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147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47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天色暗沉,双方相隔几十米,根本看不清对方情况。
  只听赵延洵低声道:“把他们拿下,尽量抓活口!”
  “是!”
  于是赵延洵向对面喊话道:“我们是逃难的,你们是什么人?”
  谁知对面直接问道:“逃难的?逃难的晚上赶路?”
  能在这世道活下来的,没一个人脑袋简单,这个时候首先就是怀疑。
  偏偏对面有六个人,这更让巡逻的几人生起了防备之心,一个个把手放在了刀把上。
  赵延洵接着说道:“前面就是县城了,我们就向连夜赶到,不知兴远县城情况如何?”
  说这话时,赵延洵还在打马靠近,林大贵几人也都紧紧跟上。
  “站住……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对面语气森冷道。
  这时候林大贵忍不住呵斥道:“不是说了……我们是逃难的,你们到底是谁?”
  现场气氛随即紧张起来,赵延洵还在打马靠近。
  “站住!”对面众人纷纷拔刀。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赵延洵厉声发问,好似被逼急了一般。
  这时,赵延洵再度提醒道:“尽量抓活的!”
  这些人已经起了怀疑,绝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抓活口逼问消息就成了第一选择,后面如何处置依情况而定。


第348章 朱晋璋的抉择
  辽平府西北方是延泗县,此县地势相对平坦。
  因延泗县靠近大河,所以其境内水网较,在辽平府内属于膏腴之地。
  这样一处地方,是必须要被拿下的,而且优先级应该很靠前。
  如今明王朱晋璋,就在延泗县城外,这座城池已经向他敞开了大门。
  朱晋璋外表看起来三十模样,一双目光如炬的眼睛,平白给他增添了几分威严。
  此刻朱晋璋身着铠甲,正盯着从县城南门出来的人。
  此人亦是一身甲胄,入柜黄天衍出现在此,就能认出此人是他的结义兄弟张子明。
  眼看着张子明出来,朱晋璋脸上泛起了笑容。
  靠近之后,张子明跪在朱晋璋面前,参拜道:“参见明王殿下!”
  朱晋璋下了马,亲自上前将张子明扶起,脸上笑容灿烂道:“子明,五天拿下延泗县,你没让我失望!”
  张子明答道:“幸不辱命,实为侥幸!”
  朱晋璋背负双手,徐徐道:“你哪哪儿都好,就是太谦虚了,要是其他人立下你这功劳,早就在我耳朵边嗡嗡叫个不停了!”
  言罢,朱晋璋取下头盔,径直往城里走了去,这座城池迎来了他的新主人。
  城池之内排列着的,很难说是正经的军队,但这些人脸上所含煞气,却是很多正经军队所没有。
  这些多次经历过生死的军队,从相对的角度来看,绝对称得上是虎狼之师。
  可惜,他们遇到的对手更为虎狼。
  捋了捋络腮胡子,朱晋璋大踏步走进了城门,周遭士兵全部都下跪行礼。
  越是在乱世,越是要强调这些礼节,如此才能加固威严,才能把上下尊卑刻入人心,才能有效建立起秩序。
  他朱晋璋起家,靠的就是铁一般的手腕。
  朱晋璋身后,除了跟进来的张子明,还有其他一些军官,穿着比普通士兵要好许多,朱孝勇本人就在其中。
  为了更好控制军队,朱晋璋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自家族人,旁人他不大信得过。
  所以即便朱孝勇大败,朱晋璋也只是象征性的惩罚了他,随即就给了他将功折罪的机会。
  比如这次张子明带兵攻伐延泗县,就是以朱孝勇为副将,如今延泗县被拿下,自然也有朱孝勇一半功劳。
  众人进入城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败情形,好在丧尸已经被清空了。
  徐徐往城墙上走去,朱晋璋沉声道:“子明,如今延泗已被拿下,下一步该当如何?”
