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121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21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之后,徐宇不由皱眉头。
  元阳之外,居然还一股强大势力,这还是真是不可小觑。
  而且对方接下来也要取安都,和他们的战略目标冲突,到时候要是遭遇了该怎么办?
  这些事情,不是徐宇可以做主的。
  “何大明……”
  “卑职在……”
  “本官命你,押送这三人返回元阳,将此事上报枢密院,请王爷的示!”
  “遵命!”
  “那行,你们先吃了午饭,立刻就出发!”
  “是!”
  …………
  半个时辰后,何大明带着队伍,苏楚云一路跟随下,他们徐徐往南边走了去。
  从苏家庄出来,一路上都能遇到丧尸,都被何大明等人砍下了脑袋。
  但越往南走,遭遇丧尸的频率就更小,沿途的丧尸尸体也越多。
  经过半个时辰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灞河岸边。
  在这里,苏楚云看到了他眼里的奇怪建筑,三辆安着轮子的房子。
  最关键是的是,这三辆车子一样的房子,上面还戍守着兵卒。
  “何小旗,这也是王府的派出的兵?”苏楚云猜测道。
  “没错!”
  给屋子安上轮子,如此便可随时移动,而且这房子制作坚固,防备怪物绰绰有余。
  用来控制关键位置,可攻可守,简直不是一般的方便。
  设计此物之人,当真奇思妙想……苏楚云感慨道。
  这时,戍守于此的总旗发现了他们,此刻带着手下两名小旗官迎了过来。
  自从秦昊出事后,枢密院就更改了戍守方案,要求每个驻兵点位,必须保证三十名以上兵力。
  带队的总旗,赫然是曾经的小旗官,如今已升为总旗的刘山。
  “在下兵马司总旗刘山!”
  “在下侍卫司小旗何大明!”
  两人互通身份,并核对了腰牌后,才开始进行下一步交涉。
  而这一幕,让苏楚云感受到了制度的存在,而制度运转代表着稳定,这才是苏家庄真正需要的。
  “安排一条船,我们要立刻过江,返回元阳!”
  刘山则道:“刚好有一条船,正在码头上卸军粮,卸完怕是还有一会儿,何大人得稍等!”
  对此何大明不以为意,顺道带着人就往兵车走去。
  而苏楚云却闲不住,想要去码头上看看。
  在有了何大明首肯后,苏楚云才带着手下三人,往不远处的码头赶去。
  码头上,此刻有两条大船停放,几十名青壮正从船上扛着麻袋,从船上运送到码头放好。
  在这里,也有十名兵卒戍守,目光不时扫向周围。
  就在这时,士兵们发现了苏楚云四人,他们目光瞬间警觉起来。
  “什么人?”
  “各位,刘山刘总旗让我们过来的!”
  “不要靠近码头!”
  “我们就远远看着!”
  然后这段对话就结束了,虽然没法靠近观察,但这里居高临下依然能看得清楚。
  “乖乖,这得多少粮食!”
  “这么多粮食,要是给咱们庄子,怎么也能吃个把月!”
  听到手下议论,苏楚云徐徐道:“这是他们的军粮,看来夺取静东县城这事儿,已经要正式开始了!”
  想起何大明说过,可以让苏家庄做军粮中转之地,以及半个时辰前徐宇驻扎地堆积粮食,苏楚云进一步感受到了雍王府的强大。
  而那个所谓的明王,前来作战却还要到苏家庄征辆,对比起来就太不靠谱了。
  此时,苏楚云的目光扫向对岸,那里是元阳地界,同样有一帮人正忙碌着。
  大约十几分后,第一艘船的粮食被全部卸下,何大明一行得以继续赶路。
  乘船渡过灞河,对岸搭了简易的棚子,同时也有兵车在此驻守。
  虽然没有进仓库去看,但苏楚云也能猜到,里面存放的是大批粮食。
  一路前行,苏楚云终于忍不住问道:“何小旗,不知元阳城内,究竟储备了多少粮食?”
