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时,只听陈瑞林接着说道:“除了报仇和立威,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还有第三个原因?陈翰祉想破脑袋,都不明白第三个原因是什么。
“还请父亲教诲!”陈翰祉毕恭毕敬道。
之所以提出第三点,陈瑞林也存着教导儿子的心思,毕竟往后陈家还得年轻人来扛。
“为上位者,最怕下面人勾结串联,这个道理想必你该明白!”
“咱家要做各家领头的,你说殿下会不会对咱们有所提防?”
被提点到这一步,陈翰祉就是再傻也明白过来了,于是他接话道:“所以爹和各家赌气,也是做给殿下看的!”
陈瑞林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如今这元阳城内,殿下可谓一言九鼎,咱们自然得照着他的规矩,顺着他心意做事!”
房间内沉默了一阵,才听陈翰祉道:“父亲思虑周全,孩儿敬服!”
陈瑞林站起身,迈步往外走去,说道:“嘴巴可以少说话,但脑袋一定要多想事……咱家往后得靠你撑着!”
感受着老父亲话里的分量,陈翰祉心情顿时沉重了许多。
随即他迈动脚步,跟上了父亲的步伐,他决定从这一刻起开始改变。
很快,他二人就出现在院子里的众人眼前。
“诸位,久等了!”
众人沉默不言,显然心里有些不爽,此刻陈瑞林却露出了一缕微笑。
“我奉殿下之令,将诸位召集过来,就在今天下午……殿下要召见我等!”
“殿下召见,不知所为何事?”底下有人问道。
台阶上,陈瑞林平静道:“殿下让我传话,究竟何时却未明言,诸位愿意去的就在我这儿报个名,不愿去现在就可以走!”
既然是报名,那就是非强制性的,可赵延洵的召见,在场又有谁敢不去?
“我报名,陈兄把我记上!”
“我要去,陈兄可得记好了!”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得陪着小心,生怕陈瑞林把自己漏下了。
到时候一个“不敬”的罪名扣上来,在场众人没一个承受得起。
“你们一个一个来,我这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说不定就会漏掉谁!”
陈瑞林这话,听得众人心头一紧,心里已经对陈瑞林骂开了。
见到众人吃瘪的样子,陈翰祉也感到十分解气,当年这些人可是趾高气昂的向陈家发难。
众人陆陆续续报名,每个人都向陈瑞林说了不少好话,甚至有的人干脆就向陈家道歉,说当初是被别人裹胁蒙骗,才会对陈家起了误会。
不管怎么说,通过报名这一件事,陈家算是拿捏住了这些人。
在报名结束后,陈瑞林通知了下午集中的时间地点,然后众人便各自回家。
所有人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去了王府会发生什么,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329章 座谈会
正月二十五,雍王府大门外,元阳“权贵”们集结完毕。
赵延洵是申时初刻召见,但他们在未时六刻就已全部到场,在此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
王府大门开着,外面站着当值的侍卫,今日大门处值班的,正是小旗官苏楚云。
当滴漏显示,时间已到了申时初刻时,一名小太监从永安门走了出来。
“苏小旗,奉王爷之令,奴婢要带外面这些人进王府!”
值班费内,苏楚云很是客气道:“公公请便!”
这事儿苏楚云提前得知了消息,所以他才会直接放行。
只见这小太监走出王府大门,高声喊道:“你们随咱家进来!”
王府内的小太监,在跨出王府大门后,他们也可神气十足自称“咱家”。
今日虽未下雪,但在外面等着还是很冷,听到召见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暗道不用再外面受冻了。
在陈瑞林的引领下,众人跟着这小太监向王府内走去,他们心中忐忑无比。
去年兵变,权贵之中有好几家遭受了灭门之后,杀得那叫一个人头滚滚,让这些失了势的权贵们依旧心有余悸。
跟在这小太监身后,按道理说他们该进永安门,可进入大门后他们被小太监引向了东侧。
进了便门,就到了长史司。
原本王府两位长史分别办公,但赵延洵成立枢密院后,永安门西侧的左长史官署区,就成了枢密院的衙门。
“诸位,请进吧!”
在陈瑞林带领下,这一行三十多号人,走进了长史司的大门。
里面人员不少,小吏来往不绝,看得出这里很忙碌。
众人被引到了一处房间内,这地方面积不是很大,而且看得出是临时收拾出的,里面摆的竟是长条凳子。
小太监把人带到此处,却是一句话都没说,就径直离开了。
陈瑞林是最淡定的,所以他第一个坐到了凳子上,安静着等待起来。
受他影响,其他众人也都陆续落座,相互之间不再说话,房间内极为安静。
约摸过了几分钟,房间外响起了脚步声,房内众人立马正襟危坐。
紧接着,便有三人进入房内,为首者乃是王府大太监霍安。
而在霍安身后,跟着的则是王府两位长史。
三人走到上位,霍安居于其中,他代表的是赵延洵本人。
“诸位,王爷今日临时有事,没法亲自见你们,所以便命两位长史过来与你们议事!”