  张子明不假思索,答道:“殿下,我们该将白山县拿下!”
  “为何?”
  张子明解释道:“白石山地处辽平最南端,扼守辽平元阳之要道,而且还可勾连莱宣府,如此要地我们不占,要是被雍王府占据形势将对我们极为不利!”
  朱晋璋点了点头,目光却扫向了身后一士,说道:“吴卿却说,让我们暂停攻伐,以春耕为重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之臣,如今却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这位“吴卿”,名叫吴平轩,原是兴安县衙一小吏,也是第一批投效朱晋璋的人。
  此人在衙十几年,为人脑子灵光人情练达,便成了朱晋璋的第一幕僚。
  此刻被朱晋璋点到,吴平轩随即上前两步,面向张子明侃侃而谈道:“张将军,如今到了春季,若不适时开展春耕,明年咱们吃什么,考虑事情要长”
  没等吴平轩把话说完,便被张子明打断道:“雍王的势大,危机已是迫在眉睫,我们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若不尽早拿下白山雍军一旦北上,咱们就无险可守,必然会被困死!”
  对雍王府的实力,张子明有更清晰的认知,所以他一直主张先拿下白山县。
  可延泗县内水网密布,乃是防备丧尸和耕种的宝地,所以最终朱晋璋决定先取延泗。
  原本张子明以为,待拿下延泗县后,朱晋璋会直接对白山用兵,如今看来事情并未如他预料中发展。
  只听吴平轩冷笑道:“你别忘了,雍王府如今也在开展春耕,那有你说的那般危险!”
  张子明语气森冷道:“雍王府本就势大,他们自然可以从容春耕,可我们不行!”
  “他们势大,难道我们就是软柿子?”
  眼见二人要对喷起来,只听朱晋璋呵斥道:“好了,吵什么吵!”
  两人这才偃旗息鼓,此刻却是谁都不服谁。
  事实上,朱晋璋此刻也很纠结,以至于他也没能做出决定。
  春耕有多重要自不必说,但张子明所说的雍王府,确实也是心腹之患。
  于是朱晋璋转过身去,面向一众部下说道:“你们怎么看?”
  在场众将无一人开口,张子明看向了一旁的朱孝勇,希望他能出来说说两句话。
  朱孝勇是唯一正面和雍王府打过的,他来说明雍军的强大再合适不过。
  朱孝勇硬着头皮,开口道:“王爷雍军强大,若不拿下白山县,没等咱们饿死,雍军就把刀架咱脖子上了!”
  作为败军之将,在这个时候渲染雍军强大,朱孝勇无疑克服了极大压力。
  自己没饿死,雍军就刀架脖子了这句极具说服力。
  朱晋璋脸上阴晴不定,最终目光扫向张子明道:“两千军马,半个月时间,能不能拿下白山县?”
  仔细思量之后,张子明咬牙道:“能!”
  “好”
  朱晋璋走到城墙边,随即转身看向身后众人,沉声道:“立刻召集兵卒,三日之后开赴白山!”
  两千兵马,已是朱晋璋能调动的全部兵力,毕竟各地还要留守兵马。
  严格来讲,朱晋璋手下的两千多兵马,对比其下辖的三万人口,军民比例已经非常之高。
  毕竟雍王府下辖人口近八万,兵马加起来也才不到四千。
  所以朱晋璋不但兵力比不过,在生产力上一样极大落后于赵延洵。
  只听朱晋璋道:“这次,本王亲征!”
  几乎全部兵力拉出去打仗,朱晋璋得亲自领兵才放心,毕竟这关乎到己方势力的存活。
  “此次出征事关重大,所有人务必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在十五日内将白山县拿下!”
  “谁若是贻误军机,亦或者懈怠拖沓,本王必当严惩!”
