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这话,常安青脸色难看,却没与张彦林争辩。
也正是到了这时,他们才有功夫打量周遭环境,便发现没有人群聚集。
“奇怪……怎不见人?难道王爷已经走了?”常安满是疑惑。
却见听张彦林道:“怪物已死,常大人……看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顺着张彦林手指方向,常安青果然看到,远处地上躺着尸体,身上被捶了个稀烂。
顺着村中小路往里走,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人群,看到了人群之中的赵延洵。
常安青二人连忙下马,靠近之后挤进人群,便听赵延洵正在问话。
“在城外生活,你们都有哪些难处?”
“臣会平知县常安青(张彦林),参加殿下!”
见常安青二人大礼参拜,赵延洵根本没看他们,而是等待着地上汉子的回话。
“日子能过下去,只要有力气……小民一家人就饿不死!”
既然没提出问题,赵延洵便不再过多追问。
只见他徐徐转身,看向一旁的常安青二人。
“都起来吧!”
“谢殿下!”
“你们一个是知县,一个是千户,一个是百姓父母官,一个保百姓安全,都是重任在肩!”
赵延洵讲话,常安青二人皆躬身静听。
转过身去,赵延洵沉声道:“这处村子,你们治理得很好,但本王希望……不只是在这座村子,对会平县所有百姓,你们都要负责其生计安危!”
“当官的人,不要只知自己有权,更要知道自己有责!”
“明白没有?”
常安青连忙答道:“殿下教诲,臣谨记!”
“臣也谨记!”
这时,赵延洵目光扫向四周百姓,声音提高道:“诸位……官府有职权,你们也要听官府的话,完成他们交给的任务!”
“只要你们听从官府指引,日子就一定会越过越好!”
赵延洵的话说得很直白,在场所有人都听得懂。
有他这位雍王亲自鼓劲儿,在场百姓心里都充满了干劲儿。
此刻他们是亲眼看到了,雍王到底有多爱民,到底是多么关心他们生计,有此明主他们自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王爷万岁!”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句,此人正是方才领队击杀丧尸的汉子。
随着他这一声呐喊,百姓们彻底沸腾了,“王爷万岁”四个字响彻村内。
这时常安青迎上前来:“王爷,马上就到中午了,前面就是会平县城……请王爷移驾用膳!”
赵延洵摆了摆手,而后说道:“不必了,还要赶回元阳!”
“好了……都各归其位吧!”
眼见赵延洵迈步,张彦林立马对部下使了眼色,后者立马带人开出一条路来。
赵延洵走前面,周兰芷跟得最紧,旁边是常安青陈玉和几人,他们侍卫和卫所士兵环绕,再外围则是一路相送的百姓。
赵延洵确实不打算去会平县城,到这村子来看看也只是突发奇想。
道村口时候,赵延洵停下脚步,示意周兰芷先行上车,然后他转身对众人道:“好了,就到这里了,你们不必再送了!”
“恭送殿下!”
随着常安青拜倒,其余众人也都跟着跪下,而此时赵延洵登上了马车。
当马车徐徐走远之后,常安青才从地上起身,而后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只听他叹息道:“老张,这一关总算是过了!”
张彦林没有答话,只是点了点头。
赵延洵的到来,给他俩带来了极大压力,毕竟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谁也不能保证尽善尽美。
但好在,今天检查到了的情况都还不错,让他俩悬着的心落回了肚子。
“往后不能松懈,正如殿下所说……咱要记住自己的职责!”
“确实如此!”
第539章 回府
从会平到元阳,时间时间只用了半天,但也是在太阳快落山时才返回。
赵延洵为雍王,自然要从正门进入,所以马车停在了王府大门外。
从他进城开始,其返回的消息就已经传开,王府之内自然也提前知道。
此刻,王妃薛宝筠,便和几位侧妃侍妾一起,站在大门口迎接赵延洵。
实际上迎接是假,她们更多是来看看,赵延洵领回了个什么样的女人。
这事儿她们提前两天就知道了,王府和前线的消息往来一直没断绝,赵延洵赶路速度不快,所以消息提前传了回来。
此刻天寒地冻,其他人来也就罢了,偏偏连怀有身孕都林静玉,此刻也罩着斗篷站在王府门口。
走下马车,身着宝蓝色直身的赵延洵,面带笑容走向了王府大门。
看着前方,被侍女们簇拥着的妻妾们,赵延洵开口道:“寒风凛冽,诸位爱妃何苦来次受罪!”
只见薛宝筠带着几女从台阶上迎下,而后面带笑容道:“王爷回来,臣妾等岂敢不来相迎!”
而在此时,周兰芷正好从马车内出来。
来到赵延洵身边,薛宝筠看向周兰芷道:“何况王爷在外,又给我们找个个姐妹,我们自然也想看看,是何等标致的人物!”
此刻,周兰芷心里无疑是紧张的。
几位妃嫔她不熟,也不知道是否好相处,也不知会不会让她难堪。
这时黄蓉蓉凑上前来,直接问道:“王爷,这位……妹妹,你是从哪儿找来的!”