说完这句,霍安退后一步,对两位长史道:“二位大人,话我已传到了,就先行告退了!”
周承平点了点头,而成光则开口道:“霍公公慢走!”
看到成光对一个太监毕恭毕敬,周承平心里顿觉不爽,暗道他丢了读书人的颜面。
没错了,在丧尸爆发近一年来,周承平的脾性是一点儿没变。
之所以他还在这个位置上,不是说赵延洵有多喜欢他,只是需要他的刚直来监察官员。
待霍安离开房间,成光和周承平才坐下。
此刻,在座众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成光身上,他们和这位原先的布政使,算得上是老相识了。
一年过去,曾经的世家大族已经不在,偏偏成光还坐上了恶雍王府的长史。
原先成光需要世家大族支持,现在一切都颠倒了过来。
最终,还是成光先打破了沉默,只听他开口道:“诸位,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众人百感交集,此刻他们想到了许多,尤其是当初死掉的那些人。
“今日殿下召集你们过来,乃是想要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让你们能够效忠殿下的机会!”
“如今王府正值用人之际,你们家里识断字,亦或武艺超群者,皆可进入王府任事!”
这确实是在给他们机会,元阳城内读书人不少,除了世家大族的子弟,其他人都可以到王府应聘官吏。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世家大族的子弟虽有本事,但却全都被官方压制,只能干些体力活儿。
只见陈瑞林站起身来,当即下跪叩拜道:“叩谢殿下天恩!”
其他人尽皆有样学样,直接下跪叩谢赵延洵,虽然赵延洵并未到场。
这里面多数人都是人精,很多事情他们都看得通透。
这次早就计划好的座谈会,赵延洵临时有事不能来,说穿了就是对他们不重视。
所以在场这些人,都很明白这确实是王府赏饭吃,他们必须把握好这次机会。
毕竟他们这些人,在雍王眼中并不重要,给的机会不珍惜那就永远别想翻身。
只听跪地众人之中有人说道:“请大人转告殿下,我等一定尽心用事,绝不辜负殿下隆恩!”
陈翰祉也在人群之中,看着众人跪地叩谢的情形,他突然想起了“跪着要饭”四个字。
之前陈瑞林还说,这些人里或许有人会起娇纵之心,以为王府离不开他们。
但现在来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只要能让家族更好生存下去,别说是跪着要犯了,就是当狗去捡人丢的骨头,那也是完全没阻碍的。
可以说,雍王府强大的实力和体量,已经把这帮权贵们完全驯服。
此刻陈翰祉心里想的,是陈家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尔,当狗也是门技术活儿。
正当成光想要开口勉励,却听周承平道:“你们都是曾犯过大错的人,殿下海量宽恕了你们,日后尽心用事乃是本分!”
“但若你们再起邪念,那就是自绝于王府,自绝于殿下!”
“所以,回去之后你们务必约束子弟,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否则害人害己,连累满门!”
周承平这番话,可谓是杀气腾腾,配合着他阴沉的表情,在场众人无不凛然。
去年官府开城门,几万百姓出城遇难,这事儿周承平一直没忘。
在他眼里,陇右各大衙门有罪,后面推波助澜的世家大族一样有罪。
这些念头都被周承平放在心里,外人只以为他是例行公事说这话。
但一旁的成光,却从这话之中听出了弦外之音,故而也觉得格外刺耳。
为了掩饰尴尬,只听成光道:“周长史的话,你们都要记在心上,刻在骨子里去!”
“殿下对你们既往不咎,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了,往后只要为王府出力,那就是好样的!”
最后这句话,成光是说给各家族的人听的,更是说给周承平听的。
第330章 路走宽了
谨身殿内,赵延洵坐在主位上,在他面前站着两位知县。
此二人,分别是元县知县胡思德,以及静东知县朱安才。
胡思德乃是原纪善所教授,是赵延洵从京城带来的,此人乃是二甲进士,在如今的陇右绝对算得上高级人才。
而静东知县朱安才,不过只有举人功名,还没来得及参加会考就遭逢丧尸爆发。
今天这两人不约而同到来,便让赵延洵调整了行程,取消了去见元阳旧权贵的行程。
此刻在赵延洵面前,摆着两份极为详细的方案,是关于未来半年,元县和静东县要完成的任务。
虽说王府统领一切,但下面设立的各级衙门,赵延洵也要求他们发动主观能动性。
所以今天,胡思德和朱安才,便亲自到元阳述职来了。
两份方案,赵延洵花了一个小时看完,可以说基本让他满意。
看向面前两位知县,赵延洵徐徐道:“你们奏本的计划,还算是妥帖周全,但务必根据实地情况而定,莫要一己之心任意空想!”
