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宫不是薄情之人,给你们每个人留了银子,算是给你们个傍身的依靠,往后如何过活……你们就得靠自己了!”
丧尸爆发后,粮食成了硬通货,金银的价值迅速贬值。
好在南方数郡未被丧尸肆虐,经济体系没有完全崩溃,金银的价值才缓慢回升过来。
虽然已比不得原先价值,但一两银子换个百十斤粮食,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但在丧尸爆发之前,一两银子可以买近两千斤粮。
当端妃把话说完,只见灵素指挥几名宫女,拿着大批小包裹从殿内走出。
“拿着吧,娘娘赏你们的银子!”
这些包裹之中,是端妃这些年攒下的银子,在丧尸爆发后她想办法兑成了现银。
每个宫女太监,差不多都能领到百两,侍奉端妃时日长的会多得一些。
手里捧着沉甸甸的银子,众人心里安稳了些,哭泣声也慢慢消失。
只见端妃从椅子上起身,回头望了一眼咸福宫的匾额,叹息道:“该走了!”
言罢,端妃不再过多停留,在灵素等宫人簇拥下,直接往宫门方向走了去。
“娘娘……”
“娘娘……”
被撇下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又都哭嚎起来。
但他们哭嚎亦是无用,这场分别是注定了的。
都到宫门外,看着追出来的宫女太监们,端妃严厉呵斥道:“都回去!”
她的“凶威”尤在,众人被他呵斥之后,没一个人再跨出一步。
宫门外,一顶轿子等候在原地,外面还有二十几名太监,他们负责给端妃搬行李。
就在这时,只见宫道一头,先皇后李氏带着几名嫔妃出现。
一边往端妃这里走着,只听李氏说道:“你们都放心,有本宫护持着,你们后面日子不会难过!”
“是啊,有娘娘护持着,咱们可安心得很!”
“不像有些人,往日有先帝宠爱着,不把咱们姐妹放在眼里,如今先帝大行,她就是拔了冠的公鸡,蔫儿了!”
“哼,这样的人,罪有应得!”
几名嫔妃话里夹枪带棒,直接是冲着端妃说的。
灵素等人极为担忧看着端妃,生怕这个时候起了冲突,自家娘娘受理了委屈。
正如这几位嫔妃所说,如今先帝已经不在,没人再给端妃当靠山了。
面对这些嫔妃的羞辱,端妃心里怒火中烧,但她还是忍了下来。
她的儿子还在,她的未来还有希望,所以她犯不着和这些人一般见识。
想通了这一点,端妃也不多言,自顾自钻进了轿子里。
被狗咬了,她没必要咬回去。
“哟呵,真是没脸皮见人了,这么快就找地方钻进去了!”
“娘娘,我要是她呀,早就拿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儿子都死绝了……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思!”
不得不说,最后这一句说得够狠,刺到了端妃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她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别人拿她儿子咒骂。
钻紧了拳头,端妃语气森然道:“你们几个贱人,不会有好下场!”
“哈哈哈,娘娘……你听她说的话!”
几个嫔妃笑得前仰后合,端妃的威胁在她们听来确实很可笑。
“你还威胁我们?你还以为这是从前?”
端妃不想继续纠缠,直接下令起轿。
这些人都是李氏牵来的疯狗,她着实没必要继续纠缠,即使逞口舌之利,胜了也没什么意义。
在一片奚落声中,端妃一行人离开,看起来格外狼狈。
“娘娘,我们骂得可还行?”
从始至终,李氏都只说了一句话,没有正面和端妃起冲突。
看着这个多年对手,被自己手下的人奚落,最终落荒而逃,李氏心里别说有多痛快了。
但这只是开始,这些年她在端妃这里受了不少气,往后她会一笔一笔讨回来。
另一头的轿子里,端妃同意忍着怒火。
他发誓,若自己有重返皇宫那一天,必定叫今日这些人后悔来到这世上。
半天没听到轿子里有动静,灵素在外极为担忧道:“娘娘……您没事儿吧?”
“灵素,把刚才那些人都记住,今天这耻辱的一天,我们绝不能忘!”
灵素不知道赵延洵还活着,所以她无法理解端妃的心思,记住人家又能如何呢?
“是!”
虽然嘴上答应了,但灵素觉得到长守斋后,自己应该多劝劝端妃。
此刻的轿子里,端妃心里只念着一句话。
“我儿兵强马壮,结果还未可知!”
第478章 风暴来临
当端妃的轿子被抬出皇宫,曹嘉盛之妻子曹刘氏等候在宫门外。
“娘娘,伯爷夫人在前面!”
“落轿!”
这里地势比较宽阔,周围基本没什么人,在这里说话很安全。
轿子落下,端妃已从轿子里走出,徐徐向曹刘氏走去。
灵素想要跟上去伺候,却被端妃拒绝了。
“娘娘!”
曹刘氏正要行礼,却被端妃止住了,只听她道:“这些年,你们也受苦了!”
道一声“辛苦”,这话是端妃头一次说,以至于让曹刘氏愣在了原地。
随即曹刘氏答道:“娘娘……没什么辛苦的,咱们都是一家人!”