  一番话说得是杀气腾腾,在场众人尽皆凛然,纷纷躬身应是。


第349章 辽平府
  骑在马上,朱晋璋一行飞速南下,他是要返回辽平府城。
  如今这座府城,才是他的大本营,多数百姓也被他迁移到了此处。
  随着地盘的扩大,治理难度也陡然上升。
  除了人才的缺乏,还有丧尸的阻隔,以及要喂饱两万张嘴,而最后一条也是让他压力最大的。
  春耕的赵延洵,朱晋璋是再明白不过,可他还是被张子明说服了。
  但他已经打定主意,在取了白山县后,今年将不再对外开拓,而是认真经营自己的地盘。
  事实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有,比如有人就提议说,让朱晋璋直接向赵延洵投降。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归于朝廷体制,从一方“割据”势力转变为朝廷命官。
  造反的代价巨大,且前路崎岖,有人跳出来闹“招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对此,朱晋璋也没当场制止,而是让手下人各议方略,各抒己见。
  最终,事情再半月后尘埃落定,所有提出归降招安的人,全部被朱晋璋砍了脑袋。
  归降朝廷势力,朱晋璋从始至终都没想过。
  毕竟他不但杀了朝廷官员,而且还杀了兴远王一大家,乃是十恶不赦之罪。
  其他人投降或许会有优待,但他投降必是死路一条。
  即便自己能免罪,朱晋璋也不会考虑投降。
  大丈夫不为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如今这乱世,对朱晋璋来说正是干一番事业的好机会。
  而这雍王,就是他崛起之路上,第一块垫脚石……想到此处,朱晋璋表情越发坚定。
  除朱孝勇带领两百军马留守延泗县,其他人都被朱晋璋带回辽平,包括张子明本人。
  从延泗到辽平府城,他们只用了半天时间就赶到,所有人都各领了任务去忙碌。
  只有张子明和他手下从吴家堡带来的老兄弟,此刻完全空闲下来,朱晋璋没给他们额外安排任务。
  “大哥,王爷还真够意思,直接给咱放了假!”
  “一连七八天没碰过女人了,咱们去老地方找找乐子?”
  “这感情好……”
  听着手下人的议论,张子明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在场众人的议论声才逐渐消失。
  “你们一个个的,别只顾着享乐,你们要为自己长远考虑,否则永远别想出头!”张子明冷声道。
  这话是说给手下人听,更是说给张子明自己听。
  张子明能力出众,如今更是拿下了延泗县,但他在朱晋璋心里的地位,却比不过一个朱孝勇。
  否则同样的话,为啥他说几遍都不行,朱孝勇开口后这事就尘埃落定。
  归根结底来说,他张子明还是个外人,比不过别人起家时的班底。
  如何才能在明王体系中获得地位?仅靠他张子明一个人肯定不行,他得形成自己的基本盘。
  谁是他的基本盘?自然是他从吴家堡带来的这批兄弟。
  只要这些人处于明军关键位置,那他张子明的话自然分量十足。
  “弟兄们,难道你们就甘心,每次拼杀都冲在最前面的?难道你们就不想有更高地位?”
  “咱们都跟着造反了,难道你们不想干一番事业?”
  “成天想着找女人,得过且过,现在是享福的时候?”
  这是辽平后,张子明对部下第一次说重话。
  不得不说,他这番话起了一定作用,此刻他手下这些人,个个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咱们已经死了几个兄弟了,难道你们想做下一个?”
  在这末世,每个人都在拼命求活,自然没有人愿意去死,更不愿当炮灰一样去死。
  只听有人说道:“大哥,你就说咱们怎么做吧?”
  看着手下兄弟翘首以盼的目光,张子明感受到了久违的热血,今天这番话手下人算是听进去了。
  “我说再多都是白扯,要你们自己脚踏实地去做,多想着如何立功受赏,别只顾眼前享乐!”
