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171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71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你说得这般干脆,想必也是不愿遭罪,现在你就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说一遍!”
  看样子也确实是不想遭罪,严丙就将自己作案过程全部讲了一遍。
  王鹤显本以为,严丙只是煮了老鼠给大家吃,但他真没想到严丙能可恶到,把捡到的老鼠尸体丢进锅里。
  当然了,在把死老鼠丢进锅里之前,严丙将其精细处理了一番。
  “恶贼,恶贼!”王鹤显破口大骂。


第404章 礼尚往来
  五月十一,日头高升。
  赵延洵来到了天马堡,这里已经驻扎了大批军队。
  除去负责粮食押运,以及各种后勤工作的兵力,可以直接用于作战的兵力,足足达到了两千之众。
  这两千来人的士兵,从各地往天马堡调动时,也把沿途遇到的丧尸清了一遍,进一步降低了元阳府内的丧尸密度。
  随着士兵进驻,全部摆进天马堡肯定不现实,所以赵延洵将军队分做三路,分别摆在了天马堡以北三个方向。
  而天马堡,则作为大批粮草的中转站,所有军粮全都存放于此,并有此处向前线供应。
  三路大军,分别由方胜汪成这两位千户,以及高正安这位副千户统帅。
  他们三路之中,最为前出的方胜所部,距离天马堡也不过二十里。
  此刻,秦昊和库管所官员陪同下,赵延洵走进了天马堡的大门。
  而在后方,则是陈玉和带着的百多名侍卫,他们没有跟着一道进入堡内,因为一会儿赵延洵还要去前线。
  再说堡内,经过几个月的改建,天马堡的废墟已被完全清除,内部情形焕然一新。
  眼见赵延洵进来,内部守卫的士兵大声参拜:“参见王爷!”
  “都起来!”
  士兵们起身后,都用崇敬的目光看着赵延洵,眼中的狂热抑制不住。
  站在天马堡南门北望,映入眼帘的是两排房子。
  房子搭建显得粗犷,建材是直径十几公分的原木,通过简单的榫卯结构搭建。
  而这些房子,底下都打了桩子,将其抬高了了一米左右,显然是为了防潮。
  毫无疑问,前方的六座大房子,就是被改建出的粮库。
  迈步向前,赵延洵来到了一处粮库外,台阶上下有四名士兵把手。
  “参见王爷!”
  摆了摆手,示意这四人起身后,赵延洵平静道:“把门打开!”
  门自然而然就开了,赵延洵迈步走上台阶,看清了里面的情形。
  粮库里面,全都是麻袋装的粮食,一袋一袋叠放得极为整齐。
  用麻袋装,对粮食进行调拨更方便,而且麻袋也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赵延洵进入粮库,秦昊和库管所的官员也跟了进来。
  “每日出入粮食,都有详细记录?”
  站在赵延洵身后,张扬小心答话道:“回禀殿下,全都有详细记录,且每日晚间都有情况汇总!”
  半个月前,张扬还是元阳某仓库的小吏。
  天马堡粮库建成后,库管所面向下属官吏简拔仓库大使,自荐报名者有好几十号人。
  张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本人能力足够,他的上司陈翰祉也帮了不少忙。
  陈家是元阳旧权贵的门面,说起话来自然有些分量,推张扬一把自然不成问题。
  走到粮食近前,赵延洵拍打了两下,而后说道:“库管所和典簿所,这两个衙门管着钱粮,做事一定要细心,别把自己害了!”
  “殿下教诲,臣当铭刻于心!”张扬勾着腰答话。
  他当然要铭记于心,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是可能把命搭进去的。
  继续查看,赵延洵才发现,看似简单的粮库,内里也是暗藏玄机。
  比如里面做了放火处理,外面看是木头墙,里面全都糊上了泥巴,形成了四面泥墙。
  “顶上也有泥?”赵延洵问道。
  秦昊连忙答道:“回王爷,屋顶做了两遍防水,中间夹着泥土隔绝!”
