刀时,他们又会被疼得醒转过来,如此周而复始。
  这就是一个剔肉的过程,就比如此刻的赵三刀,他的左臂已经露出了白骨,削下的血肉就扔在地上木盆里。
  此刻的赵三刀,已经大小便失禁,现场散发出恶臭,但刑罚还是得继续下去。
  在整个行刑过程中,老百姓的议论声从嘈杂,满面转向了安静。
  看到这种惨无人道的死法,百姓在称赞雍王仁义爱兵的同时,也对王权有了更深的敬畏。
  …………
  谨身殿外,赵延洵身着团龙袍,此刻站在台阶上,眺望着天边的云彩。
  南城那边正在行刑,就连王府之中,也有不少人赶去观看。
  此刻一阵风吹来,让一旁侍奉的霍安打了个寒噤,这预示着冬天就要来了。
  “多穿一点儿,被染了风寒!”赵延洵提醒道。
  “多谢王爷,奴婢谨记!”
  就在这时,林大贵来到了台阶下,大礼参拜道:“王爷,留守山里的人回来了,那马成并未现身!”
  赵延洵点了点头,对此他没有多说的。
  此人或许已经死在丧尸口下,或许逃了……说不清楚。
  唯一让赵延洵奇怪的是,既然秦昊没有死,那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莫非他被困在了某个地方?亦或者被挟持了?
  现在让赵延洵有些纠结的是,要不要收回赐出的神武之力,不要让秦昊白白占了名额。
  但最终,赵延洵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万一秦昊要真是被困,收回他的能力无疑会害死他。
  正当赵延洵想着这些,林全悄然来到赵延洵身边,压低声音道:“王爷,那几个山匪都死了,最多的才割四百多刀,要不要惩处这些行刑的侍卫?”
  “算了,他们没干过这活儿,四百刀就四百刀吧!”
  说完这话,赵延洵转过身,迈步徐徐往大殿内走了去。


第270章 太子殁
  “张明凤犯渎职,欺君之重罪,着诛其九族,抄家灭门……”
  随着传旨太监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禁军士兵们,全都闯进了张府之内。
  一时间,府邸之内惊叫连连,还伴随着女人哭喊的声音。
  被禁卫按在地上,看着几个儿孙脖子被套上白绫,被禁卫们直接勒死在原地……
  “不……”
  …………
  床上,张明凤大口喘着粗气,额头上已是豆大的汗珠。
  “爷爷,您又做噩梦了?”
  床边站着的,乃是张明凤的小孙子,如今不过七岁。
  张明凤咽了咽唾沫,然后从床上缓缓坐起,神色中满是惊慌之色。
  虽然仍旧心有余悸,但张明凤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听他平静问道:“允儿,你怎会在此处?”
  “爷爷,该吃早饭了……爹爹让孙儿过来叫您!”
  听着孩子天真无邪的声音,张明凤嘴角挤出了一丝笑意,说道:“允儿可真懂事!”
  言罢,张明凤也不耽搁时间,招来奴婢帮忙穿起了衣服。
  最近为太子的事,可把张明凤愁得不行。
  他是太医院的院正,即使他有心摆脱此事,也会被下属们往里面脱,好教天塌了有他这高个顶着。
  张明凤和一众太医都认为,太子根本活不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本以为一两天内太子必亡,谁知从八月十五到现在,太子都没咽下最后一口气。
  和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张明凤基本天天做噩梦,梦见太子亡故后,自己被抄家灭族人。
  这一个多月时间来,因为调查太子被害一事,辑事监已经下狱了不少人,其中不乏高官显贵。
  这一切,都给张明凤带来了极大压力。
  穿好官服,张明凤带着小孙子走出卧室,来到前院却没看见儿子。
  他正要问一旁侍奉的下人,他的儿子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神色之间满是焦急。
  “爹,东宫来人了,说太子殿下病危!”
  听到这话,张明凤顿时心头一紧,这是他最害怕听到的消息。
  “快……快快备轿!”