  …………
  辽平府衙,如今已被改成了朱晋璋的府邸。
  虽然兴远王府住着更舒服,但那地方过于偏远,不利于朱晋璋掌控局面。
  在带兵返回城内后,朱晋璋就直接和亲卫回了府,所有差事他都已经安排好,只等下面人落实即可。
  虽然没有像雍王府那样完备的文官体系,但在朱晋璋的铁腕统治下,底下人办事效率依然很高。
  如此他只需等待三天后,便可领大军直接南下。
  朱府之内,朱晋璋坐在后院,手里拿着一份地图。
  地图之上,雍王府的地盘被标了出来,比朱晋璋打了很大一块儿。
  根据探子传回的消息,雍王府如今兵强马壮,百姓众多,粮食足备,这是极为强大的敌人。
  朱晋璋眉头紧锁,他把目光扫向了地图其他地方,再度考虑起自己的后路。
  事实上,先把延泗打下来,除了延泗水网密布适合防守和耕种外,这里更是逃跑的好地方。
  延泗县紧邻大河,一但兵败他便可乘船逃离,到时候天高地阔任他去得。
  当然了,这是万不得已的选择,也是朱晋璋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正当朱晋璋思索之间,其妻马氏带着两名侍女走了过来,侍女手里端着两个托盘。
  “老爷,该吃东西了!”马氏声音柔和。
  看着自己发妻,朱晋璋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多谢夫人了!”
  但看见侍女放下的托盘,朱晋璋不由皱眉道:“今天怎的有肉?今天可是单数!”
  “怎么,你怀疑我私自挪用了米肉,坏了你明王的规矩?”
  马氏坐上了一旁的墩子,脸却侧向了另一边,看起来是有些生气了。
  朱晋璋胸有怒意,但却也没发作,两人就这样僵在原地。
  “跟我一个女人耍威风,你明王就这点儿本事?”
  “这些肉是前两天没舍得吃,知道你要回来从井里取出来的,没有挖你朱王爷的墙角……”
  “你要还是觉得我做得不对,那我给你写个谢罪的折子?”
  听到这里,朱晋璋已露出了丝丝笑意,连忙起身道:“夫人……你一片心意,是为夫错怪你了!”
  马氏随即转过身来,板起脸道:“两个儿子被你扔出去,这么久……啥时候让他们回家一趟!”
  好家伙,这又是一个难题,朱晋璋艰难解释道:“他们在外历练,这个时候回来做什么?”


第350章 兴远县
  太安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七,兴远县。
  县城南边一处小院内,赵延洵推开房门,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
  这处院子,便是林全手下密探的驻地,如今被赵延洵当了歇脚的地方。
  这次入城,赵延洵只带了林大贵几人,他俩是趁着夜色翻越城墙,偷偷潜入此处的。
  进入兴远县城,赵延洵打探的第一件事,就是朱晋璋的行踪。
  然后他得到了令人失望的答案,朱晋璋根本不在兴远,这让他的斩首行动无法推进。
  朱晋璋正在攻伐延泗县,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敌人的地盘越大威胁也就越大。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这让赵延洵立马警觉起来。
  随即,只见院中走出一名汉子,来到门口往外瞄了一眼,然后才把门缓缓打开。
  门外走进一男子,此人正是兴远密探之一,他们一共有三人相互照应。
  “什么事?”
  来人答道:“逆贼要对白山县用兵,如今正在城内调拨粮草,集结军队!”
  开门那汉子随即转向赵延洵这边,便见赵延洵已经走出门外。
  “朱晋璋在何处?”
  “回禀王爷,已经返回了辽平,两天之后,他将领兵攻伐白山县!”
  点了点头,赵延洵挥手让这二人退下,然后返回了房间。
  两天后朱晋璋攻打白山县,意味着明天他就可能动身前往,看来自己该在其必经之地等着……赵延洵如此思量道。
  从辽平府到白山县的官道,就是朱晋璋的必经之地,所以只需在沿途等待即可。
  吃了早饭,赵延洵就带着林大贵离开了院子,两人游走在街道上,准备循着机会出城。
  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