端妃点了点头,徐徐道:“有什么话就赶紧说吧,宫里宫外不知多少人盯着我!”
“娘娘,刘德回来了!”
一听这话,端妃心情激动起来。
随即问道:“我儿情况如何?”
曹刘氏答道:“刘德说,殿下过得很好,而且即将收复陇右!”
事实上,刘德离开的时候,赵延洵刚决定开始用兵。
但刘德对赵延洵有绝对信心,所以直接说赵延洵将收复陇右。
端妃脸上顿时挂起笑容,方才心头之阴霾一扫而空。
她有如此争气的儿子,又如何能不高兴。
“看到了吧,我们没有输,现在或许日子难熬些,但日后……终有扬眉吐气那天!”
看着端妃干劲儿十足的样子,曹刘氏很佩服这位小姑子,这位是真能折腾啊。
对此曹刘氏毫无办法,她其实只想过安生日子,一点儿也不想再折腾。
但正如曹嘉盛所说,他们与端妃高度捆绑,不是说退就能退的。
“娘娘,刘德还带了些书信给您!”
言罢,曹刘氏从怀中拿出了小布包,这玩意儿不占地方很隐蔽。
一听有儿子来信,端妃更是两眼放光。
将布包结果,端妃连连道:“好……好!”
“嘉盛让我嘱咐娘娘,娘娘去了长守斋,一定要保重!”
这是兄长对姊妹的关心,让端妃心头一暖。
“我明白,你们也要保重!”
眼见曹刘氏欲言又止,端妃不由问道:“还有什么事?”
“娘娘,臣妾不明白……”
“什么不明白?”
“臣妾不明白的是,娘娘为何要去长守斋!”
此刻话已经说开了,曹刘氏紧接着说道:“皇上能继位,娘娘出了不少力,即便不尊娘娘为太皇太后,也该让娘娘在宫中颐养天年!”
“只要娘娘开口,请皇上优待,皇上定然会同意!”
听到这些话,端妃不为所动。
随即,端妃露出一缕笑容,说道:“你呀,看不清朝中局势,就不要来教我做事了!”
“你回去告诉兄长,让他准备好过苦日子!”
端妃说得很笼统,曹刘氏依然想不明白。
“娘娘,臣妾还是不明白!”曹刘氏答得很干脆。
只听端妃叹息道:“朝中局势,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哪怕皇帝也不是全知!”
十多年的夺嫡之争,让端妃积累了丰厚的政斗经验。
她可以预见,在太安帝崩逝之后,朝堂上必然会起斗争,胜利者要清算失败者。
谁是失败者,这个其实也很难说清楚,毕竟眼下形势还不明朗。
但有一点可以明白,端妃一系的官员故旧,都可以划归失败者一方。
和太子党斗了十多年,端妃虽构建起了自己的势力,但也招来了更多仇敌。
如今老皇帝死了,新君根本不可能压得住这些人,清算端妃一系的人几乎是必然。
所以对端妃来说,待在皇宫等于树个靶子,给人家攻击的目标。
这一点,太安帝也看到了,所以才对端妃如此安排,对宠妃的回护之情可见一斑。
离开皇宫出家,等于把端妃流放了,反对她的人便不好再咄咄逼人,毕竟还有其他事值得他们争斗。
事实上,清算端妃一系的人,还算不得朝堂上的大事。
朝廷国策,阁臣权威,部堂任免之事,这些才是争斗最激烈的。
两人一阵无言,最终还是端妃打破沉默,说道:“从今往后,必然会有人监视于我,你们不要来找我,有事我会派人过来!”
“有件事还得叫娘娘知晓,殿下派回的那些人,已经安排了十个人入宿陵卫,以保娘娘周全!”这事儿曹刘氏差点儿忘了。
每座皇陵都有卫兵,赵永铖的也不例外,规模在三百人左右。
端妃神色一变,问道:“做得可隐蔽?”
“娘娘放心,我们并未出手,是他们自己应征筛选而入!”
这样端妃才安心了,有信任的人专门护卫,她的安全更上一层楼。
“好了,我该赶路了,你回去吧!”
“是!”
…………
端妃猜的没错,朝廷上确实有风暴即将来临。
而这风暴的由头,只是一份知县上的奏本。
奏本里的内容很简单,请求朝廷减免赋税。
按道理说,这样的小事,不会呈送到赵维隆面前。
可偏偏现在出现了,而且主要大臣对此有分歧,这里面就有文章了。
乾安宫内,赵维隆坐在御案后,看着下方的十几名大臣。
前面的三位阁臣,眼观鼻鼻观心站着。
就在这时,只听一名官员开口:“皇上,臣以为……应当同意长坪知县所请,减免其治下百姓赋税,天干地旱百姓苦啊!”
开口说话这人,乃是礼部侍郎罗文启。
可他才把话说完,兵部侍郎王存璋就站了出来,严厉斥责罗文启道:“罗大人,长坪的百姓苦,其他地方的百姓就不苦?难道朝廷都得减免税赋?”
眼见罗文启要反驳,王存璋接着指责道:“真要如此,朝廷还要不要运转?前方将士的粮饷又该如何供应?难道你罗大人去前线抵挡怪物?”