  太子病危,一个处置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张家人都知道这事儿的重要程度,一个个都快速忙碌起来,让张明凤以最快的速度出了门。
  轿子里给张明凤准备了吃的,但现在他没有半点儿胃口,只是一个劲儿催促下人加快速度。
  当张明凤赶到东宫外,才下轿便听里面传来了哭嚎声,这让他的心沉了下去。
  时间不能再耽搁,张明凤一路小跑进了东宫,便看见里面已经有仆婢拿着白绫,给外围当值的侍卫分发着。
  内有哭嚎之声,外面已在分发白绫,这已经说明太子死了。
  否则的话,这些行为乃是大不敬之罪,是要灭九族大大罪。
  一路飞奔赶到太子寝宫外,张明凤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却见里面一位太医迎了出来。
  “殿下如何了?殿下如何了?”
  在张明凤的急促逼问下,迎出的太医慌乱答道:“回禀大人,卯时三刻殿下突然咳血,卑职与其他几位同僚极力医治,却始终无法止咳止血,卯时三刻过半……殿下殁了!”
  卯时三刻过半,离现在不过几分钟,自己在路上人就死了……张明凤心中想到。
  脚下飞快,张明凤进入寝殿内,里面已经跪倒了一大片的人。
  太子已死,张明凤进入殿内,也只能与其他人一道跪在地上。
  他们这些太医,此刻心情都非常沉重。
  和他们一样心情沉重的,还有太子床边的赵惟隆,此刻他低头正跪着。
  赵惟隆是太子长子,其母为王选侍,只不过身体一直不太好,五年前便已亡故。
  如今东宫主事者乃是李素欣,在太子妃死后的这段时间里,李素欣对赵惟隆可谓百般打压,也就是最近半年收敛了些。
  如今父亲亡故,世上再无庇佑自己的人,这让赵惟隆深感担忧。
  正当他想着这些,脸上却突然挨了一记耳光,然后便听一个冷厉声音道:“混账东西,你父亲亡故,你却没有半点儿悲戚之色,你还是个人吗?”
  说话的自然是李素欣,她是尽可能的抓住机会,来打压威胁到儿子地位的赵惟隆。
  此刻,赵惟隆来不及愤怒和伤心,他必须立刻化解李素欣的逼问,否则他将被扣上不孝的罪名。
  而一旦沾上这个罪名,他赵惟隆也就彻底和嗣子无缘了。
  于是赵惟隆毫不辩解,直接大声哭嚎起来,比一旁的赵惟恒声音还要大。
  正当李素欣还要紧逼,此时太子府的属官们进了殿内,他们也是才睡醒就得知的噩耗。
  在太子府詹事黄志成的带领下,一共二十多名官员涌了进来,此刻他们都发出了悲戚的哭嚎声。
  “殿下,殿下啊……”
  这些属官们的悲伤,也是有几分真心的。
  太子是储君,只要未来继位为君,他们这些潜邸之臣便能平步青云。
  现在太子死了,他们多年来的投资打了水漂,这已经足够让人伤心。
  事实上,对赵延隽的死,在场所有人都有心里准备。
  所以在悲伤的同时,治丧事宜也有条不紊进行着。
  东宫方面,也早早派人去了宫里传讯。
  乾安宫内,赵永铖坐在龙椅上,此刻的他面如寒冰。
  在他面前,跪着的太监战战兢兢,生怕皇帝一个不喜,就要了自己小命。
  “全都出去!”
  随着皇帝低沉的声音,大殿内侍奉的宦官宫女,全都小心翼翼退了出去。
  皇帝一个人待在大殿内,此刻的他承受着丧子之痛,更承着江山社稷风雨飘摇的痛苦。
  太子死了是大事,但太子死后何人能继大统,对赵永铖来说是更重要的事。
  他有十几个儿子,年长一些的全部分封在外,留在京城的年纪都太小。
  如今社稷不稳,立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为储君,他们能担得起这份重任吗?
  想到这些,赵永铖就倍感焦急,以至于他剧烈咳嗽起来。
  赵永铖连忙捂住嘴,尽力压制住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