  点了点头,这个设计确实不错。
  “粮库的守卫,你是如何安排的?”赵延洵接着问道。
  “回禀王爷,每间粮库都定了专人守备,日夜不离……”
  “除了专职守备粮库的士兵,任何人不得靠近粮库三丈之内!”
  “平日粮食出入,也是专职士兵负责搬运……”
  秦昊侃侃而谈,从守备到放火,再到天马堡内的战备值班,趁这机会他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赵延洵点头道:“这番安排,极为妥当,如此本王也可放心了!”
  粮库里转了一圈,赵延洵指着远处靠墙的联排房屋,问道:“那是军营?”
  “王爷明鉴,正是军营,挨着墙住,有事可以更快返回战位!”
  随即赵延洵接着参观,天马堡被改建一新,确实有很多亮眼之处。
  而就在此时,一匹飞马来到了堡门外,被守备堡门的小旗官拦了下来。
  “我是静东县信使,有急递呈送王爷!”
  查看了腰牌,当值的小旗官将装有信件的竹筒接过,然后往堡内赶了去。
  此时,赵延洵已绕着天马堡走了一圈,正好在离南门不远处。
  快步上前,在距赵延洵两丈远的位置,手拿信件的小旗官跪在地上,双手托起竹筒道:“启禀王爷,静东发来的急递!”
  静东发来的急递?如今静东正闹瘟疫,里面的消息想必和疫情有关。
  这时,秦昊已经主动上前,从部下手中接过了信件,小心翼翼递到了赵延洵年前。
  打开竹筒,从里面抽出信函,赵延洵扔掉竹筒查看起来。
  这封信,是由王鹤显亲笔所写,里面详细讲述了疫情的缘由。
  赵延洵根本没想到,这次疫情是人为导致。
  在大战还没开始,朱晋璋就给他上了一课,给他造成了一定损失。
  朱晋璋啊朱晋璋,可真有你的,这等恶毒的法子都能想出……赵延洵心中暗骂。
  自己射了他一箭,他反过来就“投毒”,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何处有纸笔?”
  “臣这就去取!”张扬连忙答话。
  赵延洵直接说道:“带我过去!”
  于是张扬依言而行,带着赵延洵一路来到一处小房间,可以理解为张扬的办公之处。
  取来纸笔,赵延洵在上面书写起来,确实给长史司和枢密院写的。
  内容很简单,就是要从各个方面,严防北面的奸细搞破坏,其中着重强调了粮食安全和水源安全,并强调各地务必落实好宵禁隔空制度。
  信件写好,赵延洵把信和静东的急件一同封装,并命人直接送往元阳。
  接下来,赵延洵接见了静东的信使,并让其传达自己对静东的指示。
  一方面,要尽最大可能把得病百姓治好,另一方面仔细拷问被抓奸细,想尽办法让其供出同党来。


第405章 定略
  在天马堡短暂停歇,赵延洵带着侍卫们,继续往北边赶了去。
  更多的马匹,都配给了南下的侍卫们,所以除了赵延洵少数几人,其余侍卫们都是步行。
  事实上,赵延洵之所以立主北伐,除了想要朱晋璋治下人口,也对其占据的两三千匹骏马眼馋。
  他想组建专门的骑兵,却苦于没有足够多的马匹,以至于现有的马匹,只能用来用作传递消息。
  唯一备马的,也只有侍卫司一个百户所,被他派往南边收复失地去了。
  往北前行十二三里,赵延洵来到了一处拗口,这里是东西两条山脉的交汇点,也是元阳北上辽平的必经之地。
  此处,已经搭建起了简易的营寨。
  真的就是简易的营寨,周围是一圈拒马当做隔离带,里面直接驻扎的士兵,只搭建了简易的帐篷。
  这样简易的营寨,一方面可以防备丧尸突袭,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收取,快速转移。
  当然了,这种营寨的坏处,是难以防备强敌进攻。
  可问题是,现在除了没脑子的丧尸,还存在让王府军畏惧的强敌吗?
