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禁军会派人往陇右去,一方面是他们有骑兵,有到处探查的条件。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被卡在了武定府,才有另辟蹊径往陇右探查的动机。
“派何人去陇右,你可有人举荐!”刘世礼询问道,那所谓的百万石粮食,对他还是很有诱惑的。
“此去陇右,上高路远,前路艰险……非得智勇双全之士不可!”
听到这些废话,刘世礼直言道的:“谁人称得上智勇双全!”
其实在刘世礼心里,他已经罗列出了一些人,但都不是十分满意。
“大人,按察使衙门的张光仕,你可还记得!”闫建章直言道。
“他……”
这个叫张光仕的人,乃是北地按察使衙门佥事,虽是文官却通武事,曾在城外带领几十个百姓守住了一处粮仓。
“此人可谓文武兼备,把这差事派给他们,是再合适不过的!”
此前刘世礼一直想着从部将中找人,所以才没想起张光仕这号人。
如今所谓的布政使按察使衙门,其实都已是名存实亡,北安府当初沦陷时,城内官民都遭了难,城池是刘世礼后面收复的。
“而且这个张光仕的家人还在,派他去陇右不怕他叛逃!”
这句话,真正打动了刘世礼,于是他笑着说道:“那好,你去他那里走一趟,让他接下这差事!”
“卑职这就去!”
……
刘世礼这边议定人选时,王成安也走出了都司大门。
他的一众部下们,此刻全都等在门外,看到王成安出现纷纷围了过来。
“有吃的没,赶紧给我拿些!”
王成安说出的这句话,直接把禁军士兵们整懵了,难道中午你没吃东西?
“大人,他们让你饿着?”一名总旗上前问道。
“赶紧拿吃的,说这些废话干啥?”王成安不耐烦道。
“是是是……”
没一会儿,一个面饼递到了王成安手上,只见他大口往嘴里塞了去。
一边吃着,王成安翻身上马,带着众人打马离开。
刚才说话那名总旗开口道:“大人,今晚怕是要在城里找地方住着!”
大晚上的在城外赶路,危险程度不是一般的高,没有人敢这么干。
三两下吃掉面饼,王成安才说道:“去南城找地方住,还得跟南城的官吏打个招呼!”
夜幕降临,林大贵所住的小院内,他们正在吃晚饭。
可没等林大贵吃完,就听到外面响起的马蹄声,这让他立刻命手下处于戒备状态。
他们在这城内是黑户,这个时候有兵马到来,让林大贵以为自己是暴露了。
但最终的结果显示,对方只是在对方住下,并非是冲着他们来的。
趴在屋顶,前方院子内摇曳的火光,让林大贵看清对方的衣着。
“竟是他们!”林大贵低声道。
中午他在都司衙门发现这些禁军,本想等对方离开方便跟踪,可等了两个多时辰都没动静,林大贵只能先行离开。
却没想到,他没等到这些人,对方却直接送到他眼前。
于是林大贵一直趴在墙头,想要从这些禁军对话中,探听到这些人的目的。
“如果有必要,抓个活口也是可以的!”林大贵喃喃道。
他对北地都司的了解,除了黄俊和罗伦提供的情报,也包括他在北地抓了不少“舌头”。
他们全都被升到了二级,所谓艺高人胆大,做这种事林大贵很有把握。
于是林大贵对身侧侍卫说道:“你去其他两处,再叫两个兄弟过来!”
“是!”
然后原地只剩林大贵一个人趴着,可惜院子里的禁军虽然有二十多号,但相互聊的都是些没用的。
等吃过晚餐后,这些人给马匹喂了些草料,便直接进屋子睡下了。
快马赶了一天的路,每个人都很疲惫,偏偏明天还要接着赶路,所以他们必须要休息好。
林大贵没有放弃,而是让赶来支援的部下继续等待,他已打算今晚抓个活口问话。
夜晚的风很凉,和林大贵一起潜伏在屋顶的三名侍卫,个个都冻得脸色通红,只不过夜色遮挡着看不见。
众人一直等了两个时辰,才从院子里走出一人,此人却是出来撒尿的。
机会来了,林大贵指挥着几名侍卫,小心翼翼靠近了院子墙根。
这人睡眼惺忪站在墙下,正摇着头悠闲放水,恍然不知身后已出现三道黑影。
突然,一张大手捂在了此人嘴上,下一刻他的脖子就被锁死,四肢也被人牢牢控制。
无法发出声音,更无法搞出动静,此人只坚持了十几秒,就在缺氧下晕死过去。
然后他就被顺势拖走,在过了将近两分钟后,院子里放哨的人才发现不对劲儿。
哨兵出来找寻一番后,并未发现被掳走之人踪迹,于是立马向已熟睡的王成安报告。
有人失踪了,这可不是小事,于是王成安立马派人寻找。
可惜人没找到,却在失踪那人所站墙根下,发现了地上挣扎的痕迹。
“会是谁干的?”王成安脸色阴沉。
这里是北地都司的地盘,是谁干的根本无需多想,只是在场都没人点出来。
只听王成安道:“再找找看,若是今晚找不到,明天我再去都司衙门!”