  “不知道,反正堆积了很多!”
  “哪儿来这么多粮食?”
  “元阳附近几个县,能收的粮食全都被收了回去,包括其他几个现场,都存有大批的粮食!”何大明淡然道。
  苏楚云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如此说来,王府绝不差粮食!”
  紧接着苏楚云又问道:“在下能见到王爷吗?”
  何大明露出了笑容,其余侍卫也都笑了起来。
  “我们都许久没见到了,你还想见到……王爷可没那么多闲工夫!”
  被这几人嘲笑一通,苏楚云并未觉得不爽,自己确实没有资格,让这位雍王要见自己。
  渡过灞河,众人一路南下,期间又遇到了两处驻守的兵车。
  让苏楚云感到疑惑的是,渡过灞河后一个丧尸都没遇到。
  问过何大明他才知道,原来丧尸都被杀光了。
  元阳附近的丧尸,足足被杀了好几万,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事。
  正因为不可思议,所以容易遭人怀疑,但现实又很好的证明,雍王府确实杀光了元阳周围的丧尸。


第286章 我要追随雍王殿下
  一路来到元阳城外,他们要从北门入城。
  通过护城河,看着前方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墙上装备精良的戍兵,苏楚云收获了满满安全感。
  以往他来元阳,只知里面繁华安逸,却从未有产生过,这里很安全的想法。
  当苏楚云一行来到门洞前,跟着何大明一行要进城时,却被几名吏员拦了下来。
  前面城门守卫都没阻拦,却被几个衙门的差役拦住,这让苏楚云尤为不解。
  “腰牌已经给你们看过,为何要拦我们?”何大明面带不愉。
  属于不同系统,拦路的吏员没太多顾及,说到:“遵知府衙门之令,除侍卫司和兵马司的人,其余所有人,无论是否城内居民,出城后返回需从西门进入,并在瓮城隔离两天,无碍后方可进入城内!”
  “所以我们拦的不是你们,而是他们!”
  言罢,带队的官吏目光扫向了苏楚云一行。
  这种事是何大明头一次遇见,以往他们都是大军出动,从未与普通百姓同行过。
  但无论怎么说,苏楚云和自己也算半个朋友,能帮忙何大明还是想帮一把。
  可没等他开口,当面的官吏却先说道:“殿下多番强调防范未然,知府衙门为保平安才有此制,还请诸位莫要为难我等!”
  这话一出,即使何大明有心帮忙,却也只能把话留在肚子里。
  只见他转过身,对苏楚云道:“苏兄弟,还请从西门入内吧,进了城内自有人来安顿你,往后我们有缘再见了!”
  进了城内把差事办完,何大明今天就要离开元阳,自然没法见到还要隔离两天的苏楚云。
  “这些天,王府都要派人运送粮食军需往前线,若你要返回苏家庄,可随队离开元阳!”
  “多谢何大哥!”苏楚云抱拳道,这个时候他已改口叫大哥。
  随后何大明也不多言,带着张林一行便进了城内,接下来他的目的地是枢密院。
  城门外,苏楚云按照知府衙吏员的指引,带着手下人沿着城墙根,一路往西门方向赶去。
  沿着城墙,很容易听到远处传来的呐喊声,这又勾起了苏楚云的好奇。
  当他北面城墙转到西面时,视野的变化,让他看到了远处平原上,真极为震撼的一幕。
  只见河城西安,大批士卒排列着军阵,整齐划一行动着。
  他们一会儿前进,一会儿放出箭矢,一会儿有停下转弯或掉头,形成一个新的军阵。
  据苏楚云估计,现场军队有近千人。
  千人如一人,这是何等不可思议,这是超出苏楚云认知的军队。
  联想起何大明一行的勇武,以及他们所具有的精气神,更让苏楚云体会到,王府军是多么强大。
  有这样的强军,在这崩乱的时代,如何不能保护太平。
  想到这些,苏楚云脑中冒出一个想法……自己应该加入这支军队。
  少年人总是自命不凡,但此刻苏楚云真的被征服了,这样强大的军队值得他加入。
  他们待在城墙外,看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直到河对岸高声呐喊雍王万岁,意味着今日演武结束,苏楚云才意犹未尽离开。
  “走……咱们进城去!”