赵延洵一阵无语,说道:“此事说来话长,我们进去之后再细聊!”
这时周兰芷已经迈着莲步,低着头向赵延洵几人走来。
“民女周兰芷,见过几位娘娘!”周兰芷跪地行礼。
她现在身份还未得到正式承认,所以只是一介民女,自然要对几位王妃行大礼。
薛宝筠上前一步,亲自扶着她的肩膀说道:“妹妹快些起身,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何必如此生分!”
作为妻子,薛宝筠还算了解赵延洵。
既然周兰芷要被带进王府,那么肯定会给她名分,所以薛宝筠就想着把她“争取”到。
“多谢娘娘!”
紧接着,薛宝筠便向周兰芷介绍,王府里的几位妃嫔,尽显正妻威仪。
在被薛宝筠扶起身时,周兰芷却看到赵延洵走到台阶处,关心起另一妃子的情况。
在周兰芷眼中,林静玉有一种出尘的气质,孑然而立自带尊贵。
此刻,也就林静玉一人待在原处,她的眼里只有赵延洵。
“爱妃,这么冷的天儿,你何必跟着出来?”赵延洵拉上了林静玉的手。
林静玉笑着说道:“臣妾也想来看看,王爷带回的是何等佳人!”
打了个哈哈之后,赵延洵当即盗版:“行了行了,有话进去再说……就别在堵门口了!”
言罢,赵延洵带着林静玉,一同走进了王府大门。
黄蓉蓉立马跟上,她可不愿和王妃待在一起。
原地,只留下薛宝筠和侯诗筠,当然还有新来乍到的周兰芷。
“走吧妹妹,咱们进去!”薛宝筠拉起周兰芷道。
一旁的侯诗筠立马帮腔:“兰芷妹妹,往后来到这王府,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王妃娘娘最是热心肠,你若有什么难处,只管向娘娘说来!”
周兰芷一边点头应是,一边在思索后宫里的情况。
仅刚才这一幕,她就隐约能察觉到,王府后妃之间分两派。
王妃和玉妃各为一派,后者貌似更得赵延洵宠爱些。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林静玉怀孕,所以能更得赵延洵爱护。
此刻摆在周兰芷面前的问题是,她要不要接过王妃抛来的橄榄枝,如果拒绝又得承受触怒王妃的可能。
一时间,周兰芷不知如何抉择,她所了解的情况实在太少。
“那就多谢娘娘了!”周兰芷决定装傻。
只听薛宝筠道:“往后都是姐妹,不必如此生分!”
众人进得王府,赵延洵才到永福宫,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得到禀告周承平觐见。
看着左右坐着的妻妾们,赵延洵无奈道:“这可真的是,片刻也不得安歇!”
在收了周兰芷后,此刻他的妻妾已到五个,除了薛宝筠和赵延洵并坐,其他人正好相对而坐。
按赵延洵的意思,今晚将在永福宫吃饭,顺便定下周兰芷的位份。
“你们先聊着,我去前面看看,一会儿再过来!”
当赵延洵起身,在场几个女人皆起身相送。
此刻在谨身殿,周承平已等候在偏厅内。
当他听到屏风后响起的脚步声时,就知道是赵延洵来了。
“爱卿,你可真是敬业,本王才回王府,你就找了过来!”
赵延洵声到人也赶到,于是周承平大礼参拜道:“参见殿下!”
坐到位置上,接过霍安递来的茶杯,赵延洵开口道:“免礼!”
“谢殿下!”
“都大下午了,你现在找过来,有何要事?”
周承平也不废话,直言道:“殿下,理政学堂原定于十一月初一结业,不知时间是否要推迟?”
这是件大事,不只是一批学子毕业,更代表着文脉在传承,所以第一届毕业典礼很重要。
赵延洵不由皱眉问道:“为何推迟?莫非还未准备周全?”
实际上,明天就是十一月初一,周承平是在担心赵延洵没准备好。
“殿下才从宁阳回来,车马劳顿……臣是怕殿下太累了!”周承平说话拐了个弯。
赵延洵笑了起来,而后说道:“你过虑了,本王可没那般娇弱!”
说到此处,赵延洵正色道:“时间不更改,就明天!”
“是!”
“还有什么事?”
“臣已无事!”
放下茶杯,赵延洵说道:“既然无事,爱卿就回去吧……再过一会儿就该吃晚饭了!”
“臣告退!”
待周承平离开后,赵延洵才对一侧的霍安道:“明天的典礼,都有哪些仪式,把那份文书找出来!”
“是!”
这件事,在赵延洵离开之前,长史司和纪善所就在准备,但赵延洵没仔细看过。
明天就要仪式开始,他也只能临时抱佛脚,熟悉一下流程。
第540章 师徒夜话
元阳城内,傍晚,南城。
南角坊内一处小院里,一名青年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则推着石磨。
石磨不大,可以单手推动,将麦粒研磨成了面粉。
“远清,干活儿还看书呢?”路过的邻居笑着问道。
此刻太阳已经落山,在外干活儿的人都已归家。
“先生说了,要多加温习!”黄远清抬头答道。
“再过两天,你都要做官去了,还看这书做什么?”