“我们禁军,有北地郡强大的实力,没人能欺负到咱们头上!”
第516章 周家事
十月初十,元阳城内,寒风凌冽。
气温变化就是这么快,入秋还没多久,就让人提前感受到了冬季的寒冷。
可即便寒冷,老百姓该干的活儿还是得干,毕竟一家人还得要生活。
所以即便街上人少,但还是有脚步匆匆的行人,或背或挑或抬着各种各样的货物。
百姓要为生活奔波,所以日子过得艰苦些,官吏们则相对轻松许多,所以赵延洵没同意给这些人长俸禄。
当然了,官吏内部也分阶层,自然也有相对日子更滋润的。
比如作为王府左长史的周家,此刻厨房内飘出了肉香,这味道可勾出了附近邻居的馋虫。
厨房之内,周王氏正在忙碌,看她切菜的手法极为熟练。
周承平出身普通人家,辛勤科举二十多年,才中了二甲第五名的进士出身。
二甲进士,虽比不上一甲进士及第,但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对周承平来说尤其如此。
按道理说,有这样的好成绩,周承平应该官运亨通。
可现实给了周承平很大打击,他耿直的性格做学问可以,做官却是处处碰壁。
周承平本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在礼部苦熬,最终熬到了员外郎的位置告老。
可皇帝的一道旨意,让他来到了雍王府当长史,这一决定改变了周承平的命运。
作为周承平的妻子,周承平的起落周王氏全都经历过,也见证了丈夫夙愿得偿的喜悦。
虽然时常听起丈夫抱怨,说王府制度有缺陷,怒骂某些官员油滑而不亲民,还要谏言殿下所做出格之事……
但周王氏也可以清楚感受到了,丈夫对王府事业的热爱,对殿下的忠心,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自从来到王府,原本已经心死的丈夫,突然又活了过来,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所以如今,周王氏努力做好一切,只希望能帮助到丈夫,不用为家里的事操心。
今日休沐,周承平正在书房内看书。
“夫君,快洗手了……准备吃午饭!”周王氏在厨房招呼道。
作为王府四大高官之一,周承平的院子和普通人家差不多,就是最简单的四合院,这是王府嘴开始分给他的住处。
如今王府官署区,当初居住的那些人都搬了出去,毕竟北城内空置的大院有很多,官员们完全没被必要挤在这里。
比如作为枢密右史的关和泰,如今便在北城找了处三进院子,住着不知的舒服了多少。
而陈安民和成文光这两个“本地人”,住的宅院就更大了,周承平在这几人里显得很“突兀”。
“知道了,马上过来!”周承平放下书本。
原本他们一家有五口人,与他们一起到陇右来的两个儿子,幼子在理政学堂读书,长子已去宁阳府做了小吏。
“君子远庖厨,你到厨房来做什么?”眼看着丈夫过来,正在端菜的周王氏不满问道。
在外威严深重的周长史,此刻却满是笑容,背着手走到妻子身侧,俯身闻了闻盘子的肉香。
连连点头肯定后,周承平转头看向周王氏道:“夫人教训得是,为夫不敢自比圣人,自然也可进庖厨一探!”
看见丈夫如此一本正经说这话,周王氏不由笑了起来。
“走吧,该吃饭了!”
实际上就两个菜,一荤一素外搭咸菜,再就上稀粥作为主食。
拿着筷子,周承平忍不住感慨:“民以食为天,在这时节能让所有人吃饱饭,不容易啊!”
谁知一旁周王氏开口道:“你可真是够知足,别人家里顿顿有肉,咱家隔三差五才吃一顿!”
所谓的别人家里,自然是说其他几位高官,甚至还包括周承平的某些下属。
周承平夹起咸菜放进嘴里,喝了一口稀粥后说道:“别人是别人,咱们是咱们!”
周王氏却又说到:“你清高,我是俗人……行了吧?”
也只有共患难的妻子,在这个夫为妻纲的时代,才敢说出这番话来。
眼见丈夫不答话,周王氏跟着吃了几口后,终于忍不住说道:“夫君,你清高我知道,可之前大家提议,向王妃诉苦的事,你为何也不答应?”
“只是提议涨俸禄,而且只是向王妃求情,你为何不同意我也去说两句!”
周承平反对,让王周氏当时只能待在座位上,然后她就被彻底孤立了,如今除了周承平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放下碗筷,周承平语气中带有不满道:“涨俸禄?难道现在的俸禄不够吃喝?王府官吏上下几百号人,这些人长了下面的差役要不要涨?这得消耗多少粮食?”
“夫人,你知不知道……多少百姓辛苦劳作,在城外冒着危险干活儿,只为了一家果腹!”
“相比之下,我们已经过得很好了!”
听到丈夫教训,周王氏也放下了碗筷,板起脸道:“那你知不知道,我说这些是为什么?”
“我难道是贪图那些享受?还不是为了拉近和各家关系,为了你的前程!”