  沿着城墙,他们一路走到西门处,刚才操练的军队也从此处入城。
  队伍阵型严整,步伐整齐进入城内,展现在苏楚云眼中的,是一种整齐的美感。
  队伍一侧,则是七八名军官站立,看着队伍一路进城。
  为首者,正是已经被撸掉千户的汪成,但他仍是一众军官的核心。
  因为谁都知道,虽然汪成犯了错,但赵延洵还没放弃他,有这份信任在汪成便能稳稳压制部下。
  只听汪成道:“今天这些新兵,也跟着咱们一起训练,本官原以为他们跟不上,谁能想到他全程没差错!”
  只听其中一人答道:“千户大人,枢密院对这些新兵,连日来都是严加训练,能被派出来定是经过深思熟虑!”
  谁知汪成却道:“可别叫我千户大人,要是传到王爷耳朵里,我可没好果子吃!”
  这些对话并未收声,且两者之间相隔不过五六丈,所以让全都传进了苏楚云耳朵里。
  千户?这人竟是千户,那要参军找他岂不正好?
  刚才操练的一幕,再度浮现在苏楚云眼前,他确定自己是要加入这个集体。
  深吸一口气,苏楚云迈步往前方走去,他要向这些军官禀明自己参军的意愿。
  这一行为无疑很大胆,所以在苏楚云靠近的时候,周遭的卫兵立马注意上他。
  “站住!”
  最终,苏楚云只前行了七八步,便被士兵喝止在原地。
  “靠远些!”
  跟随苏楚云一道来的庄名,此刻心都悬在了嗓子眼儿,生怕苏楚云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小命搭了进去。
  此时苏楚云却怡然不惧,只见他开口道:“在下有事,求见各位官爷是!”
  苏楚云声音极大,他就是要让汪成等人听到。
  果然,汪成几人纷纷转身,目光扫向了苏楚云身上。
  只见一位百户开口道:“你有何事?”
  问话的是一位百户,但苏楚云的目光一直盯着汪成。
  “诸位大人,刚才在下观王府大军声威赫赫,犹如神兵天降,所以心向往之!”
  说到这里,苏楚云抱拳道:“见贤思齐,在下亦想参军入伍,还请诸位大人允准!”
  苏楚云这一番话,可以看出其有一定文采,这样的人来参军,实在是少有的事。
  只听汪成道:“看你非寻常百姓,想来在城里找到差事并非难事,你果真愿意加入军中?”
  见是汪成回答,苏楚云当即道:“自然愿意!”
  “为何?只是见到我们军威雄壮,觉得好玩儿有趣就来?”汪成一副审视模样。
  苏楚云表情变得严肃,郑重道:“雍王殿下神威凛凛,在下亦向加入军中,誓死追随殿下建功立业!”
  他这番话一出,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汪成脸上则露出了笑容。
  “好……够志气,你可愿意加入本官麾下?”
  千户亲自招揽,自己总算赌对了,苏楚云当即道:“在下愿意!”
  “进入城内,隔离之后便去枢密院登记兵籍,本官会跟那边打招呼!”
  言罢,汪成对身侧一人吩咐了一番,然后便带着一众手下离开了。
  被吩咐那总旗留了下来,上前问了苏楚云的基本信息,然后也跟着离开了。
  事情就这样办妥了,苏楚云倒是痛快了,庄民们才是真的慌了。
  “大少爷,好好的您怎么想不开,要去做那子!”
  这时苏楚云呵斥道:“你们懂个屁!”
  “这次来了,暂时我就不回去了,你们回去后告诉老爷,就说我追随雍王殿下了!”