  当赵延洵带着侍卫们出现,得到消息的高正安,已经快步迎了出来,在他身后是六名百户。
  他统管的这支军队,来自于兵马司各部,人数有六百多人。
  虽然都是普通士卒,但这些脱产训练,且装备精良的士兵,绝对算是一般意义上的精锐。
  更何况,他们心中有信仰,这更带给了他们无尽力量。
  “参见王爷!”
  看着面前的高正安,赵延洵平静道:“前方敌情如何?”
  “回禀王爷,中午汇总的消息,三十里内暂未发现敌军踪迹!”
  现阶段,赵延洵一方获取军情的渠道有两个,一是接收潜伏的探子传递的军情,二是由派出去的斥候打探消息。
  只听高正安接着说道:“敌军主力,现正驻扎在白山县!”
  虽然朱晋璋被刺杀,但他还是咬着牙,强行把白山县收复了。
  他这是为了抵御赵延洵的进逼,不得不走的一步险棋,不然他的辽平府就门户大开了。
  但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他的战略严重阻碍了他的春耕,到了秋季必然出现粮食短缺。
  这种短缺,是指即便吃草根啃树皮,也无法维持的短缺。
  可以说,虽然还未开打,朱晋璋已经被逼上了绝路,这也体现出两方势力的整体差距。
  这次两方对战,朱晋璋是绝不能输的,输了就是覆灭的下场。
  “白山县,和最前面的方胜,只有不到四十里,骑兵只要小半个时辰就能杀到!”赵延洵淡然道。
  “王爷放心,卑职等会严加防备,绝不让贼军偷袭!”
  野战骑兵有优势,但如果拿来攻坚,无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真这样赵延洵做梦都要笑醒。
  “等会儿随我去前线看看!”赵延洵平静道。
  “是!”
  接下来,赵延洵绕着高正安的“营盘”转了一圈,检查一遍没有发现疏漏之处。
  这次对高正安来说是翻身的机会,他自然要投出所有精力和热情,以求在此番作战中立下功勋,扭转自身不利局面。
  越过了高正安所部,赵延洵带队继续北上巡查,最终到了最前线的营盘中。
  如今的最前线,是由方胜携六个百户所驻扎。
  一共三个营盘,从南到北排列,两两之间相聚不过三五里,这也是为了相互照应。
  站在一处山丘上,这里视野相对开阔,赵延洵把三位千户级军官召集了过来。
  “探子回报,对面集中在白山县的军队,有一千五百之数……你们觉得,这一仗该怎么打?”赵延洵背对着部下问道。
  这个时候发言要慎重,所以三位千户都没急着答话。
  最终还是汪成先开口道:“王爷,对方虽是骑兵,但都是些半吊子,既没有强弓硬弩,也没有足够的甲胄兵器,只要行军求稳,我军不怕他们冲击!”
  这一点,崔兴安之前的战斗给出了证明。
  他们的步兵是精锐步兵,对方的骑兵是骑着马的步兵。
  “所以呢?”赵延洵回过头来。
  勾着腰,汪成接着说道:“所以臣以为,咱们大军可以直接开赴白山,逼他们决战!”
  “若是他们出城接战,咱们直接与他硬拼杀就是……”
  “若他们只是袭扰,我军就继续开赴白山,围住贤白山县断了他们的粮,他们还是得跟咱们决战!”
  这种打法,其实算的不得高明,完全是以力破巧,前提是他们的力要足够大。
  “你确定,野战时能挡住敌军?”赵延洵又问道。
  思索再三后,汪成答道:“王爷,我军全部都配发了竹甲,有长矛大盾,还有弓箭……”
  “即便是贼军全军出击,臣也能挡住他们两三次冲击,足够等待援兵到来!”