“你清高你正直,可你忘了当初在礼部,坐冷板凳时的苦境?”
事实上,周承平很了解妻子为人,所以他也明白妻子提这些的目的,所以他根本生不起气。
房间内一阵沉默,良久后周承平才开口:“夫人,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为夫在做什么,自己心里也清楚,你不必为我担心!”说完这话,周承平还往妻子碗里夹了一块肉。
毕竟是患难夫妻,周王氏的怒气逐渐消失,只见她看向周承平道:“随你怎么做,我不管了行吧!”
事实上,这些话周王氏之前也说过,可她又怎能不为这个家,不为自己丈夫着想呢!
此刻在她心里,已经在想法子,如何修复和其他各家的关系,“夫人外交”周王氏已经很擅长。
“或许,找个机会进王府一趟,和王妃拉拉关系也不错!”周王氏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王妃作为王宫女主人,时不时会召见官眷觐见,有时拉家常有时聊正事。
正当周王氏思索之间,只听周承平笑着催促道:“夫人,吃饭吃饭!”
十几分钟后,当这夫妻二人用餐结束时,院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周承平亲自开了院门,只见外面站着一名小太监,满脸笑容道:“周大人,王爷召见,请于未时正刻,于谨身殿觐见!”
未时正刻,也就是下午两点钟,距现在还有半个多小时。
“殿下召见何事?”周承平问道。
“好像是看什么……电影,奴婢也说不清楚!”
第517章 看电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故事到底写成了什么样子,作者本人其实不知道,所以希望各位书友评论区指教!!
赵延洵召见,给官员们的准备时间很充分。
众人似有默契一般,都早早到了长史司官署区,等着时间到了就去谨身殿。
天气寒冷,但长史司正厅内,此刻却如春天一般,不冷亦不热。
如果这个时代有温度计,拿出来一测便可知道,房间的是二十六度。
之所以此处会如此舒适,皆因为正厅房梁上那个“木箱子”,这是赵延洵兑换的空调。
根据赵延洵的说法,这东西可以保证冬冷夏凉。
虽然官员们无法理解,为何一个木箱子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一想到此乃上苍所赐,便一切都显得合理了。
当周承平赶到时,长史司官员官员全都到了,此刻都聚在大厅内。
他们都有各自办公处,却偏偏挤到这里来得,就是为了蹭这点儿“暖气”。
可以预见,明年夏天他们会更愿意到这里来。
可惜这长史司正堂,是周承平和成光的办公处,只有他俩能完全享受便利,因为这空调本就给他俩安的。
一共兑换了六台空调,分别安装在长史司、枢密院、谨身殿,以及赵延洵的三个后宫。
直到使用之后,赵延洵才知这玩意儿是消耗品。
手电和探照灯都是太严能的,但空调这玩意儿要耗电,必须要用技能点兑换电力才能使用。
根据系统的计算,每台空调工作一天,要消耗十二个技能点,这已经是很大的消耗。
而赵延洵兑换的投影仪,便更是比较坑的东西,这玩意儿不但耗电,而且要观看的节目还得额外收费。
“见过大人!”
眼见周承平进来,一种官员尽皆行礼。
周承平微微一笑,说道:“大家都在啊!”
当他进入大厅,所有人都自觉让出一条路,使周承平直接走进了偏厅内。
这里是周承平的办公之处,成光则在另一边,而且看这样子他还没到。
虽然想不明白看电影是什么意思,但周承平也没钻牛角尖,而是看起了桌案上的最新奏报,以备等会儿可能发生的奏对。
“嗨还是这里暖和!”
搓着手,成光走进了屋子,大厅内立马响起了一阵奉承声。
越过这些人,成光直接走进了周承平的值房,笑着开口道:“周兄,你可知道何谓之电影?”
周承平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莫非成兄知道?”
成光答道:“刚才我问了谨身殿的太监,勉强知道一些!”
一听这话,在场众人全都被勾起了好奇心,于是纷纷围到了门口,等待成光给大家解惑。
“所谓电影,就是看戏,只不过没有真人表演,而是从一个盒子里射出光,然后就可以看到有人唱戏了”
说完这话,众人顿时议论起来,显然对此极为好奇且惊讶。
于是有人说道:“这等神物,想必定是上苍所赐!”
“那是自然,只不过不知一会儿要看什么戏!”
这个问题,成光就无从解答了,于是只能任由众人议论起来。
在这议论声中,赵延洵召见的时间逐渐临近,差不多还有十分钟的时候,众人便往谨身殿赶了去。
来到永安门外,正好与枢密院过来的众人碰上,周承平粗略一数,今天来看戏的差不多有二十来人。
众人自永安门而出,很快来到了谨身殿外,霍安此刻已在大殿门外等候。
“诸位,随我入殿吧!”
一众官员并未多言,而是排好班列跟在霍安身后,踏进了谨身殿的大门。
正殿还是那般气势恢宏,但今日的目的是却非此处,进门后众人跟着霍安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