“听你娘说,你又考了第一,那肯定是要做大官的!”
在这些邻居看来,黄远清既然要做大官了,自然没必要再费力看书。
只听黄远清笑着答道:“各位叔伯,做官是做官,进学是进学!”
这些道理,普通老百姓是听不进去的。
但黄远清为人和善,和邻居关系融洽,所以也无人说他迂腐。
“行了行了,咱就别打扰远清了,回家去喽……”
“哈哈,肚子早就饿了,也不知道婆娘做好饭没……”
“远清,我们先回去了……”
黄远清连忙说道:“诸位叔伯慢走!”
也正是在众人离开后,院子里厨房内走出一老妇,此人正是黄远清的母亲。
“远清,该吃饭了!”
“好!”黄远清立马应声。
然后他也不耽搁时间,简单收拾了磨盘后,他便拿着书本往家里去了。
今天的晚饭,相比于以前要丰盛些。
有除了稀粥馒头,还有两碟小菜。
“娘……何必做这么多!”
黄张氏答道:“明天你们结业,我儿就要做官了,娘高兴啊!”
“咱家祖辈都是土里刨食儿的,你自小就聪明好学,乡邻都说你是文曲星,如今你总算是光宗耀祖了!”
“但不管你做大官,你娘都想你记住,别忘了自己曾受的苦!”
一听这话,黄远清正色道:“儿子绝不敢忘!”
“王爷给你机会做官,你不要想着作威作福,更不能欺压百姓,否则娘不会认你!”
说到此处,黄张氏抹着泪说道:“若是当年,县老爷有半点儿人心,你爹你大哥和二姐,他们也不会白白惨死!”
当年的内情,当年的血海深仇,黄远清一刻也不曾忘记。
他们一家原是静东的半自耕农,十年前主家客人来访,怀疑黄远清哥姐二人偷了玉佛,该客人命奴仆将两个孩子打得重伤,回家两三天就死了。
黄远清之父上门理论,也被打得重伤,最终不治而亡。
当年黄远清不过八岁,但亲人惨死的画面,却在他脑中记忆深刻。
“建章恶贼,儿子绝不会忘!”黄远清目露寒光。
此刻他的眼神,若是他的同学们见到,绝对会颠覆他们对黄远清的印象。
“可惜……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
没错,在主家老爷也县衙的阻隔下,他们连仇人的身份都不知道,只知其名有建章二字。
可怜他们孤儿寡母,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又如何能靠这两个字的线索,去找到仇人复仇。
这么多年过去,如今世道已经大变,虽然仇恨依然刻骨铭心,但复仇的心思已经消减。
擦干泪水,黄张氏连忙说道:“大好的日子,就别说这些不高兴的事了!”
“吃饭吧!”
“是!”
正当黄远清给母亲夹菜时,屋门外响起了喊话声。
“黄学子可在家?”
“何人唤我?有何要事?”
外面那人回答道:“纪善正大人派小人来传话,说有要事与你交代,让你现在去他家中!”
纪善正刘长青,还有个身份是理政学堂山长,是黄远清的恩师,于他而言有再造之恩。
对此,黄张氏也是知道的。
于是她立刻催促儿子:“既然是先生找你,就赶紧去吧!”
黄远清也不敢怠慢,当即起身道:“娘你不用等我,我先去了!”
言罢,黄远清穿上外套和鞋袜,推开门扎进了寒风内。
黄远清住南城,而刘长青住北城路程有六七里。
好在刘长青搬出了王府家属区,不然黄远清要见他很麻烦。
当黄远清来到刘家,夜幕已经降临。
来到刘家书房,师徒二人相对而坐。
刘青山审视着黄远清,犹如雕工欣赏自己的作品。
还是黄远清先开口道:“先生唤学生过来,不知有何教诲?”
刘青山端起水杯,说道:“今天殿下回来了!”
黄远清仔细听着,他料想老师把自己叫过来,绝不会只说这件事。
“今日周长史去见殿下,商讨明日结业典礼一事……”
“殿下查看流程之后,特意在最后加了一条!”
见黄远清认真听着,没有半分儿急切之意,这让刘青山极为满意。
此刻刘青山不由在想,自己年轻人时若有黄远清这份定力,怕又是另一份人生路了。
但如果刘青山知道黄远清遭过什么罪,就绝不会羡慕他的这份能力,没人愿意背负那样的血海深仇。
当然了,刘青山的想法一闪而逝,只听他接着说道:“殿下传令说,要在结业典礼之后,于谨身殿正殿,接见学堂前六名学子,并依其临场问对授予官职!”
按照理政学堂的初始设定,学子毕业后并不受官,而是为吏。
成绩好的分到长史司各所,差一点儿则去各府县。
现在依刘青山所说,前六名将被授予官职,在仕途上就比其他同学快了很大一步。
这轮毕业的共六十人,只从其中取六人为官,这是真正的十里挑一。
“听周长史的意思,这次授官除了知县……还可能有一府判官之职