  赵延洵目光扫向余下两人,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只听方胜答道:“回王爷,臣以为汪千户所言有理,敌军骑兵虽来去自如,但白山县却跑不了,我们可以直接向其开拔!”
  “只要我们前后照应着,敌军来少了是送死,来多了还是送死!”
  听着这一个个自信的话,按道理说赵延洵该高兴,此时他的心里却担忧起来。
  自信是好事,自满自傲就就危险了。
  “听你们说起来,对面那一千多兵马,跟废材蠢猪没啥区别……”
  听到这话,三位千户都笑了起来,他们确实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对麾下士兵有绝对信心。
  但下一刻,只听赵延洵声音变冷说道:“但即便他们是猪,那也是一千多头骑着马的猪,乱窜起来三天三夜也杀不完……”
  “何况,他们还有武器,还有殊死一战的决心……轻视他们,你们是拿自己和部下的性命犯险!”
  被赵延洵这番训斥,在场三人都老实低下了头,
  “臣知罪!”
  “臣也知罪!”
  经过一番敲打,赵延洵接着问道:“如你们这般打法,一但距离太远,围城时间太长,粮食供应却是难事!”
  一直没开口的高正安答道:“王爷,没人带上三天粮食,每三天运送一次,全军三天的粮食,不需要太多人运送,只需派一支精兵即可!”
  “如何抽调这支精兵?”
  这个问题,在场三人都没有答话,谁都不想从自己手下抽人。
  赵延洵笑了笑,这事儿还得自己独断才行。


第406章 战鼓擂
  最终,赵延洵决定让陈玉和负责转运粮食。
  陈玉和手下的侍卫足够精锐,他们运送粮食安全有保障,即便敌军强攻也能抵挡。
  况且,运粮的侍卫也能用去作战,可谓是两不耽搁。
  对这一结果,陈玉和其实不太情愿,他更愿成为攻坚的利器,可惜赵延洵不给他这个机会。
  但一想到留守元阳的徐宇,陈玉和心里就松快了不少。
  如今的元阳,只有四百新兵负责守城,另殿前卫负责王府安危。
  而徐宇和部下侍卫们,则负责处置元阳各县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主要是镇压大批丧尸聚集。
  下午议定了作战方略,赵延洵又让三位千户细化方案,最主要的是可执行方案。
  往白山县进兵,具体如何进兵,遭遇尸群如何应对,遭遇敌军又如何应对,互相之间如何引为援……这些都需要细细论证。
  若无周全计划就去白山县浪,领盒饭的几率可不是一般的大。
  作战计划制定完善后,当天晚上便对三军进行传达,因为第二天就要执行计划。
  太安二十年五月十二,天空飘来大片云朵,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
  玄学一点儿来说,这绝对算不上是好征兆,但客观来讲这却是一件好事,没人喜欢顶着大太阳行军。
  除此之外,春耕之后的地里,也需要一场雨水来浇灌。
  虽然天气阴郁,但定好的作战计划还是得执行。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声,在最前线的营地响起,传达的是集合的信号。
  士兵们早就在军官的指挥下起身,此刻只有动作稍慢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把手上的馒头啃完。
  粮食绝不能浪费,而且要吃饱了才有力气作战,余下的士兵便胡乱将馒头塞进了嘴里。
  从战鼓响起,到最终集合完毕,只用了三分半钟。
  站在简易搭建的“点兵台”上,赵延洵扫视着下方士兵,下方士兵也满脸崇敬的看着他。
  此刻赵延洵身着铠甲,腰挎佩刀,
  方胜一路小跑过来,在点兵台前参拜道:“启禀王爷,全军集结完毕,请王爷训示!”
  微微摆手示意方胜退下,看着眼前集结的七百余名士兵,赵延洵朗声道:“将士们……刚才本王在想,这个时候搞集合,要是贼军骑兵杀过来该怎么办?”
  “现在看到你们军容严整,本王的心一下就落进了肚子里,那些贼军真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