第287章 蓉妃病了
  元阳城北,雍王府,听风阁正殿内。
  此处乃是蓉妃住所,一般来讲这里都很热闹,毕竟蓉妃就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要么与侍女游戏,要么摆弄些奇花异草,要么就是召乐姬演奏……黄蓉蓉总能找到玩儿法。
  但是今天,这里却显得冷清,当值的侍女们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就在这时,赵延洵从宫门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霍安和几名小太监。
  见他到来,听风阁内的侍女尽皆拜见,跪地叩头而不敢直视。
  “蓉妃在何处?”
  听风阁的领班侍女兰儿,乃是黄蓉蓉从娘家带来的,此刻她回答道:“回禀王爷,娘娘她在寝殿,如今头疼难忍,太医已经看过了!”
  听罢,赵延洵迈步走进了正殿,寝殿就在正殿后方。
  黄蓉蓉生病了,若非听风阁召太医的消息传进赵延洵耳中,这事儿他还会被瞒在鼓里。
  来到寝殿后,赵延洵便看见黄蓉蓉躺在床上,平日叽叽喳喳的女子,如今却像是打蔫了的麻雀。
  见此一幕,本来赵延洵还行责问两句,此刻也没了这份心思。
  只见黄蓉蓉头上,正搭着一块湿毛巾,显然是为了“降温”用的。
  如今秋冬交替,气温一天一个样子,感冒发烧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这种赵延洵前世的平常事,在这个时代却是要人命的存在。
  “爱妃?”
  没有答应,赵延洵又靠近了两步,结阵又唤了两声。
  这时霍安提醒道:“王爷,不可再靠近了,万一感染了风寒……”
  但这句话直接被无视了,他被系统强化的身体,要是被感冒击倒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来到床边,立刻有侍女搬来凳子,让赵延洵可以坐下说话。
  蓉妃脸色苍白,此时依然睡着了,旁边的痰盂里有呕吐物。
  抓起黄蓉蓉露在被子外的手,赵延洵还没说什么,却看见蓉妃眼角掉落下了泪珠。
  “爱妃?”
  事实上,在赵延洵进门的时候,黄蓉蓉就已经醒了。
  此刻被赵延洵这么一唤,黄蓉蓉睁开眼带着哭腔道:“王爷,臣妾是不是丑死啦!”
  “那里的话,爱妃就跟小仙女一样,谁要是说你丑,不但是瞎了眼,更该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样子!”
  这话,总算让黄蓉蓉放心了些,或许也只有她才有这心思,在染病时还关心自己的颜值。
  “他们说这是重病,臣妾是不是要死了?”
  “又是那些个混账在乱嚼舌根?”
  说到这里,赵延洵回过头去,冲门口处喊道:“霍安,下去之后好好查一查!”
  “奴婢遵命!”
  当赵延洵回过头,打算安抚蓉妃一番时,却听后者继续说道:“王爷,臣妾要是死了,你可得照顾好自己,不要太伤心,把臣妾埋在离王府近些的地方!”
  说到这里,黄蓉蓉泪水哗哗的流,看得赵延洵又心疼又好笑。
  “你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谁跟你说的你要死?只要你好好吃药,要不了几天病就好了!”
  “可是万一,臣妾要是死了呢……”
  此刻,黄蓉蓉越发伤心道:“我家二哥,便是染了风寒死的!
  赵延洵顿时怔住,他对黄家的了解并不多,所以不知道黄家老二得风寒而死,这也难怪黄蓉蓉会有如此担忧。
  双手捧住黄蓉蓉脸颊,赵延洵徐徐道:“好了,不要胡思乱想,静心安养便是了!”
  “等你好了,带你出城打猎去!”
  “嗯嗯!”
  就在两人准备聊聊心里话时,却听外面传来一道声音道:“狗奴婢,你们是怎么伺候的?”
  “妹妹?妹妹可还好?”
  声音落在,薛宝筠出现在了寝殿门口。
  “臣妾不知王爷在此,失礼之处还请王爷恕罪!”
  赵延洵转过头,淡然道:“王妃怎么来了!”
  “听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