罗文启被怼得无话可说,只见工部尚书杨文林走出班列,躬身道:“皇上,百姓存活不易,还请皇上施以爱民之心,与民生息!”
随即有人反驳道:“皇上,如今非常时期,切不可以小仁害大局!”
接下来,官员们发言的越来越多,以至于最后直接吵了起来,大殿内变得嘈杂无比。
“肃静,肃静!”
大太监陈长河的呵斥声,让殿内逐渐安全下来。
大臣们喧闹朝堂,如此失礼让赵维隆很冒火。
但他还是得忍着,脸上看不出半点儿愠色。
“几位阁老,你们觉得该当如何?”
三人都不说话,更是让赵维隆生气。
于是赵维隆只能点名道;“王阁老,你怎么看?”
“皇上,臣以为……兵部王侍郎说说有理,如今非常时期,还得以国事为重!”
一般来讲,王庭鹤对一些事不会明确表态。
一但这种事发生,就说明斗争已到了白热化阶段,他必须要站出来发言,当一面集结追随者的旗帜。
王庭鹤才答完,没等赵维隆接着点名,只听谢孝方开口道:“王阁老,这些年来朝廷多有重税,百姓已经苦不堪言,若是把人逼反了又当如何?”
见此情形,赵维隆心中暗道:“南北之争,看来是不可避免了!”
北方沦陷,北方系官员主战,而南方系对战争兴趣不大。
南方系的官绅,要么想着劝朝廷迁都,要么就盘算着划江而治,求减免税赋已是最低级的把戏。
此刻,赵维隆很犯愁。
第479章 设卫之想
元阳城南,此刻一片喊杀声响。
枢密院招募的新兵,一部分在南城校场训练,所以这里天天都很热闹。
举着长枪,胡小林不断往前突刺。
相比于其他人,胡小林的枪杆很稳,他刺出的准头也很好。
太阳高照,在连日来的训练中,多数人被晒得皮肤黝黑,但他们也比原先更强了。
校场西北角的瞭望塔下,此刻出现了十几号人,其中有枢密院的官员,以及负责训练士兵们的百户。
当然了,他们这些人围了个半圆,将身着团龙袍的赵延洵簇拥在中央。
今日,赵延洵是专门来视察军队训练的。
关和泰瞭望塔楼梯前,勾着腰说道:“殿下,望塔之上,观看更佳!”
“嗯!”
应了一声,赵延洵提起袍服下摆,迈着木制台阶往上走了去。
瞭望台是木头搭建,高大约有两丈,楼梯是绕着台子修的。
瞭望塔上地方不大,长有两米宽有一米,所以只有陈安明和关和泰陪着上去。
只听陈安明一旁解释道:“殿下,这里只有一千多人训练,另外一千多人已在城外练习军阵!”
赵延洵随即问道:“兵器,甲胄都配发到了?”
关和泰答道:“殿下放心,已经配发完毕,正在熟练掌握中!”
看着眼前情形,赵延洵徐徐道:“军阵演练,这样干练可不行!”
“请殿下赐教!”陈关二人躬身道。
“想必你们也知道,元阳府境内,经过一年多的清理,怪物数量已经减少了许多!”
事实上,赵延洵说出这句话时,陈关二人就猜出了他的意图。
“这些新兵,已经训练了一个多月,基本的军阵合击之术已经学会,可以让他们去城外,实打实和怪物交手!”
“十个人打一个怪物,总还是能够胜任的!”
元阳扶境内丧尸密度低,已经有百姓迁往城外,派新兵继续清理丧尸,危险性其实没那么高。
“臣等下去就安排!”
赵延洵点了点头,说道:“也不急于一时,训练重要安全也重要!”
他只是提议,并无立刻执行的意图。
“是!”
继续看了一阵,赵延洵就闲不住了,他想要更近距离看看。
…………
“一会儿王爷可能要来,都给我听清楚了,谁都不准乱说话不论乱看……”
“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士兵们本来按部就班训练着,当负责训练的百户如此传令后,人群顿时起了些骚动。
在雍王府治下军民心中,赵延洵是神一般的存在。
赵延洵驾临,对这些士兵来说无异于神仙降世,让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而这一幕,在整个校场上演,所有人都期待着能近距离见雍王一面。
如果自己表现好,能被雍王夸赞一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毕竟杨青的发迹,就是因为当初他表现优异,被赵延洵夸了句全军楷模。
正当胡小林和常人一样满怀期望时,只听旁边有百户严厉呵斥道:“有要稳,突刺要快,击杀要狠!”
一众士兵尽皆凌然,在军中最开始教导的,便是对雍王要绝对忠诚,对上司要绝对服从。
士兵们训练得更用功了,而此时相隔不远处,赵延洵已领着两位大臣,走进了各方阵之间。
他的目光扫视着周边士兵,同时开口问道:“本王打算设立卫所,你们以为……谁人堪当卫使之职?”
如今雍王府下,最大的军事机构是千户所,而卫所则是更高一级的,再往上就是都司了。
如今王府下辖地盘扩大,设立卫所合乎实际情况。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