“殿下教诲,臣等谨记!”胡思德答话道。
点了点头,赵延洵接着说道:“既然这是你们,依照各自辖下实情而奏,那就交长史司备案,然后各自回去推行吧!”
“本王会让枢密院下令,让元县和静东驻军配合你们!”
方案通过,绝对是值得高兴的事,毕竟这是他们一两个月的心血。
为了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他们需要深入体察民情,还得冒着危险出城考察。
如果方案被驳回,重新返工无疑让人难受。
“多谢殿下!”
赵延洵微笑说道:“也祝你们计划顺利执行!”
“臣等定不负殿下厚望!”朱安才抢先答话道。
赵延洵点头道:“你们赶路辛苦,先下去歇着吧!”
两位知县再度向赵延洵行礼,随即小心退出了大殿。
虽然赵延洵表现得随和,但还是带给他们极大压力,直到退出大殿他们才松了口气。
大殿之内,赵延洵将两份计划书放到一边,然后拿起朱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着枢密院下令,元县静东驻军,应配合两地知县安排,开展春耕事宜!”
写好之后,赵延洵换来一名小太监,后者领了纸条就往枢密院赶去。
忙活完了这事儿,看到值守在外的霍安,赵延洵开口道:“霍安,北城这帮人今天都来了?”
霍安连忙来到偏厅内,答道:“禀王爷,全都到了!”
也不管那边是否结束,赵延洵当即道:“你去把陈瑞林叫过来!”
“遵命!”
事实上,长史司这边还真没结束。
这次举行的座谈会,除了最开始两位长史的一番话,接下来就是关于政策的宣讲。
任何事情都得落地,才有可行性。
比如如何报名为官吏,有那些职位可以报名,当差之后什么待遇这些都是要问清楚的。
正当众人问对之际,霍安再度出现在他们面前。
“陈瑞林,王爷召见你!”
房间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瑞林身上。
为何雍王要单独召见他?所有人心里都冒出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构建着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此刻,陈瑞林内心激动,但却面色平静走出了大殿。
走出长史司,穿过永安门,他被带到了谨身殿外。
抬头看向前方大殿,陈瑞林的心在颤抖,他知道这是重振家族的关键时刻。
经过通禀,只见霍安走出大殿,沉声道:“陈员外,王爷召你觐见!”
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更加冷静后,陈瑞林迈步走进了大殿。
被带到西偏厅内,陈瑞林低着头,根本不敢看向前方。
“草民陈瑞林,叩见殿下!”
看着跪在地上的陈瑞林,赵延洵徐徐道:“去年,你们陈家,与王府最为亲善,这些本王都记得!”
这话听得陈瑞林更为激动,很明显雍王单独召见是有好事,否则怎会提及去年的事。
“你陈家受的委屈,本王也记得!”
“多谢殿下挂念,草民感激涕零!”说这话时,陈瑞林还挤出了眼泪,他也是个老狐狸了。
“本王一向赏罚分明,你陈家有功,自然是该赏的!”
此刻,陈瑞林没有擅自答话,因为最关键的时候到了。
“城德缺个知县,你可能担当此任?”
这句话,犹如当头一棒,直接把陈瑞林打懵了。
知县,直接就给知县的位置?
陈瑞林知道自家会得好处,但没想到赵延洵一开口就是知县。
如今王府体系内,一方知县可谓“封疆大吏”,非有能力且亲近之人不可担任。
能力陈瑞林自认为是有的,何况城德县总共也没多少人,管理难度并不是很大。
可他并非赵延洵亲近之人,亦无王府高官举荐,如此官位
想到此处,陈瑞林猛然一惊,暗道这不等说雍王没拿自己当外人。
“殿下,臣只怕才疏学浅,且于王府毫无建树,难以担此重任!”这是陈瑞林在试探。
只听赵延洵道:“你陈家诗礼传家,说自己才疏学浅,岂非妄自菲薄?”
“本王说你能当,你就能当得此任!”
以赵延洵在王府的绝对权威,莫说陈瑞林这样的正常人,他就是推一条狗去担任知县,一样无人可以阻拦。
“臣叩谢殿下隆恩!”陈瑞林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照着地板磕了三个响头。
“好好干,让其他人都看看,你陈家当初的选择,是何等的正确!”
走出永安门,在陈瑞林耳中,仍回响着赵延洵的话。
“天佑我陈家啊!”陈瑞林心中叹道。
此刻座谈会已经结束,但所有人并未离开,而是等候在王府大门外。
当陈瑞林走出大门,所有人都围了上来,一个个都开始询问觐见的情况。
“陈兄,殿下何故召见你?”
“殿下可说了,对我等已既往不咎?”
人群七嘴八舌,但陈瑞林并未回答,而是迈步走除了十几步。
他这一言不发,可把众人急得不行。
直到陈翰祉发问,陈瑞林停下脚步,双手作揖淡定道:“殿下召见,授我城德知县之职!”
好家伙,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他们受的恩典,家族中能报名出任的,都是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